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把鴉片帶來清朝,並且發動侵略,導致中國的白銀大量外流

2020-12-25 歷史大匯

對於鴉片,大家肯定不會陌生,在清朝的時候,西方的國家把鴉片當作了對付清朝政府的武器。很多百姓在那個時候深受其害,一碰就上癮了,最後輕的妻離子散,嚴重的就是家破人亡。

鴉片簡單的說就是一種毒品,其實在唐朝的時候,國內已有鴉片的出現,只不過在當時人們把它當作花用來觀賞,這種花叫做罌粟花。在當時只是作來當藥物來使用,每次也只是使用的分量相當的少,也沒人知道這罌粟花還能吸食。

在清朝,有著最高權力的慈禧太后也曾吸食過鴉片,而且她吸完且說的第一句話也很讓人無語。清皇朝裡,歷代的皇帝也有對鴉片作出過抵抗,因都沒有好的效果,後來也就放棄了。雖然不能把國內的鴉片都禁了,但在皇宮內實行禁止吸食鴉片,還是能夠做得到的。

這名慈禧太后也不例外,她也認識到這鴉片毒品的害處,也對鴉片非常的抵制。但在她60多歲後,得了一種叫做痢疾的病,這種病是因消化不良而引起的。根治痢疾,一個是用藥物把身體素質提高,第二種是要經長期的鍛鍊身體,把素質提高。

這痢疾的病可讓慈禧太后頭疼了,說到吃藥的話,當時就是因她身體不佳,而吃藥過多了,便得了這個痢疾病。都說是藥帶了三分毒,這如果再吃藥過多的話,恐怕病情一僅沒有好轉,反而加重了。

再有就是鍛鍊身體,慈禧太后已有60多歲,年紀都那麼大了,老年人的骨頭脆,這鍛鍊身體的方法更是不可能的了。她也沒信宮裡的御醫,開始自己找起秘方來。

不久後,慈禧太后在一本醫書裡找到一處方,說是罌粟花能治療痢疾。慈禧便對身邊的李蓮英說:「罌粟花能治療痢疾,這是不是真的?」李蓮英聽到後嚇了一跳,這罌粟花不就是鴉片嗎?如果慈禧太后在嘗試的話,這萬一上癮的話問題就大了。

李蓮英她的擔心沒有錯,之後慈禧太后便吩咐他去搞塊鴉片來試試。李蓮英自然是不敢不聽從慈禧太后的命令,李蓮英想到,如果把純度不高的鴉片給慈禧太后,讓她嘗試過後沒有效果,便不會再想這個方法了,李蓮英自認為是這樣的。

可是這個李蓮英的想法是錯誤的,對慈禧太后這種新手,純度不高的剛剛合適她。在慈禧太后吸食過後,卻是開心的說:「這東西真是不錯,能強身,還能把我的病治好了。」

李蓮英聽後真是抓狂了,連忙對慈禧太后說,因有先皇的遺訓,宮內禁止吸食鴉片的。慈禧太后不僅不聽,並且說道:「不吸食鴉片是為那些為國效力的青年著想,像我60多歲的老人吸食後身體變強健了,這沒害處啊。」李蓮英聽後那只能是無語了。

小編在這聲明一下,鴉片是當不了藥物治病的,根本沒有鴉片治病這一說,我們要遠離毒品。慈禧太后看到的方法,那只是壞人留下所謂的偏方,不可相信。

鴉片在我們中國歷史上存活了多個皇朝,最為嚴重的便是清朝的中後期。在當時我們的國土東南沿海的地區,基本每個城鎮都隨處看到蹲坐,或者躺床上吸食鴉片。對於清朝的滅亡,與這鴉片有著離不開的關係。

