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朝鮮歷史上的有識之士都反對廢棄漢字?原因在這

2020-12-16 覃仕勇講史

中國是世界公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在其他三大文明古國都已經湮滅的情況下,中國也經歷過無數磨難,卻以其頑強的生命力生存著,生生不息,代代相傳,並在新世紀煥發出絢麗的光華,高高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全世界的歷史學家和社會科學家無不為之感到驚奇和震撼,在感謝中國為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貢獻的同時,都會思考同一個問題,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龐大的中國有著這樣巨大的凝聚力,即便飽經災難和戰火,也未能分崩離析,並且愈加強大,不斷同化、融合外來民族、外來文明。

臺灣學者柏楊給出的答案是:中國漢字。

柏楊認為,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的文明成功流傳至今沒有間斷,其中原因就是中國的漢字,歷朝歷代淵源流傳,文化底蘊積累深厚,所以文明怎麼都滅不了。其他的文明,如埃及,文字就換了好幾種,現在的埃及人都不認識自己祖宗的字了;巴比倫,自始至終沒有自己的文字,留下的文獻更是有限,到最後被波斯滅了國,自己的國民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繼承,只好混到別的民族裡面去;而印度呢,更別提了,至今還是用別國的語言。

的確,漢字,是我們祖先的偉大創造!

即使到了今天,同一個漢字,可以在不同方言中出現不同的讀音,但它所要表達的含義,都是的。

就是中國的漢字,把十幾億中國人的心緊密連結在一起,難割難捨,成為了一個共同體。

在漫長的文明發展史中,中國一直影響著世界,東亞的許多國家更是直接受益者。

就拿朝鮮半島上的韓國來說,這個國家在歷史上大部分時間都是中國的國,對中國文化一脈相承,雖然現在韓國媒體經常說「韓文是人類創造的文字中最優秀的文字」,但在韓文誕生之前,韓國國內通用文字都是中國的漢字,其後來也一度以「小中華」自居。

