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加速工廠智能化進程將為全球經濟增加萬億美元級產出

2020-12-20 東方財富網

設想一下,工廠中的所有生產設備都能自我配置、不斷變化以響應市場需求,這將帶來多大的生產效率提升和運營成本降低。

據CNBC網站報導,智能工廠作為工業4.0的代表,將比以往的自動化技術更加敏捷和自治。它運行於數據和人工智慧的基礎上,而連接性則是根本。新一代的移動通信技術推動了這一工業革命,通過提供比之前網絡更高的速率和帶寬,以及更低的時延。5G將與現有的固網有線連接協同工作(在某些情況下還將取代現有的連接方式),令製造業更加靈活和便於創新。

在德克薩斯州劉易斯維爾的新工廠中,瑞典供應商愛立信一直在工廠自身5G網絡的幫助下生產5G基礎設施。該公司正在為美國電信運營商例如AT&T、Verizon、Sprint和T-Mobile提供5G設備。根據其預測,到2019年底,全球5G用戶規模將達到1.9億,這個數字到2025年底將增至28億。

今年早些時候,第一個毫米波街道宏站在這家工廠中組裝完成。儘管該工程依然處於部分運營的狀態,但員工們仍在利用5G連接來提高生產效率。例如通過視頻和標註的共享,工作人員正利用5G網絡從遠程專家那裡獲得增強現實支持。該網絡還將用於引導設施周圍的自動導引車輛(AGV)和無人機。

「我們快速、安全的5G連接,使智能工廠能夠藉助自動化倉儲、自動化的裝配/包裝/產品處理和自動推車等行業解決方案實現敏捷運營和靈活生產。」愛立信美國5G智能工廠負責人埃裡克·西蒙森(Erik Simonsson)表,「使用5G,可以付諸實踐以支持業務的辦法將是無止境的。更高效的生產將通過技術和自動化帶來的全產量、零停機來實現。」

這些益處將會推動智能工廠的發展。愛立信美國5G工廠是第一波製造業智能浪潮的一個縮影,凱捷(Capgemini)的數據顯示,到2023年,這每年可能為全球經濟增加1.5萬億至2.2萬億美元的產出。報告稱,連接、智能自動化、雲級別的數據管理及分析將是關鍵。它將5G描述為「智能工廠計劃的關鍵推動力,因為其性能將為製造商提供機會以引入或增強各種實時和高度可靠的應用……5G的獨特之處還在於它提供了『網絡切片』功能,使物理頻譜可被拆分並分配給特定應用。」

凱捷稱,在智能工廠推廣方面,中國、德國和日本最為領先,而韓國、美國和法國緊隨其後。

目前尚不清楚美國有多少工廠是智能的,但根據一項針對912家製造商的國際調查,凱捷估計,2017年至2018年,28%的工廠是智能的,略低於30%的全球平均水平。

報導指出,華為如今面臨的地緣政治壓力,為其他企業提供了一個擴大市場份額並影響5G使用方式的機會。

例如,日本NEC在網絡設備市場中只佔很小的份額,該市場由中國和歐洲供應商所主導。但是它與NTT最新達成了5.98億美元的5G聯盟(NTT以645億日元收購了NEC 4.8%的股份),對於該技術在製造業的使用有著很高的期望。在一段關於5G和AI協同效應的宣傳視頻中,該公司設想了一家2030年的工廠,它擁有一條靈活的生產線,使用雙臂工業機器人和自動推車來生產產品。這個概念工廠將讓人們通過5G網絡來遠程控制國際業務,利用其高速和低延遲的優勢。

「NEC相信,5G技術會給製造業帶來廣泛的益處,比如自動化製造、提高生產力以及高效、經濟的運營。」一位NEC發言人表示,「例如,在材料處理和物流方面,5G的自動化程度更高,使得零部件能夠更及時地交付,從而提高了製造效率,同時也使得完成的產品能夠更有效地收集和交付。」

