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知網1月2日消息,進入新年,在線少兒英語賽道也步入新階段。近日,在少兒英語品牌伴魚的交流會上,伴魚創始人兼CEO黃河對新年做出的展望:2020年,在線少兒英語賽道可能有機會迎來拐點。同時,黃河也提出了自己的期盼,如果能抓住這次機會,伴魚希望能成為少兒英語的頭部品牌。
作為今日頭條早期核心成員之一,2015年黃河退出頭條,開始了教育創業。
創業之初,伴魚從成人英語切入,採用C2C模式搭建國內成人用戶和國外用戶提供交流平臺。2017年更換賽道,以伴魚繪本切入,發力在線少兒英語賽道。
黃河介紹,「目前伴魚的產品矩陣分三層:第一層是伴魚繪本,一個工具內容的APP;第二層是按照不同年齡段做的AI雙師,低年齡的是童謠課,大一點叫自然拼讀,再大一點是目前上線測試的精讀課,基於繪本的精讀。AI雙師主場景由AI老師教,輔助的輔導老師在群裡做運營的增值服務;第三層是外教一對一,根據不同的年齡斷我們有不同的教材。」
黃河指出,伴魚通過用戶需求最終來梳理伴魚整個的產品矩陣。從英語聽說讀寫的技能到知識層面,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使用不同的方法,「例如遊戲化的AI很適合低年齡段的,而高年級就覺得很幼稚」。所以伴魚現把孩子分成三歲一個年齡段:0-3歲、3-6歲、6-9歲和9-12歲。
在產品閉環方面,根據伴魚的教學理念,語言的閉環首先是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要有基礎知識、語法、單詞,它還需要高頻的練習環境和練習場景。
但目前少兒英語市場產品大多面臨兩個問題:
一是大多是單場景的。例如外教一對一直播課等,這種不太可能做到高頻次,一周兩到三次是正常的頻率了,學習效果有待驗證。所以從繪本切入,通過聽、讀、遊戲等互動環節提高頻次。
二是大多公司都是通投放轉化用戶。黃河認為,流量會越來越稀缺,競價模型會越來越貴,這會導獲客成本越來越高。因此伴魚的做法是通過多個產品及內容型工具打造一個用戶池,這既解決了日常高頻的聽說,又解決了用戶池獲客的難題。
2019年受環境影響,資本市場經歷「寒冬」,黃河認為,寒冬對伴魚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
一方面,由於伴魚的獲客多依賴自建的用戶池,「在獲客方面,越是大家覺得成本很高,是寒冬,也是我們能夠持續快速增長的原因。」
另一方面,在寒冬期人才是相對集中的,因為如果是資本方等各方面很熱,大部分優秀的人才都要自己創業,所以人才的密度是比較稀疏的。而寒冬時期就是抱團取暖,一起打造偉大的公司,人才密度就比較高,所以寒冬對伴魚來說是一個好事情。「目前伴魚現金流也是正的。有機會找到更優秀的人,團隊根據業務的快速發展和成長,藉此機會能夠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
同時,偉大的網際網路公司BAT、谷歌和臉書都是伴隨著經濟危機誕生。
對於2020年,黃河表示,主要還是聚焦在英語品類上,明年可能有機會迎來拐點,伴魚給自己定下了新年「小目標」:2020年成為少兒英語的頭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