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千年古村!這裡曾發生過一場慘烈戰鬥,萬餘人長眠於此

2020-12-22 澎湃新聞

探訪千年古村!這裡曾發生過一場慘烈戰鬥,萬餘人長眠於此

2020-11-18 1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中國軍視網 中國軍視網 收錄於話題#軍迷行天下4個

河北省井陘縣的乏驢嶺村

原本是一個僅有百十戶村民的小山村

因為國家級傳統古村落的名頭

越來越多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這裡的乏驢嶺鐵橋

與法國艾菲爾鐵塔使用同工藝鑄造

憑著百年歷史為人熟知

這裡曾發生過一場數萬人的激烈戰鬥

卻鮮為人知

在這個只有一條路能通達的村子裡

一萬多名陝西子弟血灑河北乏驢嶺

犧牲在抗日救國的前線上

97歲的陳拉鎖爺爺說

他們中大多數都是十幾二十歲的孩子

七七事變後不久

1937年深秋初冬時

他們從陝西趕來

為阻擊侵華日軍

沿北同蒲線南下進攻太原

展開頑強的娘子關保衛戰

乏驢嶺戰役就是這一戰的前沿

沒有棉衣穿

沒有足夠的飯糧吃

沒有可以匹敵的武器裝備

萬名愛國英烈憑著頑強的精神

機智勇敢地與日寇赤身肉搏

用生命

為後方軍民爭取了時間

軍迷王柳跟著當地村民找到了

乏驢嶺戰役中使用的戰鬥工事

83年過去了

經年累月的風霜並沒有掩蓋住

當年戰場上悲烈的戰爭記憶

破敗的機槍掩體牆

各種形狀的屯兵洞

都還保存著戰爭的印記

深山裡的乏驢嶺荊棘遍布

用鐮刀開路才能攀爬

稍有不慎

就會被一寸長的粗刺穿破皮膚

王柳一行人重走戰爭路

來到乏驢嶺最高的山梁上

這處叫「照天梁」的懸崖峭壁

因高而險得名

就是在這處懸崖上

走投無路卻又誓死不屈的陝北子弟

跳崖犧牲

九天九夜的乏驢嶺之戰

一萬多名抗日英烈

前赴後繼、頑強苦戰

打出了

中國軍民不屈不饒的民族精神

在最美好的年紀為國捐軀、葬身異鄉

村裡人說

當時指揮這場戰鬥的

國民革命軍38軍第17師師長趙壽山

也是早期的共產黨員

為此一夜白了頭髮,痛心不已

楊虎城義子關娃(李元富)的女兒趙春英

回憶父親生前的話說

「1938年正月趙壽山到了楊虎城舊家

進門就到客廳裡大哭

說乏驢嶺這一仗打得特別慘

沒有把娃帶回來

感覺特別痛心」

受趙壽山的囑託

李元富父女二人代代相承

每年為乏驢嶺戰役中犧牲的

一萬多名抗日英烈掃墓、送寒衣

一年一度 走上乏驢嶺

留下的是

對中華民族大無畏犧牲精神的禮讚

陡峭險峻的山嶺關隘

經歷過怎樣一場殊死激戰?

倚山臨河的千年古村

留存著哪些戰場遺蹟?

