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和大米都是我國的主要糧食,南方產大米,南方人喜歡吃米飯,加點水直接蒸著吃,非常方便快捷。北方產小麥,但是小麥很少會直接蒸飯吃,一般是磨成麵粉,再做成北方饅頭。小麥作為主食,明顯的中間多了一個磨粉的步驟,為什麼不直接把小麥也蒸成米飯吃呢?
首先,是因為口感問題。原來在過去小麥也是可以直接蒸著吃的,我們的父輩大多都吃過小麥飯,但是因為小麥的皮太厚了。小麥的主要成分是澱粉和纖維,直接煮著吃會很容易消化不良,而且吃起來口感粗糙,沒有大米細膩,大多數人都不太愛吃。隨著社會發展,小麥飯就漸漸退出了人們日常餐桌。同時北方人也更愛吃麵食,小麥含有較高的蛋白質,磨成麵粉後,製作出來的麵食口感勁道,而且做成饅頭等主食,攜帶也很方便。
其次,小麥直接磨粉更方便。稻米在收割之後,也要經過處理還能製作成我們常吃的精米,並不是直接割下來就可以吃的。有人會問,為什麼不能也處理一下小麥,把小麥做成精細的糧食?因為小麥即使經過處理也不會有大米那種細膩的軟韌的口感,所以就將小麥直接磨成粉會更方便。小麥磨成粉以後,可以製作成饅頭、麵條等主食,小麥還可以製作成麥仁和爆米花,味道也很不錯。
最後,跟南北方飲食習慣差異也有關係。因為北方人更愛吃麵食,所以麥仁、大米這類可以直接蒸成米飯的糧食並不是很受歡迎,反而是小麥做的麵粉更受歡迎。而小麥產自北方,本來就是會在北方大量的出售,所以更會迎合北方人的習慣,直接製作成麵粉。
我國地大物博,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飲食習慣,南方人愛吃大米蒸飯當主食,很多南方人覺得吃飯就是吃米飯。而北方人的吃飯,並不一定是吃米飯,他們把饅頭、麵條等主食也叫做飯。大米處理起來方便,所以可以製作成精糧直接煮著吃,小麥因為口感受眾等問題,更多的是磨成粉做饅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