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背後的翻譯"戰爭"

2020-12-12 東方文創網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對中國文學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馬爾克斯小說中文譯本的重要性,尤為重要。因為包括莫言、餘華、阿來等深受啟發的諸多作家在內的中國讀者,多數不是直接閱讀該小說西班牙原文或者英文版,而是通過閱讀中文譯本,來欣賞這部偉大的作品。

      一個好的譯本,對於一個外國文學作品的命運,至關重要。壞的翻譯可以敗壞一個讀者的胃口,好的翻譯則可以為優秀的作品錦上添花。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除了講述的故事有足夠迷人和魔幻,其語言的獨特調子,也是讓讀者迷醉的理由。一個人喜歡一部作品,它的情節故事,可能會隨著時間流逝被淡忘。但它的味道、調子,卻有可能像童年吃過一枚特別可口蛋糕的味道一樣,被記憶牢牢捕獲。

      新譯者的心聲:「戰戰兢兢,勉力採集那微妙的調子」

      據稱,《百年孤獨》的情節,曾在馬爾克斯心中醞釀多年。某個晚上,馬爾克斯看到卡夫卡的《變形記》,讀到開篇,如聆天啟。他憶起童年時外祖母講故事的方式,終於找到敘述的調子,才有了《百年孤獨》的問世。新版中文譯者範曄曾對媒體描述說,「那是講故事人的調子,不動聲色,無論怎樣驚心動魄的情節在他那裡也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同時又煞有介事,帶著毋庸置疑的權威。」因此,面對這麼一個文筆、腔調如此講究、特別的作品,翻譯的『調子』找準,將是非常重要。」範曄認為,他翻譯《百年孤獨》的關鍵是尋找這部作品的調子,找到它就成功了一半,「在《百年孤獨》諸多的主人公中,無形的敘述者,才是真正的主人公。這也是作品很大的魅力所在。我努力的目標是希望捕捉到這樣的調子,在我的中文裡面能夠呈現出來。」

      而這種對調子的把握,也被範曄自認為是自己翻譯這部巨著的最重要的著力點。他坦承自己,「與大師過招」,「戰戰兢兢,勉力採集那微妙的調子。書桌案頭,電腦屏上,常有穆時英、施蟄存、何其芳,王道乾、南山,白先勇、朱天文、董啟章、駱以軍諸位兩岸三地的前賢……每當文思枯竭,筆下的字符漸漸面目可憎,我時常乞靈於那些精彩的中文,不僅為學些恰切的詞彙,更多的是希求得以滋養,受到激蕩,然後再次上路,試著重新掌控文字的脈動。」

      新版本的優勢:無刪節,譯者是西語翻譯佼佼者

      據了解,國內翻譯該作品的版本,到目前可查到的,至少有6個版本。在2010年《百年孤獨》簡體中文版首次被授權並選定西班牙語語言文學70後博士、任教於北京大學西葡語系的年輕教師範曄翻譯之前,其中有兩個版本最受認可,流傳最廣。一個是高長榮譯本,另一個是黃錦炎等人的譯本。1982年,第六期《世界文學》率先發表該書六章,譯者為黃錦炎、沈國正、陳泉;1984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了他們三人合譯的版本,部分內容還入選了人教社教材。雖然並不是黃錦炎單獨譯完的版本,但該版本被通稱為「黃錦炎版」。同年,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推出了高長榮譯本,參照馬爾克斯認為「最好的」英語版及俄語版譯,發行量很大。這兩個流傳較廣的版本,共同點就是,第一,它們對原文都有不同程度的刪節。第二,由於客觀原因等,這些版本都沒有取得作者方的授權。

      提到2011年推出的新譯本的優勢,出版方新經典營銷負責人張衛平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同舊版想比,我們的新譯本的優勢是:一是全無刪節。二是準確,編輯和譯者曾比照過英、日、俄等多種版本,國內幾無此先例。三是暢達而均衡,不似眾舊版本往往存在翻譯水平不均衡的狀況。」出版方還拿出數據來證明廣大讀者的認可度,該譯本在2011年底2012年初眾多「年度圖書」的評選中獲選。銷售數量以開卷數據為例,《百年孤獨》2011年6-8月居虛構類第1名,11月第1名,全年(實際只銷售7個月)第二名。目前已發行超過110萬冊。

      出版方挑選範曄這麼一個年輕的譯者,很多人坦承「很意外」。但出版方負責人表示,翻譯作品質量的好壞與譯者年齡並無密切關係。現實狀況是:西班牙語儘管號稱『大語種』,但在近年,尤其在文學翻譯方面,已經嚴重萎縮,翻譯人才的青黃不接表現得尤其明顯,不像英語翻譯的人才貯備方面那麼厚實。而在西語的青年翻譯人才方面,範曄為此中的佼佼者。」