尋戰壕,鑽山洞,探遺址,訪後人

今晚21:20

鎖定CCTV-7國防軍事頻道

《軍迷行天下》

之《戰場尋蹤乏驢嶺》

首播:周三21:20

重播:周五13:06

周六10:16

周六13:43

周日06:03

猜你喜歡

原標題:《探訪千年古村!這裡曾發生過一場慘烈戰鬥,萬餘人長眠於此》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探訪千年古村唐模 徽派民宿中的法式理念
    探訪千年古村唐模 徽派民宿中的法式理念 2020-10-17 12:56:57 作者:黃鈺涵 責任編輯:黃鈺涵   中新社黃山10月17日電 題:探訪千年古村唐模
  • 藏在福州的「千年古村」,保留著原始風貌,曾是宋帝行宮
    近年來隨著旅遊業的巨大發展,國內也出現了很多人氣觀光景點,時代的潮流也在不斷發展,很多人想去古鎮或古村旅行,您可以一邊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一邊體驗濃厚的歷史文化,品嘗當地特色的美食。我們國內也有很多類似的景點,例如,古老的村落就在相對偏僻的深山裡,或者在秘密的地方,所以,遊客很難找到,近年來,蘇州旅遊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其中被遊客發現,作為觀光景點也設置了,今天介紹一下藏在福州境內的千年古物,是村子。
  • 山西又一千年古村走紅,百年石獅子被鐵籠鎖住,有什麼說法?
    編輯/ 軟妹呦 歡迎轉載分享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有的時候我們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跟著小編探索不一樣的風景,品味不同的人生!伴隨著國內旅遊業的不斷豐富多元化,古老而又絢麗的山西省出現在世人面前,人們流連於這裡的大好河山,驚嘆於這裡的古樸歲月;對於山西旅遊,多數人會想到平遙古城、喬家大院、應縣木塔、皇城相府等諸多古建,事實上山西的古老之處遠不止於此,山西深山之處不乏有古樸的村莊,別致的景致,繼李家山後,山西運城呂梁山腳下的這座西莊村也火了。
  • 記者再走長徵路丨上朔村:一座千年古村的紅色記憶
    這是一座千年古村,更是一片有著紅色記憶的熱土。1932年7月,為了配合南雄水口戰役,中共南雄縣委將群眾基礎較好、覺悟較高的老革命根據地上朔村定為大後方。戰鬥期間,當地動員和組織400多名上朔村村民,與遊擊隊員一起共700多人去水口支前,村民積極響應,步行十幾裡,到水口前線慰問和犒勞紅軍戰士。
  • 慘烈上甘嶺戰鬥:戰士腸子噴出活活疼死
    值此抗美援朝停戰60周年之際,懷著崇敬的心情,記者探訪了一位居住在雷波縣中田鄉,曾在上甘嶺浴血奮戰,榮立集體一等功、個人三等功的81歲老兵戚成富。1932年4月出生的戚成富,18歲時參軍入伍,後轉入中國人民志願軍15軍45師135團3營7連(師長崔建功,團長張信元,連長張計發),於1951年6月赴朝作戰。
  • 探訪首個中國紅色旅遊文化村——從化宣星村
    一枚小小的軍功章,見證了廣州解放前的最後一場戰役。蜿蜒曲折的登山路,留下了戰士們曾經戰鬥的足跡。從化區溫泉鎮中西部、G105國道旁的宣星村,面積約5.6平方公裡。作為廣州解放的最後一場戰役——雲臺山戰役,其舊址因保存完整,眾多遊客慕名而來,探尋這座紅色史跡。
  • 留住紅色記憶,尋訪復興足跡——淮海戰役碾莊圩戰鬥紀念館
    2020年8月3日,河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知信行」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來到江蘇省邳州市淮海戰役碾莊圩戰鬥紀念館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心懷對革命先輩的感恩,對未來祖國蒸蒸日上的祝願,來到這個革命先輩曾經揮灑熱血的神聖之地,學習和感悟淮海戰役先烈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
  • 世界最大的水下墳墓照片現世:二戰時期的艦船和士兵屍骨長眠海底
    據說這裡就是世界上最大、最深處的水下墳墓。加裡·柏南德(Gary Bernnand)是一位來自澳大利亞珀斯的潛水員,他最近在海底拍到了二十萬噸級的軍艦殘骸,這些都是二戰時期沉沒的日本艦船。該地區正式名稱為特魯克瀉湖(Truk Lagoon),原本是一個天然良港。
  • 雲丘山塔爾坡:千年古村,詩意之秋
    也可能是我第一次到 山西 的古村,對這裡有種莫名的喜歡,正巧也趕上了個好天氣,準備在村子裡好好地逛逛。置身其間,打量著周遭的一切,在思緒中臆想著這裡曾經發生過的故事。村長是塔爾坡古村中的領導者,這裡是一個文化積澱非常深厚的地方,有著很寬敞的院落,每間屋子都值得一逛。
