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孩子成績好不好,看他的課本就知道了!快查下孩子書包……

2020-12-10 騰訊網

大部分男生課本都出了「狀況」

杭州一位資深小學班主任聯繫記者:「臨近期末,有一個現象很有意思,家長們可以翻翻孩子們的課本、作業本,比較下同班其他孩子的情況,一個學期下來差異非常大,有的孩子課本還跟新發的一樣,平平整整,有的已經嚴重脫頁卷邊,再細問一下,這些小細節真的可以直接體現孩子的學習情況……」

記者當天中午就到杭州一所公辦小學和一所民辦小學,針對同學們的課本做一個隨機小調查,分別選擇了一年級、三年級和四年級各一個班,請小朋友把語文課本和數學課本拿出來看一看。

先到了四年級某個班,小朋友們麻利地把自己的課本擺在了桌子上。基本上每個同學的課本都包了書皮,但是男女生課本保存好壞,差別真的非常明顯。

先說說男生,大多數男生的課本都出現了「狀況」,有的簡直慘不忍睹。每個男同學的課本,都有點黑乎乎。有的書脊破損,快要散掉了;有的書本封面皺褶非常厲害;有的書本已經不能放平,整本書都有點彎曲了。

比起來,女同學的課本就要好很多啦,都比較「白淨」。一本本放在桌子上,雖然可以看出來已經有點舊了,但還是顯得整整齊齊清清爽爽。

一位坐在第一排的男生,他的語文課本損壞得比較厲害了。封面已經有缺角,書角和很多書本內頁已經捲起來了。數學課本,損壞也比較嚴重。

三年級和一年級的調查也差不多,總體而言:

一年級小朋友課本總比上保護得比三年級好,三年級的又比四年級好。

男生課本損壞比女生厲害。記者隨機拿了幾本封面皺巴巴,封面或書脊破損、亂塗亂畫的課本,一看都是男生的課本。

為什麼課本會傷痕累累?

自己的課本怎麼會變成這樣?

一位男生舉手發言說:「每次我做作業煩躁的時候,就會快速地翻課本。」他拿起來自己的語文課本,一頁頁快速地翻過去,譁譁有聲。「就這麼翻,有時候書就被翻壞了。」

另一位男生說:「有時候家裡吃好東西,沒有擦手,我就去翻書了,然後時間長了書頁就變成黑乎乎的顏色了。」

還有一位男生說:「我上課的時候容易發呆摳書本,慢慢地書本就被我摳壞了。」

語文和數學課本,數學課本的破損程度明顯高於語文課本。一位小朋友輕聲說,「我上數學課容易走神,一走神就開始搓課本。」

還有男生調皮地說:

數學課本被『摧毀』得嚴重,那是因為數學課本利用率高啊,時常要做題,塗塗改改就『慘不忍睹』了。」

課本保護得好壞跟學習成績有沒有關係?

課本保護得好壞,跟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沒有關係?杭州記者隨機調查的幾個班級,這些班的班主任都認為很有關係。

那麼,有什麼關係?

一位四年級的班主任直截了當給出答案:

「我教了好幾屆學生,基本都是這樣的規律。有的孩子每門學科的課本、作業本都愛護得很好,翻他們的書本就是一種享受,這些孩子自我管理能力都很強,學習的自主性也很突出,學業成績普遍都在前列。相反,那些書本揉得面目全非的學生,絕大部分自控力差些,學習能力也比較弱。」

"從我們班看,女生的學習習慣總體優於男生,學習表現也好一些,她們的課本保護得也比較好。那些課本破舊的學生,學習成績也相對差一點。但這個事情不是絕對的。你剛才看到那個課本保護得最不好的學生,他學習成績倒還不錯的,但是他個人行為習慣並不好,他的手永遠都是髒的,而且心情不好就會'蹂躪'課本。」

另一位班主任說:

"這個現象,我也觀察很久了,這個細節直接體現學生的學習習慣。有條理的孩子,一般比較大的書,放在書包底部,小的書,放在前面,不會亂的,有的從低年級開始就懂得用文件袋分類裝各學科的課本和作業,他們找東西的速度非常快。那些學習馬虎的同學,書本都是隨意一塞,書本很容易被弄破。平時從抽屜或書包翻找作業也要半天,丟三落四,效率非常低。」

