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83歲生日!鴻宴飯莊獲評唐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

2021-01-10 環渤海新聞網

視頻攝製:記者 付衛崢

唐山鴻宴飯莊喜迎83歲生日

獲評唐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雪漫)傳創經典,續寫新篇。唐山人耳熟能詳的中華老字號——唐山鴻宴飯莊已經83歲了。在唐山鴻宴飯莊喜迎83歲生日之際,這個老字號的餐飲企業被市文旅局確定為「唐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唐山市群藝館館長陳泉將「唐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牌匾授予鴻宴飯莊總經理何寶良。記者 閆軍  攝

  作為河北省唯一一家連續經營冀東沿海菜83年的中華老字號餐飲企業,唐山鴻宴飯莊已經走過了整整83年的風雨歷程,見證了民國時期和新中國成立以來唐山的滄桑巨變;經受住了83年來餐飲市場的發展變革和飲食文化的深刻變遷的考驗,成為了「冀菜」體系中標誌性的品牌,唐山人耳熟能詳的中華老字號。

鴻宴飯莊職工載歌載舞慶祝建店83周年。記者 閆軍  攝

慶祝活動現場。記者 閆軍  攝

一職專鴻宴班學生表演詩朗誦。記者 閆軍  攝

  目前,鴻宴飯莊已發展成了3家店面,總經營面積約20000㎡。經營的菜品先後獲得「中國名菜」14道;「中華(中國)」名小吃3道;中華老字號「百年名菜」2道;中國菜•全國省籍地域(河北•冀菜)「十大經典名菜」3道;中國菜•全國省籍地域(河北•冀菜)「十大主題名宴」(平安富貴宴)1款;還有河北名菜名點13道;冀字號名菜6道,何寶良國家級大師工作室研發的「唐山鴻宴」和「福如東海•壽宴」兩款宴席入選了「冀菜•宴天下」特色宴席名錄;「煨肘子」「白玉雞脯」「蘭花蝦片」「棋子燒餅」等23道菜點入選了北京2022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張家口賽區餐飲服務領域賽會服務「崇禮菜單」名錄。

鴻宴飯莊張玉蘭董事長致辭。記者 閆軍  攝

唐山市飯店和餐飲行業協會左繼剛會長致辭。記者 閆軍  攝

  製作的「京畿福地、味美河北」展臺,代表河北省餐飲業參加中烹協在河南鄭州舉辦的「2018向世界發布中國菜」暨「中國菜省籍地域十大經典名菜、十大經典名宴」的交流活動,獲得好評。選派4名廚師代表河北省餐飲業參加2017中國技能大賽——全國烹飪及餐廳服務職業技能競賽總決賽中獲得「中式烹調團體、個人雙冠軍」。

  唐山市總工會副調研員姜廣月講話。記者 閆軍  攝

路北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吉智芳致辭。記者 閆軍  攝

  83年來,鴻宴飯莊人才輩出,名師薈萃。83年的文化積澱和技藝傳承,讓鴻宴飯莊擁有了一批中國烹飪大師、名師,其中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全國最佳廚師、全國優秀廚師、燕趙金牌技師、河北省十大金牌工人、技術能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的達50多人,另有中國烹飪(服務)大師和名師33人,高級技師職稱43人,還有百餘人次在全國和省、市級職業技能大賽上屢獲金牌的佼佼者。唐山鴻宴飯莊董事長張玉蘭表示,正是這些烹飪技術人才,繼承和發揚了老字號中餐烹飪技藝,出名不忘本來,持續堅持傳承經典、守正創新,研創出了更多能夠傳承下去的、代表冀東沿海派的精品菜餚,發揚光大了傳統冀東飲食文化。

飯莊、學校、家長、學生籤訂學生就業四方協議。記者 閆軍  攝

鴻宴飯莊董事長向品學兼優的鴻宴班學生發放獎學金。記者 閆軍  攝

  中國烹飪大師劉庭忠(左二)和王連義(左一)鼓勵一職專鴻宴班學生努力學習,將來為弘揚唐山飲食文化做貢獻。記者 閆軍  攝

  據悉,2001年改為股份合作制企業以後,唐山鴻宴飯莊先後榮獲了首批中華餐飲名店、國家特級(五鑽)酒家、中華老字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冀菜研發基地、全國模範職工之家、白金五鑽酒家、改革開放40年中國餐飲行業老字號新輝煌企業、五葉國家級綠色餐飲企業等百餘項國家和省市級榮譽稱號。

