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英文授課 全員小班導師制 培養具有世界眼光的國際化人才(組圖)

2020-12-25 網易新聞

(原標題:全英文授課 全員小班導師制 培養具有世界眼光的國際化人才(組圖))

不出國門的「留學」 在重理工就可浸潤國際化精英教育

  ——專訪重慶

兩江

KAIST國際

項目

  重慶

理工大學

兩江校區黨委書記張勇剛

  熱點連結

  地點:國內學習期間均就讀重慶理工大學兩江校區,提供配套完善舒適的學生宿舍,配備有海外留學經驗的輔導員。

  環境:完全按照KAIST標準建設,IT融合大樓、世繼廣場、書香林、KAIST鴨池……

  活動:英語配音大賽、戶外素質拓展、BBQ、韓國冬令營、歐美著名高校訪學機會……

  獎學金:新生獎學金、KAIST校長新生特別獎學金、學生綜合獎學金、重慶兩江KAIST國際項目學生專項獎學金,最高可達12800元/人/年;優秀學生可獲得韓資企業所設置的獎學金。

  學長聲音

  這是一個物超所值的項目。專業課的老師全部是KAIST的教授,而且有3個來自英國和美國的口語老師針對性地訓練我們的口語。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2班 張淺閱

  我是因為專業的前景選擇了該項目,因為KAIST在電子信息工程和計算機信息與技術領域出於世界的領先水平,通過大半年的學習, 我被教授們的專業素養所折服,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電子信息工程1班 鄧茹

  這個項目在第二學年結束後,符合KAIST入學條件的學生可選擇赴KAIST繼續攻讀學位課程。即使不能到KAIST就讀,強化式的英語和專業課程培訓也讓我們更容易實現自己的留學夢.

  ——電子信息工程1班 梁博威

  核心提示「在過去的一年,我們的學生在充滿壓力的學習環境中……在英語能力和專業課程上都取得了驚人的進步……」近日,韓國科學技術院(簡稱KAIST)與重慶理工大學聯合舉辦重慶兩江KAIST國際項目聯席院長韓永男教授對項目中每位學生的努力給予積極的肯定。

  相對重慶兩江KAIST國際項目這個新成員,中外合作辦學的先行者早已有之。那麼重慶兩江KAIST項目與之相比有何特色?專業設置情況如何?今年招生名額多少?帶著這些問題,重慶理工大學兩江校區黨委書記張勇剛接受了本報訪談,就考生和家長密切關注的項目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課程

  國際化課程體系

  教學模式與國際環境無縫對接

  晚報:KAIST是韓國最高科學研究性大學,擁有獨特的科研優勢,兩江項目如何引入其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

  張勇剛:項目全面引進KAIST教學體系。如我們的主要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由KAIST及全球招聘的教授採用全英文小班教學。與KAIST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無縫對接、資源共享、所有課程等教學環節均與KAIST相關專業同步;學生可享受特別KAIST ID(身份識別碼),訪問部分數字資源及網絡教程,可謂是「身在中國本土,浸潤國際環境」。

  當然,KAIST項目不僅注重專業知識的傳授,更注重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創新潛力、團隊協作、交流溝通、組織領導等各項綜合素養,使每個學生的潛質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此外,免費英語強化教學也是KAIST項目的一個獨特之處,在我們兩江校區,除了高強度的課堂教學外,項目還為學生提供了免費的英語託福培訓,聘請母語為英語的語言教師對項目學生進行5-7人小組口語培訓,這種效果是非常顯著的,就拿這屆學生來說吧,去年12月份一共有22名同學參加了全國英語四級考試,其中21名同學通過考試,15名同學考試成績達到500分以上,平均分515份。

  師資

  矚目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

  打造國際師資集群

  晚報:作為中外合作辦學項目,KAIST項目招生對外語有何要求?師資情況怎樣?

  張勇剛:因為KAIST國際項目是面向世界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專業人才,所以報考該項目的考生英語單科成績原則上要求在105分(150分制)以上,不錄取非英語語種的考生。

  目前,KAIST在師資配備上已經非常「國際化」了,不僅從KAIST電氣與電子工程系和計算機科學系聘請項目長駐、短期教授承擔教學工作,如聘請了包括IEEE(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Fellow(會士)、Senior member(高級會員)、韓國5G論壇指導委員會主席、全球資訊網國際會議主席等KAIST著名教授擔任項目研究生導師,所有導師都擁有歐美著名學府博士學歷。此外,KAIST項目還將全球招聘教授擔任項目專業課程教學。不久,我們的師資配備會呈現出「1:1:1」即「理工大學師資:KAIST師資:全球招聘師資」的國際強大師資集群。

  除了師資團隊,我們在提升學生英語水平方面也在做多元化的探索,比如通過大學英語教學綜合改革,增加課堂教學學時、採取小班教學、實施英語導師制、外語口語工作站、託福培訓、英語趣味活動、韓國冬令營等等;另外,項目還開設了韓語課程,讓學生感受韓國文化和韓國科技的魅力。

  事實上,這種學習氛圍非常好,你可以看到他們精神飽滿、氣宇軒昂,視野更加開闊,團隊意識增強,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很陽光自信,青春在他們身上就是正能量!

