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鞋王」現頹勢 鞋企遇寒冬都是電商惹的禍?

2020-12-25 贏商網

  港股上市公司達芙妮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於近期向投資者發布了2016年上半年盈利警告,截至2016年6月30日,上半年共減少450個銷售點,包括400家直營店及50家加盟店。在此之前,A股上市鞋企星期六和哈森股份也發布了中期業績預告,淨利潤預降幅度均達到了30%。此外,根據百麗國際最新年報顯示,受鞋類業務下滑影響,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滑近四成。

  據了解,國內前十大知名女鞋企業百麗、星期六、千百度、達芙妮、奧康等均已在香港或國內資本市場上市,受電商迅速崛起的衝擊,整個女鞋品牌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關店和業績下滑影響。繼體育用品、男裝等行業後,市場規模超百億美元的女鞋零售業成為又一個受到銷售放緩打擊的行業。

  「大眾鞋王」現頹勢

  達芙妮一度被譽為中小企業高成長的典範,並有「大眾鞋王」的美譽,達芙妮品牌創立於1990年,自1996年以來連續多年獲得最暢銷國內產品的榮譽,曾是中國最成功之國內品牌之一。

  以前的達芙妮曾經開遍大街小巷,如今,獨立門店越來越少,更多地是出現在了超市出入口,並且在全國範圍內,很多達芙妮專櫃長期進行著「買一贈一」等促銷活動。

  公開資料顯示,從2015年至今該集團已關閉實體店鋪1277家,平均每天關閉3家店,「大眾鞋王」頹勢難挽。

  對於上半年虧損的原因,達芙妮在盈利警告表示,這是受大幅淨關閉店鋪及同店銷售的負增長所影響。回顧期內,消費需求疲軟,並且於第二季度內,中國大陸出現頻繁的暴雨及洪澇,此不利天氣大大影響了店鋪客流量。此外,商品庫存周轉天數增加,2015年為218天,2014年為194天,加之過季產品的銷售佔比增加,導致毛利率顯著下降。

  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這並不是達芙妮銷售業績的首度下滑,也不是公司第一次將業績下滑部分歸因於天氣變化。根據達芙妮2015年年報顯示,達芙妮在2015年的營業額為83.79億元,相比2014年的103.55億元,同比下降了19.1%,而毛利率下降為17.7%。對此,公司表示,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拖累消費品市場,零售商店受到挑戰同時,飄忽反常的天氣使時尚品牌的市場雪上加霜,全球變暖效應致使夏季延長,且2015年的冬季異常溫暖,影響了季節性銷售產品包括女鞋的銷售情況。

  回顧達芙妮的發展歷程,不同於競爭對手百麗、星期六等鞋業喜歡扎堆在高端購物中心,達芙妮的選址採取的是街邊專賣店的戰略。達芙妮門店擴張的步伐曾經一度迅速加大,總店鋪數由2003年的739家店鋪發展到2013年6702家,短短十年間增長了近9倍之多,2012年門店數量達到峰值,共有各種品牌店鋪總數達到6881間。據統計,在2009年至2012年,幾乎以每年開出上千家的速度瘋長。

  所以,當營銷業績的持續低迷時,就伴隨了大規模的關店裁員。達芙妮2015年年報中顯示,達芙妮的核心品牌業務銷售點由2014年的6757個下降為2015年的5930個,淨減少827個銷售點。

  業內人士認為,企業為了短期止損,通常會選擇價格促銷或者關閉門店的做法。由於達芙妮的庫存過多,一旦商品賣不動,資金沉澱的規模就會很龐大,關店就是為了不要浪費太多的資金在渠道上。

  在業內人士看來,達芙妮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產品本身。達芙妮產品本身質量不錯,但在款式的時尚和穿著的舒適度方面並沒有較快地跟進,產品的研發模式也沒有適時調整。

