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長汀深山裡有個大型兵工廠,山洞生產高射機槍,至今透著威嚴

2020-12-13 檔案地理

位於福建長汀縣館前鎮一條山谷中的原國營紅旗機器廠,曾生產高射機槍等武器,職工多達上萬人。現在,建築仍在,盛景難尋。

長汀縣,地處閩贛邊陲要衝的福建的西部山區,武夷山南麓,南與廣東近鄰,西與江西接壤,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世界客家首府。

紅旗機器廠始建於上世紀60年代,工廠位於館前鎮東陽山南麓的一條長5公裡左右的山谷內。

廠房、倉庫、宿舍等建築沿河依山而建,廠房大都設在山體淘空的山洞裡。

山洞由混凝土澆築而成,兩層樓高,洞體龐大,洞中有洞,縱橫交錯。這裡警衛森嚴,有解放軍戰士站崗檢查。

從1969年到1984年,是紅旗機器廠最為輝煌的15年。中蘇珍寶島之戰時,解放軍就是用紅旗及其廠生產的高射機槍子彈。

2008年,紅旗機器廠改制搬遷,山洞裡的設備搬光,後來地面上的建築物也賣給了當地的一家民營企業。

現在,廠房、禮堂、宿舍、辦公樓等建築保存完好,建築內的「抓革命,促工作」的國紅色標語依然醒目。

尤其是青磚灰瓦式的樓房,與屋後的蒼茫群山渾然一體。

兩扇鐵門上的紅五星和「軍事禁區」紅色大字,依然透著神秘威嚴。

到了秋天,漫山紅遍,依山而建的紅旗機器廠成了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最近,長汀縣一國有公司正在籌建紅旗機器廠博物館,屆時將這個藏在閩西大山裡多年的神秘廢棄軍工基地,展示在閩西人面前。(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怒火噴射:蘇聯「德什卡」高射機槍小傳
    沙俄在1915年也拿出了由科列斯尼科夫設計的高射三腳架,可承載「馬克沁」式重機槍進行全方位的對空射擊。前線部隊則廣泛運用木材和鐵架製造臨時的高射機槍架,將普通重機槍改為高射機槍射擊低空敵機。這種受彈機內部有一個尺寸較大的帶軸和制逆輪的撥彈輪來推送子彈進膛,可採用裝彈更多的彈鏈供彈,大大提高了機槍的火力持續力。改進後的ДК機槍被命名為捷格加廖夫—什帕金1938年式高射機槍。 武器縮寫取二人名字的首字母加俄文重型機槍的首字母結合,即ДшК式。轉寫成英文為DShK,而中文一般音譯為「德什卡」。
  • 造出5000多門重炮 藏在重慶綦江山洞的兵工廠
    如今的雙溪機械廠的辦公場地已是人去樓空陡峭的山崖、茂密的植被、隱蔽的小徑,這裡是修建三線兵工廠的理想地點……9月15日,中央電視臺第4頻道播出《國家記憶》大型文獻紀錄片《大三線》系列,其中第五集主要介紹了這座位於重慶綦江區深山中、曾經秘密的雙溪機械廠。
  • 永不褪色的紅色兵工廠
    在新羅江山山塘、湖洋,永定虎崗、西溪、金砂,長汀四都等地都留有兵工廠的舊址和遺址,這些兵工廠也為之後的閩西暴動、遊擊戰爭等奠定了很好的武器裝備基礎。如今,閩西的這些紅色兵工廠現狀如何呢?近日,記者前往閩西的部分紅色兵工廠實地探訪。
  • 坦克為什麼還要裝備高射機槍?作用可不只是打飛機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在二戰期間,戰機的速度和高度都不是特別強,裝甲部隊用來對付戰機的話,一般都會選用裝有高射機槍的坦克手動操作來對敵方的戰機進行打擊。
  • 曾經歲月:沂源大山裡的兵工廠 -土門一、二廠!
    沂源「土門二廠」只是人們對這家地處深山腹地的兵工廠的通俗稱呼。其實,他真正的名稱是「國營山東第二機械廠」,在國防科工委的番號是「945」,所以他又叫「國營九四五廠」。或許是我出生的小鎮山勢陡峭、溶洞眾多的緣故,在小鎮之北的魯山腳下,還建有另外一家兵工廠,我們通常稱他為「土門一廠」,也就是「國營山東第一機械廠」,他在國防科工委的番號是「976」,所以又稱之為「國營九七六廠」。在一個只有23個行政村2萬多口人的小鎮,居然有兩家總人口約一萬三千多人的國營大廠,不能不讓人稱驚。這兩個廠子是「三線廠」。
