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12歲少年弒母案背後的國際性爭議

2020-12-11 騰訊網

事件始於抽菸引發的爭吵。

湖南益陽沅江市泗湖山鎮。由於債務的重壓和單身母親的負擔,一位34歲的女人常常把她偶爾到鄰村參加宴席的剩菜和一盒盒沒拆封的煙帶回家。

但本月早些時候的一個晚上,據當地媒體報導,她發現4包煙被12歲的兒子偷走並抽了。她勃然大怒,打了他。

次日早晨,這名女子被發現死在她的臥室裡。警方說,她是被兒子刺死的。當這名男孩被親戚問起他是否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他說他是後悔,但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我又沒殺別人,我殺的是我媽。」報導中引述他的原話說。

返校

在很多中國人眼裡,這個男孩是應該受到懲罰的殘忍罪犯。但在中國,最低刑事責任年齡為14歲,他無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男孩被湖南沅江市當局無條件釋放。

在捅了自己的母親20多刀五天之後,這名六年級學生回到了學校。家長們憤怒不已。

這個可怕的故事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迅速傳開,引發了中國的公眾對於該國未成年人司法體系的熱議。近年來,這個因重改造輕懲罰受到稱讚的體系事實上太過仁慈了。

此事還再度引發了一個困擾了世界各國多年的爭論:在什麼年齡可以追究兒童的刑事責任?

爭議

問題的核心在於,什麼時候兒童才能被視為有實施犯罪的意圖。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建議12歲為刑事責任的「絕對最低」年齡。

聯合國的官員引用了關於兒童認知發展以及將兒童暴露於監獄暴力之下的危害的研究,但全球尚未達成共識。例如在美國,聯邦犯罪的刑事責任最低年齡為11歲。但有33個州理論上任何年齡的兒童都可以在州一級被定罪並被判刑。在印度,最低年齡為7歲,而東帝汶則是16歲。

一些國家正在考慮變更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在澳大利亞,官員們正在研究一項將刑事責任年齡從10歲提高至16歲的提案。與此相反,在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已發誓要將最低年齡從15歲降低,以此作為他殘酷禁毒戰爭的一部分。

蓄意犯罪

在中國,這個湖南少年也許是未成年。但對許多關注此案的人來說,他毫無疑問是在蓄意犯罪。

許多人提到了他在殺人前後的行為。據報導,殺人當晚,鄰居們聽到他的家中傳來尖叫聲。男孩隔著門告訴他們,一切都很好,母親只是因為他兩歲的弟弟弄髒了床而心煩。

在殺人案發生後的第二天早上,男孩用母親的電話給老師發了一條簡訊,說他患了感冒,不去上學了。那天上午晚些時候,姥爺順道來看望他,男孩告訴他母親出門了。

死者的妯娌告訴《新京報》:「我問他想不想母親?他搖頭說不想。問他怕不怕?他就看著我笑了。恨不恨母親?他點頭了。」

他的行為使許多人認為他應該為這一罪行負責。

最低負罪年齡

「不能用年齡作為一切事情對錯的標準線,」一名用戶在微博上寫道。「既然我們認可有的孩子天資過人,甚至超過成年人的智商水平,那我們應該接受有的孩子心理早熟,也超過了成年人。」

但暨南大學少年及家事法研究中心教授張鴻巍警告說,不要過快降低應負罪責的最低年齡。他認為在中國,青少年司法問題需要更多的「系統化」方法——在這裡成人和青少年刑事司法系統是合一的。

他提到了最近為建立獨立的、類似於美國的青少年司法體系所做的努力。他還呼籲對中國的少管所進行全面改革,這是為犯有輕微罪行的青少年設立的教育中心。

「即使降低最低年齡,也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一切,」他說。

農民工子女的犯罪問題

中國每年有超過2.86億民工離開家鄉到大城市找工作,沅江事件突顯了他們面臨的困難。這在中國是一個長期問題。

據報導,這名男孩和許多民工的孩子一樣,在很小的時候就「留守」家鄉,主要由祖父母撫養。親戚們告訴記者,今年早些時候,他第一次搬到母親家。

學者們表示,這種經歷可能會給幼兒帶來嚴重的不安定感。研究人員表示,在城市中,青少年犯罪中有很大比例是由農民工子女犯下的,他們往往在入學、醫療和就業方面受到普遍歧視,被迫輕微犯罪。

