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變矩器&溼式離合器」優缺點對比解析

2021-01-09 網易

2020-12-23 12:51:50 來源: 娛樂大福源

舉報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

  問題:

  AT一定比雙離合變速箱更好嗎?也許對液力變矩器比較熟悉的汽車愛好者會給出肯定的答案,因為這種傳動結構是不需要考慮磨損的。然而在實際應用中並不比溼式雙離合理想多少,原因在於變矩器也有「離合器」。(部分機型)

  眾所周知液力變矩器有傳動損耗大的缺點,為了解決該問題才加入了離合器。

  

  01液力變矩器·雙模式

  模式1:汽車在緩慢起步時,傳動流程為發動機驅動變矩器的泵輪(加壓輪),變速箱油(ATF)會在壓力作用下開始流動;經過導輪後會定向流動到渦輪,渦輪連接的是變速箱的動力輸入軸。

  ATF對於主流的自動變速箱而言不僅要起到潤滑作用,同時還要當作變矩器的「傳動油」;而在傳動過程中又會一定程度的被壓縮,泵輪的轉矩(扭矩)則會在這一過程中出現損耗。這就是問題所在了。

  

  模式2:汽車在急加速或者車速≥10km/h(平均值)後,此時如果還用液力傳動就會有持續且較大的扭矩損耗;扭矩的下降會同步降低功率,功率乘以1.36等於馬力,馬力下降則等於加速能力和車速的同步下降,為了正常駕駛只有拉升車速,油耗就是這麼升高的。

  如果想要提升性能與節油,方式只能通過剛性結合傳動,也就是推動渦輪與泵輪結合;而一旦結合就與溼式雙離合器沒有本質的區別了,而且在結合的瞬間也會有短暫的滑動摩擦,好在程度很低所以普遍忽略不計。

  這就是液力變矩器的優缺點,可以說在溼式雙離合不夠成熟的階段中,AT是優點大於缺點的;因為通過液力傳動可以更加平順,也就是沒有明顯的起步衝擊感。

  

  02溼式雙離合·單一模式

  離合器也是負責連接發動機與變速箱,負責傳遞動力的結構;但是這種結構只能剛性結合傳動,即使是溼式離合器也不例外。

  然而這種結構也是可以實現平順起步加速的,比如最低標準的手動變速箱,只要半聯動控制合理則起步也會很平穩;所以只要電控系統可以合理地控制半聯動的效率,溼式雙離合的起步感受其實不會比AT差了。量產車中也確實有相當一部分品牌達到了該標準,其中以國產汽車為主。

  重點:溼式雙離合器的使用壽命不見得很短。要知道耐磨性很差的乾式雙離合器,只要在暢通道路上行駛也能用十萬公裡以上;正常的結合分離只有短暫的滑動摩擦,只有在半聯動過程中的磨損程度才會大一些。

  然而油浸式溼式多片式離合器其實不用擔心,ATF會通過主軸的孔,依靠離心力飛散到摩擦片上;正常結合(全聯動)過程本就無需考慮磨損,半聯動時又有變速箱油進行潤滑,即使程度要大於液力變矩器的離合器與泵輪渦輪,然而使用十幾甚至二十萬公裡也是沒有問題的了。

  

  03實際用車標準

  家用汽車的年均行駛裡程有多少?相信能夠超過1萬公裡的車輛也是寥寥無幾的,大部分代步汽車年均不過幾千公裡。

  而平均換車周期只是6/8年區間,在周期內的行駛裡程似乎只是5萬公裡左右,用車頻率高的車輛也難以超過20萬公裡。然而此類車輛在城市道路擁堵的時間佔比又很低,離合器的使用壽命顯然會更高;所以從用車成本角度分析,已經沒有理由否定溼式雙離合變速箱的價值了。

  

