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語、新韻均更新!新版《漢語手指字母方案》今起實施

2020-12-22 北京日報客戶端

今天(11月1日),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漢語手指字母方案》和《中華通韻》正式實施。前者將代替56年前的老方案,作為國家通用手語規範化最新成果,與《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共同服務聾人語言生活和聾校教學質量的提升;後者是新中國語言體系中的新韻書,將與當前的舊韻書並存使用。

這兩項規範由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標準審定委員會於2019年3月審定通過。其中,《漢語手指字母方案》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共同發布實施。

新實施的《漢語手指字母方案》將代替1963年12月29日發布施行的原方案。該規範保持了原方案簡單、清楚、形象、通俗的基本設計原則,吸收現代語言學和手語語言學的理論成果,根據手指字母使用實踐中發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修訂。在內容體例、圖示風格上與2018年發布實施的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保持一致,與原方案相比更加科學、規範,更加符合現實需求。作為國家通用手語規範化最新成果,該規範與《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共同服務聾人語言生活和聾校教學質量的提升,助力聾人特殊教育,有力促進殘疾人文化、教育事業的繁榮與發展。

《中華通韻》由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發布試行。《中華通韻》由中華詩詞學會組織研製,是新中國語言體系中的新韻書。《中華通韻》將服務廣大師生、詩詞愛好者閱讀和創作詩詞等韻文的廣泛需求,為優秀傳統文化的繁榮發展和全民族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該規範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漢語拼音方案》《通用規範漢字表》等語言文字法律法規和規範標準為依據,以音韻學理論和詩詞創作實踐為基礎,有利於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更加熱愛、學習和創作詩歌,也有利於專家學者對新韻作品的研究,是適應語言發展變化和時代進步的重要成果和新時代中華傳統詩詞持續發展的新標誌。該規範的實施不會取代舊韻書,將在尊重個人選擇,「知古倡今、雙軌並行」的原則下,與當前使用的舊韻書並存。