日本在工廠自動化方面表現出色,安川電氣(Yaskawa Electric)和發那科(Fanuc)等供應商在工業機器人市場獲得了很大份額,三菱電氣(Mitsubishi Electric)等設備製造商也在試驗5G網絡,為工廠環境中的人機接口和可編程控制器提供支持。

「因為這是無線的,生產線可以根據需要重新安排。」三菱發言人塞巴斯蒂安·帕爾帕萊克斯說,「作為結果,可以利用AGV和機器人來實現自動化的區域將增加,從而有可能提高工作效率並降低成本。分析所有這些數據可以讓使用者獲益,無論他們來自製造業、物流業或是零售業。」

根據Gartner分析師的說法,與物聯網、邊緣計算和AI相結合,5G可以令智能工廠快速、經濟地生產定製產品。Gartner去年預測,2020年全球5G無線網絡基礎設施收入將達到42億美元。

「未來,我們可以在智能工廠中創造出『我們想要的(產品)』,並在短時間內得到它,就像我們在亞馬遜等在線商城購買批量生產的產品一樣。」Gartner高級研究主管在一封電子郵件中稱,「就客戶體驗而言,產品將變得獨特、定製化且服務豐富。」

物流也將受益於5G網絡。DHL國際表示,改善的數位化、覆蓋範圍和跟蹤將加快配送速度,它認為5G將促進智能眼鏡引導揀選等倉庫應用。隨著5G智能設備容量的增加,物流鏈中的物聯網追蹤器將允許買家實時監控其貨物,同時5G網絡將與自動駕駛卡車通信,以便它們能夠對不斷變化的交通狀況作出快速反應。

其他物流公司的想法甚至更超前,美國大和運輸公司總裁在最近的博文中表示:「憑藉5G和全息圖像的優勢,消費者將能夠使用『虛擬試衣間』試穿和購買完美合身的衣服,像是連衣裙、泳衣、褲子或西裝外套,相關退貨項目的財務和環境成本將從整個產業鏈中被排除。」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放寬部署規定,5G已經在美國許多城市得到部署,Verizon甚至提前行動。然而,這項技術遭遇到了新冠病毒大流行的不利影響,包括某些市場的發布延遲和陰謀論。Gartner分析師還警告說,5G仍不成熟,缺乏殺手級應用。

「投資5G以及改造過時的設備和基礎設施而沒有任何短期商業價值,是一個真正的挑戰。通信服務提供商必須與系統集成商和IT服務提供商緊密合作,以打造強大的5G價值主張。」他們說。

(文章來源:C114中國通信網)

