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成長,認識情緒

2021-12-30 內觀心理

出生後的第一個6年裡,發展情緒比發展認知更重要。

因為它會幫助兒童建立自己和自己的關係,幫助兒童進入自己的內心世界,兒童也需要藉此得出他內在世界對外在世界的反應。

我們擁有兩個世界。

一個外在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我們需要認識星星、月亮、太陽,需要認識樹木、海洋、江河、湖泊、森林和高山,需要認識桌子、電燈、汽車、房子,需要認識書、地圖、學校、圖書館。

我們還有一個內在的世界,情緒即是我們內在世界一部分。

我們需要認識高興、憤怒、恐懼、悲傷,需要認識嫉妒、惱火、難過、興奮,需要認識喜悅、愛、快樂和孤獨,需要認識感受、體驗和覺察。

這兩個世界的不同組合演變出不同的價值系統。

當我們以物質世界的價值體系作為主要的價值觀時,我們就會被物化和工具化,就遠離了生命,也就等於遠離了幸福;

當我們以內在世界的價值體系作為主要的價值觀時,愛、平等、正義、尊重、成長、創造就成為了我們的價值標準。

內在的世界和外在的世界同樣豐富,同樣需要孩子在漫長的成長曆程中認識並體驗。

和兒童擁有認識外部世界的內驅力一樣,兒童同樣也有對內在生命世界認知的內驅力。

情緒是我們內在世界的景觀之一,兒童自然擁有對情緒認知的內驅力。

兒童認知情緒本身就是在發展自己的認知能力,在0~6歲的階段,情緒認知是最重要的認知,它甚至比認知外在世界更為重要。

因為這是早期兒童建構自己生命的一個重要途徑和首要任務。

  

怎樣幫助兒童認知情緒並使其情緒成長、成熟呢?

我們需要重視和關注孩子的情緒,以便使孩子發現、熟悉、發展自己的情緒世界,而不是一生滯留和壓抑在自己的情緒迷茫之中。

準許孩子有各種各樣的情緒,尤其準許孩子哭,不評判好壞。

準許意味著給孩子空間與時間,讓他自然地過渡。

比如準許他哭意味著讓孩子把情緒流淌出去。這是生命最早期情緒流動的自然禮物。

我們需要為孩子的情緒命名,就如同告訴孩子:

「這是眼睛!」「這是鼻子!」「這是嘴巴!」「這是書!」「這是地圖!」

幫助孩子說出她內在正在發生的情緒

「你生氣了」、「你感到憤怒」、「你感到委屈」、「你感到傷心」、「你看上去很高興」、「你看上去很愉悅」、「你看上去很興奮」、「你看上去很快樂」、「你看上去有些悲傷」、「你看上去有點沮喪」、「你看上去有些孤獨」、「你很好奇」「、你在表達愛」、「你在關心別人」、「你在表達快樂」 

這叫概念或情景配對。

儘管我們能夠清晰知道的情緒範圍並不像了解外在世界那樣廣泛,有些複雜的和更深入的情緒我們依然不知,依然無法分辨;

並且每個人的生命狀態也不盡相同,但我們需要自己了解的情緒告訴兒童,同時努力增加自己的了解深度與廣度。

因為對內在世界了解的越深、越廣,我們就會成長的越好,就會越接近成熟。

我們需要肯定和認同孩子的情緒,使孩子接納自己的情緒,並與自己的情緒為伴。

幫助他發展出豐富而微妙的情感,幫助他過渡並上升到一個儘可能的靠近真實的生命世界。

  

用愛陪伴孩子,理解孩子的情緒,慰藉孩子,讓孩子從情緒的狀態中走出來。

隨著兒童的成長,當其他部分發展之後,情緒也從最基本的狀態發展起來。

這些情緒兒童都必須在生活的某個特定的事件和時間裡經歷和體驗,然後兒童可以感知到自己會再一次的重新經歷。

這個過程兒童可以很自然地完成,只要成人不去阻攔。

我們要準許兒童用自己已經成長的認知能力去認識、調整不斷隨機出現的情緒,繼而發展自己的情緒。

來自薩提亞家庭研究院的500個描述情緒的詞彙,希望幫助你提升對情緒的感受力,讓情緒的能量流動起來。

高興:愉快而興奮。

好受:感到心身愉快;舒服。

開心:心情快樂、舒暢。

快活:快樂。

快樂:感到幸福或滿意。

慶幸:為事情意外地得到好的結局而感到高興。

舒暢:開朗愉快;舒服痛快。

舒服、舒坦:精神上感到輕鬆愉快。

爽快:舒適痛快。

甜美:愉快、舒服。

甜蜜:形容感到幸福、愉快、舒適。

甜絲絲:形容感到幸福、愉快。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特別高興。暢快:舒暢、快樂。

