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院後,病人及家屬應該認真接受護士關於「住院須知」的宣教

2020-12-25 貴陽美食探店

入院後,病人及家屬應該認真接受護士關於「住院須知」的宣教,做到:1.遵守醫院制度,聽從醫務人員指導,密切與醫務人員合作。2.保持醫院環境衛生及病區安靜整潔。不準吸菸。3.醫生查房時不能離開病房,按時休息。不能外宿,必要的外出應該請假,經醫生同意後,才能離開病區。

4.不得擅自進入醫護辦公室,翻閱本人或其他人的病歷卡及各種醫技檢查報告。5.飲食應由醫生決定,不得隨意更改。外來食品要經醫生同意後才能進食。糖尿病人尤應嚴格控制飲食。6.不得進入其他病房,防止交叉感染。

7.病人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8.不準私自將電風扇、空調、取暖器、煤油爐至電熱杯等小家電帶入病區,擅自使用。探望病人要注意以下幾點:

1.按醫院規定時間探望。通常探望時間安排在每天下午3~4時至6~7時。只有持有病危通知單,家屬才可隨時探望。特殊情況,須經門衛同意才予探望。傳染病人規定每周探望一次。2.有些醫院規定探望病人要領取探望證(牌),每次1~2人。學齡前兒童不得帶入病房。

3.一般親友或同事不宜探望過久,一則免使病人太疲勞,另則可讓其他親友探望。家屬探望時,要問清病人有何需要,儘量滿足。4.家屬或單位領導需要詢問病情,可同值班醫生聯繫。

5.探望病人,宜送少量新鮮水果或鮮花。若送保健滋補品,需要注意保質期和生產日期,同時要了解病人能否服用。病人若病重或病危,則由醫生或護士決定發給陪客證,證上注有陪伴日期,過期作廢。陪客必須做到:

相關焦點

  • 病人這麼不理解,護士怎麼做?
    積極行為認真了解病人家屬對引流管認識,發現他們其實都能掌握,只是不知道那就是「注意事項」。於是護士在以後的宣教中,都會給宣教內容加上小標題,比如:「我來給您講一下**的注意事項吧!」或者,「以上我說的內容,就是**需要注意的問題,您掌握了嗎?」案例二:「你們不是讓我去買冰嗎?喏,冰買回來了!」
  • 住院時護士的舉動,讓患者讚不絕口!
    ▲護士在配藥愛心善舉,讓病人如沐春風近日昌泰中醫院一名護士的愛心舉動讓正在住院的病人感動不已「真沒想到護士還能幫我買酸奶,這裡護士的服務實在是太周到了!」原來這位病人是一位孤寡老人他在住院期間一直想喝酸奶卻捨不得花錢這件事被護士向琪知道後她自掏腰包給老人買了一瓶酸奶這一小小的舉動讓老人備感溫暖拋去護士這個職業,我也是做兒女的,家裡也有老人。
  • 萊州市人民醫院入院須知
    萊州市人民醫院入院須知 2020-06-18 2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站式出入院,一張床管理!這家醫院為就醫難開出新「處方」
    「只要在手機上掛號,到門診醫生診室開入院通知單,便可在臨床服務中心辦理完所有入院手續,從此看病再也不用跑上跑下,一站式服務非常便利……」這是劉女士在南方科技大學醫院辦理住院手續時的感受。生病住院最怕什麼?許多患者給出的答案是「耗時間」,辦理入院手續、等床位、各類相關檢查,無一例外都要「請排隊等候」。
  • 兩封來自患者家屬的感謝信——兩名護士的護士節別樣禮物
    馬妮娜是上虞第二人民醫院四病區的一名護士。穿上潔白的護士服,戴好燕尾帽,她像往常一樣走進四病區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正式上崗前護士長將一封患者家屬的手寫感謝信交到她手上。這不是她第一次得到患者和家屬的認可和感謝,但以一封患者家屬的感謝信開啟護士節的序幕,在2020年的這個護士節,對馬妮娜而言,意義非凡。前段時間,58歲的呂大媽因鎖骨骨折來上虞第二人民醫院四病區住院治療,日積月累的護理經驗告訴馬妮娜,鎖骨骨折患者應注意些什麼。
  • 女子住院後死亡,家屬看完監控憤怒了
    可入院38個小時後,她就再也無法醒來。近日,郭金容的死因受到社會關注。其家人查看病房監控視頻後發現,郭金容住進清遠正德心理醫院後,四肢被綁在床上,先後被醫護人員毆打了10次,身上多處出現瘀痕 。「法醫告訴我們,我媽腦部有積血,有出血的症狀。」郭金容的兒子陳國飛認為,正是醫護人員的毆打、虐待,導致其母親死亡。
  • 江西省腫瘤醫院編寫《病房健康宣教手冊》
    為了使宣教手冊內容能全面、具體體現從入院到出院的各個環節,通俗易懂易於患者或家屬閱讀、掌握,僅文字版修訂達5-6次,因為我們不是專業的拍攝人員,一張圖片往往要反覆3-4次才能滿意,就這樣從文字組合、圖片收集,到插圖排版、定稿,經歷了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的修正過程,特別是排版設計時,由於排版設計者不懂護理專業知識,與他們溝通比較困難,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 市兒童醫院新生兒住院須知
    新生兒病房不設陪人,患兒由經專業培訓的護士負責定時餵奶、餵藥、洗澡、換尿布、執行醫囑。由專人負責輔助檢查,部份需家長協助的檢查(胃食道造影、鋇灌腸、腦電圖、CT等),請家長按預約的時間準時到院,協助檢查。  2. 新生兒入院時由護士更換醫院病服後送入病房,家長鬚出示身份證,待接診醫生詳細詢問病史,體檢後確認無疑問,在病情通知書上簽名後,方可離院。  3.
  • 自編自導拍攝健康宣教視頻!「城醫」創傷顯微外科:優質護理,只為更...
    如科室自編自導拍攝了《創傷骨科病人出入院宣教》和《創傷骨科病人檢驗檢查健康宣教》兩個宣教視頻,把科室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貼在病房門上,患者掃一掃就可以觀看……繁重的護理任務讓許多女護士吃不消,有的累出了腰傷,有的低血糖。但是,這幫「女漢子」從不叫苦叫累,心懷患者,堅守前行。
  • 醫療糾紛:精神病人住院期間出走跳橋自殺身亡,醫院承擔賠償責任
    經入院檢查,石某某被診斷為:雙向情感障礙伴有精神病性症狀的躁狂發作。當天16時31分,被告建議石某某住院治療,並要求原告在《非自願住院治療入院告知書》、《非自願住院治療入院通知書》、《開放病房住院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書》上簽字。石某某入住心理病區後,被告予以相關治療。
  • 這些呼叫鈴,真讓護士操碎了心!
    那天,我正準備給一位病人傷口換藥,聽見2號床鈴聲急促地連響兩遍,以為出什麼大事了,百米衝刺般跑向打鈴的房間,匆忙的一把推開房門…結果入目的是患者和家屬悠閒的坐在病房聊天!悠閒的!我對天發誓,患者是個因上呼吸道感染收入院的中年人,且患者及家屬四肢健全,另外,入院宣教時已經告知過醫生辦公室就在他們病房斜對面!你說奇葩不奇葩!
  • 淄博這家醫院發布最新就診及住院須知
    嚴控宴會聚餐、走親訪友……今天,淄博市中心醫院發布最新就診及住院須知!淄博市中心醫院就診及住院須知01 來院準備1.所有來院就診、住院患者、患者家屬或陪護人員,就診全程均需正確佩戴口罩;2.嚴格實名制就診:就診時憑個人身份證、醫保卡等有效證件實名就診;3.來院人員請經門診、急診大門進入,請出示行程碼、山東省電子健康碼並自覺接受體溫檢測、配合流行病學調查。
  • 哈醫大一院發布患者就診須知及住院須知 以嚴的措施嚴的執行保證...
    進入住院部前,患者及家屬必須測清體溫、問清流行病學史、查清肺部CT、檢清新冠病毒抗體和檢查核酸。《哈醫大一院疫情期間患者就診須知》指出,患者要嚴格按照預約時間就診,若排隊患者較多時,需要提前10分鐘進入門診樓前分時段候診隊伍,提早或遲後均不可就診;門診或急診用「測溫、掃碼、戴口罩」防疫「三件寶」進行預檢分診,就診時需正確佩戴口罩,主動配合測溫並提前掃碼,出示「龍江健康碼」、身份信息及預約掛號信息;就診患者及家屬進入院區後任何場所均禁止聚集、逗留,排隊時需遵照工作人員安排
  • 護士被精神病人劃傷臉致毀容,醫院:住院十八次怎麼就傷了你?
    護士被精神病人劃傷臉致毀容,醫院:住院十八次怎麼就傷了你?本文為小編原創,圖片均來自於網際網路。導語:精神疾病不算常見的,但其實是因為有精神病的人都比較危險,雖然有時候看上去很正常,但你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就突然發病了。
  • 榆林一院患者外傷住院輸液時曾多次出現不適醫生皆稱沒事後死亡
    疑點一:死亡前身體多次不適呼喚醫生稱沒事從入院後的相關檢查到我母親最後的搶救時間裡,醫院相關制度均不完善,用藥從不給家屬告知。我母親是以「外傷致左膝部腫痛,活動受限一天多」到榆林市第一醫院就診,以「左股骨髁間粉碎骨折」收住入院。
  • 新加坡男護士推女病人浴室衝涼?醫院稱是嚴重指責
    本報讀者投函聲稱,在宏茂橋太和觀醫院住院期間目睹有男護士將女病人推進浴室裡衝涼,醫院表示這是很嚴重的指責,因為她的病房裡沒有男護士,如果屬實可導致該名男護士被解僱。衛生部昨晚回複本報詢問時也說,他們跟醫院保持聯絡,得知院方目前正在處理這起事件。
  • 被遺忘的精神病人:北京安定醫院病人最長住院20年
    在安定醫院的病房區,將近800名住院病人,約有兩成是長期住院的老病人,時間最長的超過20年。根據醫護人員的觀察,這些長期住院的病人大多失去了回家的機會,只能在病房等待生命的終結。  對於李鳳英這樣被遺留在精神病院的病人來說,生命終結或許是離開醫院的唯一方式;對於這些病人的家屬,死亡或許更多的意味著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