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被Noord Zee(北海)擁抱的城市,離阿姆斯特丹、鹿特丹都只有40分鐘車程,離海牙只有短短十分鐘。關於Noord Zee的命名,這也是當年「海上馬車夫」的荷蘭人命名的。
萊頓是個大學城,這是萊頓這座城市最好的標籤,沒有圍牆,沒有校門,可以說萊頓這座城市和萊頓大學融為一體,到哪都是在萊頓大學的校區之內,成立於公元1575年2月8日,是荷蘭王國第一所大學。所以這個學校的資歷毋庸置疑,都是被一大片牛人的豐功偉績所包圍的。
16位諾貝爾獎得主,9位國家元首,都是誕生於這個搖籃。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常年在前一百之列,古老的建築,以樸實無華和低調分布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不經意的一瞥,都能看到這座城市幾百年的歷史文化沉澱,屬於旅遊中比較耐看的城市建築。
人們在全世界動聽的詩歌中選出101首,刷在萊頓大街小巷的牆壁上,成為著名的「101詩牆」。不愧是一個欣賞水平高和有文化氛圍的城市,來到這裡,請不到快速通過,時不時地抬起頭,你就能和世界詩歌名篇同步感受。如果你走到Buizerdhorst 22號樓時,一定看一看外牆上收錄的咱們大詩人杜甫的詩歌,20年前被作為79號作品收錄的,收錄的詩詞為「可惜」。花飛有底急,老去願春遲。可惜歡娛地,都非少壯時。寬心應是酒,遣興莫過詩。此意陶潛解,吾生後汝期。這是這座城市最濃厚的中國味道,適合中國遊客來品一品。
日本天皇的曾經到訪,為這個城市增加了不少旅遊的熱度,20年前他曾和萊頓的大學生們親切交談。所以在萊特的大學生裡,你隨便接觸、認識一下,未來都會成某個領域的大神。所以到萊頓,和大學生交流也是一種不錯的體驗方式。
Pieterskerk教堂,萊頓最古老也最有歷史的教堂,沒有之一。被英國流放的清教徒在去北美之前,就是在Pieterskerk教堂附近尋求庇護的,這群清教徒的首領John Robinson在前往美國前病逝萊頓,他的追隨者們便將他葬於Pieterskerk教堂。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祖先的家族,也生活在這裡。如果沒有荷蘭人民的寬容,可能就沒有美國的建立,歷史冥冥之中就被改寫了。
萊頓還有五所博物館,喜歡博物館的朋友也可以去看看,去歐洲看博物館是必修課,好玩意太多了,一定要去看看。也可以喝喝咖啡,曬曬太陽,和好朋友一起騎自行車,細細品味這座城市的內涵。
有機會一定要去一次,別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