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康復5年,教你們該如何尋找最匹配的治療方案?

2020-12-19 騰訊網

文/老K

大概在5年前,我患上嚴重的抑鬱,當時醫生建議我服藥,所以當初我堅定認為只有藥物才能幫助抑鬱症。

所以我採取西藥治療和中藥的聯合治療,最後結果就是,抗抑鬱藥物對我有效,但是不徹底,中藥幾乎無效。

後來我反覆發作,最後採取了很多藥物之外的方法,比如心理治療和運動與看書等方法,後來康復之後我自己還考了心理諮詢師,所以今天給大家總結一下我的康復經驗和怎麼幫助自己找到最匹配的治療方案。

抑鬱症是一種綜合性疾病

隨著大數據的發展,我們了解到當下抑鬱症患者數量越來越多,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來看,全球目前有超3億人患有抑鬱症。自2005年至2015年,抑鬱症患者人數增加了至少18%。根據估算,目前為止中國泛抑鬱人數逾9500萬。

抑鬱症的臨床症狀多到無法想像,以前我覺得抑鬱症可能就是欲望減退、睡眠不足、動力下降這些,可是隨著近幾年我接觸的抑鬱症增多、培訓增多,我明顯發現抑鬱症的症狀多到讓我想像不到,比如,大多數人會失眠,但也有人是嗜睡;有人頭疼,但也有人從不頭疼。同樣一種藥,不同的患者吃下去效果不一樣;甚至同一個患者,在不同的時期,吃下同一種藥,效果也不一樣,因為患者的內環境變了。

所以我說抑鬱症不是一個病,而是綜合性疾病,比如失眠的人會抑鬱、食慾減退的人會抑鬱,能力下降的人會抑鬱,社會退縮的人會抑鬱,這些特點綜合在一起稱為抑鬱。

根據這個特點,我想說抑鬱非常複雜,也就不存在最好的方法,只能是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當下解決抑鬱症的方法匯總

藥物治療

首先強調一下,當下解決抑鬱症的方法中,抗抑鬱藥物還是主流選擇,也是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一個選項。

但不得不說,經驗統計表明:大約30%的患者用藥沒有效果。這還不包括誤診、用藥不當、患者缺乏服藥依從性等情況。也就是說,就算診斷正確,患者服藥依從性好,足量足療程配合服藥,仍會有30%的人對抗抑鬱藥物無效。

其次,藥物不能保證不復發,如果多次復發(超過3次以上)可能需要終身服藥。

心理治療

在抑鬱症的心理治療中,自己從以前的病人接受治療,到現在給他人諮詢,我發現心理治療最大的一個作用是幫助患者認識自己。

我們都知道,抑鬱症會出現各種認知誤區,我們需要幫助患者找到這些誤區並加以修正,其次心理治療會通過諮詢師與病人之間的關係來重新塑造病人的人格。好多心理疾病都是人格和性格出現問題導致。

數據顯示參加認知行為療法的患者和服用抗抑鬱藥物的患者在抑鬱症康復率上相差無幾,兩者同時配合要大過其中一種的治療。

因此,從原理上說,心理治療是可以直接改變認知的,從而改變情緒和行為。它是從更高層面,即中樞層面進行幹預,來調節神經遞質等,從而作用於下遊,實現療效。

其他療法

很多人參加運動尤其是慢跑達到改善抑鬱的作用,不得不說這的確是一個好辦法,運動的功效不僅僅是強身健體,其本身就是治療。運動到一定程度,大腦會產生一種叫做「內啡肽」的化學物質,近似於神經遞質。通過運動來治療抑鬱症,不僅僅是勵志,而確實有著生物學的依據。

還有人參與一些物理療法,比如目前抑鬱症的物理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改良電休克(MECT)治療以及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

MECT對於有嚴重消極自殺言行、抑鬱性木僵患者,MECT治療應是首選的治療,對於難治性抑鬱症患者可採用MECT治療。

rTMS治療是一種新型的物理治療方式,國內近年來逐漸在精神科開始應用,適合於一些難治性抑鬱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合併rTMS)。