喜悅:愉快;高興。

喜滋滋:形容內心很歡喜。

心花怒放:形容高興極了。

心曠神怡: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幸災樂禍:別人遭到災禍時自己心裡高興。

愉快:快意;舒暢。

憤慨:氣憤不平。

憤怒:生氣(激動到極點)。

惱火:生氣。

氣憤:生氣;憤恨。

悲哀:傷心。

悲傷:傷心難過。

沉痛:深深的悲痛。

傷感:因感觸而悲傷。

傷心:由於遭受到不幸或不如意的事而心裡痛苦。

痛苦:身體或精神感到非常難受。慘然:形容心裡悲慘。

痛心:極端傷心。

心酸:心裡悲痛。

膽怯:膽小;畏縮。

膽戰心驚:形容非常害怕。

發憷:膽怯;畏縮。

害怕:遇到困難、危險等而心中不安或發慌。

驚嚇:因意外的刺激而害怕。

恐怖:由於生命受到威脅而引起的恐懼。

恐懼:懼怕。

受驚:受到突然的刺激或威脅而害怕。

心有餘悸:危險的事情雖然過去了,回想起來還是感到害怕。

入迷、著迷:對人或事物產生難以捨棄的愛好。

入神:對眼前的事物發生濃厚的興趣而注意力高度集中。

心醉:因極喜愛而陶醉。

仇恨:因利益矛盾產生的強烈憎恨。

敵視:當作敵人看待;仇視。

敵意:仇視的心理。

妒忌、嫉妒、妒忌:對才能、地位、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懷怨恨。

反感:反對或不滿的情緒。

可恨:令人痛恨,使人憎恨。

可惡:令人厭惡惱恨。

厭惡:對人或事物產生很大的反感。

憎恨:厭惡痛恨。

彆扭:不順心。

不快:心情不愉快。

不爽:心情不爽快。

煩悶:心情不暢快。

難受:心裡不痛快。

窩火:有委屈或煩惱而不能發洩。

窩囊:因受委屈而煩悶。

心煩:心理煩躁或煩悶。

厭煩:嫌麻煩而討厭。

擔心:放心不下。

擔憂:發愁、憂慮。

發愁:因為沒有主意或辦法而感到愁悶。

犯愁:發愁。

憂慮:憂愁擔心。

憂鬱:愁悶。

壓抑:對情感、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或發揮。

鬱悶:煩悶;不舒暢。

無能感:覺得自己沒有能力,不能幹什麼。

得意:稱心如意,多指驕傲自滿。

高傲: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人。

狂妄:極度的自高自大。

體面:光榮、光彩。

優越感:自以為比別人優越的意識。

自大:自以為了不起。

自負:自以為了不起。

自豪:因為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集體或個人具有優良品質或取得偉大成就而感到光榮。

