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遷移理論當中的實驗

2020-12-13 中公教師網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學習遷移中的遷移理論往往並不好理解,那麼現在就請大家跟隨著中公教育的腳步一起來從實驗的角度來理解一下這些遷移理論。

1.共同要素說

代表人物:桑代克、伍德沃斯

實驗過程:訓練學生判斷紙張大小和形狀不同的紙張大小

先讓被試估計127張長方形、三角形、圓形和不規則圖形的面積。旨在了解被試判斷面積的一般能力。然後每個被試估計90個面積從10平方釐米到100平方釐米不等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接著把被試分成A、B兩組,A組被試判斷類似於前面訓練過的平行四邊形的長方形的面積,B組被試判斷三角形、圓和不規則圖形的面積。結果發現判斷長方形面積的A組在速度和正確率上都優於B組。由此說明兩種學習要發生遷移必須要有共同的成分才能促進遷移。

2.概括化理論

代表人物:賈德

實驗過程:賈德把十一二歲的小學高年級學生分成A、B兩組練習水中打靶。對A組被試先教以光在水中的折射原理而後進行練習,B組則只進行練習、嘗試,而不教原理。當他們達到相同的訓練成績以後,增加水中目標增加水中繼續打靶時,學過原理的A組的練習成績明顯優於未學過原理的B組。賈德認為這是因為學過原理的一組已經把折射原理概括化,從而對不同深度的靶子都能很快作出調整和適應,把原理運用到不同深度的特殊情境中去。賈德說:「理論(指折射原理)曾經把有關的全部經驗-水外的、深水的與淺水的經驗-組織成為整體的思維體系。他們(被試)知道靶子在水中的移動速度不同,因而遇到第二種深度的水的時候就能有效地應付了。換言之,他們在理論的高度上把握理解了實際情況後就能利用概括了的經驗去迅速地解決需要按實際情況作分析和調整的新問題。」