  加快轉型

  其實,除達芙妮之外,其他上市鞋企日子也不輕鬆,包括百麗在內的多個著名鞋類品牌也同樣遭遇了零售業寒冬。

  在上半年業績預告中,星期六報告期內淨利潤為1891.68萬元至2702.4萬元,同比下降30%至0%;值得注意的是,星期六2015年淨利潤為2253.46萬元,同比跌幅37.57%,與上市首年2009年時1.14億元的數據相比,在六年時間裡,星期六淨利下滑幅度超過八成。而就在今年6月29日上市的哈森股份預計上半年業績下降30%,其一季度淨利潤為3362萬元,同比下滑24.48%。

  與達芙妮同在港股上市的百麗國際,也於上個月發布了2015財年業績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淨利潤29.34億港元,同比下降38.41%;與此同時,百麗核心主營業務鞋類業務同店銷售下降8.5%,大陸鞋類零售網點減少了366家。營銷收入的下降使得鞋類業務在集團中所佔的地位有所下降,鞋類業務收入佔總體業務收入的比例從去年的55.9%下降到現在的50.8%。公開信息顯示,百麗旗下的知名鞋類品牌有百麗、他她、天美意、思加圖、森達等。

  對於鞋類業務收入的下滑,百麗表示,主要原因是集團於下半年冬季產品的毛利率下降所致。一方面,需求端的疲弱超出市場預期,另一方面,去年冬季初期偏暖、後期較冷,這不僅影響了冬靴的銷售,同時也造成銷售重心偏厚、當季整體折扣偏大,對毛利率造成負面影響。

  不難發現,上市鞋企正面臨著生存瓶頸,為此鞋類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據了解,在2013年,星期六宣布成立電商子公司,發力O2O業務。今年7月初,星期六發布公告,擬3.7億元收購時尚鋒迅80%股權和北京時欣70%股權,致力於打造時尚IP生態圈;百麗不僅將旗下電商網站優購於2014年獲得集團2億美元的注資,而且還在今年年初,宣布收購義大利牛仔品牌Replay母公司Fashion Box SpA的29%股權,賣起了牛仔褲;千百度則是進軍玩具市場,並於去年10月份發布公告,稱擬1億英鎊收購英國最古老玩具店。

  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達芙妮與天貓達成了深度戰略合作,2014年在阿里巴巴「雙十一」活動中,達芙妮獲得了女鞋品類的冠軍。但集團財報顯示,電商板塊所佔整體業務的比例並不高,業績的增長並不能抵消整體營業數據的下跌。不過在盈利預警報告中也指出,董事會認為本集團的整體財務狀況仍保持穩健。同時,該集團仍致力於推行改善方案,包括整合旗下店鋪網絡及存貨,在其電商業務的持續投入,並控制支出,從而改善全年業績表現。

  同時,在2015年年報中達芙妮表示,一方面繼續進行各項店鋪及人員的整合措施,另一方面會通過管理及銷售效益,增強盈利能力。在實體店鋪的策略方面,將把部分店鋪改變為「多品牌」店鋪模式,通過更加豐富的商品選擇及購物環境,提升店鋪表現。

  對於像達芙妮這種傳統企業的轉型,專家建議,發展電商可以有效地優化線下的供應鏈資源。通過分析線上的消費者大數據,例如不同區域的顧客分別喜歡哪些類型的鞋子,以此調整線下的倉庫貨源比例。實體店的價值體現在導購的諮詢服務、顧客的體驗以及庫存的分倉能力。

  時尚鞋類零售業普遍遭遇市場寒冬,其主要原因業內人士分析,與渠道環境的變化和消費者行為的轉變息息相關。在傳統的消費場景中,時尚鞋服類品牌一般聚集在消費者經常閒逛的場所,主要是位置較好、客流集中的百貨商場。但是近年來,隨著大量購物中心和商業綜合體物業建成使用,對於百貨商場形成嚴重分流,影響了偶髮式消費品類的銷售。同時在電商的巨大衝擊下,部分百貨商場紛紛進行業務調整或轉型,之前入駐的鞋店只好選擇關門歇業。

  業內專家指出,傳統鞋業面臨著諸多問題,在產品設計上同質化嚴重,在倉庫運輸和訂單處理上周期也較為漫長,最終導致高庫存。關店的做法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虧損問題,反而會讓公司的整個銷售渠道縮窄。從達芙妮、百麗財報也可以看出,大面積關閉實體店似乎並沒有扭轉業績虧損的頹勢。

