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一家子,因為9歲兒子的一個尷尬問題,從不敢外出旅遊。
9歲的小樂有一個尷尬的問題:不是半夜會尿溼床,就是需要家長叫醒去廁所,如若不然,那基本上「畫地圖」是逃不掉了。這樣的日子,從小樂斷尿不溼後,持續了好幾年。甚至,一家三口不敢出門遊玩,怕住酒店,也從不在親戚朋友家留宿。至於小樂最想去的夏令營,也因為這個問題連年擱置。「一開始以為他長大了會改善的。」媽媽說,因為尿床的問題,小樂經常半夜睡不好,造成白天精神萎靡,脾氣急躁,學習成績也是「一言難盡」……(來源:錢江晚報)
小兒尿床問題並不罕見!據「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 泌尿盆底外科 劉玉鎬醫生」介紹——
兒童夜遺尿雖不會對患兒造成急性傷害,但長此以往,會給患兒及其家庭帶來較大的疾病負擔和心理壓力,對患兒的生活質量及身心成長也會有嚴重不利影響。
No.1
5歲以上的孩子頻繁尿床家長要重視
劉玉鎬醫生介紹,近日在門診才接過2名出現遺尿的小兒患者,1名8歲,一名11歲。小兒的遺尿問題通常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所改善,兒童夜遺尿每年有 15% 的患兒可以自然痊癒,但約 0.5%-2% 的患兒遺尿症狀可持續至成年期。
兒童遺尿的確診也跟年齡有密切關係。
年齡 ≧ 5歲,無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的兒童,在睡眠中出現不自主的漏尿現象,這種情況至少每周出現2次且時間持續≥3個月即可確診。
有統計數據顯示,5歲的兒童約有 16% 的孩子可能存在夜間遺尿現象。引發遺尿症的因素也較多,除一些疾病因素外,還涉及到中樞神經系統、睡眠節律、排尿習慣等多種。劉玉鎬醫生指出,在診斷時,醫生會先排除由於疾病引起的器質性病變可能,以便更好對疾病進行對症治療。就單症狀夜間遺尿症(僅有夜間遺尿而無合併其他下尿路症狀)而言,其病因具體可有以下幾大類。
No.2
孩子出現遺尿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01睡得太香、太「沉」
與成年人不同,小兒的神經系統未發育成熟,在進入睡眠狀態後,膀胱充盈所產生的神經衝動不足,不能及時傳遞給到大腦,小兒感受不到「尿意」,便會在非清醒的睡眠狀態下排尿,自然而然就會出現尿床。
02夜間多尿
膀胱是有一定容量的。部分遺尿症患兒的腎臟在夜間會產生大量尿液,超過了最大膀胱容量,若不能及時排洩,就會發生遺尿。
03家族遺傳影響
遺尿症具有遺傳傾向,有數據顯示,若患兒的父母或其他親屬曾有過類似病史,則62%左右的患者可能受遺傳影響。
04膀胱功能異常
夜間膀胱逼尿肌過度興奮會導致膀胱容量減小,出現排尿次數多但尿量少的情況,如果不及時排尿,將會大大增加遺尿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抑鬱症及睡眠呼吸暫停等疾病也可能與遺尿症相關。
No.3
孩子出現夜遺尿家長該怎麼做?
作為家長,發現孩子尿床了,你是什麼反應?憤怒、責備、責罵、甚至打罵孩子?劉玉鎬醫生提醒:家長可千萬別這麼做!
夜遺尿並不是兒童的過錯,家長不應對其責罰。 家長對孩子的積極的生活方式指導是兒童夜遺尿治療的基礎——某些夜遺尿兒童僅通過調整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症狀便可消失。
● 多一些鼓勵,減輕孩子對疾病的心理負擔,幫助樹立戰勝遺尿的信心,同時讓孩子自己積極的參與到治療過程中。● 對患兒的每日正常液體攝入量進行控制:日間不必限制其飲水,睡前3~4小時可適當減少液體攝入。
● 協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排尿習慣(4~7次/天),對於孩子的排尿習慣完成定時提醒到避免不必要的提醒的過程。● 家長可通過「排尿日記」——用日曆詳實記錄每晚遺尿出現與否及發生次數,以便醫生評估病情和判斷療效。●掌握正確的喚醒方法。患兒在睡眠中突然出現翻身或其他燥動表現或根據以往患兒出現遺尿的時間規律,家長可在即將遺尿前喚醒其排尿。劉玉鎬醫生提醒:小兒遺尿其實是較為正常的情況,排除外器質性病變可能,多由於患兒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夠完善,睡眠過深導致,家長一定不要責怪孩子,要做好心理輔導,幫助他們正確面對。
編輯:對孩子尿床這件事,勸家長們放寬心的反反
製圖:junru yun圖片來源:123rf
本文為「成都商報四川名醫」原創,未經授權禁止全文或部分轉載。如需授權請聯繫:(028) 6998 2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