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惠耳助聽器-為什麼戴了助聽器後多個人說話仍聽不清?

2020-12-19 騰訊網

1.與本身聽損情況有關:

助聽器的效果跟聽損者本身的聽力損失程度、聽力損失性質和言語解析度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聽損較重或者言語解析度較差,佩戴助聽器的效果可能就不會太好,佩戴上助聽器以後可能也需要結合講話者的口型來保證交流的順暢。

2.與助聽器有關:

佩戴助聽器的效果,跟助聽器本身的質量、檔次和功能等也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佩戴的助聽器是比較基礎的,功能比較少的,效果可能就會達不到預期,尤其是在嘈雜環境下或者很多人講話的時候,會很明顯體現出品牌、檔次之間的差異。尤其不能購買模擬機,模擬機不但聽不清還會很吵,很有可能會造成殘餘聽力的二次損傷。

3.與調試有關:

如果助聽器的品牌和檔次選擇的都比較好,同時也不存在什麼質量問題,而且自身的聽損情況也不是很差,那麼就需要考慮驗配中心的調試是否合適,有沒有將助聽器的效果調試出來,這種情況就建議多去幾家專業的驗配中心進行體驗,對比一下效果看看是否存在差異。

4.與使用環境有關:

如果是新配機的朋友,建議先在安靜環境下慢慢增加佩戴時間,慢慢去適應一段時間,再到人多的地方去體驗。尤其是感音神經性的聽損,初期佩戴助聽器的效果不會立竿見影,需要堅持適應一段時間,才會慢慢體現出效果來。

5.佩戴方法是否正確:

對於剛開始佩戴的朋友,經常會出現佩戴方法不正確導致的聽不清,比如,耳背機沒有將耳塞 完全塞進耳道內,導致聽不清,還會出現叫聲影響效果。或者是出聲孔被堵塞(沒有完全堵死,聲音變小)等,也會導致聽不清。

無論是哪種情況,都建議大家及時去驗配中心找驗配師諮詢,讓驗配師根據詳細情況來判斷具體聽不清的原因。

另外建議很多剛開始佩戴助聽器的朋友,早期需要不斷的跟驗配師反饋問題、解決問題,不斷的適應和磨合,最後才能將助聽器的效果發揮出來。希望大家不要怕麻煩,多去驗配中心找驗配師溝通,才會越戴越好!

現在的科學技術已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1)、耳道式助聽器是將助聽器放入耳內,它有對低頻幾乎不放大的特點,這樣對解決雜音是很重要的。

