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遠慮,也有近憂

2020-12-25 雲遊於方寸

人有遠慮,也有近憂

有一句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說的是一些沒有頭腦,得過且過的人,遇到了困境,卻不知困境所從何來。盲目地活著,直到走進困局,沒有了出路,才開始知道犯愁。

實際上,對有些人來說,既有遠慮,也有近憂。站得高望得遠,能看見隱患的人,憂慮的事情會多一些,卻常常被人當成杞人憂天,被嘲笑,被孤立。

耳聰目明,有智慧有遠見的人,總能見人所未見,聞人所未聞,料人所未料。然而,一旦想要把所見所聞、思考的結果告訴給別人的時候,就會發現,能聽進去的人微乎其微。

只要是言人所不能言的時候,就會發現,沒有人願意聽。

人們總是覺得自己沒有親眼看到的事情就等於不存在。直到撞了南牆,才想回頭。

眼力好的人,發現了灰犀牛,叫喊起來,讓人當心。

一旁美夢正酣的人被吵醒,憤而把報信的人揍了一頓。然而灰犀牛轉瞬之間衝了過來,人群四處逃竄,互相擁擠踐踏,然後事過之後,甚至不願意檢點死傷,把死難者匆匆掩埋,連同記憶也一併埋掉,然後繼續做美夢。

有誰如果示警吵到他們,還是憤而欲揮老拳。

人都喜歡喜鵲,沒人喜歡烏鴉。人人愛聽好話,本能拒絕不好的消息。

只要是符合心意,甚至願意以假充真,自欺欺人。只要是不祥之音,總想拒不承認。自然,趨利求樂是人的本能,遺憾的是,人可不能永遠活在夢裡。

無情可抒,無意可表

經歷了太多的無妄之災,感覺到了太多的變數,人往往會覺得,我們都還在,都還好好地活著。其它的一切抒情,都可以省略了吧?

有順利的如意的讓人開心的事,也有不順的艱難的讓人煩憂的事,都會過去,都會再來。

沒有徹底的悲喜之謂,好與壞,悲與喜,總是在不停轉化。正如老子所說的:「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

當此刻有安穩,那就安安穩穩地度這時光吧,如果可以,凡事積極一些更好。

當此刻身處動蕩之中,泥淖之中,也只能忍耐苦熬,真以為自己能掌握命運嗎? 其實並不能。

把該做的事情都做了,剩下的就只有等待。

人這一生之中,很少有不被浪費的時間。多數的時候,都是盲目,躁動,耗費時間和精力,做無謂的奔走,瞎忙。

太多的時候,人都做不了自己的主人,總是被時勢,被潮流,被習俗,被情感,被各種各樣莫名其妙的東西裹挾著前行,有時候甚至是被綁架。

不要自欺欺人了好嗎?

尼採說: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這類話適合用作自勉,也適合自我安慰。

然而,倘若不是天性樂觀或永葆愚鈍,人們總會發現,總有一些日子,自己只能沉默,只能龜縮,只能但求活著,不敢再有更多的要求。

有一個朋友舉例神秀和慧能,一個「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一個「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來說明認知的高下。

修禪悟道的人,億萬分之一;生活在世間的人,是億萬本身。

生活在世間的人,只能去做掃塵除雜的事,不然就要生活在垃圾堆裡,久而久之,入鮑魚之肆而不覺其臭。

沒有能力,或者沒有勇氣有所作為的人,最擅長勸自己一切看開,其實是自欺欺人。

眼中有沙,就總會流淚,腳上扎刺,就每走一步都疼。難道從此不睜眼睛,不走路嗎?

珍貴的不合時宜

我不太知道,在現在的時代裡,是否還會有人像那個愁容騎士堂吉訶德一樣,真的會對風車舉起長矛。

如果真的有這樣的人,人們可能還是一樣的漠視和嘲笑他。自古至今,人心只是趨利,即便承認某些美德是真的美德,也僅僅是希望別人都具有那種美德,以便讓自己生活得更加舒服。而對於自己,只是因循,只是隨波逐流,只是尋找各種藉口,為自己的行為開脫,往自己的臉上貼金。

