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時代,英國還會對中國「跳得兇」嗎?|北京觀察

2020-12-11 直播港澳臺

文/辛澤銘

17日,蓬佩奧結束了對法國的訪問,繼續他的歐洲和中東之行。不少法國媒體將此行形容為「尷尬之旅」,《費加羅報》直接以《馬克龍接待蓬佩奧 但目光已轉向拜登》為題進行報導。

美國問題專家弗朗索瓦·杜爾拜爾指出,馬克龍是最早承認拜登「勝選」的國家領導人之一,但接待的卻是川普的國務卿,而且蓬佩奧並不承認拜登「勝選」。這次訪問不合常理,但在外交上,法國卻無法向蓬佩奧說不。

拜登的出現令歐洲回憶起歐巴馬時期歐美關係的融洽度

我們可以從法國對蓬佩奧例行公事的接待中,看到大多數歐洲國家對於美國大選的態度和對未來美歐關係的期待。「歐洲國家領導人紛紛已對拜登表示祝賀,幾乎都趕在第一時間。這表明拜登當選或者說民主黨上臺是符合歐洲多數國家的期待的。」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在接受深圳衛視&直新聞採訪時指出,在過去四年裡,美歐雙方積累已久的矛盾,充分暴露川普政府對歐政策的調整讓歐洲很不適應。而作為歐巴馬時期副總統的拜登,他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歐洲一些國家回憶起歐巴馬時期歐美關係的融洽度。

拜登曾任歐巴馬政府副總統

崔洪建預判,拜登當選後,歐洲首先在政治層面會有積極的響應,而在政策上,雙方也會有雙向的調整,如航空補貼、數字稅等方面。「同時雙方會儘量在安全方面進行協調。拜登時期,北約軍費仍然是美國很大的關切,但他會適當地調整策略,這樣歐洲會更易接受。此外,拜登提到要重回多邊規則、《巴黎協定》等,因此一定程度上在多邊領域會緩和美歐關係。」

據美國《國會山報》11日報導,拜登目前已與多位歐洲領導人通話,包括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英國首相詹森、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愛爾蘭總理馬丁等,幾次通話中都談到雙邊關係、新冠肺炎疫情應對措施、經濟復甦、氣候變化等議題。

詹森的變臉與英國的不安全感

而在以上諸位中,英國首相詹森是第一個與拜登通話的歐洲國家領導人。據英國《觀察家報》10日報導,詹森與拜登從當天下午4時開始通話,對話持續約20分鐘,涉及貿易、北約和民主等話題。報導分析,詹森在通話名單上排名如此靠前,也讓英國有信心繼續保持與美國的「特殊關係」。

通話結束後,詹森還第一時間在推特上發布消息稱,他希望和拜登合作「從新冠肺炎疫情中重建一個更美好的未來」。就在與拜登通話的第二天,詹森在英國下議院發表講話時,便公開將川普稱為「前任總統」,「我和前任總統(川普)關係很好,這是不變的事實。」詹森如是說。

詹森這樣的表態引起了外界的廣泛關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義桅在與深圳衛視&直新聞談及此事時,認為詹森對美國的表態是要放在英國脫歐的大背景下看,「詹森有種不安全感,自脫歐以來英國國內一直比較震蕩,如今跟歐盟的談判又比較焦灼,詹森政府壓力很大。」

一直以來,英國以跨大西洋的「特殊紐帶」自居,也一直希望與美國保持「特殊關係」,特別是近期在涉港、涉疆、5G等問題上跟隨美國對華施壓。然而在川普政府美國優先的旗幟下,在美國將重心轉移至亞太地區的背景下,英國對於美國而言,分量其實正在下降。

與此同時,英國脫歐之路又面臨延後。由於英國政府近日推出的《內部市場法案》涉及到英國脫歐協議中的部分條款,所以引發了歐盟對英國"無協議脫歐"的擔憂。英國脫歐將意味著歐盟的法案不再對英國有效,英國國內需要重新立法來維持市場運作。英國國內重新立法的機構本應是蘇格蘭和威爾斯等當地議會,但是《內部市場法案》的頒行卻將重新立法的權力收回到英國聯合王國議會,事實上削弱了英國地方的權力。

