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昌9月9日電 (李韻涵)虛增借貸金額,惡意壘高債務,採取暴力、威脅手段佔有被害人財物……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9日宣判一起「套路貸」涉惡案件,犯罪集團首要分子張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七年四個月,剝奪政治權利五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一十五萬元。
據了解,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在南昌地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假借民間借貸,虛增借貸金額,惡意壘高債務,肆意認定違約,採取暴力、威脅及其他手段佔有被害人財物的「套路貸」惡勢力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張某某及骨幹成員、參加者等九人上訴一案作出二審刑事裁定,駁回張某某等八人的上訴理由,維持原審判決,即以詐騙罪、敲詐勒索罪、尋釁滋事罪、非法拘禁罪、非法侵入住宅罪,判處張某某有期徒刑十七年四個月,剝奪政治權利五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一十五萬元,判處其餘上訴人及原審被告人有期徒刑十六年四個月至二年,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
1978年出生的張某某於2016年年底與何某某、塗某、龔某某先後租用南昌市青山湖區某小區、某車輛廠廠房進行非法放貸活動,並形成了以張某某為首要分子,何某某、塗某、龔某某為骨幹成員,塗某飛、魏某某、張某英、張某建、李某某為參加者的惡勢力犯罪集團。該犯罪集團犯罪模式有:以手續簡單,放款快,誘使被害人借貸,並有意模糊「借條」約定等內容,不交被害人留存。以「砍頭息」「上門費」等名目,將「虛高」金額轉回該犯罪集團控制的帳戶,製造虛假資金流水,形成與被害人虛假債務關係。
在被害人無力償還本金及利息時,採取罰息、製造虛假利息走帳流水,虛增被害人債務;或以可提供貸款「以貸還貸」、房產抵押等方式誘騙被害人繼續借款等方式,不斷惡意壘高「債務」;或採取虛假訴訟、威脅、毆打、限制被害人人身自由、到被害人住處及工作場所上門催收、聚眾造勢滋擾等手段向被害人及親朋好友索債;或在虛假債務壘高到一定程度時,要求被害人將房產過戶給張某某親友,在被害人房產過戶後,承諾不將該房產轉賣他人,以其系借款給被害人代付該房產的銀行貸款為由,誘騙被害人再次籤訂借條等。
在張某某組織、領導、指揮下,該犯罪集團有組織地實施了詐騙九名被害人財物共計人民幣一千餘萬元(其中二百多萬元未遂),敲詐勒索三名被害人財物共計人民幣八十餘萬元(其中十三萬元未遂),採取堵房門鎖眼、在房門附近噴油漆、用棒球棍或電棍擊打等方式尋釁滋事,非法拘禁被害人,非法侵入被害人住宅等相關違法犯罪,嚴重侵犯被害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破壞社會經濟秩序,造成較為惡劣的社會影響。
二審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對上訴人、原審被告人所實施行為的性質、在犯罪中地位和作用及其他量刑情節的分析認定,與事實、法律規定相符,定罪準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上訴人及其辯護人提出的上訴理由和辯護意見,均不成立,不予採納。故作出上述裁定。(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