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交季,寶寶體溫開啟「調節模式」,這樣穿衣易導致小病不斷

2020-09-20 豆寶奶奶育兒經

「豆寶奶奶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俗話說「二八月亂穿衣」,特別是對於晝夜溫差大的地區,這一現象尤其明顯。

早晨出門時,霎時感覺秋風瑟瑟,頓時後悔沒有帶上小棉襖;到了中午卻發現豔陽高照,即使只穿著薄薄的衛衣,都能熱出一身汗。

大人們「皮糙肉厚」抵抗力強,可年幼的孩子們卻沒有這樣的資本,季節交替之時,許多孩子紛紛中招生病,氣溫的巨大變化讓許多寶媽陷入茫然中,面對著衣櫥中眾多的衣物,不知該給孩子選擇哪一季來穿。

夏秋交季,寶寶體溫開啟「調節模式」,這樣穿衣容易導致小病不斷

閨蜜小麗,是一家私立幼兒園的教師,每到季節交換之時,小麗也頗為苦惱,特別是看到班裡的孩子,從衣著方面可以分為夏季和冬季兩個陣營:有的孩子穿著裙子短褲;有的孩子卻早早地套上了毛衣。

每年換季的時候,小麗都感到十分鬱悶,為此她特地諮詢了兒童醫生關於換季的衣著和這種注意事項,專業人士給出這樣的回覆:

對於春夏交替之際,建議寶寶的衣服不要穿得過厚,否則容易影響孩子自身溫度的調節模式,導致孩子們小病不斷。

醫生告訴我們,寶寶的身體和成人略有不同,他們的新陳代謝速度很快,特別是換季的時候,寶寶的體溫會開啟自我調節機制,以適應氣候的變化。

家長們給孩子選擇衣物,要根據具體的天氣情況,而不是氣溫剛剛降低一些,就給孩子馬上換上厚衣服,裡三層外三層地把孩子裹成行動不便的「粽子」。

家長判斷孩子的冷熱,不要以孩子手部的溫度為標準,孩子的心臟和身體的血液循環機制還未完全建立,有時即使孩子不冷,也會出現手腳涼的情況。

正確判斷孩子的冷熱要摸孩子的脖子,當孩子脖子出汗時,證明他已經很熱了;如果孩子的脖子冰涼,證明衣物穿得比較少,需要及時增加衣物,正常情況下,孩子的脖子是溫溫的。

不光如此,醫生還一再告誡我們,孩子們的體溫調節機制,尚未發育成熟,衣物太多太厚,孩子反而容易感冒

正確判斷孩子體溫的同時,也要掌握「三暖一冷」穿衣方法

一暖——肚子暖暖

家長給孩子穿衣時,首先要注意腹部保暖,如果孩子腹部著涼,很容易出現腹瀉的情況,更會引起胃部不適,對孩子的消化系統發育不利,保證孩子的小肚子暖暖和和是家長首先要做到的。

二暖——背部保暖

我國傳統中醫認為,人體的背部有許多重要的穴位,寶寶的背部保暖也十分重要。

不光如此,大量運動後背部容易出汗,千萬不要貪圖一時痛快,就脫掉上衣,家長可以用溫熱的毛巾幫寶寶把後背的汗擦乾,在衣服的質地方面,建議選擇柔軟舒適純棉製品。

三暖——足部保暖

寒從腳底起,相信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

想要身體變得暖和,足部的保暖必不可少,到了夏秋交替之際,家長可以給孩子們選擇純棉襪子,不光舒適,還起到了保暖的效果。

小貼士:關於腹部和背部保暖,家長可以給孩子穿背心或是加上一件小馬甲,這樣可以保持孩子的腹部和背部的體溫恆定,避免孩子發生著涼的情況。


一冷——頭部涼爽

許多家長擔心孩子感冒,往往早早就給孩子戴上了帽子,其實這種方法並不可取。頭部是人體的重要散熱途徑之一,當家長早早把厚厚的帽子箍在孩子頭上,既影響孩子的舒適感,還影響正常的散熱功能。

如果頭上出了汗,怕熱的孩子把帽子摘掉,一冷一熱,許多體質較差的寶寶會因此生病。

除了孩子的衣著方面,孩子在休息時蓋的被子也要薄厚適中,孩子睡著後,家長要看看孩子是否出汗,如果是,證明被子太厚了。當然,保證寶寶身體健康不生病,除了適當地增減衣物外,提高寶寶的免疫力也格外重要

日常生活家長要督促孩子多喝水,如果孩子不喜歡寡淡無味的白開水,可以準備一些銀耳雪梨湯或是小米綠豆粥,補充水分的同時還要增加營養;即使天氣變冷,也不要馬上就給孩子換上太厚的衣物,這不利於孩子對寒冷的忍受。