  專業

  兩大專業創新升級

  培養國際視野複合型人才

  晚報:KASIT擁有深厚的科研背景,那麼兩江KAIST國際項目設置有哪些專業,主要就業方向如何?

  張勇剛:經教育部批准,目前兩江KAIST國際項目擁有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2個專業本科教育項目和1個碩士研究生教育項目,2016年,將面向重慶、四川、貴州、河南、河北、江西和安徽省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共計200名學生。

  眾所周知,KAIST直屬韓國未來創造科學部,擁有國際水準的教育、研發設施,2016年QS世界大學排名名列全球高校第43位,其電氣與電子工程及計算機科學等專業更是躋身世界高校前列,其中電氣與電子工程QS學科世界排名第20位,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系統QS學科世界排名第36位。目前, KAIST與韓國三星電子、現代、LG半導體、SK電信等多家著名國際企業建立長期、密切的合作關係。

  作為兩個非常有發展前景的專業方向,電子信息工程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都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與國際視野的高層次複合型精英人才,經過四年學習,學生畢業後,可選擇赴KASIT或其它高校繼續攻讀更高學位,或者進入KASIT教授相關科研團隊深造,也可在多個相關領域的知名企業就業。

  重慶理工大學兩江校區大門

本文來源:華龍網-重慶晚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世界眼光的高層次國際化人才
    [摘  要]全球視野和世界眼光包括四個維度,即熟悉本國歷史與傳統,學習世界優秀文明成果,在國際比較中認識中國特色,把握世界大勢和時代潮流。高校要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搭建知識創新平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學生全球理解力、跨文化溝通力和全球表達力。
  • 金融學院召開全英文課程建設暨國際化人才培養工作交流會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家豪 李諾)日前,金融學院召開全英文課程建設暨國際化人才培養工作交流會,學院黨政領導班子、全英文課程建設課程組老師、特色班班導師及2018級和2019級特色班學生代表參加會議。
  • 中國農業大學國際學院:全英文、小班制授課,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
    答:可以歸納為4個方面:全英語教學、小班制授課、通專相結合、個性化指導。問題3:教學語言? 答:除了學校開設的必修公選課之外,是全英文授課。問題4:師資情況?王寧:引進國際優質教育資源,融合中外先進文化思維,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建設特色鮮明的一流國際化學院,引領國際化教育,助推「雙一流」建設。主持人:中國農業大學國際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是什麼?
  • ACCA:高校國際化人才培養注重實務方向
    如今,職場需要的人才越來越趨向國際化、專業化、系統化。財經高校培養學生如何突破固有觀念,將實務與教學緊密聯繫,打造出國際化專業人才,是許多老師關注的焦點。為深入探討會計行業的未來發展及人才培養的趨勢,10月24日,第三屆中國高校國際化人才培養與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教學研討會在天津召開,來自全國18個省35所高校的老師們共同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建言獻策。
  • 國內高校全英文授課項目比較
    為適應高校教育國際化的趨勢,我國高校普遍開始開設留學生全英文授課項目。本文考察了國內三所代表性大學推出的全英文授課項目的發展情況及政府針對這些項目推出的支持政策,分析三校對該項目的操作及項目面臨的困境。自1978 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制定一系列留學生教育政策,使來華留學生教育規模呈現平穩增長到快速增長的趨勢。
  • 23年深耕不輟,北林大生物學理科基地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作為全國林業院校中唯一的生物學國家理科基地,23年來,走出了一大批具有紮實森林生物學基礎知識、全面科學素養、寬廣世界胸懷和深厚家國情懷的拔尖創新人才。生物學國家理科基地班的建設模式有何特點?在生物科學、生物技術人才培養方面積累了哪些經驗?記者日前採訪了北京林業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林金星。
  • 天津大學積極構建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工程實踐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為目標,緊緊圍繞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這一主線,系統構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著力培養高水平拔尖創新人才。連續6年實施研究生招生宣傳導師團計劃,制定優質生源質量獎勵計劃,鼓勵導師團隊全過程參與招生,2019年共遴選研究生招生導師團120個。出臺《跨學科招收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究生實施辦法》,配置額外的招生計劃,鼓勵學院、學科選拔具有多學科知識背景和突出科研潛質的學生。推行工程博士招考改革,全面實施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請—審核」制,啟動工程博士項目制招生,擴大博士研究生招生範圍和類型,不斷優化生源結構。
  • 上海交大實施校企"雙導師"制 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
