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決定管理?還是管理決定業務?從阿里華為組織變遷看智能管理
字數 ▍2000字,閱讀約5分鐘
01 真的是這個銷售不行嗎?
你是一個銷售團隊的leader,銷售部根據業績指標、業務性質,拆解出銷售的過程指標,包括:每日電話拜訪陌生客戶的數量,轉化率,上門拜訪的數量,成交率,月度銷售額,回款數據等等。
你團隊的一個小銷售,總是完不成過程指標,你會怎樣做?首先是「打雞血」——讓他聽團隊銷售冠軍的經驗分享。然後是「負激勵」——把他作為負面典型「屌」他幾次,單獨聊一次天,要求必須跟上隊伍。
最後就是「陪訪」一兩次,督導他必須按著公司的流程完成,必須達標,再不行就幹掉換人。但是,真的就是這個銷售不行嗎?如果,這種情況是你團隊當中的普遍現象,又怎麼辦?
02 為何又是「雷聲大雨點小」?
你是市場部經理,市場的競爭形勢發生急轉直下的變化,銷售部門、市場部門準備大舉反撲競對,會議現場大家群情激憤,準備揮拳重重出擊,抑制競對瘋狂的市場突進。
會上,你們已經確定好短期內高舉高打的目標。可是,會後發現,現有人員抽掉不出來,一個蘿蔔一個坑,甚至是一個蘿蔔兩個坑!現開始招聘,招聘部門加班加點,但速度緩慢,也沒有招募的人才池儲備。
產品的生產、物流、廣告、財務審批,都停留在日常原有的低效流程效率上。老板下令要快,特事特辦,但是太多事不是老闆一句話就可以改的——因為原有流程如此。最後,搞得你和前線部門揮起的鐵拳柔柔地砸了下去,然後大家要麼隱瞞實情,要麼推諉責任。
03 管理決定業務?必須要改了
這兩種狀況,都是十分普遍的「管理決定業務」,從而拖累了業務的發展。如果你認為管理決定業務,這證明你還在傳統的工業管理時代,因為,在工業管理時代,一個業務模式、一項技術,被創造出來後,可以橫行幾十年。
比如汽車,汽車被卡爾-本茨發明出來,福特則發明了第一條生產線,此後近百年,從生產到銷售,就沒有過大的變化,只是各個公司的管理日臻完善,不斷地提高效率與質量。
但是,現代管理,尤其是當今網際網路時代,高度不確定性的市場狀態下,世界已經變了,一項業務的迭代速度,由幾十年縮短到十幾年,甚至幾年就會顛覆一次,而行業內的競爭態勢變化,那恐怕更要以月為單位了。
滴滴與快的大戰的時候,競爭態勢達到空前,以小時為單位的競爭,每個小時配置的策略都會不同。此時還是管理決定業務的話,首先在效率與組織上就已經輸了,根本沒有到戰場,就死在去戰場的路上。
所以,阿里巴巴三年內十七次組織調整,率先推出「大中臺,小前臺」的組織方式。華為在2017年的戰略務虛會上,也提出「方向大致正確,組織要充滿活力」,這些都是為組織管理適應業務的快速變化,做出的適應性調整。
京東2019年新年賀信中,劉強東總結了2019年京東發展的三個關鍵詞,第一個就是「組織」——推行「小集團、大業務」的轉型,總部將從管理型總部變為戰略型總部,業務部門將得到更多授權,成為能獨立作戰的軍團。
04 如何轉變觀念
而實操過程,往往是變形的,如上面最開始列舉的兩個場景,總是不自然地跑到管理決定業務的狀態,這是組織低效,競爭力缺乏的一個硬傷。
在第一個場景中,如果是個別銷售員執行不力,常規的是壓迫、激勵他去完成目標。但如果是業務決定管理的思維方式造成的,你就要深入與其溝通,去了解甚至他自己都不了解的自己,第一是解決他適不適合做銷售——不適合,請離開。適合的話——要找適合他的方法,幫助他逐步進步。
這就是從業務的角度出發,決定你的管理方式。這也就是阿里中供鐵軍講的「有情有義」「有溫度」,紀律是鐵的,執行是熱的。這個「熱」不是簡單地吃頓飯、打雞血,而是給予個性化指導,引導成長。
「早啟動,晚分享」——早啟動是激勵,晚分享是個性化地解決,依據業務而做部門管理上的決策。如果是集體銷售的共性問題,那就更要快速調整管理方式、組織方式。
賈伯斯關於創新的概念,認為每一個人都是有感情的個體,每一臺機器也是一樣,你把機器想像成有感情的,你的創新就會源源不斷。
這個思路,用於個人能力的開發上,那就不是一擁而上打雞血,而起碼是每個人打雞血的部位是不一樣的。基層管理者的任務,就是分析每一個士兵,按士兵的方式做好任務的完成。
這就是業務的創新,這就是從業務的思維角度出發。如果,你把員工都無區別對待,就是從管理便捷的角度出發,從「簡單粗暴」的方式出發,結果必然是僵化,無法實現業務的長遠發展。
從第二個場景看,組織要做好隨業務變化的前置準備,僅僅是隨著業務的變化而改變,已經落伍了,因為,你永遠也跟不上。
管理是有慣性的,老闆一句話是解決不了組織效率問題的。華為的活躍組織狀態,阿里巴巴的大中臺,都是為隨時而來的業務變化做好前置的準備。
05 智能商業呼喚智能管理
這裡講的絕不僅僅是業務部門,而是全部,尤其是職能等後臺部門,要從業務驅動的角度,考慮部門的運營——這個運營就是要做好前置性的戰略準備。
業務決定管理,管理是服務,管理是動態的運營,不再是靜態的管——這個管理思維,是智能商業的基礎。
嬉笑怒罵砸職場,看清本質再出發,咱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