「成績一般的孩子,不大會愛惜自己的課本。我們有些家長其實也不大關心孩子的學習,不關注孩子的課本,否則看到孩子課本這麼破了怎麼會不糾正不修復呢。從課本的保護好壞,是可以看出孩子的行為習慣好壞,還能看出家長對孩子學習是不是重視。」

一位女老師說:

"一年級小孩子是一張白紙,還沒有規範學習的概念,有時上課高興了,在課本上會畫各種圖形,從課本上的各種塗鴉,也能立刻看出孩子學習的專注度。」

當然 ,也有老師認為這個說法過於絕對:「這其實有一定道理,但還是調侃性為主,用課本受損程度來確定孩子開小差程度,這是不絕對的。家長快速了解孩子在校情況的方法有很多,但最直接的就是跟老師溝通,打電話、當面聊都可以。」

孩子上課不走神試試這些方法

如何才能讓孩子上課不開小差、不走神呢?孩子在課堂裡坐著,家長也看不見,只能靠老師?可是,一個班四五十個學生,老師也不是三頭六臂,每分鐘都能看到你家孩子有沒有走神啊?只能靠娃自覺了?

其實,幫助孩子提高上課的專注力這件事,家長並不是束手無策,還是有很多可以做的。

今天就推薦資深一線教師給出了專治上課走神的幾個妙招,家長可以馬上用起來,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課前做預習

提醒孩子做好課前預習。

事實上,一些有經驗的老師會把預習新課作為一項必做的作業布置在家校聯繫本上。而這個預習不僅僅是告訴孩子預習兩個字就完事了,還會給出具體的預習任務讓孩子完成。

比如,課長家孩子的語文老師,有著十幾年教學經驗。每個學期上新課前,會讓孩子用一張小紙條抄下預習新課的步驟: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圈出課文裡的生字;使用新華字典查本課需要會寫的生字並標出部首、筆畫、首字母等等…………

這樣的預習習慣,從一年級就開始培養,等到中高年級已經習慣成自然了。這樣的預習步驟,其實家長在家裡也可以引導孩子完成。預習新課為什麼能提高孩子的上課專注力呢?

老師告訴我們,孩子適度提前了解老師第二天講課的內容、重難點,聽課時會根據老師講課的進度,調整聽課心理狀態,重點問題集中精力,次要問題適度放鬆。

孩子帶著問題聽講,也可有意識地尋找問題,發現異點,激發聽課興趣;另外孩子會更容易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

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

舉手回答問題這個簡單的動作,有些低年級的學生家長偶爾還會跟孩子強調一下,可是越是到了高年級,課程難度越大,越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時候,卻越忽略了這一點。一線老師發現,上課積極舉手的孩子,很少有開小差的情況。

上課積極舉手參與課堂互動,說明孩子至少明白了老師提出的問題,經過了一番快速思考,並且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答案。

越是積極舉手參與課堂互動的學生,越是能夠緊跟老師講課的節奏,越能夠獲得老師的關注,孩子的聽課質量也就越高,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而能夠積極舉手參與課堂互動,不管有沒有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在等待被叫的過程中,學生的情緒就會自然而然地緊張起來,神經系統會更興奮,能夠大大緩解聽課帶來的「聽覺疲勞」。如果被叫起來回答問題,不論答對與否,學生都能夠至少大半節課不走神。

所以,作為家長,平常應當多鼓勵孩子上課積極舉手。也可以和老師交流,請老師鼓勵孩子舉手。若能堅持做到這點,孩子不僅上課專注力提高,表達能力也會變得更好,整個人也會更加自信。

上課做筆記

其實,有時候,孩子上課走神也不能全怪他們,老師的專業水準也起決定性作用。

有的老師上課的方式豐富多彩,一會兒讓孩子跟著朗讀,一會兒在黑板上版書,讓孩子們跟著抄寫,一會兒講一個例子,一會兒說一個笑話,一會兒點名讓孩子回答問題,聲音抑揚頓挫。

聽這樣的老師講課,當然比扎橡皮有趣多了!可是,如果老師上課講課的方式很單調,孩子們走神的機率就大得多,選擇玩橡皮也不足為奇了。

怎麼辦呢?作為學生和學生家長,我們不能選擇老師,也沒法指導老師怎麼上課。我們只能教育自己的孩子,想辦法自己調節神經的興奮水平。上課做筆記,就是一個這樣的好辦法。

孩子通過寫字的手部動作,可以調節神經,緩解聽覺疲勞,讓孩子的思維更長時間地保持在「聽課」這個任務上。

同時,因為上課時間緊,孩子不可能記錄下老師講的全部內容,他必須對內容有選擇地記錄,那麼就要在大腦裡對聽到的信息,進行加工和分析,挑選疑點難點,判斷是否必要記錄下來等等。這一系列的心理活動,都有助於防止孩子上課走神。