「這已經成為目前最嚴重的社會問題之一,」張鴻巍說。「農民工子女的家庭支持社會機制非常不完善。」

逃離

男孩獲釋後的第二天,他的父親,一位在廣東工作、每年回家兩次的民工,試圖把男孩送回學校。但家長們表示抗議,理由是擔心自己孩子的安全。

當地居民對男孩一家避而遠之,他們逃到附近城鎮,住進一家每晚80元的旅館。周四,男孩的祖父告訴記者,當地官員已經同意支付將男孩送往省會長沙一家收容所的費用。

記者無法聯繫到其家人以獲得更多信息。男孩的父親已經回了廣東。(完)

本文原載於紐約時報

作者Amy Qin

Zoe Mou自北京對本文有研究貢獻

相關焦點

  • 湖南14歲少年患兩種先天畸形,從背後能看到心跳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9月22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梁輝 易磊 實習生 龍飛鵬)14 歲少年患有漏鬥胸和脊柱側彎兩種嚴重的先天畸形,胸骨凹陷到脊柱後方,心臟和肺受到擠壓,從背後都能看到心臟搏動!湖南省人民醫院心胸外科、小兒骨科專家聯手,一次手術同時矯治漏鬥胸和脊柱側彎,讓少年從此 " 挺胸 " 做人。14 歲的小昂(化名)是湖南邵陽人,從小就有嚴重的漏鬥胸和脊柱側彎,由於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不在身邊,加上家庭經濟原因,一直沒有接受治療。隨著年齡增長,畸形越來越嚴重,嚴重影響到他的學習和生活。
  • 又一13歲少年菜刀殺母!3個月3起少年殺母,令人痛思
    又一13歲少年菜刀殺母!3個月3起少年殺母,令人痛思進入百度搜索,你會發現一大串類似這樣的事件,觸目驚心。僅僅只有3個月的時間內,就出現了3起少年殺死親生父母的事,不能不讓人痛心疾首。這種事件頻發的背後,是什麼原因呢?誠然,和孩子的性格、家庭環境、教育環境、父母的教育方法等都有關係。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同樣的教育環境,家庭環境,為什麼會養出不一樣的孩子。3月18號,在江蘇建湖縣,發生了一起慘絕人寰的悲劇。
  • 四川13歲少年弒母,原因竟是爭吵,未成年人的教育刻不容緩
    少年強則國強。可是現在,手機、電腦隨處可見,還有網絡上的很多不好的東西以及出現在影視作品中的暴力傾向,很多孩子都能看到甚至去模仿。顯然這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利影響。2月24日,就發生了一起惡劣的事件——未成年人弒母。2月25日下午,四川眉山市公安局東坡區分局發布了一則警情通報。
  • 14歲湖南少年患重度漏鬥胸和脊柱側彎,背後能看到心跳……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9月21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雲龍 通訊員 梁輝 易磊)14歲少年患上漏鬥胸和脊柱側彎兩種嚴重的先天畸形,胸骨凹陷到脊柱後方,心臟和肺受到擠壓,從背後都能看到心臟搏動。省人民醫院心胸外科、小兒骨科專家聯手,一次手術同時矯治其漏鬥胸和脊柱側彎,少年從此昂首挺胸,於9月21日出院。14歲的小昂(化名)是湖南邵陽人,從小就有嚴重的漏鬥胸和脊柱側彎,由於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不在身邊,加上家庭經濟原因,一直沒有接受治療。隨著年齡增長,畸形越來越嚴重,嚴重影響他的學習和生活。
  • 吳謝宇弒母案,極端背後應有普遍反思