相關焦點

  • 服貿會觀察:5G創造的13.2萬億美元「大蛋糕」什麼樣?
    (2020年服貿會)服貿會觀察:5G創造的13.2萬億美元「大蛋糕」什麼樣?中新社北京9月5日電 (記者 夏賓 龐無忌)「5G將成為數字經濟的重要引擎,到2035年5G有望促進全球各行業產出超過13.2萬億美元,為千行百業帶來新機遇,驅動各行業產出高速增長。」中國移動副總經理趙大春5日在參加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下稱「服貿會」)時說。
  • 中國移動的5G「殺手級」應用來了,或將開啟三個「百寶箱」
    在剛剛舉行的中國網際網路大會開幕論壇上,中國移動總經理董昕表示5G已上升為助力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的戰略級技術。據預測,到2035年,5G的全球經濟產出將達到13.2萬億美元,拉動全球GDP增長率提升7%。5G在增強帶寬、時延、速率等通信能力的基礎上,將提供時間敏感網絡、非公共網絡、V2X、NR定位、移動性增強和天地一體化等一系列特色功能。「但要真正用好這些功能,關鍵是要從'三大創新'的層面去理解5G的作用,我們把這種作用概括為三個'殺手級'功能。」董昕說。
  • 僅一個半月,美國「印鈔」規模超2萬億美元!對全球經濟有3大影響
    短短一個半月,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淨增加2.33萬億美元。這種"印鈔"的速度超過過去任何時候,包括2008年出現的美國金融危機。然而,這可能只是個開始。美國銀行分析師稱表示,在今年底,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可能突破9萬億美元。國際著名評級機構惠譽評級甚至認為會達到10萬億美元的規模。
  • 產業智能化浪潮,從燈塔工廠看產業智能化實踐
    來自IDC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範圍的企業預計將投資501億美元於人工智慧解決方案。 物聯網高級顧問楊劍勇對此表示:「隨著新基建戰略推行,我國產業智能化提檔加速,伴隨而來的是人工智慧技術將會加速應用至各行各業,而雲端,包括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作為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輸出窗口,助力各界數位化轉型升級。」
  • 黃奇帆:新基建實際上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將產生幾十家萬億級企業
    1/ 培育獨角獸成為產業政策的重要目標 在胡潤2020年全球獨角獸榜上顯示,今年全球一共有586家獨角獸企業上榜,比去年增加了92家,中國和美國佔據全球獨角獸數量的80%。美國有233家,比2019年的203家,增加了30家,中國今年有227家,比2019年的206家增加了21家。
  • 標普全球:年底全球債務將達200萬億美元 債務/GDP之比將達265%
    來源:金融界網站標普全球預計,到今年年底,全球債務勢將達到200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年度經濟產出的265%,不過該機構預計短期內不會出現危機。這家信用評級巨頭表示,全球債務與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將增長14個百分點,新冠疫情導致的經濟下滑以及政府、企業和家庭不得不增加借貸的雙重影響放大了該比例。然而,儘管債務/GDP之比大幅上升,且預計未來一年將出現一波違約潮,但該機構預計現階段不會出現重大危機。
  • 麥肯錫:2030年AI將為全球經濟貢獻13萬億美元 國家間差距可能...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一項新研究試圖模擬人工智慧對世界經濟的影響。首先,它建立在對公司行為和各部門動態的理解基礎上,形成一個自下而上的視角,關於如何採用和吸納人工智慧技術。其次,它考慮了國家、公司和工作者在向人工智慧過渡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顛覆。在這一過渡時期,很可能會產生一定的成本,並且需要將它們納入任何估算中。
  • 黃奇帆:產業網際網路已成新藍海,未來或將產生幾十家萬億級企業
    今天,我們正處於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蓬勃興起、數字經濟風起雲湧的新時代,在新基建的加持下,產業網際網路加是一個風口,一定會催生出體量更大、影響更廣的獨角獸企業。黃奇帆指出,產業網際網路是當下的藍海。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有60多個、萬億美元級的產業集群,可以和數位化結合,實現數位化轉型。
  • ...需要實施相當於美國經濟產出30%,即大約6.5萬億美元的購債計劃...
    【美聯儲高級經濟學家:因利率政策空間受限,需再進行3.5萬億美元QE】美聯儲金融穩定部副主管、高級經濟學家Michael Kiley稱,要抵消美聯儲基準利率已經接近零的影響,需要實施相當於美國經濟產出30%,即大約6.5萬億美元的購債計劃。自3月以來,美聯儲已經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和緊急貸款工具購買了大約3萬億美元等值的債券。
  • 12月21日:5G推動全球累計增長13.2萬億美元;晶片洗牌華為跌出前十
    ·趨勢洞察到2035年,5G將推動全球累計增長13.2萬億美元新技術最終會體現到經濟的發展上,鄔賀銓介紹,有諮詢公司預計,到2035年,5G會使全球累計增長13.2萬億美元的產值,GDP增長7%,當年對全世界有36000億美元的GDP增長,對中國是11000億美元的GDP增長。·今日熱點全球晶片再次洗牌:華為跌出前十,中國巨頭升到第4
