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位教齡30年的老教師聊天,她開玩笑地表示:通過對學校小賣部和學生多年的觀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愛吃零食愛買飲料的孩子,學習成績未必差;但總喜歡買垃圾零食和飲料的孩子,成績大都不會很好。
教室桌鬥裡很亂的學生,學習成績未必差;但桌鬥裡用品擺放整齊的學生,成績一定不錯。
她為什麼會這麼說?
01
為什麼零食和飲料與學習成績有關?
一個對零食飲料的質量、性價比都缺乏判斷力和鑑別力的孩子,學習成績很難好,因為判斷力和鑑別力,是學習中非常重要的能力。
其次,零食飲料對許多孩子構成了極大的誘惑,而一個面對誘惑缺乏抵抗能力的孩子,學習也很難好。
一言以蔽之,抵禦誘惑的能力有多大,你的能力就有多大。
成功者往往是自我控制能力非常好的人。
學習是一項非常需要自我控制力的高級活動,一個缺乏自我控制力、面對各種誘惑難以抵抗的孩子,要想學好,可能性非常小。
不少孩子,買零食飲料是跟風,別人買我也要買,別人吃我也要吃;在吃東西這點小事上,都缺乏主見的孩子,學習怎麼能好?
不跟風,不盲從,有主見,有決斷,是非常重要的學習素質。
所以,吃什麼當然和分數有關。
不過,這也只是有一定的道理,您千萬不要較真。畢竟,這樣天生吃貨的你我情何以堪?
02
為什麼桌鬥的整潔度與學習成績有關?
時任杭實外的陳校長說,他在杭實外初中部時,有幾個學生的桌鬥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考狀元的桌鬥,無論什麼時候都是最整齊的,小學的時候就是這樣。
他有自己整理桌鬥的方式,不管你問他要什麼資料,他都能準確地說出資料的位置,並且第一時間取出。
照他自己的理論就是「桌鬥整齊,腦子清爽」。
陳校長說,還有一個初一男生,看上去學習很認真,但是成績怎麼也上不來。
班主任平時就有意識地留意了下他的桌鬥。
原來這位男生習慣很差,上節課發的試卷,下節課老師要講評了,他竟然找不到了,即使找到了,也是一團紙,打開來皺巴巴的。
桌鬥裡亂七八糟的東西很多,擤過鼻涕的紙巾被揉成一團團,扔得每個角落裡都是,各種小玩意也不整理,找一本作業本,要把抽屜裡的東西都拿出來,像擺地攤一樣。
後來,班主任指導這個男生養成清理桌鬥的習慣。
整理個人物品和學習方法是相通的。
習慣整理物品,學習時也會樂於有條理、有規範地梳理所學的知識點,並且構建成知識體系。
後來經過一個學期的堅持,這個男生的桌鬥變得井然有序,成績也穩步提升,中考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關於桌鬥的整潔度與學習成績的相關性,錢江晚報記者還曾到幾所學校進行過小調查。
記者來到初二的一個班,查看班級成績排名前5的學生桌鬥——4個學生的桌鬥相當整潔,只有1個男生的桌鬥不過關。
一所中學副校長對記者說,課桌的整潔度與學生的學業成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的確有一定的關聯度:
善於整理書包、課桌和自己物品的學生,責任感肯定是強的,他們做事也是很認真的。
到了初中,學生的知識多了,需要經常去梳理,這時候腦子也好似一個抽屜,學生需要有一個好的習慣,把知識梳理好。
養成物品的歸類,可以讓學生培養出對於知識的歸類,這種能力對於初中段的學生來說,挺重要的。
03
不是每個人都是扎克伯格
不過,扎克伯格的桌面據說很亂!
Facebook之父、社交網絡時代的開創者扎克伯格,他的桌面的確是亂亂的。
教育界也有一種觀點:
「桌面混亂」與「創造力」是有聯繫的,因為這些人不受約束,思維上天馬行空。
而喜歡整潔的人,可能也會喜歡秩序、傳統、慣例、約定俗成,或者保守。
這樣的怪才、偏才,學校裡也有。
一位副校長告訴記者,她帶過一個五年級的學生,課桌亂七八糟,經常不交作業,原因是媽媽沒有幫他整理書包,他找不到作業。
就是這樣一個學生,相當聰明,成績甩第二名好幾條街,「他的數學思維特別厲害,一點就通」。
可是,老師們表示,「桌鬥原則」還是適用於大多數孩子的。
杭州師大附小一位語文老師表示,她教書14年,發現桌鬥整理乾淨、整潔的學生,自我保管意識強,這些學生的成績基本上是穩定的;而課桌整潔度不高的孩子,做事不夠有條理,動作慢,成績的穩定性不夠。
陸遊對兒子說:「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
我們想提高孩子的學業成績,功夫也在學業之外!
一個對食品的好壞有判斷力的孩子,一個能主動清理垃圾、維護美好的孩子,學習的潛力就很大,而且一定會越學越好,越來越優秀。
來源|錢江晚報
整理|學習控
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BLA BLA TIME
( 互 · 動 · 時 · 間 )
多關心孩子平時吃什麼零食
多提醒孩子整理書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