  亮點:溼式雙離合器可以通過有效的半聯動實現平穩起步,實測近期推出的比亞迪、長安、吉利、傳祺等品牌的推出的新機型都有不錯的表現,DSG也算中規中矩。

  那麼在用車體驗可以接受的前提下,這種不存在「液力傳動」高動力損耗流程的變速箱,是不是要比AT更理想一些呢?AT的過分好評只是因為早期的選項很少,面對CVT當然會認為AT更理想;然而一旦DCT溼式雙離合達到了高標準,AT其實只是個被過度渲染且餘溫未散的神話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液力耦合器與液力變矩器
    [NextPage]第二節 液力耦合器與液力變矩器二、液力變矩器1.液力變矩器的組成、工作原理和特性1)液力變矩器組成液力變矩器主要由泵輪、渦輪、導輪和變矩器外殼等部件組成,與液力耦合器的最大區別是增加了導輪。
  • 「乾式雙離合&溼式雙離合」離合器使用壽命為何存在很大差異?
    所以總會有類似於「雙離合器」能用多少公裡的提問,然而任何不急於類型與路況分析的答案都是臆測,因為半聯動頻率與潤滑系統才是決定使用壽命的核心因素,在理想條件中即使是乾式雙離合也能用超十萬公裡哦。01類型與特點乾式雙離合器是目前最差的類型。
  • 自動變速箱使用壽命排名:AT/DCT/CVT結構特點解析
    」才能夠排名第二,因其離合器是會通過變速箱油的潤滑與流動散熱進行保護。乾式雙離合器自然是沒有保護機制的低端機型,離合器的剛性結合與高頻率半聯動會快速磨損摩擦片,因摩擦產生的高溫會加速摩擦片的損傷。「DCT」變速箱的換擋結構採用的是傳統的齒輪組,切換檔位的「增扭調速」結構有極高的耐用性,這點是與AT可以做到相當程度的。
  • DSG之乾式與溼式雙離合器變速箱對比
    雙離合變速箱有溼式和乾式兩種,乾式與溼式的主要區別在於發動機向變速箱的離合器傳輸動力的方式不一樣。 乾式離合器變速箱即自動變速箱離合器通過乾式摩擦方式進行動力傳輸,而溼式離合器變速箱的離合器壓緊片和從動摩擦片處於油液中,即依靠油液來控制離合器的接合與分離,從而達到動力的傳輸的功能。
  • DCT·雙離合&「AT傳統變速箱」哪種機型是家用汽車最佳選項?
    此類的「Q&A」有很多,但是這些問題本身就是問題;因為不能以類型區分質量表現,同類變速箱的不同供應商選項才能夠區分質量差異。各類變速箱區分的實際為用戶體驗與使用壽命(後期維護成本),從這一角度分析應當從AT作為切入點,本篇將分為兩節解析「傳動系統」的核心。
  • 雙離合變速箱「乾式·溼式」區別詳解:只有溼式才適合家用汽車
    所謂的「溼式多片離合」其實還是單組的概念,因為控制的只是單根動力輸入軸;而之所以要用到多片結構,原因是因為摩擦片加入了ATF(變速箱油)的溫控和潤滑。普通乾式離合器依靠行駛中的氣流進行分冷散熱,這種效率是相當差的;所以高頻率半聯動與換擋都容易高溫,磨損也難以控制。
  • 汽車變速箱基礎知識講解:各類機型與手自一體的概念解析
    至於液力變矩器則要具體說明其特點,這兩種基礎類型了解後,下面需要了解三類特殊機型。01離合器陣營AMT·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解釋為「電控機械自動變速箱」。DCT·double clutchtransmission解釋為「兩組離合器的變速箱」(自動)。這種機型是AMT的升級版,由兩組離合器控制兩根動力輸入軸,在換擋時會先行做出準備結合檔位的半聯動動作——做好準備動作,在分離的瞬間結合新的前進擋,這樣就能讓換擋時間足夠短,換擋前後沒有過大的轉速差值,這是保證換擋平順的基礎。
  • 液力變矩器的組成,液力變矩器的作用
    液力變矩器是汽車動力傳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它具有無級連續變速、延長傳動系使用壽命等優點而得到廣泛的應用。液力變矩器不僅能傳遞轉矩,而且能在泵輪轉矩不變的情況下,隨著渦輪轉速的不同自動地改變渦輪所輸出的轉矩值。接下來就和電動邦小編一起圍觀液力變矩器的組成吧。