相關焦點

  • 岑少宇:《百年孤獨》背後的翻譯「戰爭」
    《百年孤獨》的老譯者吳健恆回憶說,一次碰到某院長,對方就《百年孤獨》的翻譯問題「居高臨下斥責」,而且丟下這句話後,就「揚長而去」……《百年孤獨》對中國文學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由於不懂西班牙語,幾乎所有國人都通過中譯版來認識馬爾克斯和他的這部代表作,相對而言,馬爾克斯小說譯本的重要性,便比英美、甚至法俄作家的更為突出。於是乎,圍繞幾個譯本,又生出不少「戰事」。
  • 「百年不孤獨」《掌閱遠山》許淵衝專訪正片背後
    近日,文化訪談欄目《掌閱遠山》上線了最新一期節目「百年不孤獨」,主持人都靚專訪了翻譯泰鬥許淵衝。節目一上線就獲得了廣泛關注,讓大家再次看到百歲學者許淵衝對翻譯事業的熱忱與堅持,對追求美的執著。而這期節目成功的背後,是都靚在文化閱讀領域多年積累的經驗,是掌閱團隊堅持優質內容的態度和眼光。《掌閱遠山》是數字閱讀品牌掌閱旗下的一檔文化類訪談欄目,圍繞嘉賓自身的特別經歷、閱讀體驗、人生感悟等內容,通過對國內外文化名家、以及各領域最具影響力人物的深入訪談,傳遞閱讀的價值與力量。
  • 100本世界經典名著-《百年孤獨》
    在《百年孤獨》發表之前,馬爾克斯在拉丁美洲文壇之外並不廣為人知。《百年孤獨》剛一面世即震驚拉丁美洲文壇及整個西班牙語世界,並很快被翻譯為多種語言,馬爾克斯也一躍成為名噪一時的世界級作家,並在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範曄:我沒說過我的翻譯更忠於《百年孤獨》原著
    範曄:《百年孤獨》的暢銷與我無關  走到北大民主樓二層西語系辦公室門口,範曄恰好推門出來。看到記者,範曄回頭跟同事們說,一個小朋友來問《百年孤獨》的事。T恤衫、休閒褲、涼鞋,眉清目秀,才氣撲面而來,這就是範曄。
  • 《百年孤獨》大陸譯本溯源
    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出版過至少5個中文版本的《百年孤獨》,其中包括兩種從西班牙文直接翻譯的版本:黃錦炎等合譯的上海譯文出版社版與吳健恆獨力翻譯的雲南人民出版社版。但這些譯本都未獲版權許可。1992年中國加入伯爾尼國際版權公約後,早期譯本就不再重印。由於版權費用昂貴,1990年代中國幾乎沒有出現《百年孤獨》新的譯本,僅僅有雲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吳健恆譯本。
  • 為什麼要讀《百年孤獨》?因為你的生活除了無趣,只剩每日的孤獨
    為什麼要讀《百年孤獨》?因為你的生活除了無趣,只剩每日的孤獨在文壇裡會聽到這樣子的一句話,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寫得太深了,裡面的人名也需要反覆去讀理解,讀他的這一本書太耗費體力與腦力了。不知道你有沒能讀過,是不是這樣子的感覺呢?
  • 《百年孤獨》:諾獎力作,一本寫盡孤獨的書
    今天介紹的《百年孤獨》,就是一本能讓人驚豔的書。01內容介紹孤獨是人類永恆的話題,《百年孤獨》這本書,通過一個家族百年的興衰,寫盡了孤獨。來源網絡《百年孤獨》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經典力作,奠定了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堅實基礎。想要知道究竟是怎麼個「魔幻」法,那就隨著作者的文字,一起走進這個魔幻的故事世界吧。
  • 《百年孤獨》電子書上線,未經授權譯本仍在網絡傳播
    5月30日,範曄翻譯的《百年孤獨》電子書在掌閱、Kindle、QQ讀書和微信讀書平臺上線。掌閱界面因1967年5月30日《百年孤獨》在阿根廷出版,馬爾克斯授權的《百年孤獨》中譯本於2011年5月30日出版,所以版權方新經典和閱讀平臺特意選擇了這一天做線上發布。
  • 《百年孤獨》深刻的一句話,不足10個字,卻寫盡人生孤獨
    如果把《百年孤獨》的讀者聚攏成一個國家,那裡的人口可以排進全球前20名。設想一下,這樣的場景仍然讓人覺得震驚:茅盾獎獲得者麥家曾說:「二十世紀後半葉,如果世界只有一個作家,就是馬爾克斯;如果只有一本書,就是百年孤獨。」
  • 豆瓣評分9.2的《百年孤獨》:趨行在人生中,除了孤獨,一無所有
    《紐約時報》稱《百年孤獨》是繼《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百年孤獨》的藝術魅力正在於其魔幻色彩、孤獨主題與悲劇意蘊,因為幻想與現實的融合所營造出的魔幻之境引人人勝。《百年孤獨》講述的是一個百年家族的興衰史,七代人,曾經轟轟烈烈,卻始終逃不掉的是孤獨。作者在書中並未對他們的孤獨做描述,隻字不提「孤獨」,可是,在字裡行間,滿滿的都是鋪滿而來並且揮之不去的孤獨感。