留言板話題:家長們,孩子穿衣的小竅門,你們學會了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初冬易臨近,寶寶體溫進入「調試模式」,這樣睡會導致小病不斷
    看著被包成粽子似的小外孫,奶奶滿意的不行:「這樣我的小孫子才不冷。」第二天,奶奶給浩浩疊被子,卻發現孩子不停地打噴嚏,一打噴嚏就眼淚鼻涕橫流,聽孩子的哭聲,嗓子裡似乎有痰上不來,這是感冒了?看著浩浩奶奶驚訝的目光,醫生解釋到:「初冬臨近,體溫是會自我調節的,新陳代謝會調和體溫平衡。孩子這麼小,體溫調節功能還沒發育完全,裡三層外三層地裹,一冷一熱,別說是孩子,就是大人也扛不住。」聽了醫生的話,再看到兒子兒媳責怪的目光,浩浩奶奶愧疚不已。
  • 初冬已臨近,寶寶體溫進入「調試模式」,這樣睡會導致小病不斷
    導讀:初冬已臨近,寶寶體溫進入「調試模式」,這樣睡會導致小病不斷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初冬已臨近,寶寶體溫進入「調試模式」,這樣睡會導致小病不斷!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天氣轉涼,寶寶體溫進入「調試模式」,這種入睡方式讓娃小病不斷
    導讀:天氣轉涼,寶寶體溫進入「調試模式」,這種入睡方式讓娃小病不斷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天氣轉涼,寶寶體溫進入「調試模式」,這種入睡方式讓娃小病不斷!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深秋大降溫,寶寶體溫同樣會「自動調節」,媽媽別給孩子亂穿衣
    ,一旦著涼更是要病好久,寶媽有這種想法並不奇怪。一部分信奉「春捂秋凍」的家長仍給孩子穿著單褲和裙子,最多穿個小外套。冷暖交替時節,孩子擁有更強的調節體溫的能力孩子們並不是完全依賴衣物進行保暖,身體會根據溫度變化自動調節體溫,作為媽媽可千萬別好心辦壞事,給孩子穿錯了衣服。
  • 寶寶的體溫是否在正常範圍?知道這些幫助寶寶調節合適體溫
    答案是不一定,寶寶出生前生活在母親的子宮內,溫度十分恆定,為37.6~37.8攝氏度,隨著第一聲啼哭,他們開始了獨立的生命過程,體溫也開始由他們自己來進行調節,出生後環境溫度有明顯的下降,寶寶必須依靠自己的神經系統調節產熱和散熱系統,保持體溫的恆定,這樣才能維持全身的謝、各器官系統的功能,才能維持正常的生活和健康成長
  • 你真的會穿衣嗎?這篇教你get寶寶正確穿衣方法
    另外,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也不完善,容易受到外界溫度的影響,過低的溫度容易導致寶寶低體溫從而誘發一系列的問題。寶寶基礎代謝率高,活動後易出汗,盲目的給寶寶增加衣物,反而容易導致寶寶受涼感冒。到底是給寶寶多穿衣還是少穿衣呢?
  • 小寶寶的體溫最是讓人擔心,正確測體溫,正確穿衣你都做到了嗎
    尤其是進入冬天以後孩子的冷暖更是讓人擔心,畢竟小寶寶不像大人,沒有足夠強大的身體自我調節能力。所以,家長一定要經常查看寶寶的冷暖,避免感冒發燒等身體不適症狀的發生。今天就教各位幾個判斷寶寶的冷暖的小方法,建議從以下3個方面著手。
  • 一入冬寶寶就小病不斷?冬季穿衣很有講究,別再亂「捂」了
    寶媽們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原本身體素質還不錯的寶寶,入冬期間就會頻繁地生病,不是發燒咳嗽就是感冒拉肚子,反正就是大病沒有小病不斷,不僅媽媽跟著茶飯不思,孩子也是被病痛折磨得日漸消瘦。究竟是什麼魔咒讓寶寶入冬頻繁生病呢?
  • 早晚溫差大寶寶易著涼,掌握秋季穿衣法則,寶寶少生病媽媽更安心
    兒科醫生也多次提醒家長們,因穿衣過多而導致生病的孩子不在少數。很多家長還不太理解,認為秋天降溫了,給寶寶穿的暖暖的,怎麼反倒成了傷害寶寶了?秋季真不知道該如何給寶寶添衣服了。醫生表示:很多因發燒來看病的孩子,額頭上和後背上的汗量非常多,主要還是給寶寶穿衣不當而導致的。
  • 夏秋之交,家長如何護理?提高寶寶抵抗力
    夏秋交替之時,晝夜溫差變化逐步分明。小兒的進攻和調理功效較弱,每逢換季就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尤其是寶寶。這時家長們要多留意孩子的安康。此外,秋季腹瀉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即使不治療,多數病孩在一周左右也會自然止瀉。當患兒嚴重吐瀉時,如果沒有得到及時周到的醫治和護理,一旦患兒出現大量脫水便可導致嚴重後果;個別患兒可因合併腦炎、腸出血、腸套疊等而危及生命。