因此,在最近一次的上議院投票表決中,大多數議員均支持修改《內部市場法案》中的爭議內容。這也就意味著詹森政府試圖修改脫歐協議的舉動再次受挫。

英國脫歐與否不影響中英關係

王義桅分析了英國脫歐看好中國市場的原因,「英國49%的貿易其實還是跟歐盟做的,但新增的份額則更多來自於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而在今天(17日)的外交部記者會上,英國「天空新聞」頻道記者也就英國脫歐問題向發言人提問,「英國和歐盟正就脫歐問題進行談判。有協議或無協議脫歐均有可能。從這方面看,你如何看待未來英中關係?」

趙立堅回答道,「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英在雙邊和多邊框架內溝通協調的渠道非常暢通,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和發展做出了應有貢獻。不管英歐能否達成未來關係協議,我們會一如既往地並行發展中英、中歐的互利合作關係。」

「其實詹森在做倫敦市市長和剛上臺任首相時,對華的表態還是比較積極的。外交部的回應裡點到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這就是承認英國的大國地位、影響力,是比較積極的。」 王義桅分析指,英國此前跳得兇的背後,主要是美國的黑手在指揮,因此「現在我們要抓住時機拉一拉英國,也和其他國家多交朋友」。

外交部點讚英國駐重慶總領事見義勇為

深圳衛視記者在現場注意到,那位英媒記者在詢問完中英大國關係後,還專門又提到了一則民間友好事件:英國駐重慶總領事救起溺水中國女子。

14日,一名女大學生在重慶中山古鎮遊玩時不慎落水,61歲的英國駐重慶總領事館候任總領事史雲森立即跳下水將其救起。此事引發了網友的熱議。而英國駐重慶總領事館也在官微上對此事進行了積極回應,史雲森還特意拍了一條5分多鐘的中文視頻向大家問好並介紹自己與中國的淵源,他說「我叫史雲森,歷史的史,雲南的雲,森林的森。」