以我的見聞,任何一個時代,都有著所謂不合時宜的人,人群中的異類。

人群不喜歡異類,怕站在太明亮的鏡子前面,照出自己的不堪。

只有那些最強者,能夠偶爾徵服庸俗的群眾,剩下的沒那麼強的,被平庸無味的烏合之眾當做痴傻瘋癲。

在生前,幾乎所有不合時宜的人都不可能為自己辯誣,死後倒可能獲得意外的榮名。

人們對死人是會更加寬容一些的,死人不會再礙眼擋路,而且,更便於利用。

不合時宜,在人世間生存,真的很難;不合時宜的人,所謂嶢嶢者易折,皎皎者易汙,但是,這樣的人真的很酷。

end

相關焦點

  • 菁英讀書薈——近憂與遠慮
    菁英讀書薈:閒閻粹語作者:閻春祥「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換言之,人有遠慮可解近憂。可見遠慮有否,對人的事業、生活諸多方面至關重要。遠慮對近憂而言,它能以未來為導向,認識今天的現實,安排今天的行為,也即有導向功能。倘就今天看今天,眼前的眾多矛盾,如荊棘叢生,如愁雲慘霧,令人憂不勝憂,愁不勝愁,無從起步,也無從下手。 然從今天看明天,則可看出明天與今天的聯繫。
  • 遠慮與近憂-中新網
    遠慮與近憂   我們常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意思是如果人沒有長遠的打算就一定會有近在眼前的憂患。
  • 寫作訓練:要遠慮,還要近憂
    4.既要遠慮,又需近憂。例文:人需遠慮 還要近憂「心無備慮,不可以應卒」,墨子一語道破人類應該如何面對錯綜複雜的世界,如何面對一切措手不及的突發狀況。正如以前瞻性放眼未來,充滿憂患意識的影片《流浪地球》告訴我們的一樣:人需遠慮,還要近憂,如此我們才不會「流浪」。華為為何能立於不敗之地,一次又一次令國人沸騰?還是在於其有長遠眼光、全球視野,當別的手機廠商盯住流量、注重外形之時,華為已經在擁有領先世界的5G技術之下又將眼光投入到正在興起的無人駕駛領域。難能可貴的是,高瞻遠矚之下,華為又能常懷憂患意識。
  • 遠慮與近憂互為因果
    今日因是他日果,今天不為他日做打算,他日成今日時必然有許多憂慮,不容不作努力。《荀子·大略》云:"先事慮事,先患慮患。先事慮事謂之接,接則事猶成。先患慮患謂之豫,豫則禍不生。事至而後慮者謂之困,困則禍不可御。"而人宜遠慮歷為儒家所重。如果將其解釋為"一個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近在眼前的憂患。"
  • 解決中國經濟的近憂更需遠慮
    文/郭凱  解決中國經濟的近憂更需遠慮  我們是不可能永遠靠政府支出來拉動經濟的,這種增長本身是不可能持續多久的。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是正確的選擇  這次增加支出,可以算是補上一些歷史欠債或者追加一些對未來的投資,錢並不會白花  但從目前看來,中國的經濟是既有近憂又有遠慮。近憂十分明確,就是要防止中國經濟在這場全球性的危機中嚴重放緩,同時要防止通貨膨脹捲土重來,這是十分迫切的問題。在外需沒有指望的情況下,只有靠國內的需求拉動經濟。
  • 熬過了近憂,攜程的遠慮更值得擔心
    疫情之下,選擇了過苦日子的攜程,營業成本也有了極大的降幅。其中,產品開發費用為18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2%;銷售與市場營銷費用為6.6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69%。除了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攜程也嘗試多種方式的自救。
  • 聰明烏鴉築巢:有了遠慮,也不能忘了近憂
    有一種烏鴉看似很聰明,它們的做法也很高明。它們預知到了把鳥巢建得那麼高,秋天就會顯現被風掀頂的弊端。於是,在夏季未至之時,就考慮把鳥巢移建於低端,這可以算得上是很有遠見了。他們果斷地搬家,不辭辛苦地尋找可以度過秋季災害的處所。最終,它們選擇了一棵粗大低矮的大樹椏,上面有著茂密的樹葉,不但可以遮陽,更能防止大風的襲擊。
  • 布局疫後·運維文旅:十四五規劃的近憂與遠慮——吳必虎
    今天上午吳必虎教授在大地風景進行了如題「十四五規劃的近憂與遠慮」的半小時線上授課,分析了疫情當下及十四五開局的文旅行業研究分享。周末在家剛睡醒,飲飢如渴,飽嘗了一頓豐盛的早餐。另一方面,由於我們內部環境動力的變化,文旅融合與科技支撐,5G應用、雲數據計算等,推動旅遊新業態發展,智慧旅遊城市的提出,有了更大想像空間。因此,總的來說,新的境遇下,十四五還是持續向好的,但不確定性增加。
  • 國足選帥 近憂與遠慮並存
    雖然卡達世預賽將於今年9月初開踢,但6月上旬兩場國際熱身的結果將決定國足能否獲得世預賽種子球隊身份,那麼留給主教練組隊、籌劃「6月熱身搶分行動」的時間實際只有兩個月,因此有關方面和中國足協在選帥問題上既要從「衝擊2022年世界盃」的長遠目標出發,又要顧及世預賽種子身份競爭的急需,正是所謂的遠慮與近憂並存。從這個角度來說,相對熟悉、了解中國足球的卡納瓦羅依然是國足下一階段主帥的候選人之一。