    吳謝宇弒母案,極端背後應有普遍反思 2020-12-28 1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12歲少年弒母案:我與悲劇,只隔一個缺席的父親
    也許你看完這個故事,會感到背後發涼,人性的種種黑暗讓你慶幸這還好是一個虛構故事。但若這種被禁錮在字裡行間的惡,在現實生活中卻發生了,又有何感想呢?因不滿母親教管嚴格,12歲少年持刀弒母12月初發生在湖南益陽的一起「12歲小學生持刀弒母」案件,無疑讓人唏噓人性的種種黑暗。據媒體報導稱,男孩因在學校抽菸而被母親責罵,在爭執過程中因衝動而用屠刀揮向母親。
  • 十五歲女孩弒母案背後,你知道青島普通高中的錄取率嗎?
    01北大吳謝宇弒母案剛破了不到一年,青島十五歲女孩又重蹈覆轍。它發生在自己生活的城市,近得似乎就在身邊,心痛和震驚也越發真實強烈。是孩子冷血惡毒漠視親情,還是母親強勢施壓教育無方?顯然,這樣極端案例的發生,背後應該不會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02這件事從教育、心理、親子關係等方面,都有值得思考探討的價值。不過,我們也可以來看看有關青島中考的幾個數字。
  • 12歲少年弒母案最新進展:父親繼續外出打工,少年被送往長沙
    相信大家都對湖南12歲少年弒母的案件有所耳聞,事情被曝光到網上之後,人們都很震驚,一個12歲正在上小學六年級的孩子,竟然揮刀殺死了自己的親生母親,事後還在家淡定地照顧兩歲的弟弟,用母親的手機打電話給自己的班主任請假,被捕後甚至露出微笑,種種行為都讓人感到寒心和後怕。
  • 江蘇男孩弒母案被抓 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場悲劇?
    3月19日下午,建湖縣公安局通報稱,3月18日,建湖一名女子被以現在家中非正常死亡,據警方消息,犯罪嫌疑人邵某(13歲,系死者兒子)已抓獲。警方消息:犯罪嫌疑人邵某(13周歲,系死者兒子)已被抓獲。本次弒母案,小編認為是母親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問題。母親覺得小孩貪玩,所以當面摔死他的寵物狗。這種暴力威脅和赤裸裸的暴力教育,即使小孩不在此刻爆發,也會讓小孩在年深日久的積累中,變成不定時炸彈。
  • 悲催,13歲少年弒母,與其探討降低刑責年齡,不如做好預防!
    去年冬天,湖南沅江,曾發生過一起少年弒母案件。被殺的母親比如今建湖縣被殺母親還要年輕——僅34歲。殺人嫌疑人吳某某是小學六年級在讀學生。案發後,警方發現被害女子身上多處刀傷。2017年,安徽宣城未滿14歲少年涉嫌弒母。
  • 社論|高材生弒母案再引關注 一紙文憑承載不起生命之重
    12月24日,備受社會關注的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案」在福州中院開庭審理。這一消息迅速衝上熱搜。2016年2月14日,教師謝天琴死在家中,其兒子吳謝宇有重大作案嫌疑。隨後吳謝宇消失3年,於2019年4月21日在重慶機場被抓。「北大高材生弒母案」引爆了網絡。
  • 建議最低刑事責任年齡降低到12歲?多位人大代表關注未成年人犯罪
    2019年10月,大連一名10歲女孩的屍體,在距家裡僅100多米處的灌木叢中被家人發現。經調查,兇手蔡某是住在同一小區同一棟樓的鄰居,年僅13歲。2018年12月,湖南沅江市泗湖山鎮小學六年級男生吳某康因為母親對其管教太嚴而與之發生爭吵和肢體衝突。
  • 揭秘湖南12歲少年弒母心理?!原因竟是以下幾點?