英國駐重慶總領事館微博截圖

趙立堅在回應英媒記者時稱,「我們看到了有關媒體報導,這種見義勇為的舉動值得讚揚。我要給他點個大大的贊。」

相關焦點

  • 「下一階段」中美關係前瞻:拜登會與川普大不同?|北京觀察
    文/唐萍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梳理發現,近期,不少高級別中國外交官就中美關係頻頻表態。新近的一次是12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同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董事會代表團舉行了視頻交流。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郭憲綱對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分析。但是,美國總統換人一定意味著對華政策改變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日前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表示,美國對華政策是不可逆轉的,是基於共和黨和民主黨的共識。
  • 技經觀察|拜登與川普壓制中國科技發展的變與未變
    本文為「拜登政府對華科技政策」專題連載的第六篇。拜登多次表態提出,美國的科技地位正在受到挑戰,而最大的挑戰來自中國,中國是美國的頭號競爭對手。這種對當前美國科技霸主地位的認識以及對中國的角色定位與川普有著相當的共識基礎,因此其後續對華科技政策的主基調不會改變。然而,拜登政府的政策理念更注重其自身的協調性,因此在戰術層面將做出適應性調整。
  • 拜登總統時代來臨!對美國、中國及世界的影響
    美國兩黨已達成對華強硬共識,拜登對中國態度由溫和轉為強硬,究竟是競選策略還是其政治主張需要後續觀察。最新民主黨綱領強調,「民主黨將會對中國以及任何試圖削弱美國製造業的國家採取積極行動,我們將抵制中國竊取美國智慧財產權以及要求中國停止對美國企業的網絡間諜行為。」「民主黨將與盟國一道,發動世界上超過一半的經濟體制衡中國,並儘可能從最強有力的位置進行談判。」
  • 拜登針對中國留學生政策曝光!涉及H1b移民綠卡……又回到歐巴馬時代?
    好在,拜登即將上臺,而他針對H-1B和其他籤的計劃也被媒體曝光。拜登的籤證政策,還會針對中國留學生嗎?還會出現「國防七子」、「北郵」禁止赴美的條款嗎?還會區別對待各國的優秀人才嗎?川普的「籤證爛攤」,拜登會管嗎?
  • 拜登針對中國留學生政策曝光!H1b移民綠卡…又回到歐巴馬時代?
    拜登的籤證政策,還會針對中國留學生嗎?還會出現「國防七子」、「北郵」禁止赴美的條款嗎?還會區別對待各國的優秀人才嗎?    (美國移民局官網證實)  拜登上臺,這些政策會發生鬆動嗎?  對此,紐約時報報導:拜登政府會儘快採取行動,把川普的一些禁令取消。
  • 英國脫歐和憤怒的拜登 詹森爭分奪秒使英國最強大的盟友滿意
    在批准增加超過165億英鎊的軍費後,詹森向美國發出了直接信號,並強調這一舉措旨在結束衰落時代,保持「在危險世界中美國最好的朋友的身份」。 詹森發現面前的選擇只有親近美國新政府,特別是因為英國即將進入一個維持自身重要地位的新階段,無論有沒有協議「脫歐」,英國必須這樣做,因為英國一直是美國和歐洲之間的橋梁。
  • 拜登上臺貿易戰還會打嗎?賈慶國:不會繼續,但關稅一時下不來
    「拜登政府的一些官員認為,既然已經有了關稅,不妨把它作為跟中國談判的時候的一種籌碼。」12月16日,北大國際關係學院前院長賈慶國教授在鳳凰衛視和鳳凰網主辦、汾酒首席贊助的《2020與世界對話·太平洋未來論壇》上談及中美關係前景,他認為,拜登新政府的上臺,很可能意味著貿易戰暫時偃旗息鼓,但已經開徵的關稅不太可能立即取消,中美已然籤訂的協議不會被美國新政府放棄。
  • 拜登針對中國留學生政策曝光!涉及H1b移民綠卡…又回到歐巴馬時代?
    好在,拜登即將上臺,而他針對H-1B和其他籤的計劃也被媒體曝光。拜登的籤證政策,還會針對中國留學生嗎?還會出現「國防七子」、「北郵」禁止赴美的條款嗎?還會區別對待各國的優秀人才嗎?移民問題,一向是美國社會的重中之重。就連大選前的辯論,移民都要單獨成為一個主題。
  • 「深度」拜登上臺會迎來「美歐蜜月」?歐洲大國各有憂慮
    但歐美關係真的能夠和好如初嗎?其實,雖然川普的4年被不少人認為導致跨大西洋關係進入「冰河期」,但歐美關係從根基上變得不穩是在川普之前。這意味著,拜登時代,歐美依然有不少心結待解,更有許多現實裂痕需要彌合。何況4年後,美國會不會再來一次政黨輪替?尤其是最近多方紛傳川普可能「再戰2024」。
  • 拜登上臺,只會更狠?
    他的任期內只會在最有廣泛政治共識的事務上行動迅速,這樣的事務僅有兩項:修復美歐關係和遏制中國。我們當然最關心切身相關的中美經濟往來,現在有一種樂觀情緒,認為拜登執政會有利於中美經濟往來更為順暢。拜登是外交起家,資歷深厚。在北京吃過炒肝兒,據說花了七十多塊錢,看上去被宰了。不過,這也無所謂,他家公子的掙錢能力比較強,應該不會在意這點錢。
  • 拜登穩贏了?可能還會大反轉!
    來源:綜合節選自楓葉君評、全球眼、北京日報等 昨天,多家媒體同時宣布拜登獲勝,許多國家的領導人也相繼發了賀電,貌似拜登勝選已成定局,但川普團隊表示不接受此結果。 那麼美國大選果真勝負已分?未必!
