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2020-12-11 點睛起名M

情不敢至深,恐大夢一場。

卦不敢算盡,畏天道無常。——《晴雪夜》

這大概是每個稍具好奇心的人一生當中不止一次追問的問題。

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楊絳先生在《命與天命》中說:

神明的大自然,對每個人都平等。不論貧富尊卑、上智下愚,都有靈魂,都有個性,都有人性。但是每個人的出身和遭遇、天賦的資質才能,卻遠不平等。有富貴的,有貧賤的,有天才,有低能,有美人,有醜八怪。憑什麼呢?人各有「命」。「命」是全不講理的。孔子曾慨嘆:「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是命,就犟不過。所以只好認命。「不知命,無以為君子」。曾國藩頂講實際,據說他不信天,信命。許多人辛勤一世,總是不得意,老來嘆口氣說「服服命吧」……

「生死有命」是老話。人生的窮通壽夭確是有命。用一定的方式算命,也是實際生活中大家知道的事。西方人有句老話:「命中該受絞刑的人,決不會淹死。」我國的人不但算命,還信相面,例如《麻衣相法》就是講相面的法則。相信相面的,認為面相更能表達性格。吉普賽人看手紋,預言一生命運。我翻譯過西班牙的書,主人公也信算命,大概是受摩爾人的影響。西方人只說「性格即命運」或「性格決定命運」。反正一般人都知道人生有命,命運是不容否定的……

我認為命運最不講理。傻蛋、笨蛋、渾蛋安享富貴尊榮,不學無術的可以一輩子欺世盜名。有才華、有品德的人多災多難,惡人當權得勢,好人吃苦受害。所以司命者稱「造化小兒」。「造化小兒」是胡鬧不負責任的任性孩子。我們常說「造化弄人」。西方人常說「命運的諷刺」,並且常把司命之神比作沒頭腦的輕浮女人,她不知好歹,喜怒無常。所以有句諺語:「如果你碰上好運,趕緊抓著她額前的頭髮,因為她背後沒有可抓的東西了。」也就是說,好運錯過就失掉了,這也意味著司命之神的輕浮任性。

命運的預測是一門古老的行當,根據生辰推測一生命運、吉兇禍福,或曰批八字。只要人類對不可知的好奇不變、對未知的恐懼不減,趨利避害的本性不變,預測也終將如日升日落一樣綿延。

批八字本身也不是特別複雜,能當醫生或會計的人,如果學預測多半也能學成,但這行當挑人,講究緣分,就像籃球、羽毛球打得好的無數,但能成為姚明、林丹也看命。

自幼受親戚影響接觸到了佔卜,讀研究生期間偶遇批命小有名聲的老教授,工作幾年間偶爾與網上「各路神仙」切磋,近幾年間或翻翻典籍,大多靠自己悟了。

假設歷史上從未有過子平術,你有沒有考慮過有什麼辦法、用什麼模型來預測人的一生?停下來好好想一會兒……

再看看古人做了哪些嘗試:

談命運預測,決不能不提「開山鼻祖」——李虛中,唐人李虛中以人出生的年月日幹支推算一生命運,初步確立了相對完整的一套理論體系;到北宋徐子平,另一個命學「裡程碑」式大佬登上歷史舞臺(學界對徐子平有爭論,這裡不細究),他在李虛中的三柱的基礎上,加上了時辰,發明了年、月、日、時四柱法,以四柱的幹支為八字,且以日柱的日幹為中心,以八字五行的生克制化推測人生命運,且擯棄了納音、神煞等,以五行生剋制化為重,至此四柱八字論命的大廈已成,以致於八字預測法也稱為子平術,預測命運的模型已搭建好,幾百年來後人不過是圍著大廈修修補補,偶有XX新論出來也如曇花一現,都沒能撼動這套體系。

八字預測法成熟又幾百年過去了,到今天又有什麼新的進展嗎?有的。

古人家中無鐘錶,難知出生時辰分秒,預測只能用四柱八字。今日,計時到分秒已唾手可得,所以預測也得與時俱進了,於是五柱十字應運而生,理論上精確度也上了一個臺階,要比四柱八字先進多了。

然而,五柱十字推命法並沒有流行開來,道理也不難理解——中看不中用

太難實操了!

