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李美華:做好中國形象的「翻譯」

2020-12-22 光明網

   原標題:全國政協委員、國防大學國際防務學院教授李美華——

   做好中國形象的「翻譯」

  休假剛結束,國防大學國際防務學院教授李美華就從老家趕到上海,一頭扎進兩會提案調研工作中。新學期,她還承擔了高級指揮俄語班的授課和翻譯工作。

   自信、從容、幹練……初見李美華,這位儀態端莊的女性給記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這位軍隊傑出女性代表,在教譯戰線以軍人之責、學者之風,盡展巾幗之志,努力講好中國故事。

   「你好嗎?我們十分想念你,我的夫人讓我一定來看望她的中國妹妹,出色的心理醫生。」一見到李美華教授,來訪的土庫曼斯坦穆罕默德將軍熱情地上前握手擁抱。

  穆罕默德是國防大學國際防務學院高級指揮班畢業學員。學習期間,他的夫人因患急性腸梗阻住進了醫院。她既不懂漢語,又不懂英語,根本無法和醫生交流。

   掛號、拿藥、翻譯、談心……李美華全程悉心照料陪護她,一陪就是數日,直到病癒出院。

   當穆罕默德這次率代表團訪問中國時,特意回訪母校,看望昔日的老師和朋友。

  作為最高軍事學府的一名俄語翻譯,李美華傾注真情與外軍學員交朋友,為他們排憂解難,播撒友誼的種子。她也被很多外軍學員和家人親切地稱為「中國妹妹」。

  從事外訓教學近20年來,李美華深愛三尺講臺,傾心教譯事業。她先後負責30多個班次授課翻譯工作,擔任多個班次教學負責人,憑藉精湛的翻譯水平,贏得了外軍學員的尊重和認可。同時她多次在中外高層談判、聯合軍事演習、上海合作組織防務論壇等重大外事活動及國際學術會議上擔任主要翻譯,受到各級讚揚和肯定。

  在一次中俄聯合軍事演習中,上級機關考慮到李美華外事經驗豐富,特地把她安排到聯演新聞中心工作。白天,她頭頂炎炎烈日,帶領40名俄方記者到演習場採訪並翻譯;晚上,除了要進行磋商和協調,還要翻譯資料,每天都要工作10多個小時。演習結束時,俄方新聞局負責人握著她的手說:「你說的俄語是最棒的,你的心是最善良的,從你身上我們看到了中國軍人的人格魅力,體會到了中俄之間的深厚友誼。」

   「我是中國軍人,一言一行都代表中國軍隊的形象,不僅要做好語言翻譯,更要做好中國形象的『翻譯』。」在李美華看來,這是對她工作的最高褒獎。

  作為翻譯界的「大姐」,李美華非常重視年輕人的培養,注重傳幫帶。在負責學院翻譯工作期間,她與同事一起,採取有效措施使學院翻譯水平有了較大提高。通過他們的精準翻譯,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和先進的理論成果被外軍學員了解掌握。

   畢業時,很多學員表示,通過國際防務學院這個窗口,他們讀懂了中國。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福音。

  由於長期超負荷工作,幾年前,李美華被查出患有惡性黑色素瘤。然而,頑強的她並沒有被病魔壓倒,在親人和戰友的鼓勵下,她積極接受治療,終於戰勝病魔,重返講臺。即便是在治療期間,她依然堅持完成了1部譯著、1項課題,翻譯校對了30餘萬字教材。

   採訪手記

   ■羅金沐

  記者聯繫採訪李美華教授時,她正在上海為兩會提案進行調研。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她每年都積極為國防教育建言獻策。她告訴記者,「工作是最好的良藥,是鎮痛劑」。

  尼採說:「凡是不能毀滅我的,將使我更加強大。」李美華對這句話的體悟尤為深刻,她曾在不同場合引用這句話。當被問及當下最大的感受是什麼,李美華脫口而出——「感恩」。「感恩磨難,感恩戰友,感恩外訓。」「我願做一名友好使者,為軍事友好與合作舞臺增添光彩。」(解放軍報記者羅金沐 通訊員 毛麗燕)