(2)、雙麥克風又稱「方向性麥克風」,它只接受要聽取的聲源的信號,而不接受周圍環境的噪聲,所以周圍人的講話聲與噪聲對助聽器的影響就要小很多。

(3)、全數字電腦助聽器採用數位訊號放大,可以識別進入助聽器的噪聲與聲音信號,只將需要放大的聲音進行識別。

不論何種助聽器,要解決聽得到、聽不清的問題是不現實的,特別是感音神經性耳聾與老年人的大腦對聲音的分辨能力的下降,目前的助聽器也只能起到改善聽覺功能的效果,要真正替代人耳是不現實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你不戴助聽器,卻讓我的孩子戴助聽器?——那就講講我不戴助聽器的故事給你聽
    知道瓊妹是雙側閉鎖,二十幾年沒有戴骨導助聽器,經歷了兩次失敗的耳道手術,時常會有家長來交流討論一些問題,雙側的孩子家長問的最多的問題是:小耳家長1分鐘前「瓊妹,你自己沒有戴骨導助聽器都說的這麼清楚,為什麼要推薦我的孩子戴?」
  • 懷化惠耳助聽器:人工耳蝸+助聽器≠雙模幹預
    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雙耳聆聽對孩子聽力語言康復的重要性,力求用最簡單、最便捷、傷害最小、獲益最大的方式讓孩子更好的發展。耳蝸植入對側有殘餘聽力的孩子,家長也希望實現雙耳聽!於是,幾乎所有品牌的人工耳蝸都提出了「雙模式」(一側人工耳蝸,一側助聽器)概念,並成為當下的主流。不僅如此,多家品牌的人工耳蝸還與助聽器廠家合作,力求通過前端處理技術實現更優質的雙模式聆聽效果。
  • 茄子:我在澳洲試戴了四臺助聽器後,才終於找到適合自己的
    工作後受聽力損失的影響更大了,比如在辦公室的隔間裡,無法聽清說話聲音小的同事的話;不能積極地參與到多人會議中,容易因漏聽內容而走神,甚至有時候會徹底脫離整個對話。 時間長了,我發現自己的聽力和反應能力都有所下降,於是決定今年配個助聽器來改善一下。
  • 孩子戴上助聽器後是否能說話,家長需要了解哪些知識?
    重慶渝中區大坪惠耳聽力助聽器驗配服務中心分享----聾兒的苦惱一位聾兒父親很苦惱,以為花巨資給孩子佩戴助聽器後,就應該像正常孩子一樣說話,結果孩子還是像以前一樣「啊啊,喔喔」的說不清,還大喊大叫,嗓音聽著很刺耳。怎麼教他也學不會。說實話總是很傷人,但是我還是要告訴他,孩子距離開口說話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這條路有多長呢?
  • 戴助聽器後,聽力每年都在下降,是助聽器的原因嗎
    有不少聽損患者在佩戴助聽器後回來我們這邊抱怨說,為什麼我戴了助聽器後,感覺聽力每年都在下降,是因為助聽器的原因嗎? 再加上以前一直流傳著助聽器越戴越聾的傳言,讓他們更慌了,生怕戴助聽器把耳朵給戴壞了,那麼真的是戴助聽器導致的嗎? 其實不是的。
  • 驗配合適的助聽器才會越戴越好
    第一,可以網上查詢助聽器,但不要網上買助聽器。 想必很多人已經吃過這個虧了,某寶助聽器幾百塊一個,挺便宜的,馬上買一個來給家裡老人試試。結果老人戴著並不舒服,覺得很吵,還是聽不清,於是助聽器就放角落裡面積灰了,這幾百塊也打水漂了。
  • 為什麼我戴助聽器聽到的聲音這麼吵?怎麼辦?
    任何一款好的助聽器,它的首要目標都是提高可聽度,通俗點理解就是幫助弱聽人士聽到不戴助聽器時聽不到的聲音,這也是助聽器被發明出來的意義所在。畢竟,對於弱聽人士來說,如果不戴助聽器,也許你能在餐桌上聽到你隔壁桌緊挨著的朋友說話,或者也可以聽到調大聲後的電視聲音。但是,你可能聽不到冰箱工作的響聲,碗碟碰撞的叮噹作響聲,空調運轉時的嗡嗡聲,以及外面的交通噪音。
  • 環境一吵就聽不清!是耳朵的問題?還是助聽器有問題?
    很多佩戴助聽器的朋友會有這樣的疑惑:「我戴了助聽器,在安靜環境中交流沒問題,但是一到人多嘈雜的環境就聽不清了,這是怎麼回事?
  • 解決助聽器的堵耳效應
    助聽器使用者,尤其是低頻聽力較好者,常常會反映耳內漲悶、自己聲音變大等問題。堵耳效應發生時,人們就會覺得自己像是在木桶裡說話,感覺聲音甕聲甕氣或者空洞。 為了解決助聽器佩戴中的堵耳效應問題,目前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增加通氣孔或者使用耳道式受話器技術的助聽器。
  • 加州惠耳助聽器:助聽器不好用?這些小功能教你玩轉你的助聽器!
    重慶渝北加州惠耳聽力助聽器驗配服務中心:助聽器不好用?這些小功能教你玩轉你的助聽器!你有沒有遇到過,戴了助聽器,還是聽不清電話,電視。開的很大聲音才能聽見,如果手機靠近助聽器接聽電話,還會出現刺耳的長鳴聲。