八字預測尚且「神仙難斷子時命」,更別說精確到分了,時間上的真太陽時、空間上的經緯度,更要命的是怎麼斷定一個孩子出生於幾點幾分,在哪一刻掐表?!在產房剛露出頭嗎?當胎兒脫離母體時嗎?第一聲啼哭?有在產科工作的醫生或護士可以分享一下,有沒有類似的全國統一的標準。

在時間上追求分秒誤入歧途了,這個以幹支符號建立起模擬命運的系統,用來推算人生的吉兇禍福,這個預測模型的精確度註定沒那麼高。命理師可以判斷這是個富命,哪步運財運最好,你非得問今年能不能賺100萬;八字上可以看出這是個官貴命,哪年官運旺、哪年有災,你非得問這輩子到底能不能到部級;同樣,命理師說「婚姻不順」,要麼多次婚姻不到頭、要麼婚姻非常不幸福,八字可以看兩個人的緣分深淺,但你問這個月分手還能不能和好,同樣強人所難了。

懂得命理可以讓一個人更好地認識自己、認識別人、認識人生乃至整個世界。可以幫你更好地看清方向、把握時機。

精通命理,往大處說,天時地利人和,可以更好的選擇人生伴侶或合作夥伴,選擇更適合從事的行業,定位最好的發展方向和安家立業的城市;往小了說,出門看看萬年曆,當然,也不至於「出必問,行必佔」。

懂得命理甚至還可以讓你更好的做好投資工作,當然不是預測大盤的點位,但是你可以看其靈魂人物的大運吉兇,作為一個參考,多一個思考的角度。比如提到格力電器,首先想到董明珠,那董大姐這兩年的運勢怎麼樣呢?

目前董大姐66歲,在乙丑運庚子年,不好的大運,不太好的流年,明年辛丑更糟糕,假設生辰沒錯,目前可以得出的判斷:近兩年格力或有更低點。但還得不出結論「董已日薄西山」,只是這十年整體上明顯不如上個十年而已。

董大姐如果知命的話,她大概能理解為什麼丈夫早逝,明白後續幾十年不再對婚姻有想法,但另一面,她領航格力電器這艘白色家電巨輪不斷創出一個又一個輝煌,她本人也兩次榮登福布斯中國最傑出商業女性排行榜,她還很有可能成為國內首位榮登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的女性職業經理人。

形容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一直有種說法: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可以看出先天的命和運還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預測,又有人說:信則靈,不信則無。當你明白了命運是怎麼被算出來的以後大概就不會相信這種說辭了。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不過一場遊戲,如果有幸接觸到八字這個預測框架,可預知到這個遊戲的一些進展線索或切面趨勢,能更好的知己知彼、趨利避害,不也是一樁幸事嗎。

