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8月份開始,我們從千餘個名稱中選擇了地道的中文名——『白蘿蔔』,作為公司新款淨水機的商標。」近日,台州柯詩達淨水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萬友說,這既是他們更強大的技術自信,也是對打造「新國貨」的文化自信。
就像家長給孩子取的名字,企業的品牌商標也寄託著企業的良好心願,留存著時代的烙印。從21世紀初開始,隨著中國加入WTO,逐漸走向國際市場的台州製造企業曾興起一股起洋名熱,無論是企業名稱,還是產品商標,都會取一個洋名,或諧音英文,或者意譯,洋氣十足。
「洋名熱」的背後是曾經中國消費者對外國貨的青睞。在他們看來,來自發達國家的外資品牌在除了擁有實際價值以外,更是一種地位的象徵。於是,起洋名便成了中國企業促進銷售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如今,20年過去,隨著中國企業對自身技術的自信,以及對中國文化的愈發自信,越來越多的台州企業家,掀起了一股品牌取中文名潮流。
「中國製造,代表著優質、精品、創新。」從事商標代理行業17年的浙江飛呈律師事務所行政中心主任何金爐說,現在,台州製造企業對國家發展越來越信任,對中國市場越來越重視,紛紛選擇中國老百姓耳熟能詳的動、植物名稱來註冊商標,並以中國的特色花、草等作為商標圖案。
據了解,推動這股潮流的,主要為三類企業——
製造企業樂於直取中文名。「今年2月,公司新註冊『鑫芯動力』商標,其中『芯』字寓意晶片,代言智能產品。」作為生產裝修工具的新興工廠——台州八鑫工貿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健明說,今後他們將主攻家用智能裝修工具。代工企業在國內推廣自主品牌。台州夢仙機科技有限公司一直為日本、歐美的奢侈品牌代工。「近幾年,公司註冊了『遲夏』商標,寓意年輕人充滿夢想的精神,用於國內推廣自主品牌。」公司品牌總監毛翰說,現在,中國年輕人對國貨越來越認可,取個中文名更有吸引力。
外貿企業市場結構戰略性調整。浙江凱佩詩雅工貿有限公司從事草編產品出口,一直沿用「洋氣」的「凱佩詩雅」商標,2018年,新註冊了中國味商標——匠心路十一號。「現在,國內和國外都用這個商標,但側重用於國內市場。」公司總經理陳真說,外貿越來越難做,身邊很多外貿企業都開始註冊中文名商標,搶灘國內大市場。
如今,在台州產品中看上一圈兒,中國味的商標越來越多。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台州全市擁有有效註冊商標24.18萬件,平均每百戶市場主體擁有38件,位浙江省前列。「今年,台州商標申請量激增,公司代理了約1300件商標註冊,其中近90%為中文名。」台州市南方商標專利代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盛潔說。
欄目主編:孔令君 本文作者:林學富 張妮婷 鞏持平 文字編輯:孔令君 題圖來源:上觀圖編 圖片編輯:朱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