  • 千年古村 荷田樂夜
    千年古村  7月14日傍晚,一場音樂會在建德大慈巖鎮裡葉村萬畝荷田裡舉行,吸引了近萬名觀眾。裡葉蓮子的種植始於宋朝,2017年總產值超過8000萬元,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 孔林千年不落一隻鳥,烏鴉鼠蛇不棲息於此,這是為啥?
    文/一軒歷史孔林千年不落一隻鳥,烏鴉鼠蛇不棲息於此,這是為啥?就比如山東曲阜的孔林,這裡就是孔子以及其後裔安息的地方,也就是這些人的家族墓地,值得一提是,孔林是世界上延續時間最長的家族墓地,其古老程度不言而喻。孔子是我國古代的大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以及哲學家,在中國古代文化人物中屬於地位非常高的一位,受到後世很多人尊敬。
  • 寧波象山港畔有一座千年古村,曾走出一大批專家名士
    馬頭村東南面臨象山港,東西各有銀峰溪、洗腳溪繞村而過,自古為海防要地,是防匪、抗倭和清初立樁劃界海禁之所,彌勒化身——布袋和尚曾在此留下教化百姓、圍海造田的足跡。
  • 江西婺源有座千年古村,村中一古亭,有些人不能從亭中過,好奇怪
    李坑古村,雖說這名字聽著有那麼一些古怪,但當你走入村中,眼前是一幅青山碧水映襯下、粉牆青磚黛瓦的徽派古建,小橋流水人家的水墨畫卷。風輕雲淡的自然環境與厚重深遠的歷史文化背景,賦予了李坑別樣的風景,也使得它在婺源這個徽派古村聚集的中國最美鄉村中佔有一席之地。李坑村,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秋口鎮,離縣城約12公裡處。這是一個以李姓為主的古村落,建於北宋祥符年間,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 《溫州永嘉古村》之埭頭古村越千年,風情人文鄉愁長
    清嘉乾以來,這裡文風鼎盛,入太學、府學、書院和私塾者眾多。在這裡,我們可感受到到士子學習風氣和耕讀傳家的深邃文化底蘊。埭頭航拍2005年以來,埭頭村曾相繼被授予「市級生態村」、「溫州市首屆十佳魅力村莊」、「溫州市首批『農家樂』休閒旅遊特色村」、「省級綠化示範村」、「省市級環境教育基地」和「國家級生態村」等稱號。
  • 去東莞橋頭除了看油菜花,還可以去逕聯古村探訪一番
    其實,橋頭鎮還有一座頗具文化底蘊的古村,與油菜花相距不遠,很值得去探訪一番。當時我觀賞完油菜花,在地圖上發現了這座古村,於是欣然前往。這座古村落始建於南宋時期,迄今已有將近800年歷史。它就是逕聯古村,古稱「逕背村」,由於這裡曾出過3名進士,因此也是遠近聞名的「進士村」。
  • 長安少陵原上千年古村司馬村 柳宗元墓或在附近
    司馬村西村有唐代長安杜氏家族墓,著名宰相杜如晦、杜佑,晚唐詩人杜牧等均埋葬於此。  村中歷史可追溯到西漢時期  從西安沿雁引路向東南走,過了大兆街道不遠就是司馬村。司馬村屬長安區大兆街道,而大兆在西安的方言中被讀作「代」兆,所以很多外地人初到這裡,很容易尋錯地方。大兆街道位於少陵原的最高處,地勢高出西安市中心50~100米,海拔在400~650米之間,堪稱是西安東南臺塬地帶的至高地。
  • 探訪:廣東東莞南社古村,形如帆船出海,乘風破浪
    下面和大家探訪:東莞茶山鎮南社古村落。這也是東莞一座要收取30元門票的古村景點。南社古村的榮譽太多了: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廣東最美麗鄉村;中國景觀村落;廣東旅遊特色村等等。吸引著眾多遊客慕名前來探訪。(東莞古村)在古村中間設有池塘。池塘神似「帆船」:中間幾株古榕為帆。池塘兩邊宗祠為護欄。象徵著帆船出海,帶領著謝氏族人。駛過八百年歷史風雨,乘風破浪,繼往開來。這是南社古村風水奧秘。
  • 村遊縉雲 | 古道連古村,幽然靜逸,陶然於世外...
    尋古道之秀,探古村之幽  蜿蜒盤旋的古道、浩瀚綿延的竹海、泉水叮咚的山澗、炊煙嫋嫋的黃泥房、屹立千年的紅豆杉......從童年記憶裡出發,走進一個嚮往的縉雲秘境~  相較於縉雲眾多「網紅」驢道,陽弄古村古道可謂無比低調,知曉的人不多,探訪的人更少。
  • 千年古村:孫營
    村落地理環境:境域屬黃淮衝積平原,土壤為石灰性潮壤土,歷史上無重大自然災害發生。該村地處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4.6℃,年平均降水量為757.9毫米,年平均日照數1973.8小時,平均無霜期219天。
  • 蘇州居然有個歷經千年的古村不為人知...
    它建村於秦末漢初,因商山四皓之一的東園公曾隱居於此而得名,古稱東園村,簡稱東村。這裡沒有濃重的商業氣息,也沒有非常刻意又精緻的還原建築,你能感受到的是原汁原味的古村味道。這裡的每一個屋簷的弧度都撐託起歲月的重量,每一扇門窗在開合間都散發著時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