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讀的書:馬可·波羅在中國

2020-12-16 鳳凰網讀書

馬可·波羅在中國

作  者: 李光羽 著

出 版 社: 少年兒童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5-9-1

定價:¥12.00

內容簡介

來自威尼斯的探險家,橫渡茫茫大海,翻越「世界之頂」走出死亡沙漠,終來到戰無不勝的元世祖必烈身邊,一呆就是17年。他的所見所聞,穿透了中西文化的壁壘,融化了科學和人文的堅冰,你重返你不知道的中世紀中國……

可馬?波羅是義大利威尼斯人,13世紀後葉著名的旅行家。他年輕時,跟隨父親和叔父,沿著古老的絲綢之路,跨越伊朗高原,翻過「世界之頂」,經過河西走廊,抵達元朝國都大都,得到了元世祖忽必烈的賞識和重用。馬可?波羅在中國生活了17年,參政事、訪京城、下雲南、徵草原,遨遊大江南,奉命出使緬甸,遍覽各地瑰麗的自然景色和繁華的都市歲貌,感受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和風土人情。後來,他從海路歷盡艱險回到故鄉威尼斯,通過回已寫下了《馬可-波羅流記》。本書依據《馬可-波羅流遊記》和相關史料,著重敘述馬可?波羅在中國的種種見聞體會,是一本融科學技術和人文歷史、匯民俗知識和故事情節的優秀讀物。

作者簡介

李羽光,少小頑皮,好動腦筋,喜歡自然科學,更嗜文墨學問。中年以來,出書五十餘本,合報刊文章七百萬字,大多歷史人物傳記,少年知識讀物。入作協,文化部兩次一等獎。近十餘年,致力於旅遊文化教育與研究,有心得,著《旅遊文化精典》等書。