相關焦點

  • 不知命 無以為君子;致敬教師,不辱使命
    不知命 無以為君子;致敬教師,不辱使命原創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今天是教師節,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提及師者,就不能不想到至聖先師孔子。孔子在兩千多年之前開創了平民教育,第一次實現了「有教無類」。
  • 《論語》12則,君子尊賢而容眾,不求全責備;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2、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君子大公無私,不把好處只留給親近的人。不要讓身邊大臣有不以為然的怨懟。老臣有功勞和苦勞,如若他們沒有犯大錯,不拋棄他們。不要對人求全責備,不要吹毛求疵。
  •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是什麼意思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就是其本來的意思。因為儒家講究知天命。知而改命。靠什麼?培植德行,行善,尊道,行仁義。天人感應的本來意思就是,天和人都是相互感應的。在天為道,在地為德。所以人道要行事應當遵守天之道,就是仁義禮智信等。
  • 孔夫子論「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中國古代的聖人孔子認為:「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他認為事物發展的盛衰都是命中注定的,一切都應順從天命而動,「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這就是說君子安分守己,聽天由命;只有小人才不肯安分,到處亂撞。
  • 孔子:不知命,無以為君子。越是大人物,越是聽天命(深度好文)
    孔子曾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按朱子《論語集注》中引用了程頤夫子的注釋,「知命者,知有命而信之也。」意思就是知命者就是知道並相信人有天命。這就是知命的意思,越是大人物,越是聽天命!在討論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天命?天命也就是命運,簡單說就是上天給你的命數。
  • 孔子云,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到底該如何理解?李雙林
    作者:李雙林
  • 子曰「不知命不足以為君子」
    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經常有人問:命真的能算準嗎,如果命運不好能改運嗎?其實人一出生,這命是先天註定的,是固定不變的,就像地球與月亮的軌跡是不變的。俗話說:「知命、信命、不認命」,連自己的命運都沒弄清的話,就不算是真正認識和了解自己!連自己的命運都不了解,談何人生規劃?為了通俗的理解命與運,我們常常比喻命局如車,運程如路。先天命局是改變不了的,好比你生下來是一輛名車(八字格局高)、普通車(八字格局低)或是自行車。
  • 善讀「論語」20.3:知言知人識仁義,知命知禮為君子
    「堯曰篇第二十」3【原文】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孔子之道,就是君子之道。要成為君子,就必須要先搞清楚:人生的意義究竟應該是什麼?是要及時行樂?還是要及時行善?人到底應該怎樣活著?是該屈從本能?還是該超越本能?這就是「知命」。君子是有仁德者,只有知「士不可以不弘毅」,知「仁以為己任」(8.7),才能尚仁行義,克己從仁;才能「明明德」而為君子,「止於至善」而為大聖。若不知人生意義何在,不知人該怎樣活著,就絕無可能成為君子。
  • 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那麼請問到底什麼是命?
    只不過這個自己,不是你我以為的自己。而是我們精神本源,是我們的靈魂。我們以一生為全部,以日月年為階段,一天天,一步步,成長、衰竭、直到老死。我們的靈魂本源,卻以一次次的輪迴為階段,一輪輪,一步步,成長、衰竭,直到永恆或者湮滅。
  • 【經典】《論語》: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接下來,夫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又該如何理解呢?基於前兩句的理解,這句就很好理解了,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萬事開頭難,好像唱歌一樣,開頭的起調很關鍵。就是那些戲劇演出時的,笙弦鑼鼓的伴奏,關鍵都在之前的調弦定調上,弄得好歌舞昇平,弄不好就會洋腔怪調一塌糊塗。
  • 孔子云: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何謂命運,又如何作用呢
    一何謂命,何謂運?命指人的八字格局,一個人出生,年月日時就形成了一個排列組合,八字的結構能提現這個人大概一生的層次。命和運組合構成了人的一生的千姿百態。盲派一般都是口傳心授,所以顯得很神秘,近代發現,盲派很多理論依據來源於<淵海子平>3.書房派書房派也就是通過自己看古書學習命理,很少有實戰經驗,根據古書所寫去套現代的命局,大概也分為格局派和旺衰派。
  • 君子喻於義
    比如,中華文化強調『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強調『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強調『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主張以德治國、以文化人;強調『君子喻於義』『君子坦蕩蕩』『君子義以為質』。」  君子原是對有權位、有財產的貴族統治階級的統稱。
  • 《論語》中「君子」出現107次,什麼樣的人才能稱之為「君子」?
    在《論語》20篇中,「君子」一詞共出現107次,從開篇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到末篇的「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堯曰》),可謂是首尾呼應,構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內在有機聯繫的、不斷深化的君子修養體系。那麼在孔子看來,人應該如何才能修行稱為君子呢?
  • 論語12.4: 司馬牛問君子.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向魋作亂,牛常憂懼。故夫子告之以此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夫,音扶。牛之再問,猶前章之意,故復告之以此。疚,病也。言由其平日所為無愧於心,故能內省不疚,而自無憂懼,未可遽以為易而忽之也。晁氏曰:「不憂不懼,由乎德全而無疵。故無入而不自得,非實有憂懼而強排遣之也。」
  • 每天學點國學:不知禮,無以立也
    【原文】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不知禮,無以立也。 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譯文】孔子說: 不懂得命運,就難以成為君子。 不懂得禮制,就難以立世。不懂的言語用意,就難以識人。」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君子能清楚自己的命運,能扼住命運的咽喉,去實現自己最高的人生價值。知禮和知人,就是利用一切有利的社會條件,去實現這一崇高的目標。人皆有生,亦皆有死,生命的長度總是有限的,而生命的亮度卻是無限的。一個人價值的總和,等於為社會奉獻的價值。
  • 四書五經中不得不知的三個名言警句
    2: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媛猿翻譯(僅供參考):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禮儀,就不能立身處世;不善於分辨別人的話語,就不能真正了解他。此句出自《論語.堯曰》,孔子向君子提出了三個要求「知命」「知禮」「知人」,個人認為這個所謂的命,不是人的命運,也不是天命,而是事物發展的規律。禮,可以認為是禮儀,也可以認為是規則。
  • 論語中有關君子的語句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3、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4、 子曰:「君子不器。」5、子貢問君子。
  • 從《論語·公冶長》看孔子的「君子」觀
    從中,可以看出孔子眼中的「君子」應具備的條件。在孔子眼裡,他的弟子宓子賤,應該是魯國的君子。孔子認為,子產也具有君子的品德。這具體體現在「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當然,子產具有君子的品格,不就是說做到「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就是「君子」的完美描述。在《孔子·雍也第六》中,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如此看來,僅有「文」,而沒有「禮」之「約」,一般人難免不會「叛」。而此處更暗含了,「君子」必須有所約束。
  • 平天下 | 君子義以為質
    平天下 | 君子義以為質 2020-08-24 09:0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自得之樂的人生泰然: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的價值觀,本自《論語·學而》。孔子的這一名言,揭示了修行於君子人格者在學習、實踐上的價值態度,道出了成就自身的真誠操守,展現了不同的人生志趣和快樂體驗。作為一個有道德潛能的人,正因有「人不知而不慍」這個堅守,方可以成為君子。同樣,只有成為君子,方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慍」。「人不知而不慍」,何以成為君子人格的內在價值根本標誌之一?答案就在於自得其樂的人生價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