在明朝已經流傳了,甚至當時的皇室,也有在吸食鴉片。這名萬曆皇帝就是其中之一,後來在挖掘定陵中,專家對萬曆皇帝的遺骸做了檢測,結果顯示有嗎啡的成分。

就連當時的皇帝都有吸食鴉片,可以想像到鴉片對一個人的控制有多大。既然鴉片在明朝已出現有,連皇宮的人都在吸食,為什麼沒有在明朝蔓延毒害百姓?而在清朝的時候到處可見,成了滅清的一部分。

到了清朝後,不管是皇宮還是百姓,很多人都吸食鴉片。一但上癮後,對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傷害,把人瘦成了皮包骨的樣子。如果你看看那些骨瘦如柴的人,基本他都是在吸食鴉片的了。

在明朝的當時因為鴉片價格比較貴,吸食的人都是有錢人,所以百姓是吸不起的。到了清朝,價格已經是很低了。當時西方的國家為了錢財,把大量的鴉片運到了中國,其他國家又沒人吸食鴉片。數量多了後,自然也不是很值錢,然後普通的老百姓就有能力吸食了。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關於清政府的,剛剛開始時沒有做到徹底的禁止鴉片,導致了大量的人上癮了。後來也不知是哪個奸臣出看到了鴉片買賣的利潤,竟然在中國自己種植鴉片,而且還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

後來鴉片的數量再次增多,價格也再次的下降了。清政府無能和腐敗,沒有把鴉片根治,反而越來越嚴重。

在清政府1840到1842年,爆發了第一次的鴉片戰爭,把中國從封建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形狀。在十八世紀的七十年代,英國把大量的鴉片輸入了中國,之後慢慢增多,1839年已達到了40000箱鴉片輸入中國。

那時,中國的白銀就是這樣大量外流到了外國,清朝也明白這樣下去的後果不堪設想,之後清政府開始決定禁止鴉片進國內。

1839年清政府派林則徐前往廣州,到了後馬上通知外國的商人限三天內全部繳出鴉片,林則徐不怕對方的阻攔,總繳獲200多萬斤,之後在虎門銷毀。

那些英國的鴉片利益集團和資產階級看到清朝政府的措施,就出兵開始了對清朝的侵略戰爭。1840年的6月英國軍隊4000多人,共40多艘艦,第一次鴉片戰爭打響了第一炮。

不久英國佔領浙江、天津各地,這時道光皇帝坐不住,開始擔心害怕。然後把林則徐的職務罷免了,又派另一位大臣琦善去跟英國談判。

後來最終的結果,清朝賠償英國600萬元為煙款,並把香港割給了英國。接下來清朝又被逼籤下了《廣州和約》和《南京條約》,第一鴉片戰爭得到了結束。

而誰也沒有想到,接下來還會有第二次的鴉片戰爭。就在1856年,英國和法國在俄國和美國的支持下,再次向清政府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在1857年,英法聯軍攻下了廣州。

第二次鴉片戰爭致使中國失了100多萬平方公裡領土,俄國趁著英法聯軍在攻打廣州的時候,開始跟清政府談判關於邊界的事情。在1858的5月,俄國用武力強逼清朝駐黑龍江的將軍奕山籤訂關於中俄的《瑗琿條約》。之後和中英、中法各籤訂《北京條約》後,才結束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相關焦點