  • 寶寶這些部位最易受涼,這樣穿衣少感冒
    為了保暖,很多寶媽恨不得天天給寶寶全副武裝,包成小粽子,但這樣不僅寶寶不舒服還易焐其實,害怕寶寶冷,只要護住以下這5個部位都夠了。02怎麼判斷寶寶體溫正常這樣的穿衣策略相比一件厚外套更靈活舒適,可以達到保暖又不厚重的目的。
  • 夏秋換季易生病,寶寶餵養和護理的6大注意事項
    在這個夏秋換季時節,氣溫忽高忽低,細菌病毒活躍,加上寶寶本身抵抗力就並沒發育完善,更易生病,所以餵養和護理方面更要格外上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膳食均衡,加強營養 首先就是要保證奶量,對於6個月以內的寶寶,母乳能提供身體發育所需的能量和營養
  • 寶寶秋天穿衣,熟記「黃金穿衣法」,拉風保暖還能遠離感冒
    秋天早晚溫差大,而小寶寶體溫調節能力比較差,大寶寶活動量大容易汗溼衣服,如果不注意及時增減衣物,寶寶極易受涼。那麼秋天到底該怎麼給寶寶穿衣服呢?爺爺奶奶輩有「怕冷」基因,他們認為天氣冷了,就該給寶寶多穿幾件衣服,而年輕爸爸媽媽則認為,應該少穿一點,適當凍一下,對寶寶的身體反而有益。
  • 秋風蕭瑟天氣涼,媽媽要謹記這幾點,預防寶寶入秋後小病不斷
    秋天正在悄悄走來,樹葉有了黃的味道,天氣有了涼的意味,涼爽的風兒飄進窗戶,秋天變得清爽起來,但隨著入秋的到來,晝夜溫差也變得越來越明顯,這時寶寶免疫力下降,更容易生病,媽媽更要注意生活中的小細節,有效預防寶寶入秋後小病不斷。
  • 氣溫轉涼寶寶睡覺冷嗎?這些信號提醒媽媽該加被了,不然小病不斷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入秋天氣轉涼,家長們開啟了「捂娃」模式,晚上睡覺時給寶寶裡三層外三層地裹住,這樣孩子是暖和了,但是暖和過了頭就要生病。入秋轉涼,寶媽怕寶寶睡覺冷蓋三層被子,果然「不負眾望」感冒了楠楠是一名新手媽媽,寶寶剛剛7個月。進入到秋季,天氣轉涼,家裡也是涼颼颼的,楠楠覺得孩子冷,把懷孕時為孩子準備的被子都拿了出來,一層層地把孩子裹住。兩條初秋的小薄被外加寒冬三月才用得上的大棉被,足足給孩子蓋了3床被子。
  • 夏天小寶寶吹不得空調,易感冒、得空調病?正確吹,空調不必封禁
    其實對於小寶寶夏天能不能吹空調,一直都存在爭議,有的認為空調吹了不好,不利於寶寶身體體溫調節能力的鍛鍊,易得空調病,而有些人認為醫院都給小寶寶吹空調,說明空調是可以給寶寶吹的,能讓寶寶在炎熱的夏季過得舒適,更好的幫助寶寶成長。對於夏天給小寶寶吹空調,可沒有錯,但關鍵在於爸爸媽媽要正確的使用。
  • 育嬰知識分享丨寶寶秋季穿衣小技巧
    俗話說:「二四八月亂穿衣」,自從入秋後,早晚溫差較大,早上穿在身上覺得舒服,但是到了中午就覺得有點熱,但是太陽落山之後就開始降溫了,這個天真不知道該怎麼穿衣服,特別是寶寶的衣服更是愁壞了家長們。這樣的穿衣策略相比一件厚外套更靈活舒適,可以達到保暖又不厚重的目的。
  • 寶寶調節體溫能力差,容易發生熱痱
    健康的皮膚就像是人體的第一層保護,承擔了調節體溫,感受外界刺激,保護體內各組織器官免受物理、機械、化學和病原微生物侵襲的作用,具有吸收、代謝、分泌、排洩等功能。寶寶的皮膚與成人的皮膚相比又具有特殊性:皮膚角質層尚未發育成熟,真皮層較薄,纖維組織少,控制酸鹼能力差,皮膚屏障功能弱,免疫系統發育不成熟。
  • 夏秋換季易生病,寶寶餵養和護理的6大注意事項!
    在這個夏秋換季時節,氣溫忽高忽低,細菌病毒活躍,加上寶寶本身抵抗力就並沒發育完善,更易生病,所以餵養和護理方面更要格外上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膳食均衡,加強營養首先就是要保證奶量,對於6個月以內的寶寶,母乳或配方奶粉能提供身體發育所需的能量和營養。
  • 夏季穿衣法則在此
    天氣越來越熱,該給寶寶怎麼穿成了老母親們新的課題寶寶夏季穿衣一般有三種模式:脫得只剩尿不溼乾脆穿起了開襠褲穿得嚴實,甚至裹著襪子夏季穿衣公式一般情況下:氣溫在24℃以下▌新生寶寶:比成人多穿1件新生兒體溫調節能力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