  • 蘇式坦克的高射機槍怎麼瞄準?從鐵盒子到遙控裝置 魔鬼在細節中
    經常會有人問蘇式坦克高射機槍上翹起鐵盒子到底是什麼,它的作用是什麼。其實這是反射式瞄準鏡的保護盒,之所以做成這樣是方便車長或裝填手用右眼進行瞄準,同時又不會妨礙使用機械瞄準具。注意高射機槍槍架下面的兩個鐵桿,內部裝的是緩衝簧,用來減少射擊時的震動。槍架右側有高低機手柄,可以調節俯仰角度。左右方向則通過旋轉車長指揮塔實現。槍架左側是一個類似自行車把的手柄,前面的「車閘」就是扳機。T-72B3高射機槍正在射擊的情景,可以看到瞄準鏡保護盒打開,坦克車長使用瞄準鏡進行射擊。
  • 80後童年記憶《舒克與貝塔》中坦克原型竟是它,都沒加裝高射機槍
    都說坦克有三寶,火炮、裝甲、重機槍,今天就跟大家嘮一嘮有關坦克車上的高射機槍的前世今生。其實坦克機槍一共分為三種,分別為航向機槍、並列機槍和高射機槍。所謂航向機槍就是指安裝在駕駛室內,由駕駛員操縱射擊的機槍,也稱為前機槍。但實戰中,雖然前機槍的威懾力和攻擊效能都很不錯,但是很少有駕駛員可以做到在駕駛坦克的同時使用前機槍掃射敵方。
  • 高射機槍子彈驚現路邊 直徑5釐米重約5公斤(圖)
    本報訊(記者李瀾)路邊拾到一個裝有黑色鐵器的白色塑膠袋,帶回家後才發現裡面裝的是個「炮彈」。昨日上午,市民邱小林忙帶著「炮彈」向當地派出所報警,結果民警判定:「炮彈」實為高射機槍子彈。  16日下午3點10分,邱小林駕駛摩託車經過沙坪垻梨樹灣鋼材市場附近時,突然看見路邊有一個白色的塑膠袋,鼓鼓囊囊的,以為是廢鐵,便隨手放進了摩託車後備箱。  之後,邱停車打開了塑膠袋,被嚇了一跳———袋裡裝的原是8發明晃晃的步槍子彈,此外還有一個如「炮彈」般的黑色鐵器!
  • 1939年英國皇家兵工廠加班加點製造布倫輕機槍 滿足前線需要
    1939年5月,倫敦恩菲爾德的皇家兵工廠正在製造布倫輕機槍。該槍就是捷克斯洛伐克ZB-30的改進型,發射英國制式的.303英寸彈藥。工人正在組裝布倫輕機槍,這需要有經驗的技工,因為當時加工水平的問題,有些零件必須修銼之後才能組裝。
  • 上打飛機,下掃敵軍爆汽車,我軍朝鮮戰場巧用蘇制大口徑高射機槍
    我軍戰士曾經不止一次地用普通的步兵武器創造出神話般的戰績,而使用蘇制DshK大口徑高射機槍同時打擊空中目標和平射地面目標,則是我軍諸多戰績中的一項。▲蘇制DshK大口徑高射機槍1951年3月,志願軍第10軍部隊奉命入朝參戰,入朝之前,該軍已經換成了部分部隊的蘇式武器換裝工作。
  • 重慶兵工廠遺址,昔日山洞造飛機大炮,如今搬遷廠房被棄好可惜
    當年為了迎接三線建設高潮,重慶屬於大三線建設省市,被再次調整為計劃單列市,短短幾年時期,許多從上海、東北和江蘇搬遷到重慶,幾十年過去了,這些三線企業發展並不均衡,由於破產或搬遷,截止到今天,出現50多個三線企業遺址,這些企業遺址命運不一樣,被當地居民佔用的有兩家,國營晉林機械廠是其中之一。
  • 閩西在三國前,未有獨立的行政區,當時閩西大部分是原始森林覆蓋
    據《尚書禹貢》記載,閩西在夏、商年代,屬九州之一的 揚州地域。據《周禮夏官職方氏》載,在西周時期屬「七 閩」地。春秋時期(前771前476)為揚州之越國地。戰國時期 (前475前221)越勾踐滅吳,兼併七閩,為越地。
  • 二戰最牛輕機槍,服務於戰爭雙方,英德用了都說好的ZB26輕機槍