相關焦點

  • 《漢語手指字母方案》和《中華通韻》兩項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
    2019年11月1日,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漢語手指字母方案》和《中華通韻》正式實施。兩項規範由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標準審定委員會於2019年3月審定通過。其中,《漢語手指字母方案》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共同發布實施。《中華通韻》由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發布試行。
  • 手語有新版本了!3000多新詞進入手語課堂(視頻)
    安全帶不再只有一種手語表示,妻子和丈夫簡化為一個手勢,隨著11月1日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漢語手指字母方案》正式實施,它將和去年7月實施的《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共同服務聾人語言生活和聾校教學質量的提高。
  • 三部委發布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和盲文方案,7月1日實施
    中新網 資料圖5月21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教育部網站獲悉 ,《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和《國家通用盲文方案》近日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規範標準審定委員會審定,經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同意,作為語言文字規範發布,自2018年7月1日起實施。
  • 教育部:兩項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11月1日正式實施
    11月1日,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漢語手指字母方案》和《中華通韻》正式實施。其中,《漢語手指字母方案》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共同發布實施。《中華通韻》由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發布試行。
  • 手語「普通話」和盲文「規範字」發布
    圖/視覺中國《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和《國家通用盲文方案》將於7月1日起實施昨日,記者從教育部了解到,今年7月1日起,《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和《國家通用盲文方案》將作為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正式實施,這意味著手語和盲文有了國家標準,手語有了「普通話」,盲文有了「規範字」。
  • 《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國家通用盲文方案》於7月1日起實施—— 手語有了「普通話」 盲文有了「規範字」
    一位北京聾啞人去甘肅旅遊,他打的手語,當地聾啞人能「聽」懂嗎?一位盲人摸讀盲文,因為現行盲文大多不標聲調,他能根據上下文「猜」出這個字嗎?《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和《國家通用盲文方案》作為語言文字規範發布,已於今年7月1日起實施。
  • 教育部就《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國家通用盲文方案》答問
    原標題:我國手語和盲文規範化工作的新裡程碑《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國家通用盲文方案》研製組負責人就有關問題答記者問  近日,經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標準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國家通用盲文方案》由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同意正式發布,將作為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自2018年7月1日正式實施
  • 新漢語拼音正詞法10月1日實施 姓名首字母大寫
    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新修訂的《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將於今年10月1日起實施。如何拼寫漢語的人名地名,如何拼寫漢語的數詞、量詞、連接詞、形容詞等,都有了「法定」規範。
  • 《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國家通用盲文方案》研製組負責人就有...
    近日,經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標準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國家通用盲文方案》由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同意正式發布,將作為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自2018年7月1日正式實施。就《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國家通用盲文方案》相關問題,兩項規範研製組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 新漢語拼音正詞法規則10月1日實施 姓和名首字母大寫
    名字拼音「姓前」「名後」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新修訂的《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將於今年10月1日起實施。如何拼寫漢語的人名地名,如何拼寫漢語的數詞、量詞、連接詞、形容詞等,都有了「法定」規範。
  • 新版《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下月起實施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的認為應該是姓的首字母大寫,後面的都小寫;有的認為名和姓首字母都大寫;還有的認為,應該把名字寫在前面,後面寫姓……究竟怎樣才是最正確的寫法?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新修訂的《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將於今年10月1日起實施。如何拼寫漢語的人名地名,如何拼寫漢語的數詞、量詞、連接詞、形容詞等,都有了「法定」規範。
  • 紀念《漢語拼音方案》頒布50周年新聞背景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2001年1月1起施行)  ――第十八條: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以《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拼寫和注音工具。《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範,並用於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初等教育應當進行漢語拼音教學。
  • 聾啞人用的手語有方言上的差異嗎?手語不通用會有多麻煩?
    首次在中國舉辦的世界手語大會上,主席臺旁邊有 4位手語翻譯,別為:韓國手語、自然手語、國際手語、中國手語,同時用4種手語全程「直播」開幕式,他們用不同的表達手式,表達著同樣的內容,讓我們真正見識了手語中的「方言」。
  • 手語「普通話」和盲文「規範字」發布 7月1日起實施
    手語「普通話」和盲文「規範字」發布 7月1日起實施 原標題:   張淳藝  近日,《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和《國家通用盲文方案》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規範標準審定委員會審定,經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
  • 漢語人名地名拼音將有"法定"規範 十一起開始實施
    中廣網北京9月24日消息(記者郭淼)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新修訂的《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將於今年10月1日起實施。如何拼寫漢語的人名地名,如何拼寫,漢語的數詞、量詞、連接詞、形容詞等將有"法定"規範。
  • 網課、大賽、MV……「推通」手語盲文有妙招
    這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語言文字工作的高度重視,在我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歷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手語和盲文是我國三千多萬聽力殘疾人和視力殘疾人溝通交流的工具,是國家語言文字的重要組成部分。
  • 1958年,《漢語拼音方案》頒布實施
    出於多方面的需要,當時的一些西方傳教士開始運用拉丁字母來擬定漢語拼音。最先擬定的拉丁字母漢語拼音方案是1605年在北京出版的《西字奇蹟》,由義大利耶酥會傳教士利瑪竇制定的。這個方案是有系統地用拉丁字母制訂漢語拼音方案的開端。
  • 漢語拼音新規將實施 拼音中文名須姓在前名在後
    10月1日起實施的新版《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規定  拼音中文名須姓在前名在後  本報訊 (記者 王蔚)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新修訂的《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將於今年10月1日起實施。
  • 手語課堂|手語無聲勝有聲
    手語與語言的差別則主要在於語音這個問題上和聾啞人是否以手勢進行思維。在日常生活中,聾啞人想問健全人一些問題,但健全人看不懂聾啞人的手語,該怎麼交流呢?本期,團團將帶領大家了解並學習一些基礎手語,讓健全人更了解聾啞人的手語。據相關手語的研究調查:遠古時代初期,並沒有產生語言和文字。我們的祖先在生活與勞動的過程中,通過簡單的發音與手勢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 手語盲文「國標」發布
    記者從教育部獲悉,《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簡稱「通用手語」)和《國家通用盲文方案》(簡稱「通用盲文」)近日由中國殘聯、教育部、國家語委正式發布,將作為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自2018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意味著,手語有了「通用語」,盲文有了「規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