還有一些比如自己參加公益活動對抑鬱產生緩解,我覺得其實這也有一定的心理學根據,患者在參加公益活動時會把注意力從自己身上轉移開,看淡自己的病症,開闊自己的心胸,改變自己的認知;同時,中國有一句古話,「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有能力幫到別人,是一種更高程度的價值實現。其次在參加公益活動時自己會進入人際關係中,抑鬱症患者只要能夠進入關係就會產生巨大幫助。

剩下的我還聽說有人通過宗教或者一些其他方法解決抑鬱的,我個人認為大家應該秉持開放態度對待,不管黑貓白貓,只要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每個人都要根據自己的特點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如何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再次強調,對於單個抑鬱症患者來說,不存在「最好的」治療方式,只有「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患者切忌照搬他人成功的經驗,在這個過程中大家要不斷試錯,對於抑鬱症的病因、症狀和療效,目前還不能完全描述出對應的因果關係。可能是一因一果,也可能是多果一因,甚至是多因一果、多果多因。無數的可能性逐步展現,我們不能把抑鬱症治療方式絕對化。

對待各種抑鬱症方法要放下自己的偏見,比如有些方法自己不了解肆意就否定,比如之前有人看網上說森田療法幫助抑鬱症很好,有人就說森田療法不行,自己試了兩天結果沒堅持下來就偏見認為森田療法是騙人的,這裡殊不知森田療法需要持之以恆的堅持行動,自己還沒有足夠的行動就肆意判斷無疑是錯過了方法的精髓。

在對待抑鬱症的方法上大家一定要保持開放心態,對治療抱有信心,其次要深刻理解每一個方法的實際內涵再做判斷,然後堅持不懈的實踐,最後成功了皆大歡喜,失敗了再重新調整或者尋找其他方法,每個人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這裡強調一下,藥物治療過程中其實就會出現很多試錯了例子,因為醫生並不了解我們,所以在用藥的過程中很可能會出現偏差,我們也要學習精神醫學,研究藥物治療原理,理解醫生的用藥邏輯,這樣才可以增強治療依從性,把療效最大化,不至於半途而廢,功虧一簣。

特別強調,在試錯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耐心」和「信心」。只要對自己負責,有耐心,有信心,堅持到底,就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而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相關焦點

