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碗刀削麵,再加塊豆腐乾、紅燒肉!」夜晚的市區,街頭的飯店裡又傳出了店員的吆喝聲,餐廳招牌也再度點亮。走在街上,羊肉串、炒麵皮、蛋糕等各色美食香氣混雜,刺激著人的味蕾。最近一段時間,隨著疫情防控響應級別的降低,朔州市各行各業紛紛開始復工,而街頭的飯店也紛紛恢復營業,市民又聞到了久違的飯菜香。
記者走訪發現,雖然結束了宅家生活,但疫情防控還沒有放鬆,市民普遍對聚會還比較謹慎,目前街頭飯店生意普遍較穩。相比之下,家庭經營的小飯店、小吃店生意略好於大中型飯店。
在市區,四季平朔大酒店天錦苑餐飲部很受市民青睞。近日,記者了解到,該餐飲部於3月29日恢復營業,在這之前做足了防疫防護工作。餐具一客一消毒,每桌都配備了公勺公筷、座椅間隔不小於一米,座位分散安排,門把手、茶几、遙控器、椅子,客人所能接觸的地方都做了全方位的消毒。
和中型飯店相比,街頭的小飯店、小吃攤雖然沒有全部開業,但由於人員較少,多數屬家庭經營,客流相對較多。
在市府東街的串串香店裡記者看到,「一把烤羊肉串,再加兩個炒麵!」烤肉店裡又傳出了店員的吆喝聲。據老闆介紹,和以往不同,如今每天到店裡的第一件事不是準備食材,而是給店裡徹底消一次毒,這也是他每天離店前要做的最後一件事。他的店在3月5日已恢復單人單桌制的餐飲服務。每位客人在測溫、登記之後方可就餐,店員還會對桌面定時消毒。
「這個小店的味道不錯,過去全家三天兩頭來吃。這次是春節後第一次吃。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感到很幸福。」市民劉珊滿意地說。
餐飲業恢復營業不僅滿足了復工復市帶來的「剛需」,也讓饞了好一段時間的「吃貨」們興奮不已。李麗是一名老師,受疫情影響,1月初至今,她沒有吃過自己喜歡的雜各、燒烤和火鍋。雖然在家期間,她也嘗試做過雜各、火鍋,但總覺得差那麼一點感覺。3月27日,她總算和丈夫帶著4歲的孩子去吃了火鍋,接連幾天下來,她的「美食清單」上只剩下燒烤一項。「商家的消毒措施都做得很到位,我們也就放心了。」李麗說。
據了解,朔州市從3月5日起,餐飲經營單位可限制性開展堂食和包房(包廂)服務,禁止接待群體性聚餐。要求顧客坐下飲食最後一刻脫口罩,飲食完成後立即戴口罩;有條件的餐飲經營門店,用餐區出入口分開設置,大堂餐桌實際用餐人員數量不超過平時的50%。長條桌同排顧客隔位就坐,對面錯位相坐。圓桌顧客隔位就坐,間隔距離不少於1米。快餐店實行一人一桌。包間每桌用餐人數不超過5人,顧客隔位就坐,間隔距離不少於1米。包間要保持良好通風,優先打開窗戶;每桌每批次顧客用餐間隔不低於10分鐘,消毒後再安排下一批次;餐飲經營單位建立用餐人員可追溯制度,每桌至少要求一名就餐者出示身份證明,或通過採取登記其信息及聯繫方式以備查驗跟蹤;為有效避免等餐人員過於集中,降低疫情傳播風險,經營單位禁止在門口排隊,鼓勵採取線上預約的方式就餐。(武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