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時6年,從幾萬、幾十萬到千萬銷售額,成功將永和豆漿打入河南市場,這是一場突破。
實現這個突破的人,就是永和豆漿河南大區經理張克超。
張克超介紹,剛接觸時,永和豆漿在河南的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且不符合當地人的口味。為了打開市場,他進行市場調研,在大型超市推行體驗式消費,參加各種活動,採取了多種推廣方式。
經過6年辛苦,如今,永和豆漿在河南的經銷商達到35家,預計2016年底,經銷商達到50家,全面覆蓋河南各地市大小型商超。2015年商超銷售額達到五六千萬,預計2017年可以過億。
初期遭遇困難
2008年,臺灣豆漿品牌永和豆漿進軍河南市場。然而,對於喝慣了米粥、稀飯的河南人來說,豆漿並不適合他們的飲食習慣。河南的豆漿市場開闢可謂步履維艱。直到2010年,永和豆漿在河南地區的市場仍在起步階段。
偶然的一次機會,經過朋友介紹,張克超接觸到了永和豆漿。通過一段時間的了解,他非常認同永和豆漿的經營理念,並對永和豆漿的市場充滿了希望。於是,他開始做永和豆漿的豫南市場。
但是,那時豆漿還未深得人心。無論是自家豆漿機做的,還是門店裡銷售的,很多人都不是很喜歡,主要是適應不了豆漿的口味。張克超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他知道不是豆漿不好,而是家鄉人喝不慣。但是他又覺得,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豆漿的營養價值和它傳統健康的特性,必定會成為一個消費趨勢。
雖然打開河南市場很難,但是張克超並沒有放棄。他用了兩年的時間,基本完成了河南各大地市商超的擴張,2013年,張克超開始接管永和豆漿的河南市場。
多種推廣方式突破市場
通過市場調查,張克超了解到,大家不喜歡喝豆漿的原因很多,但大多是因為不適應豆漿的口感。可是,永和豆漿與一般小作坊或者門店裡的現磨豆漿不同,這就是永和豆漿的口感。
張克超介紹到,一般的小作坊或者門店的豆漿雖然是現磨的,但是沒有去除豆渣,導致消費者喝起來渣感很強。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消費者很少知道大豆裡含有嘌呤,如果過多的攝入會引發痛風或各種炎症,而大豆嘌呤最直觀的表現就是豆腥味兒。
但永和豆漿能完全去除這些不適感。在這一點上,永和豆漿公司曾劃撥上億元引進國際上最先進的生產設備,其嚴密性、規範性、自動化程度等遠遠優於小型的研磨機,食品安全性也是小型研磨設備無法比擬的,且其精華營養部分不會被絲毫破壞。
為了改變人們對於豆漿的認識,讓大家體會到永和豆漿的好處,張克超先採用體驗式消費的方式。
為此,張克超和他的團隊在各大商超裡做試飲活動,讓他們親身體驗到永和豆漿的口感和品質,從而認可並喜歡上永和豆漿。
同時,張克超還帶領他的團隊支持了河南大戲72小時唱不停、全民健身運動會、河南健康舞起來、早餐工程等一系列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喚起人們從吃早餐到品早餐、享受早餐的意識,把人們對早餐果腹的思想轉變為追求美味營養健康的方向上來。
而且,在自己的生活中,他也在不遺餘力地傳播健康營養綠色環保的生活理念,推廣傳永和豆漿。每天早晨他都會去跑步,每天喝一杯豆漿。正如他所說,「只有自己先體驗過,我在向別人介紹永和豆漿時,我才能準確介紹它的優缺點。」
在張克超的努力下,永和豆漿在河南的市場完全被打開,也實現了很多突破。
6年時間實現千萬銷售額
2010年前,永和豆漿在河南沒有多少人知曉,銷售額只有幾萬。但經過張克超的經營,2015年銷售額達到5000多萬,還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
張克超說:「目前,永和豆漿在河南的經銷商有三十五家,預計2016年底,經銷商達到50家,全面覆蓋河南各地市大小型商超,2015年商超銷售額達到五六千萬,預計2017年可以過億,而永和豆漿進入河南市場以來,產品在河南區域幾乎達到消費者零投訴。」
現在,永和豆漿除了進駐商超以外,還不斷進入養生會所,賓館,酒店,美容院等場所。在開拓銷售渠道的同時,也在幫助消費者樹立健康養生的生活理念。
面對如今的成績,張克超並沒有驕傲。他覺得工作就像做人一樣,首先要有自己的使命感。能扎紮實實做六年,他不僅是把它當作一份工作,而是一種責任,為傳承永和的品牌而盡的工作責任,為建立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而盡的社會責任。永和的平臺成就了他在事業上的有所為,他願意為永和盡心盡力。 (郭倩茹 王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