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改變命運——醫護系519名技能高考生圓大學夢

2021-03-01 湖北新產業技師學院


  2018年,醫護係為了滿足護理、助產、康復技術專業等畢業生上大學的夢想,認真落實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完善技能高考和高職院校單獨招生工作的通知》(鄂教職成〔2017〕6號)文件,組織了519人參加技能高考,目標是確保人人上省線錄取上大學,圍繞高考目標在教學上全面轉變對接護理類技能高考考試大綱、管理服務上一切圍繞高考轉,培訓上突出技能考試內容、模擬考試上按照高考要求高仿真。

  昨天多一份拼搏,今天多十份歡笑。519人報考培訓,師生努力拼搏考出了優異成績,全部超湖北省高考錄取線,專科上線率100%,其中上普通本科15人,本科上線率 2.89%,最考分563分,其中500分以上94人,佔參考人數的18.1%其中400分以上464人,佔參考人數的89.4% 。

  辛苦三月,幸福一生。2018年起,技能高考本專科按照文化考試和技能考試成績分別劃定錄取控制線,投檔成績為文化考試和技能考試成績之和,根據考生志願從高分到低分錄取。對近三年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三等獎及以上或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一等獎的考生(不含省級抽測選手)參加我省與大賽賽項對應或相近專業類別的技能高考,經考生本人申請,省教育廳審核,可直接認定其技能考試部分滿分。

  不拼不博一生白活,不苦不累讀書乏味。按照湖北省技能高考招生考試專業涵蓋範圍的規定:護理、助產、農村醫學、康復技術、中醫護理、中醫、口腔修復工藝、老年人服務與管理、眼視光與配鏡、藥劑、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製藥技術的中職畢業生均可以報考護理類技能高考來上大學。

技能高考輕輕鬆鬆考大學。部分優秀考生成績大比拼:

姓   名

2018年

高考分數

2015年

中考分數

籍  貫

秦昌萍

563

341

江蘇射陽

潘婷婷

546

287

湖北陽新

王夢蝶

543

315

江蘇濱海

車薇

543

274

湖北通城

劉桂敏

543

289

 湖北崇陽

張晶

535

267

湖北通山

鄭瑤

533

254

湖北鹹安

蔡文文

525

301

江蘇濱海

沈瑤

539

312

 江蘇阜寧

南晶

 523

334

江蘇濱海

葛成旭

527

235

湖北赤壁

周玉君

521

334

江蘇建湖

陳珂

520

267

湖北通山

石小巧

517

302

湖北陽新

劉肸

510

321

湖北鹹安

方津津

487

256

湖北鹹安

徐燦

488

269

湖北嘉魚

張巧

478

281

湖北陽新

盧燕

462

231

湖北通城

2019年技能高諮詢電話 0715-8897329

供稿:護理系

相關焦點

  • 無畏逆境 百名後浪奔湧向前圓大學夢 2020華西陽光勵志報告會溫暖啟幕
    近百名陽光學子相聚報告會現場,共同分享他們的成長點滴、勵志故事。面對人生中暫時的陰霾,陽光學子笑言:「我們會頑強的拼搏,跨過每道坎坷,超越每一次挫折,我們會很頑強,很勇敢。」從2006年開始,華西都市報攜手愛心企業,在全川範圍內尋找需要幫助高考成績優異,有陽光追求的寒門學子,以每人5000元的金額助力他們的大學求學路。
  • 康輝高考被頂替:大學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近段時間,許多寒門學子高考中被頂替的事件不斷出現。社會是無法做到完全公平的,所以很多人們都將希望寄托在教育上,希望教育能夠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但是高考中的頂替而撼動了教育的大廈。幸好康輝的父親沒有選擇妥協,而是東奔西走,拿著證據到各大機關,終於讓康輝圓了自己的「大學夢」。康輝坦言:「如果不是他父親的爭取,他的命運就會被改寫。」如果沒有去上大學,那他也不可能成為現在的「央視一哥」。
  • 高考改變命運?錯!改變命運的是一本
    不論什麼樣的家庭都把這句話奉為信仰:農村的孩子希望通過高考上大學,將來有知識有文化能成為人上人,城市的孩子希望通過高考改變原生家庭的固有階層,將來成為行業精英待在社會中上層,有錢人的孩子當然不止高考一條路走,他們有錢,可以很小就出國,可以曲線考名校,沒錢的大多數人的命運都指望在高考這件神器中變魔法。
  • "命運以痛吻我,我願報之以歌" 身殘志堅的他將圓大學夢
    畢業學校:惠安一中高考成績:615分(理科)泉州網8月3日訊(記者 張曉明 實習生 林佳藝 文/圖)因為患有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張培勇從小就要面對腿部畸形的命運。連日來,張培勇以615分成績即將圓夢大學的喜訊不脛而走,這種身殘志堅、頑強拼搏的精神深深感動著眾人。他說:「付出總有收穫,謝謝學校領導、老師和父母的精心培育,才結出了今天的豐碩成果。」直面疾病 每天堅持高強度鍛鍊2002年,張培勇出生在惠安縣崇武鎮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為家中獨子。
  • 能改變命運的從來不是高考
    然而,到了現在,這個高考季、畢業季。高三的學子,也終於到了他們該站上前線,一決雌雄的時刻了。 看到這一個個為了今後能讀個好大學而拼命讀書,拼命複習的高三學子。不由得,回想起了當時自己在高三的那一年。看著一批又一批的高三學子,就像當年的自己一樣,對著美好的大學生活,無比憧憬、期望,然後奮力拼搏,不畏將來多麼艱辛!
  • 中國的高考如何改變許多人的命運?
    關閉了10餘年之久的高考閘門,再次開啟。570 萬名出身不同、年齡懸殊、身份迥異的考生,從工廠車間、田間地頭、軍營哨所湧向考場。這是共和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從此,一個通過公平競爭改變自己命運的全新時代到來了。當時的袁亞湘已經在家務農3年,插秧、犁地、種田,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
  • 山區孩子高考620分入軍校,如今畢業成軍官,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山路是那麼崎嶇坎坷,魏凱倫為了上學不知道吃過多少苦,但他勇敢地堅持了下來,因為他的心中早就埋藏著一個夢想:他要走出大山,改變命運,不僅是為了自己,也為了深愛著自己的家人。高考結束後,城裡孩子常常會去旅遊、或是呼朋引伴地去玩耍,而魏凱倫卻來到了工地上,做了名小工,每天努力搬運磚頭,付出許多辛苦,才能夠賺到50元錢。那時候,誰能想到這個灰頭土臉的孩子考出了620分的好成績,順利被國防科技大學錄取了!魏凱倫自己也激動地不得了,趕緊拿著通知書離開工地往家趕。
  • 熱評丨讀大學資格被「偷」走 期待陳春秀早日一圓大學夢
    此前,在河南「王娜娜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中,13名責任人被處理,其中3人被移交司法機關。再嚴厲的追責也無法撫平陳春秀的傷痕,更不可能找回她失去的年華。但是,這種溯源和追責,可捍衛正義。陳春秀表示希望政府能查清此事,「把當年自己的尊嚴和榮譽找回來,如果可以,想回去重新上學」。陳春秀還能一圓大學夢嗎?對於陳春秀來說,讀大學是她的夢想,也是整個家庭的夢想。
  • 職教高考圓了雙胞胎兄弟的大學夢——平陰職教優秀畢業生王資政孫資鑑
    職教高考圓了雙胞胎兄弟的大學夢       他是曾經就讀於平陰縣職業教育中心升學部16級網站建設與管理班的王資政,經過三年的緊張學習拼搏,順利考上大學,現就讀與濰坊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在職教中心奮鬥的日子給他留下了最美好的回憶。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升學部嚴格的管理,離不開班主任蘇方紅老師及各任課老師的精心培養。
  • 高考十年後,才發現讀書改變不了命運
