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七月七是什麼節日?有什麼習俗和說法麼?

2020-12-24 響水大米

明天就是七月七日,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在我國古代人的思想中,認為凡是重日都有特殊的重要意義,比如人們常熟知的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等傳統節日,七月七作為下半年第一個月份的重日,人們賦予了這個節日更多的傳說和意義。

歷史上每個傳統的節日人們都要賦予一段美麗的神話傳說,七月初七的傳說是人們熟知的牛郎織女的傳說,詩經中曾有過記載:

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

這是最早關於牛郎織女傳說的記錄。意思是說天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被銀河所阻擋,牛郎織女心系對方而無法相見。最後是飛來飛去的喜鵲在銀河上搭起一座鵲橋,讓兩人在每年的七月七日相見。

在古代的時候,七月七這一天因為有了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所以衍生出來兩個活動,一個是乞巧,女孩子們在這一天會穿針引線比賽誰的針線活更好,炫耀自己的女工,看看誰的手最巧,所以人們都傳說在這一天針線活比賽的冠軍,會得到織女的靈巧的技藝。再有就是人們都認為這一天適合談情說愛,是相戀男女向對方表白的日子。

古時候在這一天的參與者主要人員是未成家的少女,所以古代把七月七這一天稱為是「女兒節」或少女節。這就是七夕節的由來,後人根據這些傳說將這一天定義為「中國的情人節」,現在七夕節也被國家列入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南方地區流傳的習俗是在七月初七的這一天,接露水洗手洗眼,傳說這是牛郎織女相會留下的眼淚會讓人眼明手巧,也會將新鮮的瓜果擺在院中,以祭拜織女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的傳統。不同地區會有不同的美食來慶賀七月初七,人們把這些特殊的美食稱為巧食、巧果、巧飯。