  • 宜賓惠耳聽力助聽器:兒童助聽器驗配需要注意什麼?
    助聽器顧名思義就是幫助恢復其聽力。小兒戴上助聽器後,不要期待馬上就能聽清聲音並理解所有的話語,這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小兒佩戴助聽器後應注意的事:1、培養小兒戴助聽器的興趣:初戴時同戴眼睛、鑲假牙一樣,開始都會感到不舒服,有的小兒一戴上助聽器就又哭又鬧,或者用手去抓,家長應想辦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或給孩子做示範動作,讓其感覺戴上助聽器後很高興、很舒適,培養孩子戴助聽器的良好習慣。
  • 新餘惠耳助聽器驗配中心:嬰幼兒輕-中度聽損早期幹預必要性
    只有更高的助聽補償精度和更長時間的康復訓練才能糾正大腦皮層跨感覺通道重組的現象。根據2013版美國聽力學會的兒童放大臨床實踐指南要求,兒童助聽器選配後,必須要用真耳分析進行驗證,確保助聽器有合適的增益。在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上發表的《嬰幼兒聽力損失診斷與幹預指南》也指出,在驗配過程中,由於嬰幼兒缺乏主訴,在驗配過程中要避免過度放大,損傷殘餘聽力。
  • 怎麼知道寶寶戴助聽器能聽到?
    對於初戴助聽器的嬰幼兒,評估助聽器的調試是否合適以及孩子佩戴助聽器後能聽到多大的聲音一直是家長關心的問題,同時也是驗配師關注的過程。 首先,要確保孩子所使用的助聽器的調試是合適的,避免放大不足從而影響孩子的康復進度,避免放大過度影響孩子的殘存聽力。以往調試助聽器都是根據平均值或者驗配師的經驗值,沒有考慮到孩子的實際耳道小大、耳道形狀、共振特性等,存在一定的經驗主義。
  • 助聽器驗配的那些事
    有的老年人會存在這樣的一種心理:戴兩個助聽器,是不是表明:我的兩隻耳朵就徹底聾了?戴一個助聽器,我只要還能和我身邊人說話就行。有些廠家推出助聽器時會標註:風噪聲抑制,但是雙側驗配,風噪聲幹擾是避免不了的。
  • 戴了助聽器以後,聽力能恢復嗎?還會繼續下降嗎?
    當我們出現聽力障礙時,經常會因為聽不清或聽錯話,給生活帶來了許多尷尬和麻煩,所以不少人就把希望寄托在了助聽器身上,誤以為只要戴上助聽器,立刻就能聽得好、說得好,聽力立馬就能恢復。但事實並非如此。打個比方,一個人的平均聽損是70dB,也就是說,他能聽到的最小聲音需要到達70dB的強度,而佩戴助聽器以後,他通過助聽器的放大聲音補償,就可能聽到30dB的聲音。再說得通俗點,比如說一個人在沒有戴助聽器時,周圍環境聲音和聽別人講話聲特別小,聽得比較吃力,甚至幾乎聽不見鳥叫聲、樹葉聲,但通過助聽器的放大,他能聽到這些他原本聽不見的聲音。
  • 專業的助聽器選配流程
    助聽器的選配是非常專業的,選配的好壞 直接影響聽能或語言訓練的結果,因此在選配之前需為患者進行詳細的聽力檢查報告,然後依據檢查的結果 及病患之需求,選擇合適外型及線路設計的助聽器,經過一段時間的試戴及評估,才能將助聽器的功能發揮極至。
  • 孩子戴助聽器感到自卑,家長該怎麼引導?
    很多聽損兒童的家長都反映,自己的孩子戴助聽器回學校被同學嘲笑,孩子產生自卑感,變得容易脾氣暴躁,越來越不喜歡跟同學交往,對助聽器也產生抗拒。遇到這些情況,家長要耐心引導孩子建立健康的心態,幫助他們樹立自尊心、自信心。
  • 老年人聽力不好 助聽器也要驗準調好
    「配助聽器必須進行聽力檢查。」耳鼻喉科主任醫師盧偉說,老年性聽力損失是隨著人聽覺系統逐漸衰老和退化所致的聽力下降,佔我國聽力殘疾總人口的60%以上,多表現為高頻聽力下降明顯,言語識別率明顯降低,即所謂「聽得見、聽不清、聽不懂」。
  • 走出助聽器選配誤區
    據報導,在國外最早的驗配是出生後3個月。2.小孩子配上助聽器以後就會張口說話,不需要特別的訓練。特別強調:人的語言學習關鍵時期是從出生到3~4歲。嬰幼兒佩戴合適的助聽器僅僅是日後學習語言的第一步,最艱苦也是最關鍵的是驗配後的聽覺語言訓練。3.只要戴上助聽器能聽見就行了,管他是單耳還是雙耳。
  • 骨導助聽器和氣導助聽器的區別
    正常狀態下,我們至少用兩種方式聽聲音:骨導方式與氣導方式。所謂骨導方式是聲音信號振動顱骨,不通過外耳與中耳直接傳輸到內耳去;而氣導方式是指聲音通過外耳、中耳向內耳傳輸。兩種方式中後者佔絕對優勢。 通常情況下,我們所說的盒式、耳背式以及耳內式等等都是氣導型助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