相關焦點

  • 「中華老字號」鴻宴飯莊喜迎83歲「生日」
    向「百年夢想」再進一步 「中華老字號」鴻宴飯莊喜迎83歲「生日」中國烹飪大師劉庭忠(左二)和王連義(左一)鼓勵一職專鴻宴班學生努力學習,將來為弘揚唐山飲食文化作貢獻。10月26日下午,全省唯一的「中華老字號」餐飲服務企業——唐山鴻宴飯莊成立83周年活動在南湖店隆重舉行。同時還舉行了「鴻宴班」成立十周年暨2019級學生入職上崗、唐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授牌等儀式。高擎冀東沿海飲食文化大旗,鴻宴人不斷傳創經典、續寫新篇,向著「百年夢想」目標又邁進了一步。
  • 82年前鴻宴飯莊廚師合影現身唐山(圖)
    中國民俗學會理事、唐山市歷史學會理事黃志強先生鑑定後認為,這是鴻宴飯莊廚師在唐山小山鴻璋照相館的合影老照片,這張照片見證了唐山餐飲業、照相業的一段歷史,非常珍貴。  這張照片保存得非常完好,是3個20歲左右的年輕人頭戴禮帽、身穿大褂的合影。照片的抬頭上有「中華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元旦慶生鳳品福增弟兄三人攝影紀念」字樣。照片的紙制襯板上有「唐山小山鴻璋」字樣。
  • 生產性保護:鼓勵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生產中傳承
    87萬項非遺資源,1219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1488位國家級非遺名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36項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和「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些數據有力展示了我國「十一五」時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成就。
  • 唐山:鴻宴飯莊喜迎78周歲 服務技藝傳承人收徒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 雪漫 付衛崢 )10月8日,在河北省唯一的「中華老字號」餐飲服務企業——唐山鴻宴飯莊成立78周年之際,鴻宴選定了中國餐飲服務大師、全國技術能手、燕趙金牌技師獲得者趙莉擔當「鴻宴飯莊」服務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並正式收徒,為鴻宴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服務技能人才保證。
  • 市文廣新局《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和《關於加強對非物質文化...
    近年來,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指導方針,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對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有效保護,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已經列入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項目分別為:國家級11個,省級42個,市級215個,縣級426個。
  •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優秀實踐案例發布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時總結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寶貴經驗,充分發揮優秀保護實踐的示範引領作用,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振興水平。
  • 樂平4家古建公司入選江西省「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近日,為進一步傳承發展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積極拓展社會各界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事業建設渠道,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省文化和旅遊廳按照相關申報要求,在各地推薦的基礎上,經組織專家評審及公示等程序,公布了2019—2021年度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傳承基地、傳播基地、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名單。
  • 《中原文化地圖集》非物質文化遺產卷正式通過驗收
    5月12日,河南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組織專家在鄭州召開《中原文化地圖集》(非物質文化遺產卷)驗收會。《中原文化地圖集》充分考慮非物質文化遺產特點,通過「地圖+文化」的方法,將地圖、文字、圖表、圖片等融為一體來講述中原故事,是地理信息服務政府、服務社會的一種科學方法,為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助力中原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基礎信息支撐。  《中原文化地圖集》由河南省地圖院承擔編制,前後歷時四年多時間。
  • 唐山樂亭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演出精彩紛呈
    ……樂亭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演出在唐山市樂亭縣文化中心禮堂火爆開場,精彩節目輪番上演。據了解,本次演出由樂亭縣新春文化活動辦公室主辦,演出劇目涵蓋樂亭大鼓、樂亭皮影戲、樂亭地秧歌、樂亭民歌等,在給群眾帶來一場鄉土文化盛宴之餘,也展示了樂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和保護成果。主持人在精彩節目輪番上演的同時,向現場觀眾介紹樂亭的國家級、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承人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讓更多了解家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