[ 責編:張璋 ]

相關焦點

  • 做好中國形象的「翻譯」
    新學期,她還承擔了高級指揮俄語班的授課和翻譯工作。自信、從容、幹練……初見李美華,這位儀態端莊的女性給記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位軍隊傑出女性代表,在教譯戰線以軍人之責、學者之風,盡展巾幗之志,努力講好中國故事。「你好嗎?我們十分想念你,我的夫人讓我一定來看望她的中國妹妹,出色的心理醫生。」一見到李美華教授,來訪的土庫曼斯坦穆罕默德將軍熱情地上前握手擁抱。
  • 政協委員黃友義:建議推動翻譯立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翻譯協會秘書長、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副局長黃友義接受採訪。中國網 汪瑋 攝中國網3月2日訊(記者 汪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翻譯協會秘書長、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副局長黃友義昨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疾呼,為提高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能力,中國需要更快地以多種方式組建、形成一支強大的、高水平的翻譯隊伍。今年已經是黃友義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第6個年頭。黃委員是我國外宣戰線上的老兵,又是國內外翻譯界的名人。
  • 香港全國政協委員共206人 佔委員總數比例超9%
    來自香港的全國政協委員、摩根大通亞洲區投資銀行副主席方方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挑了一個「刺」。  這位著名的國際金融界人士注意到,在報告的英文版中,「群眾路線」被翻譯為「mass line」,而「基本經濟制度」被翻譯為「basic economic system」,他認為這「不夠地道」。政府工作報告的英文版,應該避免這類翻譯,真正體現出國家軟實力。
  •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開啟 北京基層委員亮相
    昨天,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正式開幕,今年首次開啟的「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委員楊利偉等三名委員率先與媒體見面。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   本報記者 方芳 高枝 武紅利   昨天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開幕。與以往大會不同,今年在人民大會堂首次組織了三場「委員通道」。開幕前,包括我國首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楊利偉、量子通信領軍人物潘建偉等在內的十一位全國政協委員走上首場「委員通道」。
  • 2018年全國兩會首次開啟代表委員通道 政協設三場「委員通道」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將分別於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  首次開啟代表委員通道  全國兩會開幕在即,2月27日兩會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開張」。據悉,今年全國兩會將首次開啟「代表通道」和「委員通道」,並繼續做好「部長通道」。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印刷博物館館長孫寶林:
    一年前,新當選全國政協委員的中國印刷博物館館長孫寶林如是說。    近日,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孫寶林表示:「一年來,作為新一屆政協委員的我一直在不斷學習、調研、思考,因為全國政協委員是要站在國家層面去思考問題的,這也讓我重新思考如何在當下傳承印刷文明,並以我們的行業服務大眾。」
  • 白氏頭條:全國白氏政協委員名單匯總
    現任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現任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麗江市委市政府顧問。現是中國民主建國會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委員,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提案委員會委員。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十屆廣西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主席團成員,第三屆重慶市政協常委,政協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經濟界別委員,十三屆陝西省省委候補委員,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現任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兼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局長。
  • 全國政協「委員講堂」入駐中國知網在線教學服務平臺
    「委員講堂」由全國政協辦公廳主辦,是全國政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重要思想的一項履職創新探索
  • 在皖全國政協委員一行視察合工大新區