  • 溼式雙離合「換擋頓挫」問題解析:並非所有DCT都會頓挫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提到雙離合變速箱總會聯想到兩個關鍵詞:離合器磨損換擋頓挫基於裝備幹摩擦式雙離合器的變速箱只有極少數車企使用,優質品牌是不屑於繼續用這種摩擦片的;而油浸式溼式離合器通過變速箱油的潤滑與流動散熱,做到了離合器的耐用性不亞於液力變矩器。
  • 一文讀懂變速器液力變矩器的工作原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7/383623.htm圍繞這個問題展開,理解為何渦輪與鎖止離合器固結?為何需要鎖止離合器?液力變矩器中是否存在自由運轉的部件?以及導輪存在的意義?那就要先從液力變矩器的目的和結構說起。
  • 液力變矩器是如何工作的 其設計發展有哪些
    而使用多片離合器和雙離合器模塊的自動變速器,由於結合端不具備放大扭矩和柔性傳動的特點,如果匹配不佳,且發動機動力本身較弱,在轉向、倒車時就可能出現熄火的現象,有了液力變矩器之後這種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兩種變速器的相關知識。
  • 液力變矩器原理,裝上它發動機動力翻倍,Okex:給我家三輪裝一個
    如此強大的推力單單靠發動機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其中一個重要的部件便是液力變矩器。液力變矩器位於發動機和變速箱之間,起到類似離合器的作用。但是液力變矩器同時具有增大力矩的作用,與液力耦合器不同,液力耦合器只有渦輪和泵輪。其原理類似於兩個相對的風扇,其中一個通電旋轉,會帶動另一個風扇旋轉。
  • 雙離合的乾式和溼式區別在哪?優缺點都給大家羅列好了,請查收!
    現在很多的合資車型基本上都採用雙離合,對於乾式雙離合和溼式雙離合的區別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今天我就來聊聊它們的優缺點有哪些?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01優缺點對比溼式雙離合的變速箱必須要有液壓泵、潤滑液以及冷卻管和外部的冷卻系統
  • 汽車「丟·轉」概念解析:巡航轉速升高的原因主要為變速箱影響
    01離合器的問題手動變速箱和乾式雙離合均使用「幹摩擦式離合器」,指發動機飛輪、離合器摩擦片、壓盤等結構為剛性結合重點:每次換擋鬆開離合器踏板(DCT自動執行結合)的瞬間,離合器與飛輪也會有短暫的滑動摩擦;所以磨損離合器被定位「損耗件」,磨損問題無法克服。最低標準的摩擦片應當是≥27.5萬次,壓盤要高一倍。這個看起來已經很不錯的數據實際不算高,因為手動擋汽車在擁堵道路中的起步和換擋頻率很高,DCT雙離合變速箱的換擋積極性更高。
  • 液力耦合器和液力變矩器,液力耦合器知識介紹
    導讀:液力耦合器和液力變矩器,液力耦合器知識介紹現代汽車上所用自動變速器,在結構上雖有差異,但其基本結構組成和工作原理卻較為相似,前面已介紹了自動變速器主要由液力變矩器、變速齒輪機構、供油系統、自動換擋控制系統、自動換擋操縱裝置等部分組成。那麼接下來小編詳細的給大家介紹一下液力耦合器和液力變矩器。
  • 深度解析汽車變速器AT/DSG/DCT/CVT/AMT哪個技術最穩定
    今天就來具體分析幾款變速器的優缺點。AT變速器【一】AT手自一體變速器:全稱Auto Transmission它是由液力變矩器、行星齒輪和液壓操縱系統組成,通過液力傳遞和齒輪組合的方式來達到動力的軟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