抱屈:因受到委屈心中不舒暢。

冤枉:1.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被加上不應該有的罪名。2.不值得,吃虧。

浮躁:輕浮、急噪。

急切:迫切。

急躁:碰到不順心的事馬上激動不安。

焦急:著急。

焦慮:著急憂慮。

心急:心裡急噪。

心急火燎、心急如焚:心裡急得象火燒一樣,形容非常著急。

心切:心情急迫。

發慌:因害怕、著急或虛弱而心神不安。

恐慌:由於擔心害怕而慌張。

心慌意亂:形容心神驚慌忙亂。

不好意思:害羞。

慚愧:因為自己有缺點或做錯了事、未能盡到責任而感到不舒暢。

丟臉、丟人、丟醜:丟失體面。

害羞:因膽怯、怕生或做錯了事怕人恥笑心中不安,難為情。

虧心:感覺到自己的言行違背正理。

愧疚:慚愧不安。

靦腆:害羞,不自然。

難堪:難以忍受,難為情。

難看:不光榮,不體面。

怕羞:怕難為情;害臊。

羞恥:不光彩,不體面。

羞辱:恥辱。

悔悟:認識的自己的過錯,悔恨而醒悟。

懺悔:認識了過去的錯誤或罪過而感覺痛心。

後悔:事後悔恨。

過意不去:心中不安,抱歉。

內疚:內心感覺慚愧不安。

吃驚:受驚。

好奇:對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覺得新奇而感興趣。

驚訝:驚奇詫異。

震驚:大吃一驚。

警惕:對可能發生的危險情況或錯誤傾向保持敏銳的感覺。

懷疑:疑惑,不很相信。

可疑:值得懷疑。

困惑:感覺疑難,不知道該怎麼辦。

迷茫:迷離恍惚。

為難:感到難以應付。

無所適從:不知道依從誰好;不知按哪個辦法做才好。

敬仰:尊敬仰慕。

敬重:恭敬尊重。

佩服:感到可敬可愛;欽佩。

仰慕:敬仰思慕。

尊敬:重視而且恭敬地對待。

尊重:尊敬或重視(個人、集體或有關的抽象事物)。

讚賞:讚美賞識。

讚美、讚嘆:稱讚。

感動: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而激動,引起同情或嚮慕。

可憐:值得憐憫。

可惜:值得惋惜。

惋惜:對人的不幸遭遇或事物的意外變化表示同情、可惜。

心疼:疼愛;捨不得;惋惜。

懷念:思念。

牽掛:掛念。

想念:對景仰的人、離別的人或環境不能忘懷,希望見到。

藐視:輕視、小看。

蔑視:輕視、小看。

輕視:不重視,不認真對待。

如意:符合心意。

如願:符合願望。

順心:合乎心意。

隨心:合乎自己的心願,稱心。

隨意:任憑自己的意思。

幸福:(生活、境遇)稱心如意。

圓滿:沒有缺乏、漏洞,使人滿意。

期待:期望、等待。

嚮往:因熱愛、羨慕某種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達到。

悲觀:精神頹喪,對事物的發展缺乏信心。

沮喪:灰心失望。

失落感:與遺失、丟失相關的感覺。

無望:沒有希望。

心寒:失望而又痛心。

孤單:孤獨。

孤立:不能得到同情或援助。

寂寞:孤單冷清。

樂觀:精神愉快,對事物的發展充滿信心。

煩躁:煩悶急躁。

驚喜:驚和喜。

苦悶:苦惱煩悶。

苦惱:痛苦煩惱。

受寵若驚:受到過分的寵愛待遇而感到意外的驚喜。

欣慰:喜歡而心安。

羞怯:羞澀膽怯。

憂傷:憂愁悲傷。

安寧:(心情)安定、寧靜。

安然:沒有顧慮,很放心。

安詳:從容不迫、穩重。

安心:心情安定。

安慰:心情安適。

淡漠:沒有熱情、冷淡。

淡然:形容不經心,不在意。

放心:心情安定,沒有憂慮和牽掛。

冷靜:沉著而不感情用事。

漠然:不關心不在意的樣子。

漠視:冷淡地對待。

寧靜:心情安靜。

輕鬆:不感到有負擔;不緊張。

