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瓷哲學》書中說:「人生·工作的結果由思維方式、熱情和能力這三個要素的乘積決定。
其中,能力和熱情,分別可以從零分打到一百分,因為是相乘關係,所以與自以為能力強、驕傲自滿、不肯努力的人相比,那些認為自己能力平平,但比任何人都努力的人,反而能夠取得更出色的成果。
在這之上,再乘上思維方式。所謂思維方式,就是人生態度。可以從負一百分到正一百分。思維方式不同,人生和工作的結果就會發生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能力和努力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具備作為人應該有的正確的思維方式。」
我認為,稻盛和夫先生所說的這個人生·工作的結果方程式,不僅可以運用在工作上,用在孩子的教育上,同樣是適用的。
我們可以說,孩子教育的結果由家長的思維方式、熱情和教育能力這三個要素的乘積決定。
即:教育的結果=家長的思維方式*教育熱情*教育能力。
教育的熱情和教育的能力,都是可以從零分打到一百分。思維方式,則是有正有負,從負100分到正100分。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越是充滿熱情,那麼,這一項的分值就越高。除了極少數的家長,忙於工作,精力有限,從而心有餘力不足之外,我相信大多數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熱情這方面做得都不錯。
至於家長的教育能力,其實,絕大多數人的教育能力都不是天生的,一開始大家其實都差不多。如果不是天生就擁有教育孩子的能力,也沒有關係,因為,我們還可以通過後天的主動學習來獲得教育能力。如果不願意主動學習,也沒有關係,因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境,遇到困難的時候,自然就會去學習了。如果遇到了困難,還不去思考、不去學習,那麼不管是對家長,還是對孩子而言,都太可憐了。
最重要的是家長的思維方式。所謂正向的思維方式,是帶有肯定的態度、體諒他人的態度,諸如此類。所謂負向的思維方式,則是消極否定的、排斥的、憤憤不平的態度。
我相信,天下父母親都深愛自己的孩子,但是這並不等於天下父母都能正確理解孩子的行為。尤其是叛逆期的孩子,他們都會覺得自己不被家人所理解。很多家長也確實不明白,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叛逆。
就比如,我所知道的一位父親,這位父親的女兒在學校裡早戀。相信,僅僅只是早戀這一件事情,就已經讓家長很頭疼了。但是,這個女孩,不僅僅只是早戀,而且她早戀的對象,還是社會上的一個小混混。這就更讓這位父親眉頭緊鎖。這位父親沒有辦法理解自己的女兒為什麼會和一個小混混早戀。他很愛自己的女兒,但是,他卻不能理解自己女兒的行為和選擇。
如果,這個時候,這位父親的思維方式是負向的思維方式,也就是消極的、排斥的、憤憤不平的思維方式,那他很可能就會覺得自己很委屈,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女兒竟然和一個小混混談戀愛,那他可能就會強行命令自己的女兒與小混混斷絕來往。如此一來,女兒會聽父親的嗎?我想很難如這位父親所願。
相反,這樣的思維方式所帶來的行為,不但不能讓女兒與小混混斷絕來往,而且,還會因此引發家庭中的戰爭和矛盾。
如果,這位父親擁有正向的思維方式,他懷著一顆悲天憫人的心去體諒孩子、去理解孩子,那麼,他就會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心平氣和地對孩子說「能不能告訴我你為什麼會喜歡那個人?我想你一定是在那個人身上看到了某些閃光點。」當這位父親對女兒說出這些話的時候,他的女兒對他說,「你們很忙,沒有時間理我,他是我唯一可以說話的人。」
孩子的感受能力是很強的,如果你真的懷著一顆理解體諒的心去和孩子溝通,而不是一味地責備孩子,我相信孩子是能感受到的,是願意和你溝通的。
當這位父親願意放下姿態去和女兒溝通,願意去傾聽孩子的時候,他的女兒自然而然地就願意去吐露自己的心聲,願意去和父親溝通。
幫助孩子走出叛逆期最為重要的是去傾聽,只有傾聽孩子的心聲,明白孩子行為的由來,你才能站在孩子的立場 去理解孩子的行為,而不會生出不必要的誤解。理解是消除叛逆的最有效的方法。
總的來說,我認為,教育的結果=家長的思維方式*教育熱情*教育能力。
熱情和能力是可以培養的。思維方式是最重要的,我們要懷著一顆悲天憫人的心去體諒孩子、去理解孩子,這樣孩子才會願意和你溝通。
如果現在你的思維方式和態度,總是對孩子抱怨、對孩子的行為感到憤怒、認為孩子的不良行為或者叛逆行為讓你丟了面子,那麼,你要慢慢地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學者一點點去理解孩子的行為。
理解是一種正向的思維方式。理解是一種大力量。當你理解的時候,你就能輕鬆化解心中的憤怒,就不再想要懲罰孩子。當你擁有足夠的理解,你就能釋放心中的憤怒,就能緩和跟孩子的關係。
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不是一朝一夕的,我們可以從點滴開始做起,用心走好腳下的每一步,相信美好的結果自然而然就會到來。人無完人,願我們與孩子共同成長,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