    而當時的輕機槍多半都是用彈匣的,裝彈量不好,普遍也就有個二十發左右。沒辦法,當時也沒什麼輕機槍是採用彈鏈的。所以雖然更換彈匣的空檔會出現火力中斷,但反正輕機槍也不考慮長時間射擊,因此彈匣裝彈量不足,也就是可以被接受的。而且ZB-26在當時是第一個可以快速更換槍管的輕機槍,光是這一點就給它加了不少分。當然,如果說這輕機槍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託肩板和託底套裡都有緩衝簧,能夠大幅度減少後坐力。
  • 長汀兩名村幹部職務侵佔被判刑
    來源:閩西廣播電視報社  近日,長汀法院公開審理了被告人江某葑、江某榮職務侵佔一案,被告人江某葑犯職務侵佔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六個月;被告人江某榮犯職務侵佔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  長汀縣紀委監委組織某鎮各村村兩委幹部及其他黨員幹部共60餘人旁聽庭審,「零距離」感受法庭威嚴,接受警示教育,引導黨員幹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
  • 閩西革命基點村巡禮54上杭蕉坑村:紅軍後人林福建重返的家鄉
    深山裡的蕉坑村鳥瞰 今年國慶前夕,紅三十四師失散老戰士林中輝後人林福建一家,從湖南搬回上杭縣官莊鄉蕉坑村,在社會各界幫助下,蓋起了新房,實現了先輩返鄉定居的願望
  • 湖南深山廢棄軍工廠,有7個山洞,生產56式步槍,如今十分悽涼
    由於歷史原因,「三線軍工廠」曾經是個神秘的詞彙,直到20世紀80年代後期,才公開見諸報端。隨著旅遊業的發展,人們越來越喜愛那些神秘而小眾的景點,三線廠的舊址也慢慢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為了保密,廠房和宿舍大多建在山溝裡,部分車間建在堅固寬闊的山洞內。
  • 長汀剪紙,「剪」出客家的文脈
    在古老的閩西汀州文廟,一場別具特色的「長汀客家剪紙作品展」及現場剪紙表演正在進行。中原漢民為避戰亂南遷,來到閩西汀州,形成了客家民系,締造了客家文化,且傳承和發展了中原剪紙技藝,形成了具有客家特色的長汀客家剪紙,代代相沿,流傳至今。長汀剪紙的一大特點是,多不用描圖,打破傳統的對稱對摺形式,直接取材於現實生活,把日常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變成剪紙圖案,線條簡單明快,風格粗獷豪放,樸素自然,鄉土氣息濃鬱。
  • 長汀縣委書記廖深洪:發揚「滴水穿石、人一我十」長汀精神 打造...
    長汀縣委書記廖深洪:發揚「滴水穿石、人一我十」長汀精神 打造生態文明縣域樣板閩西黨旗紅 前天全國兩會勝利閉幕,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已成為當前一項重要政治任務。為在全市迅速掀起學習貫徹熱潮,牢記總書記囑託,確保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在龍巖落地落實,實行項目化推進工作落實機制,全力推動龍巖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書寫新龍巖答卷,閩西日報6月1日起推出「縣(市、區)委書記專訪」系列報導。六月的長汀生機勃發。
  • 史上口徑最大的通用機槍用來與俄軍對峙?
    名字來源於原設計師瓦西裡·捷格加廖夫及格裡高利·斯帕金的姓氏,被縮寫為德什卡。蘇聯從1938年二戰時期開始裝備的重型防空機槍。該機槍採用了氣導式自動原理,發射12.7×108毫米的子彈。彈鏈供彈,最大有效射程:3500 m,最大射程:5400 m,槍身質量:33.5 kg,輪式槍架質量(不含防盾):102 kg。DShK的改進版本DShK 1938/46又稱DSh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