  有分析師也認為,在大部分鞋企業遭遇業績「天花板」的背景下,多元化布局有利於增加企業的盈利點,從而支撐業績繼續增長。不過,如果盲目布局,各業務之間缺乏契合度,很容易顧此失彼。即便是轉型也需要經歷3-4年的陣痛期,所以,中國鞋企利潤下滑的態勢或將持續。

  據悉,面對生存瓶頸,多家鞋業集團紛紛採取應對措施,在對實體店和工廠關閉整合、精簡遷移、提高效率的同時,重新建立與目標客戶群的交互機會、增強與客戶的實質性聯繫,採用信息科技,藉助多個平臺進行品牌營銷;在整合客戶數據的基礎上,力爭實現一對一的個性化推介和服務;同時依託每一家實體店鋪,建立虛擬微店,實現線上線下服務的無縫銜接。

  殃及池魚

  據了解,受到鞋企的「牽連」,為其提供鞋材的企業也同樣出現了業績下滑。

  興業科技是一家從事中高檔牛頭層鞋面革的開發、生產與銷售的公司。公司牛鞋面革市場佔有率連續8年國內排名第一,目前公司客戶主要包括奧康、康奈、百麗、金猴、富貴鳥、天美意、達芙妮、金邁王、木林森、駱駝、夢特嬌、紅蜻蜓、蜘蛛王等近二十個國內知名企業。

  根據公布的最新業績報告顯示,2016年1-6月份,興業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0.26億元,與去年同期的9.47億元相比增長8.3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0.096億元,與去年同期的0.14億元相比下降32.36%。

  興業科技方面表示,今年1-6月份,公司業績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受到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國內皮革市場持續低迷,下遊行業無明顯好轉趨勢,產品價格亦難提升所致。

