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方供圖
12月12日,2020三亞·財經國際論壇在海南三亞舉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副院長、浙商銀行原行長劉曉春在會議上出席會議並參與討論。
劉曉春在會上提出,監管不應該成為宏觀調控的手段,宏觀調控的手段如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是隨著經濟的變化隨時進行變化的,但是監管主要是維護市場的穩定、公平、安全。
「所以,雖然也要調整根據市場的變化要進行調整,但是監管的政策應該有一定的穩定性和預期性,」他說。
同時他也提到,監管要跟上創新的節奏,因為創新並不只是對的,所以監管要跟上,因為監管也在了解創新的時候實際上監管也在創新。
另外劉曉春還指出,監管應該按照業務邏輯和業務的風險邏輯進行監管的,而不在乎是用什麼技術。
「好些人宣傳技術可以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我認為根本解決不了。對於我放貸款的角度來講,放貸款根本不是目的,放貸款為了收回貸款利息,因為我放貸款的錢是你們的存款,不是我自己的錢。」他說。
劉曉春認為,我們應用了再好的技術只能更好的識別這個客戶有沒有還款的能力,技術不能提高客戶的還款能力,同時技術也不能提高客戶的道德水準。所以,解決融資難的問題不是技術解決的,首先是取決於貸款的本身,然後銀行識別貸款者的能力,融資的成本首先市場決定的存款利息決定的,然後是借款人的風險,跟技術沒有關係。
滿足機構需求的方式會不會對於社會帶來系統性風險也應該是監管要去監管的,這是監管要遵循業務的邏輯,而不是說你用技術就可以不不管了,或者放鬆監管,他補充道。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