    中安網11月17日訊 11月13日上午,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方兆祥,全國政協常委、省政協副主席方兆本、王鶴齡、劉光復,全國政協常委錢景仁,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常務副主席秦德文,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副主席俞祖彭、戰秋萍,全國政協委員鄧善熙、張自立、黃新德、文家庭等在皖全國政協委員和省教育廳廳長陳賢忠來校視察調研,受到合肥工業大學黨委書記朱新民等黨政領導的熱情接待
  • 住津全國政協委員赴陝西省考察
    人民政協網天津9月21日電(記者 張原)9月20日,住津全國政協委員召集人、天津市政協主席盛茂林率領住津全國政協委員一行赴陝西省考察。此行是根據《政協全國委員會辦公廳十三屆全國政協京外委員跨省考察工作安排》,由全國政協辦公廳安排住津全國政協委員赴陝西省考察。
  • 手語翻譯:替委員聽 代委員說
    在社會福利與保障小組的會議室裡,當聾啞殘疾委員於兵用手語「發言」的時候,全場鴉雀無聲,其他委員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手語翻譯鹹樹立身上,時而點頭贊同,時而拿起筆記錄……在20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當中,只有三位聾啞殘疾委員,他們分別是社會福利與保障組的於兵和高曉笛以及文藝組的「千手觀音」邰麗華,而他們與其他委員的溝通,全靠手語翻譯搭起一座「橋梁」。
  • 政協委員:公示語神翻譯影響民族文化素質,國家層面應重視
    政協委員:公示語神翻譯影響民族文化素質,國家層面應重視 潘林青/新華社發布客戶端 2015-03-11 18:35 來源
  • 讓三百六十行人才薈萃化為現實 全國政協委員縱論中國職業教育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副院長許玲。大力改革和發展中國的職業教育,以不斷適應中國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今年2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深化改革實施方案》,被業界稱為「職教20條」。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更明確提出,要改革完善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辦法,大規模擴招100萬人。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蘇華認為,完善職業教育高考對職教發展有重要意義。
  • ...委員首次亮相「委員通道」 十九大手語翻譯現場教手語「謝謝你」
    全國政協委員張敏、周曄、吳浩在「委員通道」上接受記者提問。政協委員周曄(中)曾擔任十九大手語翻譯。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委員通道」上,政協委員接受記者提問。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航天員楊利偉。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首席工程師趙紅衛。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右)。
  • 全國政協委員提案:高考可用古漢語替代英語
    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政協主席、山東中醫藥大學校長王新陸 資料圖  3月3日,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政協主席、山東中醫藥大學校長王新陸在接受人民政協網訪談時再次提出「高考不一定非考英語」的這一觀點,因為這是一種
  • 全國政協委員、西昌學院賀盛瑜院長參加全國政協第十三屆二次大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於2019年3月3日至3月13日在北京舉行,西昌學院院長賀盛瑜教授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第二次進京參加了此次盛會。
  • 全國政協委員:改革高考英語「一刀切」制度
    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政協主席洪梅香建議有關部委組織專家學者進行調研論證,科學合理地調整英語高考。   洪梅香說,高考英語實行「一刀切」最大弊端是影響了大批有其他專長人才脫穎而出。「直言不諱地講,我國絕大多數的學生很少有用英語交流的環境,只是靠『死記硬背』書本來學習,應用能力差。」
  • 翻譯人員給基層委員翻譯報告
    中廣網北京3月5日消息(記者艾司哈爾)參加2008年兩會的新疆各界委員中有不少來自基層的少數民族委員,由於語言水平,他們在小組討論中發言、準備提案等過程中會遇到困難。為了解決基層委員的語言困難,能夠讓他們更好的發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辦公廳在每年的全國兩會期間專門安排翻譯人員。
  • 「小委員」提出「大提案」 第六屆全國青少年模擬政協活動舉行
    來自全國77所學校600多名學生社團代表提出了82份提案,「小委員」們齊聚一堂,開啟建言資政之旅。「小委員」們的提案題材廣泛,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環保、教育、醫療等方面,關注了社會熱點及「痛點」問題,如垃圾分類治理、未成年人心理關懷、網絡安全防治、養老護理體系建設等。
  • 全國政協委員張澍:阜外醫院「三個世界第一」的困惑
    全國政協委員張澍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4日電(人民政協報記者 李木元)京城最好的心血管病醫院是哪家?絕大多數人都會說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怎麼衡量其好?全國政協委員、阜外醫院心律失常診治中心主任張澍列舉了3個數字:阜外醫院一年開展的開胸手術13000多例,全世界第一;介入手術15000多例,世界第一;心律失常手術8000多例,還是世界第一。  "阜外醫院的確蜚聲中外了,可這一定是好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