多運動

最後一點是每個家長都可以做到的,也是學校老師不可替代的,那就是帶孩子多運動!多運動!很多孩子上課走神,專注力不夠,其實是運動量不夠。課外的精力沒有得到很好的釋放,只好在課堂裡釋放。

韓國知名學習心理治療師樸民根曾經提過,孩子坐在原地不動,流向大腦的血流量減少,神經傳達物質的分泌液停滯,會使注意力降低,反之,運動會使孩子的注意力提高。

運動是孩子創造快樂的最直接和最簡單的源泉。因為孩子運動中,身體會分泌多巴胺,多巴胺被人稱為「快樂激素」,讓孩子心情放鬆、愉悅,減少焦慮和壓力。

日本有一位小孩7歲,名字叫井田上二,被老師反映在課堂上經常盯著窗外看,這位小朋友每次被批評都很無奈:「我本來也想專心聽課,不知怎麼的就看窗外去了。」

井田的媽媽說孩子在家也常常三心兩意、專注力不足,有時候寫作業寫了一半,就跑廚房吃起了糖果,接著便把寫作業的事兒忘了。井田也因為注意力不集中而憂心。

後來心理醫生建議給孩子參與一些體育項目,比如踢足球、籃球或者舞蹈,最好每天進行。最終井田和媽媽選擇了踢足球。媽媽本來擔心孩子踢足球太累影響其他方面的精力,但媽媽最終看到的是一個精力充沛的井田,專注力也變好了。

有一部EBS學術權威紀錄片《沒有不會學習的孩子》中提過,人類大腦有個部位叫網狀激活系統,能持續地向神經細胞輸送刺激,使孩子能集中精力於一個物體。

壓力大或擔心過多會讓這個部位的功能下降,注意力分散。而當孩子處於快樂舒適的狀況下,網狀激活系統最活躍,孩子專注力越高。

所以,孩子通過運動能讓神經傳達物質的分泌液活躍,從而提高專注力,同時運動能給孩子帶來快樂情緒,快樂情緒繼而又能活躍網狀激活系統,最終有利於專注力提高。運動(快樂)專注力。