  • 世界名著《百年孤獨》,濃縮成10句經典,四十歲之前至少讀一遍
    馬爾克斯筆下《百年孤獨》中的老祖母——烏爾蘇拉,就是後者穿平底鞋的女人她僅憑一己之力支撐起一個百年家族,折射出哥倫比亞長達百年的歷史。眾所周知,《百年孤獨》是一部久負盛名的奇書,堪稱催眠經典文庫的扛鼎之作,諸如魔幻與現實交織理不清頭緒的敘事方法、不說全民會死的複雜人物關係都讓看過和聽過的人感到了來自腦力不足的深深的惡意。上周末宅在家,獨自坐在書房,閒來無事隨手翻開了那本積灰以舊的書,就是這本《百年孤獨》。
  • 《百年孤獨》最經典的一句話,不足10個字,卻寫盡人生孤獨
    而《百年孤獨》的藝術魅力正在於其魔幻色彩、孤獨主題與悲劇意蘊,因為幻想與現實的融合所營造出的魔幻之境引人人勝;馬孔多人心酸了百年的孤獨之旅令人心碎;埋藏在作者內心深處的悲憤之歌使人振奮。《紐約時報》稱《百年孤獨》是「繼《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
  • 世界名著《百年孤獨》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鴻篇巨著」
    生命從不曾離開孤獨,我們只能愛上孤獨正如《百年孤獨》中說的那樣,我們的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面對孤獨,我們能做的只有愛上他,並且享受他。要真正做到不孤獨,需要有一個與自己心心相印的人才行,但沒有誰是誰肚子裡的蛔蟲,這個世界上,懂你心裡想什麼的人只有你自己。
  • 《百年孤獨》最深刻的一句話,不足10個字,卻寫盡人生孤獨
    如果把《百年孤獨》的讀者聚攏成一個國家,那裡的人口可以排進全球前20名。設想一下,這樣的場景仍然讓人覺得震驚:茅盾獎獲得者麥家曾說:「二十世紀後半葉,如果世界只有一個作家,就是馬爾克斯;如果只有一本書,就是百年孤獨。」
  • 《百年孤獨》中文版譯者範曄:找對調子是關鍵
    《百年孤獨》中文版譯者範曄1967年5月30日,加西亞·馬爾克斯長篇小說《百年孤獨》出版,隨後震驚世界文壇。44年後的同一天,首次正式授權的《百年孤獨》中文版在北大隆重首發。外國文學專家陳眾議認為,《百年孤獨》中文版譯者範曄找到了馬爾克斯的寫作調子,作家莫言稱《百年孤獨》讓他這一代的中國作家發現了自己。譯者找到調子就成功一半首發式上,中文版譯者範曄的年輕令人震驚,梁文道直言「我嚇了一跳」。範曄剛過而立之年,任教於北京大學西葡語系,是西班牙語語言文學博士。這麼年輕的譯者能否駕馭《百年孤獨》?
  • 《百年孤獨》濃縮成僅僅8個字,卻寫盡了世間的所有的人生孤獨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百年孤獨》濃縮成僅僅8個字,卻寫盡了世間的所有的人生孤獨而《百年孤獨》的藝術魅力正在於其魔幻色彩、孤獨主題與悲劇意蘊,因為幻想與現實的融合所營造出的魔幻之境引人入勝;百年的孤獨之旅令人心碎;埋藏在作者內心深處的悲憤之歌使人振奮。
  • 深度閱讀《百年孤獨》:無孤獨不浪漫
    該用什麼樣的眼光來看百年孤獨這本書呢?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獨特的辦法抵抗孤獨,參加革命也好,反覆地做手工活也好,沉迷於情慾也好,讀書翻譯也好……這裡面包括了人類一切可以抵抗孤獨的辦法,如果有充滿愛心的無聊人士,完全將這本書變成工具書,把名字起成《抵抗孤獨的一百種有效辦法》,換上藍色白色的書皮,寫好書腰,用大號字體和一點五倍行間距印刷,放在購物網站的首頁進行熱賣推薦。
  • 世界巨著《百年孤獨》中最深刻的一句話,短短35字,寫盡人生孤獨
    但讓人苦惱的是,從出生到死亡,孤獨始終如影隨形的跟隨著我們,任憑我們怎麼努力,都無法擺脫它。但是讀過《百年孤獨》後,我漸漸的開始明白如何面對孤獨了。《百年孤獨》這本世界巨著就是最好的答案。在書中,「孤獨」是永恆的主題,作者馬爾克斯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
  • 《百年孤獨》:他有過十幾個情人,生了17個兒子,卻死於孤獨
    《百年孤獨》這本書我已記不清看過多少遍,但每次翻閱都有不同的感受。第一次讀,因為搞不清其中複雜的名字、離奇的情節,沒翻幾頁就擱置了。他一生發動了32場戰爭,遭遇了14次暗殺,73次埋伏,均大難不死。但戰爭卻把他的孤獨無限放大了,讓他越來越缺乏人性、正義和慈悲。
  • 致敬馬爾克斯——快速看完《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
    代表作《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 《百年孤獨》 《百年孤獨》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