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市公司達芙妮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於近期向投資者發布了2016年上半年盈利警告,截至2016年6月30日,上半年共減少450個銷售點,包括400家直營店及50家加盟店。在此之前,A股上市鞋企星期六和哈森股份也發布了中期業績預告,淨利潤預降幅度均達到了30%。此外,根據百麗國際最新年報顯示,受鞋類業務下滑影響,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滑近四成。
據了解,國內前十大知名女鞋企業百麗、星期六、千百度、達芙妮、奧康等均已在香港或國內資本市場上市,受電商迅速崛起的衝擊,整個女鞋品牌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關店和業績下滑影響。繼體育用品、男裝等行業後,市場規模超百億美元的女鞋零售業成為又一個受到銷售放緩打擊的行業。
「大眾鞋王」現頹勢
達芙妮一度被譽為中小企業高成長的典範,並有「大眾鞋王」的美譽,達芙妮品牌創立於1990年,自1996年以來連續多年獲得最暢銷國內產品的榮譽,曾是中國最成功之國內品牌之一。
以前的達芙妮曾經開遍大街小巷,如今,獨立門店越來越少,更多地是出現在了超市出入口,並且在全國範圍內,很多達芙妮專櫃長期進行著「買一贈一」等促銷活動。
公開資料顯示,從2015年至今該集團已關閉實體店鋪1277家,平均每天關閉3家店,「大眾鞋王」頹勢難挽。
對於上半年虧損的原因,達芙妮在盈利警告表示,這是受大幅淨關閉店鋪及同店銷售的負增長所影響。回顧期內,消費需求疲軟,並且於第二季度內,中國大陸出現頻繁的暴雨及洪澇,此不利天氣大大影響了店鋪客流量。此外,商品庫存周轉天數增加,2015年為218天,2014年為194天,加之過季產品的銷售佔比增加,導致毛利率顯著下降。
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這並不是達芙妮銷售業績的首度下滑,也不是公司第一次將業績下滑部分歸因於天氣變化。根據達芙妮2015年年報顯示,達芙妮在2015年的營業額為83.79億元,相比2014年的103.55億元,同比下降了19.1%,而毛利率下降為17.7%。對此,公司表示,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拖累消費品市場,零售商店受到挑戰同時,飄忽反常的天氣使時尚品牌的市場雪上加霜,全球變暖效應致使夏季延長,且2015年的冬季異常溫暖,影響了季節性銷售產品包括女鞋的銷售情況。
回顧達芙妮的發展歷程,不同於競爭對手百麗、星期六等鞋業喜歡扎堆在高端購物中心,達芙妮的選址採取的是街邊專賣店的戰略。達芙妮門店擴張的步伐曾經一度迅速加大,總店鋪數由2003年的739家店鋪發展到2013年6702家,短短十年間增長了近9倍之多,2012年門店數量達到峰值,共有各種品牌店鋪總數達到6881間。據統計,在2009年至2012年,幾乎以每年開出上千家的速度瘋長。
所以,當營銷業績的持續低迷時,就伴隨了大規模的關店裁員。達芙妮2015年年報中顯示,達芙妮的核心品牌業務銷售點由2014年的6757個下降為2015年的5930個,淨減少827個銷售點。
業內人士認為,企業為了短期止損,通常會選擇價格促銷或者關閉門店的做法。由於達芙妮的庫存過多,一旦商品賣不動,資金沉澱的規模就會很龐大,關店就是為了不要浪費太多的資金在渠道上。
在業內人士看來,達芙妮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產品本身。達芙妮產品本身質量不錯,但在款式的時尚和穿著的舒適度方面並沒有較快地跟進,產品的研發模式也沒有適時調整。
加快轉型
其實,除達芙妮之外,其他上市鞋企日子也不輕鬆,包括百麗在內的多個著名鞋類品牌也同樣遭遇了零售業寒冬。
在上半年業績預告中,星期六報告期內淨利潤為1891.68萬元至2702.4萬元,同比下降30%至0%;值得注意的是,星期六2015年淨利潤為2253.46萬元,同比跌幅37.57%,與上市首年2009年時1.14億元的數據相比,在六年時間裡,星期六淨利下滑幅度超過八成。而就在今年6月29日上市的哈森股份預計上半年業績下降30%,其一季度淨利潤為3362萬元,同比下滑24.48%。
與達芙妮同在港股上市的百麗國際,也於上個月發布了2015財年業績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淨利潤29.34億港元,同比下降38.41%;與此同時,百麗核心主營業務鞋類業務同店銷售下降8.5%,大陸鞋類零售網點減少了366家。營銷收入的下降使得鞋類業務在集團中所佔的地位有所下降,鞋類業務收入佔總體業務收入的比例從去年的55.9%下降到現在的50.8%。公開信息顯示,百麗旗下的知名鞋類品牌有百麗、他她、天美意、思加圖、森達等。