  業內人士認為,興業科技業績的大幅下滑,也預示著本土鞋類上市公司未來要扭轉不利局面尚需時間。

本文轉載來自:中國商報 王碩,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衰敗的鞋王:市值蒸發百億,被大東超越,淪落到無人問津
    曾經在女鞋品牌市場中,百麗和達芙妮被並稱為一代鞋王。特別是達芙妮最輝煌的時候,中國市場中每5雙女鞋就有1雙來自達芙妮。它的成功經營模式屢創佳績,成為了眾多中小企業模仿的典範。達芙妮的前景也一度被人們無限看好。可意外的是當整個女鞋品牌市場迎來寒冬之時,它也沒能擋住頹勢被冠上「關閉門店」、「虧損」、「衰敗」等字眼。
  • 三年關閉三千多家店 「大眾鞋王」達芙妮怎麼了?
    (原標題:三年關閉三千多家店,「大眾鞋王」達芙妮怎麼了?) 《欲望城市》裡的Carrie曾說過,如果讓她在一雙鞋和男人之間做抉擇,她一定會選擇鞋,因為它比戀愛更有吸引力,可見女人與鞋的關係之親密。作為中國知名的女鞋品牌之一,相信很多人都曾光顧過達芙妮的門店,但是近年達芙妮過的並不好。
  • 「大眾鞋王」達芙妮巨虧8億 關店近千家
    雖然請來謝霆鋒當創意總監,全智賢代言,但大眾鞋王達芙妮的頹勢不減「大眾鞋王」的誕生在那個競爭並不激烈的年代,達芙妮雖為品牌商,做的卻是「批發」生意——將鞋子賣給代理商便完事大吉。電商的迷失比起達芙妮線下「大眾鞋王」的地位,達芙妮電商的份額,可能不及整個盤子的十分之一。近幾年,品牌鞋業市場陷入疲軟狀態,一是因為電商對線下渠道的衝擊;二是因為價格戰白熱化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面對「寒冬」,市場本就處於飽和狀態的品牌女鞋行業無一倖免。而處於大眾化市場板塊的品牌受網絡衝擊最大,被複製性也最強,達芙妮四面楚歌。
  • 莆田鞋企:逆風中尋得「風口」
    如何破解外貿「寒冬」?一方面,莆田各級政府部門精準施策,建立「白名單」制度,從融資對接、稅費減負、品牌扶持等方面,扶助鞋企變「危」為「機」;另一方面,當地眾多鞋企紛紛出口轉內銷、轉電商,在線上線下融合的同時,加速在戰略、品牌、產品等方面轉型升級,打造核心競爭力,尋求突圍之路。
  • 「鞋王」達芙妮巨虧8億,關店近千家
    ▲SHE 代言的女鞋品牌達芙妮▲雖然請來謝霆鋒當創意總監,全智賢代言,但大眾鞋王達芙妮的頹勢不減「大眾鞋王」的誕生在那個競爭並不激烈的年代,達芙妮雖為品牌商,做的卻是「批發」生意——將鞋子賣給代理商便完事大吉。
  • 可能是鞋「惹的禍」,你中標了嗎
    又尖又長的鞋頭翹起很高,外觀獨特,樣式時髦,稱為火箭式皮鞋,這種鞋是不符合腳的生理要求的,穿這樣的鞋走路,極其的不舒服,更不可多走路,否則會有腳痛,還會引起一些腳病。可能是鞋「惹的禍」,你中標了嗎?1.容易引起甲溝炎腳的大指和小指,指甲貝鑲嵌後,因為凹陷不斷加深,汙垢,易於侵入,且易碰傷腳趾頭,使病菌趁虛而入,很容易引起指頭感染,導致腳趾紅腫疼痛,甚至發生軟組織化膿形成,指甲下膿腫,嚴重時需要把指甲拔掉,實行甲溝切除排膿手術進行治療。
  • 百麗退市,達芙妮關閉,下一個隕落的「鞋王」是誰?
    一代「鞋王」宣布徹底告別實體店,這是要去當「網紅」的節奏嗎?「愛上SHE、愛上達芙妮」這句廣告詞,相信很多人70、80後應該都不會覺得陌生,說起達芙妮這個品牌,大家恐怕印象最深刻的就是SHE、劉若英等明星都曾經為它代言。
  • 達芙妮、奧康、百麗……這些曾經的「鞋王」你還穿嗎?
    作者:姚露達芙妮、百麗、紅蜻蜓、富貴鳥……他們都曾封號「鞋王」,但如今,卻鮮少一直屹立山巔。「大眾鞋王」達芙妮,過去3年關店3000家,市值從195億港元縮水至不足6億港元;稱霸一時的百麗,「平均不到兩天便會開出一家新店」的盛況成為傳奇,常規操作是關店止損;而一代男鞋巨頭富貴鳥如今債臺高築,27年崢嶸換來的只有42億巨額債務……商場即戰場,「鞋王」們曾打下的江山,已經改朝換代。
  • 一代「鞋王」達芙妮,關店6500多家,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
    來源:創投內參作者:王暉來源:品牌觀察報(ID:pinpaigcbao)在「高光時刻」,達芙妮號稱每年能銷售出近5000萬雙女鞋,甚至一度被冠以「鞋王」的稱號。2012年處於巔峰時期的達芙妮或許沒有想到,那一年會成為自身命運的轉折點,因為從那一年之後,這家「大眾鞋王」再也沒能夠重新振作。1風光之後,儘是滑鐵盧從創立開始,達芙妮就採用「直營+聯營+加盟」的方式,開始對外攻城佔地,而其戰績也非常不錯。