    中新網12月14日電 教育部網站今日發布《上海交通大學探索校企聯合培養工程人才新模式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實施以企業項目研究為主導的產學研聯合培養精英工程人才的「雙導師」制和項目資助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探索精英工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 廣州亞加達國際預科 | 廣州最具代表性的IB學校,全英文、全外教授課!
    全英教學除了中文課外,所有課程均使用英語教學。AIC學生中有25%的國際生,分別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除了上課學習,學生的日常生活也需要使用英語交流。小班授課AIC採用小班教學,授課語言是英語,每班人數不超過20人。師生比為1:8,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較高的關注度,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導師制 AIC對於學生的管理實行導師制。
  • 推進國際化,培養一流專業人才——歡迎報考首都師範大學地球空間信息科學與技術國際化示範學院
    諮詢電話:010-68907429/68903472院系簡介2016年,國家外專局、教育部聯合批准首都師範大學建設地球空間信息科學與技術國際化示範學院,在雙一流大學開展國際教學試驗區建設,綜合推進中國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培養地理信息、遙感領域創新型國際化人才。
  • 南科大旨在培養創新人才 採用全英文教材授課
    南科大旨在培養創新人才 採用全英文教材授課 2012-09-03 14:25 來源:新快報 作者:
  • 教育部官宣:加快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高層次國際化人才!
    一句話總結,只要大家學成歸來,就都是祖國需要的人才!不同於大眾的普遍認知,雖然留學是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捷徑,但國際化人才並非完全等同於「留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企業看重的是具有國際化競爭力的經營,與此同時,培養擁有全球視野的人才也是世界一流大學的共識。
  • 西北工業大學:學科特色鮮明 培養「三航」人才 _新華網
    又稱榮譽學院,學生進到該學院後將實行本碩連讀,這個學院是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是學校舉全校之力培養拔尖領軍人才的基地。學生在讀期間有4次更換專業的機會,該學院聚集了全校優勢資源,結合大類培養、本碩貫通、靈活選擇專業、實行本科生導師制、並專設獎學金,第三學年結束後,成績合格的學生全部獲得免試研究生推薦資格,可以赴國內外一流大學、研究機構優質平臺深造發展,近20%的學生到QS排名前200名高校深造。
  • 全英文授課 北京工業大學—都柏林學院計劃招生330人
    近日,該學院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賈克斌接受新華網採訪,介紹了學校辦學情況及今年招生情況。學院匯聚了兩校優質教育資源,努力實現中西方教育理念的交叉與融合,引入世界一流高校的先進育人經驗,實現本土化,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保障。  「雙方強強合作,都是雙方最強勢專業。」如電子信息工程不僅是UCD本科的優勢專業之一,也是北工大的特色專業。「這個專業的特色是不但注重培養學生紮實的理論基礎,同時也注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  「雙學籍雙學位,進階式人才培養。」
  • 亞加達國際預科:潛心教學,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世界公民
    」為使命,認可並尊重差異,在差異中求共存,致力於為學生提供開放、愉快的學習及社區環境,嚴格以學生為中心,使每一位學生都受到應有的重視,堅持學生利益最大化,激發每一位AIC學子的潛能,使其成為有理想、有抱負,具有國際視野的終身學習者和世界公民。
  • 不出國門留學韓國 解讀重慶兩江KAIST國際項目(組圖)
    四年制國際化培養 今年招收200名學生重慶兩江KAIST國際項目(CLKIP)是韓國科學技術院(簡稱KAIST)和重慶理工大學(CQUT)聯合舉辦的經教育部正式審批的中韓合作辦學項目。該項目包含四年制國際化培養本科教育、本科雙學位和研究生教育。
  • 【GSIS全英文授課】韓國九大名校全英文授課碩士、博士攻略
    GSIS全英文授課項目介紹GSIS,「國際型精英人才培養計劃」,全稱是the Graduate
  • 本科生導師制、校級實驗班、個性化成長手冊、還有3+1模式!2020,北京這所高校值得關注!
    學院主要通過完全學分制、本科生導師制、書院制等舉措來培養學生。完全學分制: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選擇課程、自主選擇教師、自主選擇專業、自主安排學業進程、學有餘力還可自主輔修其它專業。提升教育質量和管理效益,培養高質量複合應用型人才,充分滿足學生個性化、多樣化培養需求。
  • ...國際化人才培養高峰論壇開幕式在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隆重舉行
    5月20日下午,為期一周的「一帶一路」國際化人才培養系列活動在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隆重啟幕。為了適應國際化快速發展的需要,學校邀請海外合作院校教育教學專家,分享辦學經驗、共商人才培養方案、指導教學設計與科學研究、培養學生國際化素養,促進我校全面提升教育教學管理和國際化辦學水平。  「國際導師」聘任,國際化辦學不斷加深
  • 一線之聲丨國際化多路徑人才培養的立交橋方案
    一線之聲丨國際化多路徑人才培養的立交橋方案 2020-04-13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