塌實、踏實:情緒安定、安穩。

坦然:形容心裡平靜,無顧慮。

心安理得:事情做得合理,對自己和別人都很坦然。

心靜:心裡平靜。

心平氣和:心裡平和,不急噪,不生氣。

鎮定:遇到緊急的情況不慌亂。

鎮靜:情緒穩定或平靜。

昂揚:情緒高漲。

衝動:情感特別強烈,理性控制很薄弱的心理現象。

鼓舞:興奮、振作。

激動:感情因受刺激而衝動。

緊張:精神處於高度準備狀態,興奮不安。

興奮:振奮;激動。

振奮:精神振作奮發。

振作:使精神旺盛,情緒高漲、奮發。

低沉:情緒低落。

消沉:情緒低落。

心灰意懶、心灰意冷:灰心喪氣,意志消沉。

沉甸甸:形容沉重。

放鬆:對事物的注意或控制由緊變松。

解氣:消除心中的氣憤。

惱羞成怒:由於羞愧怨恨而發怒。

氣餒:失去勇氣。

喪氣:因事情的不順利而情緒低落。

掃興:正當高興的時候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興致低落。

揚眉吐氣:形容被壓抑的心情得到舒展而快活如意。

消氣:平息怒氣。

厭倦:對某種活動失去興趣而不願繼續。

歡暢:高興、痛快。

歡快:歡樂、輕快。

歡喜:快樂、高興。

豁朗:心情開朗。

可喜:令人高興,值得欣喜。

快意:心情爽快舒適。

寬暢:心裡舒暢。

狂喜:極度高興。

舒心:心情舒展;適意。

怡然:形容喜悅。

愉悅:喜悅。

憤激:憤怒而激動。

惱怒:生氣,發怒。

激憤:激動而憤怒。

氣惱:生氣、惱怒。

盛怒:大怒。

震怒:異常憤怒,大怒。

悲苦:悲哀痛苦。

悲酸、悲辛:悲痛辛酸。

哀傷、哀戚:悲傷。

哀痛:悲傷、悲痛。

悲愴:傷心難過。

慘苦:悽慘痛苦。

苦澀:形容內心痛苦。

悽慘:悽涼悲慘(悽:形容悲傷難過)。

傷神:傷心。

酸楚:辛酸苦楚。

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極點(疾首:頭痛)。

辛酸:辣和酸,比喻痛苦悲傷。

誠惶誠恐:驚恐不安。

惶惶:恐懼不安。

惶惑:因不了解情況而害怕。

驚恐:驚慌恐懼。

懼怕:害怕。

畏懼:害怕。

畏怯:膽小害怕。

心驚膽戰:形容非常害怕。

心驚肉跳:形容擔心禍患臨頭,非常害怕不安。

傾慕:傾心愛慕。

抱恨:心中存有恨事。

可憎:可惡。

痛恨:深切地憎恨。

痛惡:極端厭惡。

嫌怨:怨恨;對人不滿的情緒。

嫌惡:厭惡(嫌:厭惡、不滿意)。

嫌隙:因彼此不滿或猜疑而發生的惡感。

嫌憎:嫌棄厭惡。

憎惡:憎恨;厭惡。

憋悶:由於心裡有疑團不能解除或其他原因而感到不舒暢。

憋氣:窩火。

涔涔:形容煩悶。

煩擾:因擾亂而心煩。

糟心:因情況壞而心煩。

愁悶:憂慮煩悶。

窮愁:窮困愁苦。

殷憂:深深的憂慮。

沉鬱:低沉鬱悶。

陰鬱:憂鬱,不開朗。

自慚形穢:泛指自愧不如別人。

自餒:失去自信而畏縮。

怏然自足:形容自大的樣子。

自得:自己感到得意或舒適。

自滿:滿足於自己已有的成績。

自恃:過分自信而驕傲自滿。

焦躁:著急而煩躁。

情急:因為希望馬上避免或獲得某種事物而心中著急。

心焦:由於希望得事情遲遲不實現而煩悶急噪。

煩亂:心情煩亂,思緒混亂。

紛擾:混亂。

如坐針氈:形容心神不寧。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

抱愧:心中有愧。

愧恨:因羞愧而自恨。

無地自容:形容非常羞慚。

羞人:感覺難為情或羞恥。

羞澀:難為情,態度不自然。

悔恨:懊悔。

失悔:後悔。

痛悔:深切地後悔。

追悔:追溯以往,感到悔恨。

自怨自艾:指悔恨。

歉疚:覺得對不住別人,對自己的過失感到不安。