  • 如果林則徐沒有銷毀鴉片,清朝真能避免鴉片戰爭?
    不過,在這些參觀的人群中,始終沒有英國人的身影。因為林則徐繳獲的鴉片中,絕大部分是從英國人手中奪走的。鴉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已經成為英國人暴利的來源。現在林則徐不僅公開繳獲了英國的鴉片,並寫信給英國女王,讓英國放棄鴉片生意。林則徐的這個做法,遭到了英國人的報復。
  • 「虎門銷煙」讓林則徐名留青史,晚年為何卻提倡種植鴉片?
    無論是乾隆還是嘉慶,都一口拒絕了英國的通商請求,但是英國依舊想很多辦法打開中國市場。其實鴉片就是英國打開中國市場的商品。販賣鴉片是不道德的行為,當時英國每年都向中國出口大量鴉片,嚴重損害了國民健康。當時國內還不知道鴉片的危害,老百姓吸食鴉片的現象非常普遍。長時間吸食鴉片導致人們的精神萎靡,甚至不少官員以及士兵都染上了毒癮。
  • 晚清鴉片對國民有多大的危害?男人骨瘦如柴,女子淪為他人玩物
    在清朝末年,就有了一種叫做鴉片的毒品。而就是鴉片的出現和流通,極大的加速了清朝的滅亡。清朝末年,由於在長時間的閉關鎖國的影響下,海外關口一經打開,大批量的外來物品受到了清朝上下的追捧和喜愛。而貪婪的侵略者卻不滿足於這小小的收益,他們的渴望從清朝榨取更多的金銀財寶,同時也希望能更好的控制清政府。
  • 從裝飾品到通貨:改變中國歷史的白銀
    在當時「貿易自由原則」的倡導下,大英帝國的商品源源不斷地出口到東方的印度、中國和呂宋島等地。這些商品中有一樣是專門為中國市場定製,那便是鴉片。英國馴育罌粟的時間大概和燕麥相同,至少已有三千五百年的歷史。英國人對鴉片的製作工藝輕車熟路,已經達到了流水線大生產的地步,並且還能夠根據中國人的口味偏好進行改進。
  • 這個國家沒有侵略過中國,卻有我國大量的領土,並且主動歸還
    這個國家沒有侵略過中國,卻有我國大量的領土,並且主動歸還。在我國的近代史中遭遇了很多次戰爭,從清政府開始衰敗以後,中國的國力更加的弱了,其實從乾隆開會,西方國家就已經開始發展工業了,並且還派來了使者,想要跟清朝建交,但是當時的乾隆還很高傲。
  • 歷史真相大揭秘,燒鴉片的林欽差則徐,為何後期主張民眾種植鴉片
    林則徐,福建人,字元撫,清朝一品大員,為人堅毅勇敢,處理事情睿智果斷,但相傳其手段非常殘忍。他提出要嚴禁鴉片,要嚴厲打擊洋人,所以被後世歌頌為民族英雄,世代傳頌,同時還被編入中學歷史課本中。那就是這樣一位民族英雄式的人物為何在中英戰爭數年後卻主張種植鴉片,賣給自己的國民呢?
  • 清朝晚期鴉片盛行,為何窮苦的百姓也抽得起?答案讓清朝自食其果
    清朝晚期鴉片盛行,為何窮苦的百姓也抽得起?答案讓清朝自食其果文/聞聲擇行在清朝晚期,因為閉關鎖國的原因,讓清朝的國力日漸衰弱。而當西方的列強來到中國之後,看著貧窮的百姓,認定如果進行正常商品的貿易肯定是行不通的,最終選擇用鴉片來開啟中國的大門。鴉片一經進入中國市場,就受到貴族的熱捧,當時導致大量的白銀流落國外,讓無數的家庭家破人亡。吸食鴉片之後,很容易上癮,並且還不容易戒除。讓人一直沉迷於精神的享受上,而不願去進行勞作。
  • 第一次鴉片戰爭是因為鴉片引起的嗎?起因結果都出人意料
    因此,8月15日林則徐下令禁止與英國的一切貿易,派兵進入澳門,驅逐英人出境。這一事件才是鴉片戰爭的導火線。10月1日,英國內閣以與清朝的貿易受阻以及大英子民生命受到威脅為理由,作出「派遣艦隊去中國」的決定。1840年1月5日,林則徐根據道光皇帝的旨意,宣布正式封港,並且永遠斷絕和英國的貿易來往。這就等於是導火索最終引爆了炸藥桶。
  • 和珅被嘉慶皇帝抄家,抄出8億兩白銀,為何大清國庫還是沒留住銀子
    外部原因 全球白銀減產,導致白銀流入量大幅減少 在清朝,白銀是主要的流通貨幣。但中國本土的銀礦稀少,白銀更多是依賴進口,乾隆時期的經濟繁榮就跟白銀大量流入中國有關。但是在1790年之後,整個嘉慶在位的25年間,白銀流入中國的數量明顯下降。
  • 鴉片在中國泛濫成災的歷史真相
    他在作品中用大量篇幅描寫自己吸食鴉片後的奇妙感受,並寫下了著名的《鴉片頌》:  哦!公平的強大的鴉片啊!對於窮人和富人你一視同仁,你為那些永遠醫治不好的創傷和「那誘使精神反叛」的苦悶帶來了減輕痛苦的香脂——雄辯的鴉片啊!