  • 美媒:發達經濟體產出出現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大降幅
    參考消息網5月28日報導 美媒稱,今年頭三個月,隨著各國政府為遏制新冠病毒傳播而實施封鎖措施,世界發達經濟體的產出出現了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降幅。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5月26日報導,一季度經濟數據出現大幅下滑,而二季度經濟活動的降幅可能會更大,不過這些經濟體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開始復甦。經合組織說,其37個成員國今年一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之和比2019年四季度低1.8%,這是自全球金融危機最嚴重時期2009年一季度2.3%的降幅以來的最大跌幅。
  • 全球股市市值首度超越100萬億美元,全球炒股真的可持續嗎?
    牛牛敲黑板:目前,全球主要央行資產負債表已飆升至逾20萬億美元;自3月以來迄今,全球股市市值已經增加了40萬億美元左右;在疫情引爆3月低點之後,全球市場逐漸回暖,近來更是進入了持續的狂歡。彭博全球交易所市值指數顯示,截至12月6日上周日,全球股市市值已經超過100萬億美元,全球債券市場市值則達到66萬億美元,均為歷史最高水平。
  • 【全球央行今年購債金額已增加了5.6萬億美元】據彭博經濟研究的...
    2020-12-10 00:46:24來源:FX168 【全球央行今年購債金額已增加了5.6萬億美元】據彭博經濟研究的數據,美聯儲、英國央行、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光是今年在量化寬鬆政策上就投入了5.6萬億美元。
  • 去年全球債務275萬億美元 今年全球經濟或背負創紀錄債務
    國際金融協會(IIF)最新發布的周報指出,疫情發生以來,全球債務水平飆升
  • 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經濟規模將達3.1萬億元
    在線教育、網際網路醫療、直播帶貨……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各類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潛力也加速釋放。根據商務部披露數據,前三季度全國網絡零售額超過8萬億元,同比增長9.7%,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6.6萬億元,同比增長15.3%。「消費網際網路中,疫情加速了中國的數位化進程,老百姓線下消費習慣發生了改變,例如在線生鮮購物、直播帶貨、在線教育、在線醫療。」
  • 數字經濟領跑 「十三五」前四年北京GDP增加1萬億元
    1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經濟發展專場。據了解,「十三五」期間,北京市宏觀經濟運行總體穩定,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隨著新舊動能迭代,北京全員勞動生產率提升,人均地均產出提高,前四年地區生產總值增加1萬億元。期間,數字經濟成為其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佔全市GDP比重近四成。
  • 上半年英國經濟增長1.5%,GDP達到1.4萬億美元!約為中國的21%
    英國脫歐不決等,導致二季度經濟疲軟據報導:第一季度「囤貨」,大量企業增加「庫存」的現象在第二季度不再有。加上大量企業擔心脫歐不決,影響生產,已經提前關閉了不少工廠。影響了當季英國經濟的表現。如果一直拖下去,「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日漸增長,這或許會讓今年下半年英國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除此之外,全球經濟不景氣,整體處於下行趨勢也是英國乃至其他各國經濟增速逐季放緩的重要原因之一。
  • 《環球經濟熱搜》:疫情將導致全球損失23萬億美元
    疫情將導致全球損失23萬億美元我們預測了一下這次的疫情對各個國家的收入會有什麼影響,對各個公司的收入有什麼影響,以及對個人的影響。我們預計,全球將損失23萬億美元,損失慘重。特別是美國的中央銀行,掌握著世界的儲備貨幣,美聯儲開始通過印鈔填補經濟損失。中央政府分發美元來創造以美元計價的信貸,然後由美聯儲來印鈔,現在歐洲也在用類似的方法應對,其他的國家也都有類似措施。現在大多數的貨幣和債務,仍是以美元計價的,與此同時,美元的實際回報率其實是負的,按其他的計算方法的話也是0,所以投資者沒有理由要持有美元。
  • 到2030年,人工智慧將為世界經濟貢獻15萬億美元
    [導讀] 根據普華永道最近的報告,到2030年,人工智慧對全球經濟的貢獻可能高達15.7
  • IIF:全球債務或創255萬億美元的紀錄,印度越南加拿大債務風險加劇
    根據國際金融研究所(IIF)的數據,全球債務目前已達到250萬億美元,預計到2019年底將達到創紀錄的255萬億美元,比2018年底的243萬億美元增加12萬億美元。如果按地球上77億人口來平均計算,目前,每個人的債務約為3.25萬美元。當然IIF的這一算法似乎並不太科學,但卻從側面說明,世界經濟籠罩在債務的雲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