詫異:覺得十分奇怪。

愕然:形容吃驚。

驚詫:驚訝詫異。

驚異:驚奇詫異。

崇敬:推崇尊敬。

景仰:佩服尊敬;仰慕。

敬慕:尊敬仰慕。

欽敬:敬重佩服。

心悅誠服:誠心誠意地服從或佩服。

悅服:從心裡佩服。

尊崇:尊敬推崇。

讚佩:稱讚佩服。

迷惑:辯不清是非,摸不著頭腦。

迷惘:由於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麼辦。

彷徨:憂鬱不決,不知往哪個方向去。

疑忌:因懷疑別人而生猜忌。

哀憐:對別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

憐憫:對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憐惜:同情愛護。

痛惜:深痛的惋惜。

掛念:因思念而放心不下。

牽腸掛肚:形容非常掛念,很不放心。

眷戀:對自己喜愛的人或地方深切地懷念。

渴慕:非常思慕。

貪戀:十分留戀。

鄙視、鄙夷:輕視,看不起。

侮蔑:輕視、輕蔑。

可人:可人意;使人滿意。

愜意:滿意;稱心;舒服。

遂心、遂意:合自己的心願;滿意。

遂願:滿足願望,如願。

宜人:適合人的心意。

期求:希望得到。

望穿秋水:形容盼望很切。

殷切:深厚而急切。

失意:不得志。

懊喪:因事情不如意而情緒低落,精神不振。

抱憾:心中存有遺憾的事。

惆悵:傷感失意。

落魄:潦倒失意。

惘然:失意的樣子;心裡好象失掉了什麼東西的樣子。

孤寂:孤獨寂寞。

哀思:悲哀思念的感情。

哀怨:因委屈而悲傷怨恨。

悲憤:悲痛憤怒。

悲鬱:悲傷憂鬱。

悵恨:惆悵、惱恨。

悵惘:惆悵迷惘,心裡有事,沒精打採。

愁苦:憂愁苦惱。

仇怨:仇恨、怨恨。

憤恨:憤慨痛恨。

感憤:有所感觸而憤慨。

戒懼:警惕而畏懼。

驚疑:驚訝疑惑。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快慰:痛快而心裡感到安慰、欣慰。

愧痛:因羞愧而感到痛苦。

悶倦:煩悶厭倦,無精打採。

惱恨:生氣和怨恨。

惱人:令人感覺焦急煩惱。

虔誠:恭敬而有誠意。

清爽:輕鬆爽快。

危懼:擔心害怕。

銜恨:心中懷著怨恨或悔恨。

欣幸:歡喜而慶幸。

羞憤:羞愧和憤怒。

疑懼:疑慮而恐懼。

疑慮:因懷疑而顧慮。

憂煩:憂愁煩惱。

憂憤:憂悶憤慨。

憂懼:憂慮害怕。

憂悶:憂愁煩悶。

怨憤:怨恨憤怒。

厭棄:厭惡而嫌棄。

寬慰:寬解安慰。

索然無味:沒有意味,沒有興趣的樣子。

泰然:形容心情安定。

閒適:清閒安逸。

自在:安閒舒適。

激昂:情緒激動昂揚。

激奮:激動振奮。

激越:情緒強烈、高亢。

亢奮:極度興奮。

忘情:不能節制自己的感情。

頹廢:意志消沉,精神委靡(頹:委靡)。

頹靡:頹喪,不振作。

頹喪:情緒低落,精神委靡。

頹唐:精神委靡。

委靡: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解恨:消除心中的憤恨。

寬心:解除心中的焦急愁悶。

如釋重負:象方下重擔一樣,形容心情緊張後的輕鬆愉快。

吐氣:發洩出積在胸中的委屈或怨恨而感到痛快。

專注於心理學本土化研究與應用的探索,為您提供專業而有質量的深度心理諮詢、心理輔導、疏導服務,提供內觀心理成長課程的學習,運用內觀深度心理疏導技術,協助您解決抑鬱、焦慮、恐懼、強迫、失眠等問題;開展親子關係、婚姻家庭問題、人際關係、事業財富問題,青少年心理問題及學習問題的諮詢、家庭心理輔導和公益講座。陳老師 心靈熱線:13664079176(可加微信)