  • 淘鞋網「步步庚心」潮鞋引爆電商回歸價值戰
    國內領先的鞋類B2C淘鞋網攜手「中國時尚運動第一品牌」特步於11月15日全球首發「步步庚心」系列限量版韓庚專款潮鞋。「步步庚心」是淘鞋網與特步針對此系列鞋款創造的專屬詞,其中「步步」是指特步,也指穿鞋子的每一步,庚心是韓庚的粉絲名稱。
  • 二手潮鞋交易電商虛火過旺
    近一段時間,網上球鞋轉賣持續火爆,「炒鞋」甚至成為一門生意,這也催生了一大批潮鞋鑑定交易電商,吸引了各路資本追捧。網際網路行業智庫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僅「毒APP」「nice」「識貨」三家潮鞋交易電商融資金額就高達10多億元人民幣,在電商創業融資的「資本寒冬」中儼然成為新的「風口」。
  • 中國昔日鞋王,它曾年賣5000萬雙,現日均關閉3.2家門店
    遙想達芙妮當年,市場稱鞋王,雄姿英發。氣勢恢宏,一年間,大賣5000萬雙女鞋!事實上,由於受到電商的衝擊,再加上競爭環境愈發激烈,不僅達芙妮業績不振,走向衰落,百麗、紅蜻蜓、星期六、千百度等鞋履企業的日子同樣不好過。就拿百麗來說,其巔峰時市值曾破1500億港元大關,但在17年的時候卻無奈選擇退市,兩位創始人更是黯然離場。
  • 中國「地下鞋王」:賣鞋就像賣白菜,活成莆田鞋最可怕的對手?
    在這一片蕭條中,這家店靠著賣鞋堪比賣白菜,年入50億。這個人就是「地下鞋王」大東的創始人陳光敏。大東在很多人眼中,都是土裡土氣,「79元2雙」、「清倉甩賣,全場5折」的折扣標語從來沒摘下過,讓人感覺這家鞋店天天處於倒閉的邊緣。但就是這個品牌,挨過了風吹雨打,還依然成功的存在著。在50億銷售額背後,為了把價格壓到最低,大東到底做了多少「變態」事兒?
  • 「鞋王」百麗純利下跌18% 女鞋品牌日子都不好過
    「鞋王」百麗純利下跌18% 女鞋品牌日子都不好過 2017-05-參與互動    北京晨報訊(記者 陳瓊)在上市十年後,「鞋王
  • 臺灣第一高人為鞋煩惱 溫州鞋企幫其定製解難(圖)
    臺灣第一高人為鞋煩惱 溫州鞋企幫其定製解難(圖) 2011年02月18日 11:07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桐鄉鞋企考察溫州知名鞋企紅蜻蜓、奧康和康奈
    桐鄉鞋企考察溫州知名鞋企紅蜻蜓、奧康和康奈 2013-05-20 08:45:41 來源:網上輕紡城 近日,20餘家石門鞋企負責人在嘉興市皮研所
  • 他從臺灣發家成大陸鞋王,開7000家店市值170億,今連虧4年將退市
    失業後被迫創業,成為大眾鞋王,門店7000家「漂亮100分,美麗不打折。」這句達芙妮的廣告語成為許多人難以磨滅的記憶。「達芙妮」這個取名自希臘神話中美麗女神的品牌,曾在中國鞋企的地位中首屈一指。上世紀80年代初,石油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席捲臺灣。
  • 一代「鞋王」達芙妮,黯然退場……
    突然有一天發現,買了很多年的品牌實體店關閉了,一代「鞋王」達芙妮,退出的那麼無聲無息。90後女生們的青春回憶裡,就有一雙達芙妮小高跟。它是剛上大學時,第一次送自己的禮物。如今,達芙妮實體店大量撤櫃,這意味著昔日的一代「鞋王」正悄然沒落。讓人不得不感到惋惜。
  • 老鞋企「跑」上新賽道
    近日,我們來到位於溫州永嘉的奧康國際總部,探究這家鞋企如何越來越年輕。  老手藝遇上新科技  為何在咖啡館中試鞋  有沒有想過,普通人也能享受到灰姑娘的待遇,擁有一雙只有自己才能舒適穿著的「水晶鞋」?這一次,我體驗到了。
  • 孟州隆豐【ugg貨源】代工廠_飯鞋王
    孟州隆豐【ugg貨源】代工廠,飯鞋王,微信:spp2021或下拉掃碼添加我們的微信「飯鞋王鞋業,是一家專業從事羊皮毛生產加工製造的優秀企業。電商網絡平臺貨源和自己考察工廠進貨,這兩種進貨渠道為主的母嬰店,一般都是有一定的行業經驗,同時具有自己的團隊的人。可以自己獨立的完成店面的裝修,門店的設計還有相關的經營證件的辦理。這類型母嬰店優勢是,貨源和門店可以自己隨意搭配,在門店的管理和貨源上比較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