  • 同樣經歷閉關鎖國,為何清朝洋務運動失敗,而日本明治維新卻成功
    於是19世紀中後期清朝的洋務運動與日本的明治維新在亞洲展開轟轟烈烈的國家自救運動。19世紀日本長崎圖片:wikipedia1894年日本對清朝發動侵略戰爭,最終清朝戰敗。雙方背景英國為了滿足國內資本主義發展,需要開拓新的海外市場和掠奪生產原料,以及改變與清朝貿易逆差的劣勢。因此,英國在19世紀初把印度的鴉片輸入清朝,再把清朝的絲綢、茶葉等輸往英國。
  • 初三歷史複習資料:中國近代史
    初三歷史複習資料:中國近代史綜合複習(一)侵略與反抗 一、鴉片戰爭(1840.6——1842.8) 1、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變中國為英國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 2、林則徐禁菸原因:鴉片的輸入,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的災難:(1)鴉片走私,白銀大量外流,加劇中國的貧弱;(2)鴉片摧殘吸食者體質。 措施:派人暗記密查,緝拿煙販;強迫外商交出鴉片;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 3、虎門銷煙及意義:1839.6.3,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全部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菸鬥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 香港小學老師竟稱「英國為消滅鴉片才攻打中國」,校方稱正在處理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據香港「大公文匯全媒體」4月29日報導,香港一位家長陳女士(化名)爆料,她28日與孩子一起觀看小學二年級常識的網課視頻,教師講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這一課時,公然歪曲歷史,將鴉片戰爭的起因說成是「英國以禁菸為由派兵攻打中國」,事件引起家長震驚,痛批該教師公然誤導學生
  • 香港小學老師宣稱「英國為禁菸才攻打中國」,校方道歉,香港教育局...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港媒29日接到一位家長爆料,稱與孩子一起觀看小學二年級常識課的網課視頻時,發現教師公然歪曲歷史,將鴉片戰爭的起因說成是「英國以禁菸為由派兵攻打中國」,令家長震驚,痛批該教師公然誤導學生。
  • 美刊解析兩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的羞辱
    英國人授予東印度公司與中國進行貿易的專營權,不久來自殖民地印度的船隻便開始馬不停蹄地運來白銀,以交換茶葉和瓷器。但是英國人的白銀供應是有限的。從18世紀中期開始,英國人開始用在印度種植的鴉片換取中國商人手中的白銀。今天可以精煉為海洛因的成癮毒品鴉片當時在英國是非法的,但卻在中國傳統醫學中有所使用。不過,娛樂性使用也是非法的,而且並不普遍。
  • 一把火就能把鴉片燒光,為何林則徐非要用水泡?良心之舉
    一把火就能把鴉片燒光,為何林則徐非要用水泡?良心之舉清朝,是一個飽受爭議的時代。一方面他作為古典帝國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另一方面他受到近代西方強烈的衝擊而內憂外患。道光年間,英國商人發現鴉片貿易可以打開清朝的市場,於是大規模的向中國走私鴉片。鴉片最早出現在唐朝,但是當時的人民並沒有發現鴉片會上癮,而且鴉片作為「貢品」,早期用來做藥。但是,漸漸走向清朝,性質就全變了,唯獨「堅守」的只有價格。英國選擇用「鴉片」打開清朝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