  • 抑鬱康復5年,教你們該如何尋找最匹配的治療方案?
    後來我反覆發作,最後採取了很多藥物之外的方法,比如心理治療和運動與看書等方法,後來康復之後我自己還考了心理諮詢師,所以今天給大家總結一下我的康復經驗和怎麼幫助自己找到最匹配的治療方案。自2005年至2015年,抑鬱症患者人數增加了至少18%。根據估算,目前為止中國泛抑鬱人數逾9500萬。抑鬱症的臨床症狀多到無法想像,以前我覺得抑鬱症可能就是欲望減退、睡眠不足、動力下降這些,可是隨著近幾年我接觸的抑鬱症增多、培訓增多,我明顯發現抑鬱症的症狀多到讓我想像不到,比如,大多數人會失眠,但也有人是嗜睡;有人頭疼,但也有人從不頭疼。
  • 抑鬱了,該如何自救與治療?
    即使在最嚴重的病情下,抑鬱症仍是可治療的疾病。治療得越早,療效就越顯著,預防復發的可能性也越大。抑鬱症的正確診療,先要從接受醫生的身體檢查開始。而人際關係療法,則是通過幫助患者理解並處理好可能引發或加劇他們抑鬱情緒的人際關係來實現治療目的。研究表明,對於青少年患者而言,藥物治療和心理諮詢兩者結合可能是治療重度抑鬱症、防止復發的最有效療法。
  • 轉發|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康復治療方案(試行)
    本方案分西醫康復治療、中醫康復治療、康復護理、兒童康復治療四個部分。注意:危重型及重型患者的康復治療方案需要有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呼吸治療師提供,在我國由於缺乏足夠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及呼吸治療師在這種特殊應急需要的時期可訓練一線的醫生及護士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康復工作。不過,最具成本效益和長遠效益的方法,是投資培訓物理治療師,特別是在急重症康復服務方面。
  • 卒中康復要趁早!臨床經驗+治療方案+德國模式全分享!
    大量的臨床研究顯示,在發生腦卒中的早期,通過及時的住院治療,並對患者制定早期與恢復期的康複方案,鼓勵患者積極參與到康復治療之中,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致殘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對於腦卒中患者進行早期康復幹預是非常必要的。
  • 關於印發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礙康復治療方案的通知
    為進一步加強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礙的康復治療工作,落實全流程健康管理措施,促進患者全面康復,我們制定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礙康復治療方案》,經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 自閉症治療康復訓練怎麼做?家長又該如何配合
    在自閉症治療方面,目前大部分以早期幹預,康復為主,自閉症最佳康復期為3-6周歲,因此早發現,早幹預,然後早點進行康復訓練,對於自閉症兒童的治療尤其重要。那麼自閉症康復訓練應該怎麼做呢?家長有應該如何配合呢?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吳媚在此前家庭醫生在線的採訪中給出了她的建議。
  • 抑鬱會如何影響人?|賈斯汀比伯為專注治療抑鬱症暫別歌壇
    我意識到上一次巡迴演出時我並不快樂,你們大概也看出來了,而情況本不該如此。你們花錢來看一場本該能量滿滿的演唱會,但我卻無法打起精神來。像很多人一樣,我的人生也一直在尋找、摸索、嘗試、犯錯。哭泣是奢望,更多的時候是內心抑鬱壓抑的都無法哭泣,無數次在腦海中規劃如何結束痛苦,然而無力感充斥著全身,連翻身都沒有力氣。想著逃避這一切,每天早上醒來都盼望著睡去,因為醒著真的是「度日如年」,連空氣都是粘稠的,時鐘上的秒針都是緩慢的,睡去能讓時間流逝更快,至少睡著要比醒著相比更輕鬆一些,然而不可能總是睡著,醒著就是煎熬,你人生中最抑鬱難受的感覺乘以每天醒著的時間乘以幾個月。
  • 躁狂到抑鬱的轉變,雙相情感障礙該如何治療?
    2019年7月13日,有乘客爆出自稱「國航監督員」的牛某某大鬧頭等艙」,這條新聞霸屏了許久。牛某某是誰?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原來,自稱「國航監督員」的牛某某與頭等艙的一位女性旅客、兩位男性旅客發生衝突,起因是女士在飛機起飛之際打電話,男士開飛行模式看視頻。
  • 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複方案印發,輕重症出院後有區別性要求
    國家衛健委網站3月5日消息,為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康復工作,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軀體功能、心理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及社會參與能力,規範康復操作技術及流程。我委印發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複方案(試行))》(以下簡稱《康複方案(試行)》)。