    昨日,湖南殺母少年小吳因年齡太小已被釋放,親戚希望他能夠回學校繼續接受教育,卻受到了其他學生家長的阻撓和擔心,害怕小小年紀的他再做出什麼意想不到的事情來。12歲少年弒母被捕母愛如山,自古以來歌頌母愛的詩歌文章數不勝數,小吳卻不顧一絲母子之情,只因母親管教自己抽菸,就砍斷母親雙手,在母親身上留下20多處傷痕並殘忍將其殺害。
  • 吳謝宇弒母案:「天才」與惡的距離
    他們表面可能是天才少年,乖巧的女兒,慈悲的父親,但無論他們身上發生過什麼故事,有何種理由,舉起屠刀那一刻,就已經淪為魔鬼的劊子手。因為一個13歲少女毒殺了一家四口的新聞搶佔了人們的注意力,少年A因此決定依法炮製,用「電擊錢包」殺掉班主任森口的女兒。
  • 人大代表建議:調整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責任年齡下限為12歲
    如湖南13歲羅姓男孩錘殺父母案、12歲男孩弒母案等。在四川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四川省人大代表、省法院特約監督員、四川瀛領禾石律師事務所主任曾文忠認為,對未滿14周歲未成年人惡性犯罪是否該追究刑責,實質是我國現行刑事責任年齡下限應否下調及下調多少的問題。他認為應當下調至12周歲。
  • 怎麼看「北大學子弒母案」?4位父親實話實說,很揪心
    怎麼看「北大學子弒母案」?4位父親實話實說,很揪心「北大學子弒母案」馬上就要進行公開審理,相信圍繞在該案背後的很多謎團都會被一一揭開,到時候自然會真相大白。社會大眾之所以特別關注北大學子弒母案,是因為該案的發生,讓很多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一個特別優秀的大學生,一位孝順的孩子,一位鄰居眼裡的好孩子,為何能變成弒母的惡魔?幾位父親感同身受的談了對該案的看法。
  • 26歲美女博士,被聘為湖南大學副教授引爭議,年齡從來就不是問題
    一、26歲美女博士,被湖南大學聘為副教授、 博士生導師26歲的時候,你在幹嘛呢?如果是本科畢業,就才剛剛步入社會工作兩三年,繼續求學的,則還在讀研,你能想像26歲的時候就擁有博士生導師、副教授的職稱嗎?
  • 假如孩子問我:十四歲之前犯法是不是沒事還能讀書,該怎麼回答?
    12月2日發生在湖南益陽沅江市的一起駭人聽聞的弒母案。12歲的少年吳某,持刀瘋狂地殺害了自己的母親,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爭議。他砍了母親20多刀,之後淡定地帶著弟弟跟母親的屍體相處15小時。一個12歲的孩子,面對自己沾滿鮮血的雙手,表現出的是麻木不仁、冷酷無情。那可是懷胎十月生他養他的母親,可他一點悔過之心都沒有。12月11日,由於吳某未達到法定年齡,不能進拘留所或少管所,目前已被警方釋放,教育部門希望吳某家屬將其轉校。
  • 12歲弒母少年應被收容教養,以觀後效
    12月2日,湖南沅江市的12歲少年吳某,持刀將母親殺害。紅星新聞報導,吳某承認錯了,但不是什麼大錯,「我又沒殺別人,我殺的是我媽。」目前,男孩被釋放,其親屬表示想把他送回學校繼續接受教育,卻遭到了其他學生家長們的反對。
  • 罪錯未成年人分級處遇:司法對12歲少年弒母案不再沒轍 | 新京報專欄
    ▲弒母少年。 新京報記者 王昆鵬 攝影文 | 王琳 2月12日,最高檢發布的《2018-2022年檢察改革工作規劃》指出,檢察機關將深化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探索建立罪錯未成年人臨界教育、家庭教育、分級處遇和保護處分制度。 這其中的「臨界教育」「分級處遇」,雖然語焉不詳,卻頗受輿論熱議與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