農村七月七是什麼節?你們那裡有什麼習俗?歡迎大家交流,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明日農曆七月七,民間情人節,七夕農村有哪些習俗禮儀?
    七月七,是月份和日子重疊的日期,在我們國家,不管是正月正,二月二,還是六月六,七月七,都是有紀念意義的節日。七月七這天就更富有浪漫色彩了,國外有二月十四情人節,我們民間有七月七,七夕節。之所以稱為七夕節,也是因為這個日子大家都是晚上來慶祝。一年兩次的情人節都是商家們大力促銷,讓小情侶們買單的大日子。咱們中國的七夕節是如何由來的呢?
  • 農村老話:「七月半沒事別往河邊站」是什麼意思?中元節有啥講究?
    中元節的由來,中元節的產生應該是屬於融合了民間風俗與道家及佛教文化為一體的節日,最早在漢代人們就開始有了祭祖的傳統,因為這個時期真是農作物成熟的季節,將最新鮮的食材食物供奉給祖先,希望祖先保佑家人的健康和來年的豐收。
  • 在農村中元節「燒包」祭祖是七月十四,還是十五日?有啥說法嗎?
    摘要:在農村中元節「燒包」祭祖是七月十四,還是十五日?有啥說法嗎?文/農夫也瘋狂時間過得真快,2019年又過去了一大半。進入八月份也迎來了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那就是「中元節」。在有些地方也叫它「七月半」,或者是鬼節、施孤,佛教稱它為「盂蘭盆節」。這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節日,其也和清明、重陽節、除夕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祭祖節日。在中元節期間有祭祖、放河燈、燒紙錠的習俗。那在農村,中元節「燒包」祭祖是哪一天,是七月十四還是十五日?有什麼說法嗎?在中元節前有「上元節」,後面有「下元節」。
  •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 中元節有何習俗?(圖)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 中元節有何習俗?……可見中元節之俗,遠自漢代即已有之,雖然有各種說法,但是歷代流傳不衰,以至今日,已有兩千年之歷史矣。傳統中元節包含敬祖祀先和大做普度兩項主要內容。而「鬼仔節」做普度的活動尤為隆重熱鬧,於下分而述之。
  • 七月十五中元節,中元節是怎麼由來的?中元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中元節也是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聖誕日(誕辰),中元節,即七月半祭祖節,又稱施孤、鬼節、齋孤、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
  • 「七月半,鬼亂竄」,中元節是怎麼來的?都有什麼習俗?
    中國的悠久歷史讓這個古老的東方帝國有很多的習俗,正是因為如此顯得中國神秘又富有韻味,中元節就是人們常說的「鬼節」。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有句古話叫:「七月半,鬼亂竄。」就是描述的這一節日,也因為涉及到鬼魂這個節日的神秘色彩也更加的濃鬱,很受家中長輩的重視。
  • 「七夕節」的農村習俗,你不知道的「情人節」,其實是祭祀專用
    在農村可能更多人會直接將「七夕節」通俗說成是「七月七」,其實這完全不為過,因為在老家那邊對於「七月七」的定義,並沒有那麼浪漫,只是一年中的一個標誌性節日,但是相比於浪漫的「情人節」,在老家的風俗裡其實「一點兒也不浪漫」,反而略顯悲傷,其實是祭祀死人專用的節日。
  •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哪一天?中元節的來歷七月半鬼節30條禁忌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是哪一天?每年夏曆七月十五這天,是中國傳統中的重要節日——中元節,但是,「中元節」是中國道教的叫法;夏曆七月十五這天,佛教稱之為「盂蘭盆節」。關於中元節在中國的民間還有一個說法叫七月半鬼節。你們知道中元節的來歷禁忌嗎?
  • 2017年中元節是什麼時候 中元節有什麼習俗
    2017年中元節是什麼時候 中元節有什麼習俗時間:2017-08-26 09:11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7年中元節是什麼時候 中元節有什麼習俗 2017年中元節是哪天?中元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俗稱鬼節。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是什麼節 中元節又稱什麼節傳統習俗有哪些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是什麼節 中元節又稱什麼節傳統習俗有哪些  中元節 ,俗稱鬼節、七月半、施孤、地官節或齋孤,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七月十四),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民間有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中元節由來、習俗、吃什麼
    每年的農曆7月15日是中元節,那麼中元節是什麼節,中元節的來歷,中元節都有哪些習俗?下面小編一一為大家解答。  中元節又稱「七月節"或盂蘭盆會",為三大鬼節之一。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根據古書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
  • 農曆七月有什麼節日 七夕和鬼節了解一下
    現在是2018年農曆七月初二,關於這個月份在民間被稱之為「鬼月」,因為這個月有我國傳統的鬼節,除了鬼節之外七夕也在這個月中。   七夕節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鬥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
  • 農村老話「冬至大如年」是什麼意思?為何冬至有「燒紙」習俗?
    農村老話「冬至大如年」是什麼意思?為何冬至有「燒紙」習俗?這不,馬上就要冬至了,今天農夫就和大家來聊一聊和冬至相關的一些話題。(1)農村的老話「冬至大如年」是什麼意思嗎?冬至是中國傳統的24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這也是在最早一個被確定的節氣。在古代的時候,冬至不只是一個節氣,還是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
  • 農村的中元節,都有什麼習俗?
    七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元節,民間俗稱作「七月半或是月半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一樣,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祭祀大節,也被人們稱作為「鬼節」。作為我國民間大型的祭祀節日是有諸多講究的,一直以來,這個節在我們農村是被人們非常重視的。
  • 乞巧節是幾月幾日農曆 七夕乞巧節過後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乞巧,中國歲時風俗,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乞巧節的時間具體是幾月幾日呢?在中國乞巧節過後是哪個傳統節日呢?乞巧節是幾月幾日農曆  農曆七月初七  農曆七月七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
  • 今天七月十五中元節,為何民間說是三個節日?有哪些風俗和禁忌?
    中元節作為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最大的內涵體現便是寄託哀思。人們會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舉行各種各樣的祭祀活動。 民間將中元節稱作七月半,而道教則稱其為地官節,佛教則將其稱作盂蘭盆節,所以可以說是三個節日。 從這一點其實就可以體現出,中元節其實是一個三位一體的節日。
  • 七月半很快到來,詳談農曆七月半該做些什麼
    七月半是先輩們留下來的一個傳統節日,也稱之為鬼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該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 「七月半,鬼門開」,中元節是個什麼節日?老祖宗留下哪些習俗呢
    今年的中元節馬上就要到了,相信不少地方的馬路上,又多了一些燒紙錢和元寶的人。「鬼節」一詞成了中元節的代名詞。那麼這個節日究竟是怎樣來的?又有哪些習俗呢?中元節的由來中國傳統節日中有三個「元」節,分別是上元節,中元和下元節。
  •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七月半中元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  中元節俗稱亡人節、七月半,是我國古代傳統節日,與清明節、寒衣節並稱為三大鬼節。起於北魏的中元節迄今已千年有餘,在這一天,放燈讓鬼魂得以轉世的習俗時代承襲,並在發展過程中融入了時代特色。  而在佛家的說法裡,七月半這天要感恩報答父母的生長養育之恩。
  • 今日是七夕節,農村過七夕節都有什麼習俗?一起來看看吧!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今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等。現如今,七夕節被人們看做是情人節,而最早的起源則是來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和婦女穿針乞巧,而後才賦予了牛郎織女的故事,變成了象徵愛情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