  • 《素書》:善策者才無惡事,無遠慮則有近憂
    這個世界是一個不斷在變化的時代,就好像有一句話說的一樣:世間唯一不變的規則就是一直在變的規律。所以一個人在這不斷變化之間,唯一能夠讓自己佔據主動權的就是在變化之前,從事物的細微細節之處找到事物的端倪,以此來糾正自己的言行,避免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就像《素書》之中所說的一句話:務善策者無惡事,無遠慮者有近憂。
  • 百年馬自達的遠慮與近憂
    其中包括高管,僱員以及工會和附屬公司代表在內的大約500人參加了典禮。令人驚訝的是,它為慶祝這一天所做的一切,只是發布了一份新聞稿,其中包括丸本明總裁的講話,並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段視頻。不過該公司計劃在3月的2020年日內瓦車展上擴大慶祝活動,向最堅定的粉絲和支持者承諾舉辦周年紀念主題的展示會。
  • 周春生:近憂與遠慮——如何度過疫情危機
    乾道學院攜手高端教育品牌——加一大學共邀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周春生就「近憂與遠慮——如何度過疫情危機」做主題分享,乾道集團副總裁董雲巍先生作為嘉賓主持並基於大家關注的熱點問題與周教授對話,共有十餘萬網友在線觀看。
  • 人保財險新帥之近憂與遠慮 去中介旗幟飛揚南轅北轍?
    面對風雲變幻、激流勇進的財產險市場,近憂與遠慮勢必縈繞心頭,老大難當,長路漫漫。人保財險在「去中介」與「聯姻中介」如何選擇,相信不久會有答案。 慮在保險科技、升級轉型謝一群此前還兼任人保金服董事長,愛保科技作為人保金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保「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主要棋子。
  • 寧德時代:新能源黑馬的近憂與遠慮
    短短一年間,就有包括海霸、今明陽等在內的30多家鋰離子電池企業破產、倒閉,2015年又有40餘家企業倒閉。大浪淘沙之後,留下來的都是金子。2018年行業外鮮有人知的寧德時代大火。作為新能源行業的隱形人,寧德時代一直專注於新能源動力電池產品的研發製造,踏準時代脈搏、趕上政策春風,經過兩年黃金窗口期的高速發展,成為新能源領域大變革中誕生的一匹黑馬。
  • 疫情之戰反思之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原創)
    然而,在城市則大不同,人們往往住在高樓大廈之中,樓上人多人雜,小區封閉,不能隨意外出,只能宅在家裡,一天兩天三天四天……,十天半個月,不能到外自由走動,這種情況是很壓抑的,時間長了,可能會產生其他的病狀。然而,當前疫情嚴重,國家也是不很已而為之。特殊時期特殊情況,不得而為之,我們在困境之下,可能再次反思反省。
  • 第76集團軍某旅士兵保送入學調查:大齡排長們的近憂和遠慮
    第76集團軍某旅副連長趙新航進行射擊訓練。  如果說年齡和家庭是他們的「近憂」,那麼學歷偏低、未來發展受限便是他們共同的「遠慮」。  「保送生」幹部從士兵中誕生,他們普遍軍事素質過硬,但文化水平偏弱,在部隊的成長空間受限。很多人畢業回單位「一眼望到頭」,幹到營、連一級就「到頂」 了。  有時,他們會被別人戲稱為「功夫俠」,言下之意是除了「功夫」好,別的都不行。
  • 鋁無近憂但有遠慮
    今年,鋁價走勢讓很多人大跌眼鏡,也讓很多投資者出現誤判。滬鋁從11265反彈至8月份最高14705,反彈時間在二、三季度,這波反彈很多投資者都能夠做出比較準確的預判。但是10月份以來,滬鋁從13510反彈至當前16000以上,反彈的強度和速度,則是出乎了大家的意料。
  • 《國學與創業》節選(5):創業中的「遠慮」
    「近憂」,就是纏附憂患、禍患。憂患、禍患一旦纏附,即使當時沒有惡果,也是為未來埋下「隱憂、隱患「。一個「必」字,代表了「無遠慮」與「近憂」之間的必然聯繫,可見「遠慮」的重要性。在社會領域,一旦有「憂、患」,危害巨大。政治、軍事、教育、經濟等領域,如果不能站在哲學的高度,在正確的理論指導下」審察、思慮、謀劃「,那麼即使出於好心都可能辦壞事,甚至造成嚴重的不良後果。
  • 沒有遠慮,必有近憂,知易行難
    相信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幾個人沒聽說過或不知道「沒有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話,但是真正能夠將這句話的道理運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人㛑總是鳳毛麟角。正所謂,簡單而深刻的人生道理,卻總是知易行難。其實,「沒有遠慮,必有近憂」正是人們所常談到的因果規律。一個人為什麼會沒有遠慮?一個人如何才能做到遠慮?遠慮者,著眼於自身長遠利益的系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