相關焦點

  • 兒童情緒管理 --認識情緒
    多年來,我一直努力在兒童教育培訓,家庭教育指導的最前線,幫助100多個家庭從教育困擾中解脫出來,也親自輔導過近200名4-16歲兒童和少年的成長。成為老師,與孩子接觸,看他們笑,看他們鬧,陪著他們成長,是我覺得,這一生最榮耀的事情。
  • 「心心相依,守護成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動——情緒大轉盤
    8月21日上午,由德陽市婦聯主辦、德陽市心理諮詢師協會承辦的「心心相依,守護成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動服務項目在旌陽區花園巷社區舉行,這次的主題是「感受情緒大轉盤 釋放內心壓抑情緒」——心理團體活動。
  • 認識你的情緒——心理健康講座進社區
    為加強社區居民自我情緒管理,提高居民心理健康、家庭幸福指數,近日,潼涇一社區邀請蘇州市振華中學教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沈敏霞老師,為居民們開展一堂關於「認識你的情緒」心理健康講座,吸引了40餘名社區居民參與。
  • 兒童心理成長指導師&情緒管理師|招生簡章
    家長情緒的穩定與否,直接影響著孩子的發展,當我們面對孩子在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不同行為,當我們面對自己難以控制的情緒,並因此而影響孩子,我們該怎麼辦?我們需要從科學、專業的角度,來學習了解並掌握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與行為發展特點、以及應對的方式。我們需要學習情緒管理的道理,還要學習切實可行的落地應用方法。
  • 認識情緒,認識你的內在世界
    認識情緒,認識你的內在世界。每個人都擁有兩個世界,一個外在的,一個內在的。外在世界裡,我們需要認識太陽、星星、月亮,湖泊、森林、山嶺,桌椅、電燈、汽車、房子,還有金錢、名譽。 而內在世界裡,我們需要認識高興、憤怒、悲傷、害怕,難過、興奮、嫉妒、愉悅、內疚、孤獨和愛。
  • 吾家有愛·簡悅成長 |悅變少年——五彩情緒 繽紛心理專題活動來咯!
    吾家有愛·簡悅成長 |悅變少年——五彩情緒 繽紛心理專題活動來咯!而這其中,教孩子情緒管理,一直是家庭教育的難題,因為教孩子和教成年人完全不一樣。如果只是告訴他們一二三要怎麼做,孩子是很難明白的。教孩子情緒管理,必須要在真實的情境中,手把手為孩子做示範。為此,簡陽婦聯特邀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劉燕老師來到青少年成長課堂,引導孩子認識情緒、掌握情緒管理的方式方法,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悅納自我。
  • 投資心理主要是情緒管控,認識自己,培養專注力的習慣
    在影響投資成功的諸多因素中,心理因素是主要的,而且也是至關重要的。誰能了解自己、認識自己,誰就能獲得成功。因為誰能認識自己,誰就能把自己的才智、技巧和潛力發揮到最佳,也才能排除負面情緒和「噪音」幹擾的影響,全神貫注,選擇最有用的信息進行最佳的組合,準確把握市場發展的趨勢。只有當你無論是從心理還是從身體上感覺最佳時,你的業績才是最好的。
  • 情緒寶盒----如何正確認識並管理情緒
    7月2日上午,思明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走進廈門公園小學,為參加校夏令營的學生帶來了一場關於如何正確認識並管理情緒的講座,
  • 認識情緒,疏導情緒
    通常,當我們沒有辦法用語言、用比較理性的方法來處理自己的感受時,就會通過行為宣洩出來(Acting Out),例如自殺、自傷、酗酒、吸毒、性泛濫、施暴、暴飲暴食、購物狂、臥床不起、摔門而出、破口大罵等。因為當人們刻意地隔絕痛苦的情緒,那些被壓抑下去的情緒經驗,不是不見了,而是變成一種「內隱的」記憶,是沒有辦法被控制的、游離性的記憶。
  • 學習型心理成長團體:我的成長故事
    時光匆匆,歲月如流,不知不覺間本學年就要結束了,我們的這次學習型心理成長團體也就是這個學年的最後一次同學會。在此,我們有必要對這個學年的學習成長做一個總結,所以,這次活動的主題是:我的成長故事——運用故事療法進行積極情緒表達。
  • 吾家有愛·簡悅成長|成長父母—— 情緒管理專題活動來咯!
    吾家有愛·簡悅成長|成長父母—— 情緒管理專題活動來咯!當孩子任性哭鬧時,我們還能做到情緒穩定、理性表達嗎?兩個問題之後,每位家長的答案已然呈現。但家長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更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那麼問題又來了:什麼是情緒?常見的情緒有哪些?當孩子有情緒時,父母應該如何應對?父母該如何調控自己的情緒呢?針對這一系列問題,簡陽婦聯特約講師劉燕老師為各位作深度解讀。
