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運滿滿」完成C2輪5000萬美元和D1輪1.1億美元融資。創業僅三年,南京這家公司註冊卡車司機390多萬名,日成交運單24
萬單,市場覆蓋率78%
本報記者 陸春花祁績報導
對於公路貨運行業來說,「散、亂、差」的標籤一直 存在。
3年前,全國整車貨運市場產值超過3萬億元。但 卻存在物流行業運輸成本偏高、信息不對稱、資金流 動難、整體效率低下等行業痛點。
這讓眾多創業者望而卻步的同時,也讓他們看到 了改善的空間。
眾多物流人和跨界的網際網路物流人紛紛各顯神 通,想通過物流APP推動行業內痛點的解決。
2013年至2015年,數百家貨運APP風起雲湧,其 中多家更是得到了資本的青睞。
2016年,「運滿滿」宣布完成C2輪5000萬美元和 D1輪1.1億美元融資。這家成立運營僅3年的創業 公司,註冊卡車司機390多萬名,日成交運單24萬 單,市場覆蓋率78%,已成長為國內最大的車貨匹配 平臺。
而創立「運滿滿」之前,他們對物流只能算是「門 外漢」。
總裁苗天冶
創始人張暉
物流園「亂象」
在對貨運物流市場進行調研時,苗天冶至今仍清晰記得第一次去物流園時的情景:幾千輛重卡整齊排列在停車場上,蔚為壯觀;類似於信息大廳的物流園,蓋得像菜市場,有成百上千個門面,每個門面裡面坐著一個貨主。
讓他感到詫異的是,所有門面內都有一塊小黑板,貨主將連夜收集到的貨源信息寫在上面,然後守株待兔,等候找回頭貨的重卡司機上門。張暉和苗天冶去了華東、華南多個城市的大型物流園,發現情形大同小異。
「幾萬億的貨運物流市場就靠這種方式交流,效益低下,而且交易成本很高,太原始太落後了。」苗天冶認為,PC 網際網路之所以對貨運物流行業沒有產生任何影響,是因為沒有應用場景,司機和貨主都不可能坐在電腦前交易。
他發現了長途貨運的配貨市場仍在採用最傳統的模式:一塊小黑板上寫上需求,進行人工撮合。除了交易方式原始、信息化程度低,這個領域最大的企業市場份額也沒有超過2%,新興創業者幾乎還沒有進入這個領域,群龍無首的散亂格局非常適合做一家平臺型的公司。
「運滿滿」誕生於南京
2013年年底,張暉帶領團隊自主研發的智能管車配貨軟體——「運滿滿」這家國內首家、基於移動網際網路技術開發的免費智能找車配貨平臺,將移動網際網路帶入了傳統的物流行業,把司機和貨主都請到線上來,讓他們免費找貨、免費找車。
而這家公司最初的成立地點是在雨花臺區,西善橋街道黨工委書記王金玉則主動將幾名創業者引入街道落戶,免費提供了辦公場所以及創業團隊必需的工商、稅務等服務。
就這樣,張暉、苗天冶等人在西善橋開發了「運滿滿」第一款APP。
「在阿里工作期間,我們都是從江蘇入職,在華東成長起來的,只是在離職之前,被分別派往了北方和南方。我和張暉都是江蘇人,而創業之初,從工作的便利性來說,南京成為了我們的首選。」「運滿滿」總裁苗天冶這樣描述他們和南京以及阿里的淵源。
在2016年9月舉行的南京金洽會雨花臺區專場上,總投資2000萬元的「運滿滿」全國總部正式籤約落戶軟體谷,面積達8000多平方米。苗天冶表示,「運滿滿」將在軟體谷打造全新的全國公路貨運調度展示中心和全國公路貨運大數據信息中心。
找準司機和貨主的痛點
有了這樣的直觀感受,也有了產品,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如何讓用戶自願到你的平臺上來。
物流園是在中國製造起步以後,大量的公路物流的需求下產生的。不難發現,物流園大多分布在郊區,離卸載的貨倉有一定距離。這樣一來,往往就會造成大量的空駛。
比如一個司機從這個城市拉貨,到另一個城市卸貨,卸完貨以後,從貨倉到物流園找回程的貨源、交信息費,再從物流園空駛向下一個貨倉收貨。「這個中間產生的成本對於司機來說是很大一部分。」苗天冶說。
貨主也是一樣,他們定義的貨主不是工廠貨主,也不是三方物流公司,而是信息部,社會上俗稱為「黃牛」。他們從工廠生產結束到拿到貨運信息,每天已經很晚。第二天要早起來到物流園將信息寫到小黑板上,坐在那裡守株待兔。
「在雙方這種情況下,利用我們的軟體可以極大的幫他們提高效率,節省成本。現在是貨主晚上收到工廠的貨源信息,就可以直接在軟體上發布,發布完了以後,就會有司機打電話過來協商溝通,基本上很快就能提前將第二天的貨定下來了。這種打破了時間與空間局限的發貨方式方便又高效,受到貨主們的熱烈追捧。」苗天冶說。
現在,「運滿滿」的註冊卡車司機已經達到390多萬名,日成交運單24萬單。
新的獨角獸企業誕生