3.關係轉化說

代表人物:苛勒

實驗過程:苛勒讓小雞在深、淺不同的兩種灰色的紙下面尋找食物。通過條件反射學習,小雞學會了只有從深灰色紙下才能獲得食物。然後,變換實驗情境,保留原來的深灰色紙,用黑色紙取代淺灰色紙。如果小雞仍然到深灰色紙下面尋找食物,那就證明遷移是由於相同要素的作用;如果小雞是到兩張紙中顏色更深的那張(即黑色紙)下面尋找食物,那就證明遷移是對關係作出的反應。實驗表明:小雞對新刺激(黑色紙)的反應為70%,對原來的刺激(深灰色紙)的反應是30%;而幼兒在做同樣的實驗時始終對黑色紙的刺激作出反應。結果證明是情景中的關係對遷移起了作用,而不是其中的相同要素,被試選擇的不是刺激的絕對性質而是比較其相對關係(把在前一種情景中學會的關係即「食物總是在顏色較深的紙下面」遷移到後一種情景中,從而做出了正確的反應)。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2019甘肅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學習遷移理論當中的實驗
    2019甘肅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學習遷移理論當中的實驗 2019年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公告陸續發布中,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
  • 學習的遷移理論
    學習的遷移理論在教師招聘考試當中是,大多以客觀題的形式進行考察,但也有部分考試中出現了簡答和案例分析題。需要各位考生認真備考。不僅要掌握一些識記型的知識點,更要深層次的理解每個理論的核心觀點。一、形式訓練說形式訓練說是對學習遷移現象作出最早的系統解釋的理論,以官能心理學為理論基礎。代表人物:18 世紀德國心理學家沃爾夫。
  • 學習遷移理論
    關於學習遷移理論,主要分為早期的遷移理論和現代遷移理論。但是根據往年的試題來看,早期的遷移理論考到的機率會更大。所以我們幾天來看看這一部分的理論對於這一部分的內容來說,首先我們來要知道,它主要是以單選題和簡答題這兩類題型出現。
  • 早期的學習遷移理論
    針對於遷移發生理論的探索,更有助於學習有關遷移的知識。有關遷移發生的理論教育心理學家已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並根據理論研究的階段分為了早期遷移理論和現代遷移理論。其中,有關早期遷移理論在教師招聘考試過程中常以選擇題或者簡答題的形式出現。因此,對於早期遷移理論的分析以期對學員的備考有所啟發。
  • 學習遷移的早期理論
    學習心理學家都非常重視學習遷移問題,遷移的本質是什麼?遷移發生的基本過程怎樣?影響學習遷移的條件是什麼?針對這些問題,學習心理學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從而形成了各種學習遷移理論。一、形式訓練說形式訓練說是最早的學習遷移現代理論,它主張遷移要經歷一個形式訓練過程才能產生。形式訓練說的心理學基礎是官能心理學。
  • 快速掌握學習遷移理論
    近期很多地市都在開展教師招聘考試,很多同學都進入了最後的備考衝刺階段,進入了刷題階段,但是很多同學都在反映在學習遷移理論的人物和觀點時,還是不能理解相關考點,那麼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教育心理學中學習遷移理論的相關人物和主要觀點:首先我們要清楚,教育心理學所研究的學習遷移是狹義的遷移,特指前一種學習對後一種學習的影響或者後一種學習對前一種學習的影響
  • 關於「學習遷移理論」的難點解讀
    學習遷移屬於學習心理的內容之一,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要全題型備考,學習內容有遷移的分類、學習遷移的理論等、影響遷移的因素、有效促進遷移的教學策略。其中,學習遷移的分類是重點,而學習遷移的理論是難點知識,本文重點來講關於學習遷移理論的要點知識,以及由理論貫穿產生的影響遷移的因素以及教學策略。
  • 早期的遷移理論
    當前的教育事業也是逐漸的發展起來,由此教師職業便顯得尤為重要,對教師人員的需求也逐漸增多,那麼大部分的畢業生根據自己的需求以及職業地位的篩選更傾向於選擇教師崗位,所以近幾年教師招聘考試也是火熱的在進行當中。 在我們的教招考試中,遷移這部分內容是教育心理學的一個重難點,多數考察分類和理論。一般都是以單多選題的形式考察。
  • 教師招聘備考之學習遷移理論
    一、知識解析學習遷移的相關理論在教師招聘考試和教師資格考試科目二的考察中主要是客觀題的考察,考察的角度非常多,有識記的,也有要求理解的,考察時會涉及理論與人物或者觀點的對應,部分理論還會考察實驗或者地位。所以要多維度的了解學習遷移的理論。1.形式訓練說。該理論主要考察理論、人物、觀點、地位的相互對應。代表人物是沃爾夫。
  • 教師招聘常考點之學習遷移理論
    學習遷移理論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屬於,主要考察的遷移理論有形式訓練說、共同要素說、共同要素說、概括說、關係轉化說。一、知識點1.形式訓練說:代表人物:18世紀德國心理學家沃爾夫。觀點:形式訓練說是對學習遷移現象作出最早的系統解釋的理論。形式訓練說主張遷移要經歷一個"形式訓練"過程才能產生。
  • 遷移學習理論與實踐