相關焦點

  • 小書包大道理,從會整理書包開始,讓你的孩子優秀起來
    學習習慣不好的孩子,書包裡雜亂無章,書本課本不整齊打卷撕書掉頁,文具不齊全。去學校不是忘記拿課本,就是忘記拿作業。鉛筆沒削好,文具沒帶全。那麼,整理書包就是從小讓孩子養成自我管理的好習慣,培養孩子自律的一種方式,會整理書包的孩子,一定會有好的學習習慣。
  • 孩子成績好不好,看他的課桌就知道
    更要命的是,他上課總在找東西。課都上半天了,書還沒找出來;卷子都講了一半兒了,他還在書堆裡扒來扒去; 同學們的筆記都快記完了,他的筆還沒拿出來.尤其是到了初三,布置的作業經常是寫試卷。前一天髮捲子,第二天老師接著講卷子,可他上課總找不到試卷,只好和同桌一起合看著試卷,筆記也沒法記,其上課效率可想而知。一個不會整理物品、書桌凌亂的孩子,成績很難優秀。
  • 孩子的學習成績好不好,看他的書桌一目了然!
    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很多,孩子的學習習慣、興趣愛好、飲食作息都是影響因素。孩子的學習成績好不好,看他的書桌一目了然!一起來看看吧!1、孩子成績的好壞,與書桌的整潔度有關從孩子書桌的整潔度可以看出孩子成績的好壞,一般來說成績好的孩子會把書桌整理得井井有條,不會雜亂無章。這些孩子做事具有計劃性,能夠合理地安排學習時間,學習效率高,學習用品清楚地知道放在什麼位置,不會出現找不到試卷的情況。
  • 孩子成績好壞,看抽屜就知道了!(深度好文)
    他的抽屜裡,亂七八糟的東西很多,擤過鼻涕的餐巾紙扔得每個角落裡都有,找一本作業本,要把抽屜裡的東西都拿出來,像擺地攤一樣。別小看一個小小的抽屜,對學生潛在的學業成績是有影響的。陳校長發現一個現象,抽屜整理好的學生,一般書寫很規範,課堂筆記也很規範。他認為,這是一種自我管理,也是學生核心素養之一。
  • 孩子成績好不好,看他吃的零食和桌鬥就知道!
    一個對零食飲料的質量、性價比都缺乏判斷力和鑑別力的孩子,學習成績很難好,因為判斷力和鑑別力,是學習中非常重要的能力。 其次,零食飲料對許多孩子構成了極大的誘惑,而一個面對誘惑缺乏抵抗能力的孩子,學習也很難好。
  • 學生常用文具檢出有害物質,快查下孩子書包,有就丟了!
    「醫生說孩子是輕微鉛中毒,可能和孩子平時的生活用品有關,我讓醫生看了孩子的文具,看見鉛筆頭上都是孩子的牙印。醫生說可能是鉛筆上的彩漆讓孩子中毒的。」,咳嗽等症狀依然不好。很多家長為孩子購買圖書時,往往只關注故事情節是否符合自己的理念觀點,畫面是否精美大方,並不關心圖書的出版是否合法,是否是綠色印刷的。可是家長們你們知道嗎?長時間用盜版圖書可能會對孩子身體造成不同情況的傷害,輕者孩子近視,嚴重的還可致癌和白血病!
  • 資深家庭教師:孩子學習成績好不好,我到他家裡看一遍就知道了
    文|好孕姐有一段時間,家裡孩子生病功課落下了,我四處尋找資深的家庭教師,幫孩子補習功課。最後,終於讓我找到一個合適的老師,我邀請她來家裡做客,談談孩子的學習情況,一起制定孩子的學習計劃。結果,老師只在客廳裡坐了一會兒,大致把我家看了一遍,就說我家孩子學習成績應該不錯。
  • 孩子成績好不好,看他的書桌和抽屜就知道?
    不過,此前有項研究,招考君還覺得有點靠譜,即南通有位校長發現——孩子的成績好不好 有時還真和抽屜整潔度有關有一個初一男生,看上去學習很認真,但是成績怎麼也上不來。班主任平時就有意識地留意了下他的抽屜。在某學校初二年一個班,查看班級成績排名前5的學生抽屜——4個學生的抽屜相當整潔,只有1個男生的抽屜不過關。課桌的整潔度與學生的學業成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的確有一定的關聯度。「善於整理書包、課桌和自己物品的學生,責任感肯定是強的,他們做事也是很認真的。
  • 開學前讓孩子學會整理收納書包,很有必要
    交完作業,書包和書桌上都亂糟糟的,找上課用的課本又需要一段時間。其他孩子已經跟著老師讀書或者記重點了,他還沒有進入狀態呢。裡裡外外這樣一算,一節課45分鐘,後者花在找東西上的時間就快三分之一了,上課效率怎麼可能高呢?這樣的孩子不光書包裡亂,學校的課桌、家裡的書桌也很亂。
  • 李玫瑾:孩子學習好不好,看他的眼神就知道,與智商高低無關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現在的孩子功課很多,即使是晚上放學回家還有不少的作業要做,甚至可能到了睡覺的時間還都做不完。如果做作業速度快還好辦,有的孩子做作業卻非常磨蹭,經常都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這也是令父母和老師非常煩惱的事情。萌萌的兒子今年7歲,學習成績不太好做作業也很慢。前些天做暑假作業,整整一上午時間一份卷子才做了一半,都快把萌萌急瘋了。儘管萌萌在一旁監督,也沒有多大的效果。