  • 家長該如何選擇自閉症康復幹預機構?
    (圖為:美國國家自閉症中心報告中被證實的14種幹預方法)近40年來,隨著全球兒童精衛疾病的高發,及康復教育方法有效性的被證實,兒童康復教育產業高速發展。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巨大需求的倒逼下,兒童康復環境混亂等問題也隨之產生,眾多技術不過關的私人機構組織,利用家長焦急的心理招搖撞騙。
  • 中風出現後遺症該如何進行康復治療?
    該時期也叫做腦中風後遺症期,與恢復期相比,恢復速度及程度較慢。腦中風後出現後遺症該如何進行康復治療呢?聽聽專家怎麼說。   而如何防止並減少中風後遺症的發生?中國卒中學會副會長、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腦血管病中心主任,神經病學教研室主任 徐安定教授認為,第一是防止中風發生,因為預防措施是關鍵;第二是急救要及時;第三是積極的做一個正規的幹預。「在這種積極的正規幹預中間,就含有康復的理念。那麼醫學上康復的理念就包括有軀體的康復、精神行為學的康復、還有語言功能的康復。
  • 福建不為人知的「吃香」專業:康復治療學3年就業率基本達95%以上
    康復治療學眼下正是填報志願的關鍵時刻,在選擇什麼專業就讀是最糾結的事。選專業關鍵看就業。東南快報記者探營福建高校發現,一些大家平時不太熟悉的專業卻十分「吃香」:2009年衛生部調查資料顯示我國康復治療師的需求量約為30萬人,實際在崗人數僅約有1.4萬人。
  • 為治療抑鬱,有人選擇不睡覺
    也祝願他們都早日康復。一些有可怕病史的病人很快就康復了。我的任務就是想辦法讓他們保持這樣良好的預後。」於是,他和同事們繼續從文獻中尋找靈感。少數來自美國的研究表明,鋰元素可能會延長睡眠剝奪的治療效果。他們對此進行了調查。
  • 抑鬱——我們該如何與生命中的黑狗相處?
    抑鬱的反面並非快樂,而是活力。談到抑鬱症,我們會想到什麼?《守望者》中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感到十分壓抑,於是去看醫生,他說自己感到抑鬱,生命太嚴苛,覺得自己在危機四伏的世界裡感覺孤身一人。醫生給出的解決方案是讓他今晚去看著名小丑演員帕格裡亞齊的表演,說這會讓他的心情好很多。
  • 抑鬱症的治療應該千人千方,個體化治療方案要如何開展?
    當前抑鬱症的治療效果並不理想。有研究顯示,第一階段藥物治療僅50% 有效, 僅僅1/3達到臨床治癒,而其後各階段的治療有效率和臨床治癒率逐漸降低。 個體化治療的目的是讓患者獲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具體地說,就是選用最合適的治療方案,以儘量小的成本,儘快讓患者獲得儘量大的療效,而不良反應儘量最小。
  • 五種非藥物新型的抗抑鬱方法,助你早日康復
    有時抑鬱會表現為易怒、或情緒低落、或絕望和持續的悲傷等等;但是它們有一個共性,即抑鬱奪走了人們的幸福。下面有5種消除抑鬱的方法,一些是大家熟知的,一些是大家首次見到的。你可以用任何順序使用這些策略,可以選擇使用一個或幾個,也可以全部都使用;最關鍵的是,它們全部都沒有副作用。
  • 治療抑鬱症的5個小捷徑,讓抑鬱不反覆,康復快!
    每天將分享推薦權威精神心理相關的治癒經驗、科普資訊很多患上抑鬱症的人在接受治療之後總是久治不愈,反反覆覆,到底是為什麼呢?這就需要從我們最開始的症狀說起了,我們在抑鬱初期患者會出現一些抑鬱症狀,有行動遲緩、精神不振、情緒不穩定、負面情緒增加、失眠以及食欲不振等。而因為患者在初期經受各種症狀的折磨,使得患者對抑鬱產生恐懼,抗拒治療。
  • 如何正確度過抑鬱症的維持治療期?
    當值編輯 | 識無邊配圖來源 | 鬱金香繪畫療愈成長營抑鬱症由於其特殊性,所需的治療時間較長,通常需要數月至數年時間,在最初病情控制後,往往需要患者再堅持服藥很長的一段時間,以鞏固療效。維持治療期的意義對於抑鬱症患者的康復以及防止復發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有鬱友覺得狀態好了、擔心藥物的副作用、面臨著懷孕、準備結婚了擔心另一半知道後嫌棄等等原因而擅自停藥,從而導致復發的事件屢見不鮮。那麼,該如何度過維持治療期呢?有哪些注意事項,以及哪些方法有利於抑鬱的康復,能使我們順利斷藥康復呢?
  • 【圖文】新冠肺炎愈後如何做好康復治療
    在康復技術方面,中日友好醫院康復科主任謝欲曉介紹,「呼吸康復治療由一系列科學有效的健康促進方法組成,強調個性化方案。它包括心肺功能訓練、有氧功能和力量訓練、日常功能訓練,以及心理治療方法。」針對新冠肺炎來說,呼吸康復可能會提高心肺活動耐力以及改善身心健康狀態。研究表明,在疾病急性期的病情穩定階段,康復介入越早,愈後越好。
  • 創傷性脊柱脊髓損傷康復治療專家共識
    TSCI發生率達236~4187/100萬;其中,中國TSCI年患病率為23.7~60.6/100萬,澳大利亞為370~681/100萬,歐洲地區為280~316/100萬,北美地區為721~4187/100萬。由此可見,我國TSCI患病率稍低均低於世界平均患病率。全TSCI患者的年齡為18~32歲,這是發生TSCI的主要人群,主要因為該年齡段是社會中最活躍、最具社會生產力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