對於鞋類業務收入的下滑,百麗表示,主要原因是集團於下半年冬季產品的毛利率下降所致。一方面,需求端的疲弱超出市場預期,另一方面,去年冬季初期偏暖、後期較冷,這不僅影響了冬靴的銷售,同時也造成銷售重心偏厚、當季整體折扣偏大,對毛利率造成負面影響。
不難發現,上市鞋企正面臨著生存瓶頸,為此鞋類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據了解,在2013年,星期六宣布成立電商子公司,發力O2O業務。今年7月初,星期六發布公告,擬3.7億元收購時尚鋒迅80%股權和北京時欣70%股權,致力於打造時尚IP生態圈;百麗不僅將旗下電商網站優購於2014年獲得集團2億美元的注資,而且還在今年年初,宣布收購義大利牛仔品牌Replay母公司Fashion Box SpA的29%股權,賣起了牛仔褲;千百度則是進軍玩具市場,並於去年10月份發布公告,稱擬1億英鎊收購英國最古老玩具店。
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達芙妮與天貓達成了深度戰略合作,2014年在阿里巴巴「雙十一」活動中,達芙妮獲得了女鞋品類的冠軍。但集團財報顯示,電商板塊所佔整體業務的比例並不高,業績的增長並不能抵消整體營業數據的下跌。不過在盈利預警報告中也指出,董事會認為本集團的整體財務狀況仍保持穩健。同時,該集團仍致力於推行改善方案,包括整合旗下店鋪網絡及存貨,在其電商業務的持續投入,並控制支出,從而改善全年業績表現。
同時,在2015年年報中達芙妮表示,一方面繼續進行各項店鋪及人員的整合措施,另一方面會通過管理及銷售效益,增強盈利能力。在實體店鋪的策略方面,將把部分店鋪改變為「多品牌」店鋪模式,通過更加豐富的商品選擇及購物環境,提升店鋪表現。
對於像達芙妮這種傳統企業的轉型,專家建議,發展電商可以有效地優化線下的供應鏈資源。通過分析線上的消費者大數據,例如不同區域的顧客分別喜歡哪些類型的鞋子,以此調整線下的倉庫貨源比例。實體店的價值體現在導購的諮詢服務、顧客的體驗以及庫存的分倉能力。
時尚鞋類零售業普遍遭遇市場寒冬,其主要原因業內人士分析,與渠道環境的變化和消費者行為的轉變息息相關。在傳統的消費場景中,時尚鞋服類品牌一般聚集在消費者經常閒逛的場所,主要是位置較好、客流集中的百貨商場。但是近年來,隨著大量購物中心和商業綜合體物業建成使用,對於百貨商場形成嚴重分流,影響了偶髮式消費品類的銷售。同時在電商的巨大衝擊下,部分百貨商場紛紛進行業務調整或轉型,之前入駐的鞋店只好選擇關門歇業。
業內專家指出,傳統鞋業面臨著諸多問題,在產品設計上同質化嚴重,在倉庫運輸和訂單處理上周期也較為漫長,最終導致高庫存。關店的做法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虧損問題,反而會讓公司的整個銷售渠道縮窄。從達芙妮、百麗財報也可以看出,大面積關閉實體店似乎並沒有扭轉業績虧損的頹勢。
有分析師也認為,在大部分鞋企業遭遇業績「天花板」的背景下,多元化布局有利於增加企業的盈利點,從而支撐業績繼續增長。不過,如果盲目布局,各業務之間缺乏契合度,很容易顧此失彼。即便是轉型也需要經歷3-4年的陣痛期,所以,中國鞋企利潤下滑的態勢或將持續。
據悉,面對生存瓶頸,多家鞋業集團紛紛採取應對措施,在對實體店和工廠關閉整合、精簡遷移、提高效率的同時,重新建立與目標客戶群的交互機會、增強與客戶的實質性聯繫,採用信息科技,藉助多個平臺進行品牌營銷;在整合客戶數據的基礎上,力爭實現一對一的個性化推介和服務;同時依託每一家實體店鋪,建立虛擬微店,實現線上線下服務的無縫銜接。
殃及池魚
據了解,受到鞋企的「牽連」,為其提供鞋材的企業也同樣出現了業績下滑。
興業科技是一家從事中高檔牛頭層鞋面革的開發、生產與銷售的公司。公司牛鞋面革市場佔有率連續8年國內排名第一,目前公司客戶主要包括奧康、康奈、百麗、金猴、富貴鳥、天美意、達芙妮、金邁王、木林森、駱駝、夢特嬌、紅蜻蜓、蜘蛛王等近二十個國內知名企業。
根據公布的最新業績報告顯示,2016年1-6月份,興業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0.26億元,與去年同期的9.47億元相比增長8.3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0.096億元,與去年同期的0.14億元相比下降32.36%。
興業科技方面表示,今年1-6月份,公司業績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受到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國內皮革市場持續低迷,下遊行業無明顯好轉趨勢,產品價格亦難提升所致。
業內人士認為,興業科技業績的大幅下滑,也預示著本土鞋類上市公司未來要扭轉不利局面尚需時間。
本文轉載來自:中國商報 王碩,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