相關焦點

  • 開搶:讀這套書的孩子通曉古今,還能學比爾蓋茨成功的大智慧
    可以這麼說,如果您家中有7-14歲的孩子,希望:找一套優秀的少兒知識讀本找一套經典的歷史、人物傳記類文學作品一套書可以從小學讀到高中一套書既能練英文又能練中文拓寬孩子視野所以中文翻譯時,調整了語序,符合中文閱讀邏輯,無生僻字,句式結構較為簡單,將修飾語直接譯在文中,閱讀更加順暢:往返中國的長途旅行危險重重,當時的歐洲幾乎無人有過類似經歷;加之馬可·波羅為自己的冒險旅程著書立傳,因此他成為歐洲最有名的旅行家。
  • 馬可·波羅,究竟有沒有來過中國? | 短史記
    質疑馬可·波羅未曾到過中國的主要學術依據,綜合起來有兩點:(1)中文文獻中找不到任何關於馬可·波羅的直接記載。(2)馬可·波羅的遊記中漏寫了許多被視為中國重要特徵的事物,比如長城、纏足、漢字、印刷術與茶葉。
  • 不懂漢語的德國作曲家 如何譜中文版《馬可·波羅》?
    原創歌劇《馬可·波羅》近日在廣州首演。該劇以馬可·波羅的視角為出發點,把他遊歷中國時眼中的一幅幅「圖畫」展現在觀眾面前。值得一提的是,這部中文歌劇,作曲家卻是位不會中文的德國人。而同樣不會中文的丹麥歌唱家彼得·洛達爾更是用中文演繹著馬可·波羅在中國的情感悲歡。   歌劇《馬可·波羅》由中國詩人韋綿和德國作曲家施耐德用中文創作,並由中國、丹麥、英國等歌唱家用中文演唱,創作方式可謂獨特。該劇從馬可·波羅回到義大利被關押在熱亞那監獄寫起,通過他寫作《馬可·波羅遊記》的過程,展現了他眼中的中國,以及經歷的情感故事。
  • 世界名人未解之謎:身份傳說探真相,馬可·波羅究竟有沒有撒謊?
    在獄中,馬可總是獨自眺望著窗外,回憶起自己年輕時在中國的見聞。他的沉思引起了同獄中一位叫做魯思狄謙的作家的關注,馬可情不自禁地向他講述了自己的經歷,作家對他的講述很感興趣,建議由馬可口述,他來筆錄成書,以打發獄中的漫長時光。四年後馬可出獄,將書稿整理成舉世聞名的《馬可·波羅遊記》(又名《東方見聞錄》)。
  • 一個時代的傳奇,馬可波羅和他的傳世名作《馬可·波羅遊記》
    這本書的作者便是馬可·波羅,這個人的一生是一個偉大的傳奇,對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作為一個喜歡探索未知的、追求刺激的人,馬克·波羅的遊歷途中所見所聞都被記錄下來,編寫進《馬可·波羅遊記》。其中他的中國之行更是被當時中世紀時期的歐洲世人成為神話和「天方夜譚」,對此,他們嗤之以鼻,抱有懷疑態度。
  • 除「史上最高」,這版馬可·波羅有何升級?
    原創歌劇《馬可·波羅》回歸開票「讀秒」售罄飾演馬可·波羅的王凱(右一)等演員正加緊排練。在廣州本月復演的眾多演出中,將於6月25日、27日-28日上演的廣州大劇院原創歌劇《馬可·波羅》一直備受關注,升級版陣容和製作讓不少「憋壞了」的觀眾翹首以待。該劇6月2日、5日分別開售兩場門票,均在兩分鐘內迅速售罄,很多觀眾留言稱:「讀著秒數點進系統,仍然輸在了手速」。昨日,記者前往廣州大劇院探班。
  • 來中國科技館「玩穿越」 做一天「馬可·波羅」!
    「化身」絲路商人 流連歐亞集市408米長的展線上共有70件(套)展品,「對異域的想像」「帶什麼商品去中國」「驛站與驛道」「漫遊古代中國」「海上歷險」「世界在變」等六個展區,翻開絲綢之路的「百科全書」。步入展覽序廳,仿佛置身「水城」威尼斯。這裡是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的家鄉。
  • 馬可·波羅
    20世紀80年代,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主導下,美國、中國和義大利曾合拍馬可·波羅題材英語電視劇集,中國藝術家英若誠先生出演了忽必烈一角,那是改革開放初期頗具象徵意義的中外文化交流事件,被視為中國對外開放大門開啟的重要標誌之一。
  • 大孩子,讀什麼書?
    如果孩子處於0-3歲這個階段,可以參考【重磅書單】0-3歲,讀什麼?全書以兒童的生活經驗與歷史故事相結合,用孩子能懂的語言,講中國歷史上影響最深遠的人、事、時、地、物,以99個單元、上千幅插畫串連上古至現代的中國歷史,為孩子描繪一個完整清晰的中國歷史輪廓,給孩子思考與判斷的智慧,讓孩子認識自己,了解他人。一個人的氣質,決定他的格局。一個人的器識,決定他的成就。
  • 允許孩子享受讀「閒書」的自由
    林歡告訴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從周一到周五,每天中午她會去學校的圖書館看書,並保留摘抄的習慣。相比「讀什麼」,孩子是否喜歡「讀」顯得更重要。對於中小學生來說,閱讀的出發點主要是滿足自己的興趣,帶有「娛樂」的成分,他們渴望讀自己喜歡的書,而不一定是被指定的書。孩子能隨心所欲讀「閒書」,無異於在浩瀚的書海之中遨遊,他們在閱讀中發現愛讀的書籍,這是激發孩子閱讀興趣的好方法。從這個角度考慮,「閒書」不「閒」。
  • 廣州大劇院復演,歌劇《馬可·波羅》門票被搶光