    參加高考的那一年天氣十分悶熱,記憶中的細節早已模糊,唯獨記得參加高考時像海浪般的人潮。那年夏天我就在等成績的焦慮和等開學的興奮中度過,一轉眼就是七年,四捨五入也相當於10年了吧。當年2013級高中畢業的人,如今大多二十六七歲:有的被催婚,有的生二胎,有的繼續深造,有的自己創業。
  • 高考,是一次改變命運的努力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對高考都表示痛恨,但實實在在的說,高考是大多數人改變命運的通道,至今看來,幾乎沒有什麼考核方式比高考更為公平。不用看你長相,不用看你家富不富有,更不用看你爸媽是誰,比的只有成績。高考,是一次改變命運的努力當年,最開始的時候,俞敏洪只是想考一個地方上的師範學校。第一年高考,他英語考了33分,人家分數線38分;第二年,他英語考了55分,人家分數線變成了60分;第三年,俞敏洪本人都打算放棄了,他的媽媽卻要求他堅持。
  • 我們被「高考改變命運」忽悠了多久?
    但今年的高考畫面卻已悄然轉變:中國父母一方面對「高考生」大軍注目祝福,另一方面卻對種種「搞考生」亂象心生疑竇。由於疫情的影響,高考日期從6月改回到7月,讓我不禁回憶起當年親身體驗過的那場「七七事變」,也想藉此機會來談談我對高考的看法。
  • 貧困女碩士自絕前程 專家:別盲信知識改變命運
    「知識改變命運」一度被視為金科玉律,在就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這一觀點卻開始遭到質疑。職場專家認為,現代社會要想在職場遊刃有餘,光有學歷並不夠,還需要具備一定的職業技能、良好的職業規劃、團隊合作能力等等。盲信「知識改變命運」,只會讓人生走入迷途。古代範進,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然而,「當代範進」們希望「知識改變命運」的夢想卻不能輕易實現。
  • 高考真的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嗎
    十幾年寒窗只為高考一戰,高考成績是走進大學校門的敲門磚,高考分數的高低決定上哪個層次的大學。大學時間相對自由,很多人在大學期間開始創業並取得成功,大學期間可以參加更多的實踐活動,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通過理論知識反覆去實踐,這對於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大多數成功人通過高考改變命運。
  • 高考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到了彼岸,命運改變
    一年一度的高考馬上就要來臨了,廣大考生改變人生命運的機會就在眼前。高考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旦成功的考上理想大學,也就改變了人生的命運。當今社會知識就是資本,知識就是力量,知識也能改變命運。確實,只有具備科學文化知識,才能去更好的適應社會,更好的發展,取得人生的成就,進而改變原來命運,所以高考尤為重要。高考就如同逆水行舟,通過了就能到達彼岸,失敗了也就落水了。但高考也不是改變命運唯一機會,那些落水的人,他們憑藉頑強毅力,也可以遊到彼岸取得成功。但是這樣的例子還是少之又少,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更加重視高考。
  • 71歲老人經歷5次高考,終於圓了大學夢。但上了大學他會怎麼樣?
    說河南的一位71歲老人柳玉春,一直有個大學夢。1978年恢復高考時就參與了一次,這四十多年,一共參與了5次高考。終於在今年,大爺考出了245分,超河南省專科線65分。通過42年的勤奮刻苦,他終於從農民變為了一名大學生,圓了自己的大學夢。
  • 懷集福利院6名孤兒圓大學夢
    2020年9月13日,懷集縣社會福利院孤兒黎怡伶在兩個侄女的陪伴下,邁入了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大學校門,從此開始大學生涯。8月9日,《新懷集》報以《縣社會福利院今年6名孩子參加高考全部上線》為題,報導了懷集縣社會福利院6名孩子參加高考並全部上線的故事,反響強烈,感動了很多人。
  • 當高考不再必然改變命運: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
    後來,小夥成為了一代名導,2008年北京奧運會,震撼全世界的鳥巢開幕式便是他的傑作。這是一個「高考改變命運」的典型案例。自高考制度恢復以來,高考長期被廣大人民群眾視為「改變命運」的最佳途徑。人們聽到過太多高考成功逆襲人生的故事,也見證過太多寒窗苦讀一飛沖天的傳說。從上小學開始,相信我們每個人都在接受著父母和老師「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諄諄教誨與理念灌輸。
  • 高考改變命運 楊連山
    高考改變命運 楊連山 我是1979年參加高考的,那一年我考上了今天看來毫不起眼的師範,但高考是我人生的拐點,它改變了我的人生走向和軌道。於是1977年七月份就開始了考試上高中,也恢復了高考,我呢就邁進了高中的大門。考上高中僅僅是一個開始。高中是考上了,基礎卻並沒有改變,幾乎等於空白。英語是學習二十六個字母,數理化根本就聽不懂,在一天天的熬時間之中迎來了1978年,我所在的班裡有同學聽說了高考,於是報了名。考試結果一出來,有的同學數學考了9分,有的同學物理考了8分,有的同學化學考了15分,那簡直慘不忍睹。
  • 農村孩子學英語的福音,跨洋直播演繹「屏幕改變命運」
    目前,深圳中學共有400多名教師,其中擁有碩士學位的有200多人,擁有博士學位的有30人。最近幾這些年,深圳中學從國內外名校,如哈佛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引進了上百名優秀畢業生。正如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原院長、博士生導師、深圳中學校長朱華偉所說:「學校之大,不在大樓之大,而在大師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