  •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廷懷汝窯作品展在京舉行
    原標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廷懷汝窯作品展在京舉行   原標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廷懷汝窯作品展將在北京榮寶齋舉行 嘉賓合影    由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河南省文化廳、榮寶齋共同主辦,榮寶齋、廷懷窯承辦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廷懷汝窯展將於2014
  • 仿膳飯莊今年95歲啦
    位於北海公園北岸的仿膳飯莊 8月28日迎來了95歲生日。大壽桃內藏玄機,師徒二人合力揭開大壽桃的同時,95個小壽桃蜂擁而出,不僅代表了仿膳95歲壽誕,還能讓食客從中感受到仿膳飯莊獨有的技藝。
  • 湖東旱龍船、麵塑、獅舞等多項入選陸豐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陸豐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多姿多彩,內涵豐富,深深地影響著陸豐人民群眾的民族精神與民族性格,潤物無聲的滋養著陸豐世代相承的文化土壤。陸豐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歷來十分重視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重視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進行了許多富有成效的實踐和探索。
  • 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福州永和魚丸製作暨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示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孫冬寧、中華老字號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劉小虹、福建老字號協會會長鄭禮水、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福建非遺》原編輯部主任劉如珍參加儀式並致辭,此次啟動儀式由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劉藝主持。
  • 文化遺產保護管理
    蒼南海防遺址考古獲全省2016年度考古新發現,永嘉縣坦頭甌窯遺址被評為全省八大考古重要發現之一,溫州礬礦入選第一批國家工業遺產。文物保護服務中心工作 2017年,溫州市制定《溫州市不可移動文物重新核定工作流程》(試點),完善新形勢下文物保護點、三普登錄點的動態管理機制。
  • 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中華老字號·福州永和魚丸製作技藝項目啟動...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示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孫冬寧、中華老字號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劉小虹、福建老字號協會會長鄭禮水、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福建非遺》原編輯部主任劉如珍參加儀式並致辭,此次啟動儀式由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劉藝主持。
  • 家常菜盒子、鴻宴肘子……唐山38道菜入選冬奧會「崇禮菜單」
    圖為唐山鴻宴飯莊的 「福如東海·壽宴」 展臺。 紅豔/攝三年後的北京冬奧會不僅是一場視覺上的盛宴,還將是一場舌尖上的盛宴。我市入選「崇禮菜單」的菜品主要包括:河北省餐飲業冀字號菜品研發基地(唐山鴻宴飯莊)入選菜品:鍋塌西紅柿、官燒目魚、白玉雞脯、鴻宴肘子、板慄雞翅、麵包鮮貝球、芝麻果炸、蘭花蝦片、蟹黃雞茸菜心、海參肉、紅燒魷魚、熘腰花、炸烹小白蝦、幹煸素鱔、三鮮鍋貼、素燜餅、家常菜盒子、豆沙包-滿月鬥、壽桃、棋子燒餅
  • 苗族水鼓舞的生產性保護初探
    苗族水鼓舞是一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儘管榮獲多項殊譽,但其瀕危步伐仍然在加速。生產性保護是我國最近提出的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策略。生產性保護的關鍵詞是「生產性」,可以認為,只要是人類創造出的,而不是自然界自動形成的東西,無論是否能夠獲得盈利,都與生產有關。只要與生產有關,那麼,任何人類生產的「產品」,都可以通過「再生產」而得到持續不斷的延續存在。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模式、保護方法、申報流程
    2.開發式(經濟資源):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視為社會、文化、經濟發展的資源,進行產品、服務、體驗活動、交流項目等方面的內容轉化,展現其中的資源價值。4.整體式(脫域):從文化生態保護的視角,將非遺置於其發生的環境中,對其以及與之相關的物質環境進行綜合保護。建立生態博物館、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就是當中的典型舉措。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近期,阿克塞縣舉辦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動,展示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成果,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縣幼兒園舉辦了「童心向黨」「雙語」合唱比賽。書寫內容為哈語文課文內容,學生們握筆端正,坐姿規範,用心書寫,展示了良好的民族文化素養和良好的書寫習慣。活動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激發了孩子們對民族語言文字的熱愛和對民族文化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