2013年11月,獲由天使投資人王剛所投的數百萬人民幣天使輪投資;
2014年11月,獲500萬美元A 輪融資,投資方為光速中國;
2015年5月,獲億元及以上人民幣B輪融資,紅杉資本中國領投;
2015年8月,獲數億元C輪融資,馬雲旗下雲鋒基金領投;
2016年6月,獲知名險資領投5000萬美元C2輪融資;
2016年12月,獲紀源資本和襄禾資本聯合領投的1.1億美元D1輪融資。
目前,「運滿滿」已啟動D2輪融資。
至此,「運滿滿」成為了眾多車貨匹配平臺中唯一一家完成D輪融資的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元,正式邁入獨角獸企業行列。
苗天冶說:「我們還是希望用生態的思維去重治整個行業的秩序,靠「運滿滿」一家來做,那叫『帝國』,而協同所有的行業決策和生態決策一起來做,這叫『生態』。往往帝國思維的公司,哪怕產品服務和賽道再好,我覺得百億美金是他想像的天花板,但是做生態的公司,才有機會去觸碰到1000億美金的級別。我們還是希望協同所有的生態決策去共同推動行業的發展,所以並不排斥其他的同行業者。
在苗天冶看來,「運滿滿」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改變中國公路運力的流量和流向。基於智能化的調度方式能夠將無車承運這一業務擴展的更好,但這需要大量的數據基礎。
用數據 降低物流車輛空駛率
這也是「運滿滿」從創業初期就一直在做的——苗天冶他們剛起步時就在做數據架構。三年以來,運滿滿在全國調度的運力網絡裡沉澱了大量的數據,現在「運滿滿」每天會有3TB左右的海量數據注入系統,「在未來可能一天就積累到幾百TB的數據,我們現在已經上線了一個基於海量數據分析的智能化調度系統,」苗天冶說。
「基於數據,我們未來可以做很多事情。」苗天冶說。
首先,就是通過深入的挖掘、分析,包括匹配算法,通過技術的驅動去改變公路物流運力的流量和流向。據了解,中國的社會物流總費用在GDP中的佔比為16.6%,但物流車輛空駛率高達37%,而在美國,這兩個數據分別僅為8.9%和8%。空駛率產生的核心原因,就是發展的地域不均衡,帶來的貨物流量不對等。
「之前司機都是從A到B,再從B回A這種點對點的來回倒模式,但是,現在『運滿滿』的人工智慧調度系統會建議他去C,去了C以後也不一定要回B,再去DEF,最後回A。這樣就能把空駛率降下來,優化整個行業的效率。」苗天冶舉例說。
基於數據的「迷你新型物流園區」
「我們是一群有情懷的創業者,為什麼這麼說,整個行業的從業者太苦了,我們這些用戶其實都是用自己的汗水去掙錢。數據顯示,整個行業有接近20%的公路車禍是重卡司機的。我們想構建一個基於重卡全生命周期和整個公路戰線物流的全產業鏈的消費服務生態體系,讓整個公路物流變的更美好。」苗天冶說。
目前,「運滿滿」有得是大量的數據,這個數據當中有很多司機的運行軌跡和位置數據,這些司機其實沒有特定的場所和特定的人群給他們提供服務,他們在停車場停下來以後,有些人就會把引擎蓋掀起來掛衣服,車下面有個吊床,酒精爐在車上,其實整個家就在車上。加油、更換輪胎、更換機油、常規維修保養等,都會讓他們產生距離的空駛,造成浪費。沒有人專門為了這一群人去規劃合理的路網節點、合理的地方去幫他們提供必要的服務。
「我們希望做的是像美國一樣的『司機驛站』,給他們提供全量的服務。未來,我們規劃建多個『迷你新型物流園區』。我們的目的就是讓這些人在掙得高收入的同時,也能獲得最好的用戶體驗和消費體驗,讓他們被服務、被認可、被尊重。」苗天冶說。
未來,還可以基於數據的車和司機,遠程去監控他們的健康狀況,或者司機的疲勞駕駛程度和脈搏,把司機的醫療健康與保險公司打通,甚至可以遠程提供很多數據的傳輸和交互。這樣,可以極大的減少整個公路物流的交通事故的比例。
建立自己的誠信系統
與此同時,「運滿滿」也在建立自己的誠信系統。
羅賓遜能夠在美國做得這麼好就是離不開美國國內一套良好的誠信體系。「運滿滿」希望在中國貨源行業也把它建立起來,他們分別對司機和貨主兩端設置了一些運營準則,司機與貨主的交易完成之後,「運滿滿」有專人負責追蹤服務質量,最後評分,對嚴重違規的用戶,會列入黑名單。
「原先在物流園的成交場景,沒有任何一個平臺去提供這種誠信體系的時候,平均每發4票貨,就有一次糾紛,行業的糾紛率是在26%,這是非常高的。」苗天冶說道,通過他們建立的一系列的平臺運營規則,現在他們平臺的糾紛率已經降到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