說起韓文的創製,就不能不提一個人,即朝鮮王朝的第四代國王世宗李裪。

現在的韓國人為了紀念這位「歷史功臣」,不但尊稱他為「世宗大王」,還在新版10000韓元的票面上就採用了這位「世宗大王」的頭像。

相關焦點

  • 此人是朝鮮的世宗大王,曾去漢語創韓語,卻遭大臣一致反對
    蘇聯和美國政府在朝鮮半島以北緯38度為界線分別接收,1948年8月朝鮮半島南部成立大韓民國,同年9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也在38度以北正式宣告成立。朝鮮半島雖然分裂為兩個國家,但是歷史上兩國卻是同根同源,有著相同的文化習俗 ,而且文字和語言也都是相同的。
  • 用了2000多年漢字的朝鮮,為何突然廢棄漢字,原因竟是這樣
    說起漢字,許多人都不陌生,作為傳承千年的文字,漢字是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世界的財富,在古代我國的實力也是非常強,有許多的周邊國家都俯首稱臣,有些還專門派人來學習我們的先進文化。朝鮮古籍身為我們的近鄰朝鮮,在歷史上也與我們有很深的淵源,現在席捲中國的「韓流」,也讓我們認識了朝鮮文字,但在古代他們使用的卻是漢字。
  • 為什麼朝鮮和越南都廢了漢字,日本卻堅持至今?
    漢字作為象形文字,筆畫繁複複雜,並不容易如同英語一般成為全球通用性的語言,然而縱觀東亞文化圈,不難發現漢字在歷史上的朝鮮、越南、日本等國廣泛的使用範圍,迄今漫步日本街頭,以中文寫就的廣告標語仍然處處可見,可是韓國與越南已寥寥無幾。那麼,漢字何以造成如此磅礴的文化輸出?為什麼朝鮮和越南都早早廢止漢字使用,日本卻沿用至今呢?
  • 韓國人為什麼要「復活漢字」?8分鐘看完朝鮮半島的文字歷史
    即使在近代中華沉淪後,漢字仍然保持著一定的影響力,比如日文中仍有大量的漢字,然而在朝鮮半島,情況似乎有些不對,朝鮮半島現在無論是朝鮮還是韓國都是用著自己的民族文字——諺文,這裡面是不含漢字的。但是,要說韓國人完全不懂漢字,好像也不是…那麼,朝鮮半島的漢字歷史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 已經廢棄漢字的韓國,為什麼身份證上還有中文名字?
    很顯然這條並沒有被很多韓國人遵守。那為什麼韓國人要在身份證上留漢字名呢?這就涉及到幾個方面了。漢字和朝鮮文的朝鮮文非常的年輕,只有500多年不到六百年的歷史,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年輕的文字之一了。朝鮮文是朝鮮有名的明君世宗大王李祹發明的。在他之前,朝鮮人雖然說的是朝鮮話,但是用的卻是漢字。
  • 越南和朝鮮在二戰後放棄使用漢字,為什麼幾十年就有了自己的語言
    目前,所有現存的民族,包括其他國家都有自己的語言體系,這是一個民族的重要特徵,目前,世界上,漢語是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英語只能說使用範圍比較廣,但不是最多的。中國周邊的一些國家,歷史上很多都屬於中華文化圈,歷史上他們的民族語言都是漢語,比如越南和朝鮮,這兩個國家在二戰之前,一直使用漢語,二戰之後,完全放棄了漢語,很多人聽不懂,想創造一種語言體系。
  • 用不用漢字韓國又吵翻了,學朝鮮完全摒棄還是學日本,韓國很糾結
    據韓國媒體《朝鮮日報》消息,本月初,10名韓國國會議員聯名發起「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提出在韓文書寫的中小學教材中「韓漢混用」,這是基於韓文中超過7成詞彙都是漢語詞,在他們看來這一有助於學生對韓文的理解,能夠提高學生的思考和語言能力。
  • 不是徹底廢除漢字了嗎,為何越南、朝鮮、韓國仍舊使用中文名字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發明,後來流傳到世界上各個國家和民族使用,這就構成了龐大的漢文字圈。從古至今,有幾十個民族使用過漢字,比如中國、韓國、朝鮮、日本、新加坡、越南等等。但是到了近代社會,因為各種經濟、政治、環境等原因朝鮮、韓國相繼廢除漢字,日本一直沿用至今。
  • 已經廢除了漢字的韓國人,為什麼又在身份證上保留漢字呢
    這事兒說起來有點搞笑。韓國的小朋友們的確不太靠譜,常常自詡為文明古國,各路專家還論證出許多中國的歷史名人以及重要發明和活動都出自於韓國,有些居然還申遺成功。所以,文字,當然再也不能使用別人家的了,那不是有失臉面嗎!
  • 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上有漢字?
    所以,為了區分姓名,韓國選擇在身份證上加上中文,來區分人名。韓語起源於兩千五百年前。朝鮮王朝世宗當政時,下令創造庶民也能使用的簡單易學的表音字,於是韓語出現了。儘管有了自己的語言文字,朝鮮地區的統治階級仍然使用漢字來進行交流,在朝鮮地區的古代史書及書信上,幾乎都有漢字的身影。
  • 朝鮮歷史上最偉大的君主——朝鮮世宗