    日前,廣州大劇院正式啟動復演,《馬可·波羅》成為全國第一部在劇場復演的歌劇。今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同時為迎接廣州大劇院院慶十周年,製作方邀請曾在《聲入人心》中表現不俗的王凱、洪之光、劉彬濠、戴宸四位青年歌劇演員主演此次特別版《馬可·波羅》。
  • 泉州大劇院昨晚正式啟用《馬可·波羅》重回「光明之城」
    隨後開幕大戲——原創歌劇《馬可·波羅》上演,見證「光明之城」新文化地標的啟幕。歌劇《馬可·波羅》昨晚7點30分大幕拉開,一縷晨光照進13世紀的熱那亞囚室,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朱塞佩·塔拉莫飾演的馬可·波羅霍然站起,脫口唱出一句中文唱詞:「溫暖的太陽。」一場傳奇大戲正式開啟。
  • 讓孩子讀「童書」是低估了孩子的智力發展麼?
    【文化譚】  給孩子讀什麼兒童書?這是許多家長都在苦惱的問題。其實,所謂「童書」恐怕只是出版商招徠顧客的一個噱頭罷了。如果以為孩子只適合讀「童書」,不是低估了孩子智力發展的可能性,就是不了解讀書的樂趣。  1  「給孩子讀什麼書?」常有人問我。我也總是熱心地為他們提供網上流傳的種種書單,從幼兒園的到高中的都有。
  • 識字,拼音,橋梁書,一年級的孩子該讀哪些書?
    這裡面,我在學前給孩子用過一套《學前快讀600字》,基本是按照分級閱讀設計的,重複生字,在重複閱讀中學會識字。這套書也是一位媽媽為了孩子識字而編寫的,好評非常高。但是,這一套書的缺點是缺乏趣味性,所以我每次給孩子讀,也帶著一種強迫性地意味,自主閱讀性不高。
  •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下周將上演歌劇《馬可·波羅》 丹麥男高音挑戰唱...
    歌劇《馬可·波羅》演繹了十三世紀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與其父親叔父自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往返中國的傳奇經歷,再現了宋末元初的風雲際會以及圍繞東西方貿易、文化交流而展開的各種較量,彰顯了絲綢之路的人文風採,抒發了對人類和平的祈願。該劇在廣州首演結束後,頗受好評,尤其多位外國演員能字正腔圓的用中文演唱歌劇,令人讚嘆不已。
  • 不愛閱讀的孩子讀什麼書? 2階書推薦
    「之前讓我孫子讀課外書很難,直到我發現了《瘋狂學校》系列。太棒了!他記得每個角色的性格,愛上了讀他們的冒險故事。」首先,因為是一本給低年級孩子的書,這個叢書每一本都很短,一本書大概80-100頁,每本書分成10章左右,印刷字體大,行間距也合適,孩子看到這本書不會有太大壓力。尤其對中國孩子來說,在開始英語閱讀的時候,如果放一本150多頁的英語原版書在眼前,字體又小,不習慣英語閱讀的話,很容易就喪失信心和樂趣。
  • 讀著書,陪孩子一起成長!
    要讓小孩喜歡閱讀,就要買適合小孩讀的書。法布爾的《昆蟲記》有很多的譯本,但我根據小孩的年齡特點,購買了兒童彩圖版的《昆蟲記》。由於這套書圖文並茂,語言簡潔,故事情節生動活潑,所以小孩閱讀很有興趣。小孩讀了這套書後,對昆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還把了解到的昆蟲知識津津有味地講給我們聽。不僅小孩喜歡看這套書,我也和小孩一起去閱讀,去了解昆蟲的世界。讀後,我也感到震撼,原來每種昆蟲都有自己的精彩。
  • 馬可·波羅筆下的「樹皮」和「偶像」來了,系這個展廳首展!
    12月4日,作為市政協委員文化交流展廳啟用後的首場展覽,《馬可·波羅筆下的「樹皮」和「偶像」—首都博物館館藏元代貨幣及藏傳佛教造像藝術展》正式開展。樹皮,其實是紙幣。在馬可·波羅的筆下,紙幣被稱為大汗的「點金術」。
  • 響象智能圖書櫃:構建兒童閱讀生態,讓中國的孩子讀最好的童書
    響象智能圖書櫃:構建兒童閱讀生態,讓中國的孩子讀最好的童書基於「讓中國的孩子讀最好的童書,讓世界的孩子讀中國最好的童書」理念,中心有效整合北師大在教育心理、文學、傳播等相關學科優勢,發揮北師大新聞傳播學院在圖書編輯、策劃、出版等方面的影響力,深入探索兒童閱讀教育的途徑、模式和規律,構建兒童閱讀教育的理論體系和操作路徑,通過孵化中國原創繪本項目,服務「京師學派」的學術成果轉化與大眾科普傳播
  • 進入閱讀黃金期的三四年級孩子該讀啥書呢?適合孩子讀的書在這裡
    馬上開學了,孩子們除了學習任務之外,更應該多讀一些課外書。最近,好多媽媽私信尋問書單,今天,月元媽媽分享三四年級孩子的閱讀書單,供大家參考。關於書單有幾點說明,請大家注意:1 :請不要著急買書,建議大家先去圖書館查找,此書單裡的書基本都能在圖書館或者繪本館中找到,先讓孩子借讀,等孩子讀的愛不釋手了,要求父母買書的時候,再考慮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