  • 未成年人成長的心理健康密碼——「認識自我 . 納自我」講座
    未成年人成長的心理健康密碼——「認識自我 . 納自我」講座 曲江圖書館 曲江圖書館微信號 QJQTSG 功能介紹 韶關市曲江區圖書館坐落於地址,交通極為便利,我們的業務活動有:提供圖書文獻科技情報服務,我們將以國家級信用為你提供相關業務,歡迎大家與我們聯繫。
  • 認識自己,才能認識情緒
    美國心理專家卡爾.羅傑斯曾說過這樣句話 :「認識情緒的前提是認識自己。」的確,人只有認識了自己的性格特點、思維習慣以及缺點和長處,才能夠真正了解自己的情緒。老鷹之所以有這樣的行為,是因為它們知道巨大的翅膀在密林裡無法伸展、無法自由翱翔、無法捕捉獵物,而不把巢穴築在樹林裡,是因為即使是那些它們從來瞧不上眼的山鵲也能輕鬆地偷襲巢中的.....對這些被稱之為低級動物的表現,我們人類在認識自己方面似乎比動物遜色得多。正如古人所說:「睫在眼前常不見,人短於自知。」蘇格拉底的學生就是因為沒有認識最熟悉的自己而留下了遺憾。那麼,人怎樣才能認識自己呢?
  • 如何認識正面情緒與負面情緒
    現在想一想,在辦公室裡,在家裡,因為一時的情緒衝動,你曾犯過多少錯誤?如果給你一臺時光機,你是不是希望回到過去,告訴那個發脾氣的自己,這個時候,該管好自己的情緒呢?那麼,情緒是什麼呢?我們如何客觀認識它?我們的情緒為什麼會失控呢?我們怎麼才能管理好情緒呢?
  • 聊城:正確理解認識心理諮詢
    隨著人們對心理健康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在遇到心理困擾時會選擇找專業人士進行心理諮詢,但人們對心理諮詢也會有各種認識上的誤區,如認為心理諮詢就是聊天,覺得心理諮詢費用太高,或者希望通過心理諮詢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如何正確認識心理諮詢呢?記者採訪了聊城市心理健康服務中心的心理諮詢師張蒙。
  • 認識自己、洞察人心,心理諮詢師專用的自我覺察方法
    一、自我覺察的重要性自我覺察,是自我成長的基礎,沒有自我覺察就無法認識自我,也就無法發現需要自我成長的點,自我成長也就無從說起。此外,自我覺察本身也是自我成長的目的。自我覺察即認識自我,而認識自我本身就是自我成長的主要目的之一。
  • 大學生心理健康中心的認識和建設規範
    知道心理健康中心有哪些功能室嗎?情緒宣洩室有些設備產品呢?放鬆情緒的生物反饋放鬆儀怎麼使用?心理沙盤遊戲的效果到底怎麼樣?心理健康中心應該怎麼布置?設計建設心理健康中心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事宜?陽光心健是專業的心理設備產品生產廠家,致力於打造一手的心理健康中心建設方案。
  • 關於對心理情感過程的認識
    心理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情緒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簡稱知、情、意。其中,認識過程是人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想像和思維;情緒情感過程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身物質和精神上的需要而產生的主觀體驗,如快樂、憤怒、恐懼、悲哀等;意志過程是指人自覺地確定目標,克服內部和外部困難併力求實現目標的心理活動。而注意是伴隨在心理過程中的一種特性。
  • 《情緒急救》丨應對心理情緒,你必需要有的心理藥箱
    辛辛苦苦為家裡忙著上班,忙於帶娃,卻得不到婆婆的誇讚,老公的認同;在職場中加班加點,上班不敢有一絲懈怠,還是會聽到上司不滿的話語………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內心有委屈,會感覺到孤獨,失敗………你或許會選擇讓自己容忍,也或者選擇殘酷性地轉身離開,可是,你有沒有真正地去面對自己出現的情緒,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理情緒?這樣的心理情緒會給我們帶來什麼?長期如此會給我們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 心理加工之情緒泛化
    泛化在心理學上是指,引發個體不良情緒的誘因已經不局限於最初那個具體個別的對象、事件和內容,而是當出現與最初這個刺激事件相類似的情境時也一樣會引發個體的不良情緒,用比較形象的說法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為什麼會有情緒泛化的現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