    李祹(1397年—1450年),字元正,朝鮮族,朝鮮王朝第4位國王,22歲即位,在位31年(1418年—1450年),朝鮮半島古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朝鮮文(諺文)的發明者之一,朝鮮乃至東亞歷史上最為賢明的國王之一,廟號」世宗「,諡號」莊憲英文睿武仁聖明孝大王「,葬於京畿道驪州城山英陵。
  • 對歷史上的韓國「漢字戰爭」的分析與思考,漢字是如何退出韓國的
    一、 漢字在韓國的傳播影響 韓國(原朝鮮半島)是最早接觸漢字漢文化的國家,具體時期據推測大概為 2500 到3000 年前,漢字為韓國(原朝鮮半島)統治階層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武器,加鞏固了他們的政治地位,故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漢語一直作為朝鮮半島的第一語言。
  • 為什麼日本和韓國在廢除漢字幾十年後,又都後悔了?
    昭和二十一年(一九四六)十一月,日本政府接受佔領軍統帥部應廢棄漢字,採表音字的勸告,公布了一千八百五十個漢字的「當用漢字表」,決定了「漢字使用的範圍」。其基本用意,是把限制漢字的使用,作為廢棄漢字的第一步。這並非完全出於被佔領下的不得已的行為。
  • 韓國廢除漢字的原因!
    二戰結束,脫離了日本殖民統治而獨立,但被分為南北兩韓的半島國家,都在1948年共同出臺了廢除漢字使用的法令。北韓視漢字為外語,它的領導人思密達-日成認為完全沒有使用漢字的必要,所以北韓雖然設置了漢文課,但就像我們現在學習英語一樣,你愛學不學;南韓在對待漢字就比較矛盾,思密達-承晚廢了漢字後,又改為小學教育;思密達-正熙上臺後,在1970年正式廢除漢字,但因為國內反對,又在1972年在高中和大學開設漢文課,但只是選修科目,但並不需要考漢字四級
  • 越南、朝鮮相繼廢止漢字,與中國恩怨頗深的日本,為何還在使用
    越南、朝鮮相繼廢除漢字,中國恩怨頗深的日本,為何還在使用越南、朝鮮和日本,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作為中國的附屬國存在的。雖然在中國的這片土地上,朝代不斷更迭,附屬國也時常反覆,但越南、朝鮮以及日本對於中國文化的吸收學習卻從來沒有中斷過,漢字也因流入這三個國家。後來,越南和朝鮮相繼將漢字廢除,和中國恩怨頗深的日本,卻至今還在使用漢字。這其中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歷史,去看看其中的緣由吧!先說越南。
  • 除了日本使用幾千年,這兩個國家歷史上都將漢字作為唯一官方文字
    漢字是中國一直都在使用的文字,是古老中國文明可以延續和繼承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們古人智慧的結晶和精神的財富。除了中國之外,其實還有很多東亞的國家使用過漢字,更有三個外國國家在歷史上都曾將漢字作為自己的官方唯一的書寫系統,他們十分崇拜中國,崇拜漢字,喜歡漢字。
  • 為什麼韓國和越南想要恢復漢字教育?其實原因讓他們很抓狂!
    為什麼韓國和越南想要恢復漢字教育?其實原因讓他們很抓狂!文/夢追歷史我們都知道越南人說越南語,韓國人說韓語。這兩種語言的誕生相對較晚,它們都是在中國漢字的基礎上創立的。近年來,越南和韓國的許多學者開始呼籲社會恢復漢字的使用和學習,強調從小學習的必要性。那麼是什麼導致越南和韓國想要恢復漢字教育?其實原因讓他們很抓狂,因為他們不懂漢字,他們不了解自己的歷史書籍和古代文獻。不要看越南和韓國都是獨立的國家,但它們都有著不能與中國隔絕的文化根源。
  • 韓國為什麼「恢復」漢字?
    韓國、朝鮮人使用中國漢字有1000多年的歷史,絕對是中華文化的後裔,可是為什麼後來廢除了中國漢字呢?首先因為朝鮮的語言屬於阿爾泰語系,與中國的漢藏語系不太一樣,但是古代朝鮮文化落後,一直沒有發明自己的文字,所以只能沿用中國漢字。
  • 為什麼日語中的漢字比韓語中的多?漢字在日本和韓國經歷了什麼?
    日語與漢字在歷史上,中國周邊的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家都屬於中華文化圈。早期的朝鮮半島、日本列島所處時代文化落後,有語言卻沒有文字。然而,同時期的中原華夏的文字體系早已完善,甚至可以說十分發達。很多日本前賢所思所悟而得的學問,也是用漢字留存的,廢棄了漢字,等於割斷了歷史和前人經驗以及學問的傳承。這也是至今仍然能明顯地從日語之中發現漢字使用痕跡的原因。
  • 漢字是什麼時候傳入朝鮮的?
    我們知道中國的漢字文化對東亞影響非常深,這裡的東亞是指:朝鮮、中國、日本、還有越南。可能我們提到東亞的時候常常忘了越南,越南早期也是使用漢字的,很晚才把漢字更改為字喃。什麼是漢字文化圈呢?很多學者認為,不僅僅考慮地緣政治的影響,主要是儒家文化,佛教信仰以及政治制度,法律典章等。那麼朝鮮是什麼時候融入這個漢字文化圈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