    本文闡述了遷移學習的理論知識、基於ResNet的遷移學習實驗以及基於resnet50的遷移學習模型。 >>加入極市CV技術交流群,走在計算機視覺的最前沿在深度學習模型日益龐大的今天,並非所有人都能滿足從頭開始訓練一個模型的軟硬體條件,稀缺的數據和昂貴的計算資源都是我們需要面對的難題。遷移學習(Transfer Learning)可以幫助我們緩解在數據和計算資源上的尷尬。
  • 早期遷移理論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早期遷移理論是一個重要的考點,考試形式主要是以客觀題:單選題、多選題和判斷題為主,主觀題:簡答題為輔助。在我們學習過程中,重點以理論名稱、代表人物、理論主張及實驗相對應來理解、識記為主,下面具體來介紹遷移的理論。一、形式訓練說1、代表人物:沃爾夫。
  • 教師招聘考點梳理:早期學習遷移理論
    在四川教師招聘考試中,學習遷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的內容,通常考試的題型以判斷題和單選題為主,幾乎是每年必考的知識點,考查的側重點集中在學習遷移分類和學習遷移的理論,在學習遷移理論部分,又以早期遷移理論考查居多,今天老師就將早期學習遷移理論這一部分的內容為各位同學做一個梳理,幫助同學們理解這部分的知識點。
  • 學習遷移之早期的遷移理論
    學習遷移這一部分的考點,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通常以單選或者多選題的形式呈現,作為一個易錯知識點,在這一部分,我們將重點知識以及考察形式都給各位考生做一個區分。1.形式訓練說代表人物:18世紀德國心理學家沃爾夫。觀點:形式訓練說是對學習遷移現象作出最早的系統解釋的理論。
  •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解讀:學習遷移的基本理論
    一、早期遷移理論1.形式訓練說形式訓練說是以沃爾夫為代表的官能心理學為基礎的,對學習遷移現象最早做出了解釋。遷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訓練而發展的結果,對官能的訓練就如同對肌肉的訓練一樣。注意、記憶等各種官能都可以通過多種不同形式的訓練而得到增強,並自動地遷移到其他活動中去。
  • 教師招聘常考早期學習遷移的理論知識點總結
    而且,遷移的程度取決於這兩種情境相同要素的多寡。相同要素越多,遷移的程度越高;相同要素越少,遷移的程度越低。桑代克在1901年所做的「形狀知覺實驗」是相同要素說的經典實驗。實驗表明,只有當學習情境和遷移測驗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時,一種學習才能影響到另一種學習,即產生遷移。相同要素說建立在桑代克的新聯結主義心理學思想之上,是他在對動物進行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心理學理論。
  • 教育心理學——早期遷移理論
    教育心理學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歷年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考點,而遷移理論又是教育心理學的,知識比較抽象,難度較大,通常也是大家失分比較多的地方,但又是教師招聘的,考查形式比較靈活,單選、多選、判斷甚至案例分析都是有可能的,為了幫助大家順利掌握知識,下面把遷移理論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整理。
  • 2018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學習遷移的早期理論
    2018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學習遷移的早期理論 學習遷移的理論是教師招聘考試的時候的一個常見的考點,尤其是遷移理論含義的理解,經常以選擇題的形式來考察,或者結合例子呈現時,需要考生進行區分,這裡就給大家說明一下教學評價的劃分標準有哪些,以及區分的方法。首先,學習遷移現象早已為人們所知。如我國古人就知道學習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孔子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 【心理】教育心理學——早期遷移理論
    ,知識比較抽象,難度較大,通常也是大家失分比較多的地方,但又是教師招聘的,考查形式比較靈活,單選、多選、判斷甚至案例分析都是有可能的,為了幫助大家順利掌握知識,下面把遷移理論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整理。早期的遷移理論包括下面這幾類:代表人物:沃爾夫地位:是關於遷移的最早理論觀點:以官能心理學為基礎,它主張遷移要經歷一個形式訓練過程才能產生。它把訓練和改進"心智"的各種官能作為教學的重要目標。認為學習的內容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學材料對官能訓練的價值。
  • 不得不區分的四大傳統遷移理論
    遷移理論是指學習遷移理論。學習遷移是指一個人在一種情境中的學習影響他在其它情境中的學習。傳統的遷移理論的四大金剛主要有形式訓練說、桑代克的共同因素說、賈德的概括化理論、苛勒的關係轉化說。這可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哦,下面給大家介紹下這四大金剛,以便同學們能夠更好地備考,在考試中取得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