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是金庸在1967年至1969年創作的武俠小說。作為金庸群俠傳中,年代較晚的一部武俠巨著,《笑傲江湖》表現出十分老練成熟的武俠風格,包括伏筆設置、人物構造、情節鋪設等方面,都算得上金庸眾多武俠作品中上乘之作。《笑傲江湖》與其他的武俠作品同出金庸之手,又與以往作品有著明顯的不同。
熟悉這部小說的朋友應該早已察覺,《笑傲江湖》全書沒有交代具體的歷史背景,單純以故事說故事、以武俠寫武俠。或許金庸先生沒有想到,他一個無心的舉動,卻讓廣大書迷為了這部小說的年代背景而爭論不休。事實上,金庸先生給《笑傲江湖》設置過年代背景,只不過都以伏筆的形式設置,如果不細心品味,很難發現此中的奧妙。
武俠因架空歷史而精彩
在討論《笑傲江湖》的年代背景前,筆者想說明一點,武俠小說是一種文學體裁,跟《三國演義》、《水滸傳》一樣,可以有具體的歷史背景,但它絕不能按照正史來寫,要不然還要「二十四史」何用。武俠更加注重可讀性,年代背景只能作為一項元素,增加小說的代入感而已,為了增加武俠的可讀性,適當的時候,還要採取架空歷史的手法。所以,討論武俠的年代背景,只能是一種娛樂消遣。
在此之前,關於《笑傲江湖》的年代背景,網絡上有多種說法,有人說是明朝,有人說是清朝,還有人說是民初,大家各執一詞,說得都很在理。若非要給《笑傲江湖》一個年代背景,讀史君認為《笑傲江湖》應該是明朝的事兒,原因有3個。
1.武當的出現,推出小說最早的年代上限
《笑傲江湖》由於缺乏明確的明代,裡面的門派也相當錯綜複雜。名門正派有少林、華山、恆山、嵩山、泰山等等,江湖派有日月、五毒、桃谷等。前面的大門派是所有武俠小說的熱門,比如少林派最早創立於南北朝時期,對於討論宋朝和明朝以後的武俠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其他那些小幫派大多由金庸虛構而來。
中有很多門派,根據這些門派產生的歷史淵源,可以基本確定它的年代背景。少林寺由於歷史久遠,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畢竟是本小說總會有少林寺的影子。剩下那些江湖小幫派,估計也都是金庸先生杜撰而來,更沒有歷史可依。
唯有「武當派」具備參考價值。武當派的創始人是大名鼎鼎的張三丰,張三丰原本是少林俗家弟子,後來離開少林另立門戶,創立武當。張三丰出生在南宋末年,史書上有記載,說他整整活了217年,生於南宋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去世於明朝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壽命跨越三朝。
在《笑傲江湖》中,武當派掌門人變成衝虛道長。令狐衝帶領一些江湖人士前往少林寺,山下遇上衝虛道長,兩人經過一番比試,令狐衝的獨孤九劍成功破解衝虛道長的太極劍。按照最大假設法,衝虛道長是張三丰的嫡系傳人,是武當派的第二任掌門來算,《笑傲江湖》也應該是明朝天順八年(1464年)以後的事兒。所以,武當派衝虛道長的出現,給小說設置最早的年代上限,不會超過明朝1464年。
2.鹿鼎記給出小說的最晚下限
金庸先生一生有十六部武俠小說,眾多武俠小說中,除《越女劍》以外,基本上都存在年代和情節的連續性。若是推測《笑傲江湖》的年代,必然還要結合另一部經典小說《鹿鼎記》。
《鹿鼎記》有個和尚叫「澄觀」,小說裡「澄觀和尚」有一段臺詞「聽說前朝有位獨孤求敗大俠,又有位令狐衝大俠,以無招勝有招,當世無敵,難道……難道……」。澄觀和尚」提到「前朝的獨孤和令狐大俠」,前朝的概念,自然是指上一個朝代,總不能說上個皇帝是前朝吧。再加上前文中,已經推測出時間上限為明朝。所以,《笑傲江湖》只能是從明朝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至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共240年。
3.回到歷史對照現實
武俠是一種傳統文化,專門以行俠仗義、除暴安良的義士為主角,描述他們慷慨激昂的事跡。按照法家韓非子的觀點,所謂俠客,是「以武犯禁者」。封建社會為了維護統治,朝廷官府決不允許私人擁有鐵製武器,更別提懷抱利刃四處遊蕩。唯有一種情況下,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那便是地方發生叛亂,朝廷官府無暇顧及江湖人士,江湖人士為了自身安全,才會隨身攜帶兵器。
整部《笑傲江湖》的矛盾點出自林平之一家,江湖人士為了搶奪闢邪劍譜,圍攻福州的福威鏢局。再加上令狐衝曾為了保護恆山派一幫尼姑,冒充泉州參將吳天德,基本上可以斷定《笑傲江湖》主要發生在明朝的南方。
既然如此,咱們不妨翻開歷史,看一下明朝天順八年以後,明朝南方有哪些大規模叛亂。巧合的是,明武宗正德初年,明朝發生南方發生持續八年的叛亂,地點正好是江西一帶。
時間鎖定1518年
大家是否還記得,林平之滅門一事,青城派一群烏合之眾,為了搶奪林平之家的闢邪劍譜,無所不用其極禍害林家。福威鏢局的總鏢頭林震南為了對抗青城派,假借夫人過生日為由,向天下豪傑發英雄帖。按照林震南的說法,自己的夫人今年39歲屬虎。
明武宗正德年間的江西叛亂,是從1510年至1518年,通過查閱資料1518年是虎年(戊寅)。所以,讀史君認為《笑傲江湖》應該是公元1518年,也就是說故事是從明朝正德皇帝平定江西叛亂最後一年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