  • 你娃書包裡有沒有這幾樣東西?有一種容易導致性早熟,父母快查下
    導讀:你娃書包裡有沒有這幾樣東西?有一種容易導致性早熟,父母快查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你娃書包裡有沒有這幾樣東西?有一種容易導致性早熟,父母快查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學習好不好,看他的書桌就知道了!
    一個不會整理物品的孩子,說明他的邏輯能力差,缺乏條理性,成績很難提高。環境影響人,雜亂的書桌會讓孩子的內心跟著混亂,也會極大地拉低孩子的精神狀態。想想看,一個像豬窩似得位置,孩子能靜下心嗎,孩子能願意在這面看書學習嗎?
  • 你家孩子距離學霸只差一個書包整理術
    最近中學和小學陸續快開學了。好多小朋友又要開始回到學校了。新學期新開始,家長和小朋友們又要開始面對新一輪和學習成績的鬥爭。不過根據海貝姐姐的觀察,只要家長能幫孩子做到一件事情,寶寶就離學霸也不會太遙遠了。這件事情是什麼呢?
  • 孩子成績不好怎麼辦?別著急,這都是孩子未來寶貴的財富
    孩子的每一次低谷都是未來向上的財富 大家好,這裡是兔爸的奇妙冒險。今天我們要討論的問題就是孩子成績不好怎麼辦? 跟前的大多數家長一般都是在考試前給孩子做好獎勵措施,考得好就獎勵。
  • 小學生書包引關注!家長翻看後變臉,不知道下一秒會翻到什麼
    01、比偷看孩子日記更可怕的是翻書包一位家長曾經這樣說過,比偷看孩子日記最可怕的是翻開孩子的書包,因為當你翻看孩子書包時,不知道下一秒會有什麼掉出來。這個壞習慣我警告了她多次後才改變,看看面這個圖片,你就知道橡皮擦有多無辜多可憐了。(3)不認真聽課折磨課本每個學期發了新書後,老師都會要求家長給孩子們把課本甚至練習冊都包上書皮,因為老師知道,如果不包書皮,估計一學期沒結束,課本就被孩子折磨得面目全非了。
  • 孩子的書包是個「秘密小站」,看了書包後,家長:發現新大陸
    孩子的書包是個「秘密小站」,看了書包後,家長:發現新大陸孩子的書包就像叮噹貓的四維空間袋一樣,只要想找,總能在裡面找到奇奇怪怪的東西,比方說最近就有個寶爸臨時"突擊檢查"自己兒子的書包,結果打開書包一看,發現裡面塞滿了玩具卡片。
  • 看!這就是你家孩子在學校的抽屜,杭州這所學校老師說學生成績好不好,跟抽屜很有關係
    「這個好,這個好!」倪老師站在一張課桌邊,招呼我過去看。 這位同學的課桌兩邊各掛著兩個袋子。看到我在看同學們的課桌,他也好奇地湊過來。 陳奕洋說:「以前我也不怎麼注意整理課桌和書包,但是從初一到初三的過程中,我發現我們的課本材料越來越多,東西也越來越難找,所以我就基本保持一天整理一次的頻率。我自己的心得是,把語數英科社的書本都疊在一起,再把語數英科社的作業本、試卷都疊在上面,然後把紙巾之類的雜物放在邊上,這樣東西就比較好找。
  • 孩子書包成機器貓口袋?媽媽翻出各種「小玩意兒」,看後被逗樂
    文:幼子學堂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孩子入學後,父母們最為關心的就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了,顯然,在競爭激烈的今天,擁有好的學習成績會讓孩子在同齡人中更加能夠有機會脫穎而出。於是父母們對於孩子的學習成績也表現得更為重視,很多日常的生活細節也成了父母們極為關注的重點,父母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夠把心思更多地放在學習上。
  • 書包裡藏著孩子許多「小秘密」,打開書包,仿佛進入了一個新世界
    孩子書包裡的「小秘密」,你都知道哪幾條?秘密一:孩子的書包裡,藏著孩子的成績。有的媽媽總抱怨,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每次考試的名次都很差。自己身為媽媽,急在心上,卻又不知道從何下手。而一個成績不好的孩子,可能作業本都是新買的本子,每個本子上寫不了幾個字。②看書本:看孩子在書本上,做出的筆記狀態,也可以推測出孩子是否用心學習了。努力的孩子,上課認真聽講,筆記做的不錯。
  • 小書包大學問!貴陽一年級孩子的書包有「名堂」
    南明小學大隊輔導員劉麗利老師城西小學大隊輔導員尹璇老師書包選擇書包是孩子上學生涯中最重要的物品之一,猶如孩子的朋友,陪伴著他一天一天成長書包不應比孩子的身體還寬;背在身上,書包底部不要低於孩子腰部10釐米。背書包時,書包頂部不高於小孩頭部,腰帶位置應在腰部對落2-3寸之間。書包的底部與下背部等高,書包位於背部中間位置,而不是耷拉在屁股上哦。02 質料輕盈,肩帶闊寬。「輕」是挑選的重點,越輕越好,還要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