  • 華僑大學舉辦「拜登時代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學術研討會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梁生文):12月15日晚,「拜登時代如何講好中國故事」線上研討會成功舉行。本次會議由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主辦,華僑大學「一帶一路」與海外利益創新團隊、華僑大學社科處(信息專報中心合辦),來自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外交部、國資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人民日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英國利茲大學、暨南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外交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China Daily、CGTN、華僑大學、廈門廣電集團、新浪國際、福建自媒體協會等高校和新聞媒體機構的學者和傳媒屆頗具影響力的專家參加本次會議
  • 拜登演講三次提及「美國領導世界」 德媒潑冷水:中國崛起
    對於拜登的雄心壯志,不少媒體提醒,當他入主白宮後,將發現自己面對的已經是一個與4年前擔任歐巴馬政府副總統時大不相同的世界。德國新聞電視臺稱,世界不再是美國說什麼,其他國家就做什麼。中國崛起、歐洲追求自主戰略……別國面對美國時如何選擇將是未知數。《時代》周刊認為,拜登面對的世界將對美國的領導地位保持警惕。
  • 拜登批評中國何以引起風波
    雖然拜登是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演講,但中國留學生眾多 據起草信件要求拜登道歉的賓大留學生張天璞介紹,「他(拜登)在明知有上千名中國留學生及其家長在場的情況下,通過毫不隱晦地批評中國來達到體現美國美好的目的。可以說,他作為一個畢業演講嘉賓,這種不分場合不分地點不走腦子的做法,搞得所有在場中國留學生都心情很不好。」
  • 專家:中美關係將處於「僵持階段」 拜登對中國會非常強硬
    在議題一「中美關係會迎來轉機嗎」的討論中,北京語言大學學院特聘教授暨國別和區域研究院特別院長黃靖在發言中,從美國的國內政治氛圍角度分析了今後中美關係的發展態勢。第一,他認為中美關係在相當一段時間,即拜登任期開始到2022年,會處於「僵持階段」或者「冷靜期」。這主要是美國國內政治造成的。
  • 拜登當選對美國、中國及世界的影響
    1 拜登選票已超半數,鎖定勝局北京時間2020年11月8日凌晨,拜登贏得賓夕法尼亞和內華達州,累計獲得290張選舉人票,已鎖定勝局;川普獲得214張選舉人票。此屆大選十分激烈,關鍵搖擺州密西根州、威斯康星州和賓夕法尼亞州臨近計票結束髮生反轉;拜登分別以2.7、0.7和0.6個百分點的微弱優勢獲勝。
  • 拜登顧問:人工智慧,機器人和5G必須追上中國,美國能實現嗎?
    圖為人工智慧在美國科技力量日益呈現退步的情況下,拜登為美國定了個宏願:力爭在人工智慧,機器人和5G,這3大核心領域必須追上中國,俄羅斯媒體對拜登制定的宏願譏諷道:川普可能不允許,對此有網友發問,拜登及其顧問宣稱:要在三大關鍵領域,決心要追上對手,美國能實現嗎?
  • 美國要重回霸主地位,盟友卻稱時代已不同,中國實力獲得更多認可
    隨著美國總務管理局宣布開啟權力交接程序,意味著拜登將正式成為下一屆美國總統,川普時代步入終結,拜登志得意滿的公布了自己的執政團隊,誓言要將美國重新帶回全球領導地位。可是,美國的盟友似乎對此並不樂觀。日前,在德拉瓦州威爾明頓的集會上,拜登發表了演講,稱「美國回來了,將準備領導世界」。在集會上,他對外公布了他的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團隊成員,包括國務卿和國土安全部等高級官員的提名人選,拜登充滿信心的表示,自己將會和這些優秀的人一起努力,重振美國往日雄風。拜登宣稱,他將和團隊一起恢復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和道德領導地位。
  • 智庫丨拜登當選對美國、中國及世界的影響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8日凌晨,拜登累計獲得290張選舉人票,已鎖定勝局。拜登的當選,對美國、中國乃至世界均有重大影響。1 拜登選票已超半數,鎖定勝局北京時間2020年11月8日凌晨,拜登贏得賓夕法尼亞和內華達州,累計獲得290張選舉人票,已鎖定勝局;川普獲得214張選舉人票。此屆大選十分激烈,關鍵搖擺州密西根州、威斯康星州和賓夕法尼亞州臨近計票結束髮生反轉;拜登分別以2.7、0.7和0.6個百分點的微弱優勢獲勝。
  • 蔡英文錯押川普後:拜登還會搭理她嗎?還會有所謂」臺美關係最好...
    「跟美國走得近的『盟友』中,都對拜登有望當選感到高興,除了臺灣(地區)。」這句西方媒體的調侃,折射出了民進黨當局的尷尬處境。於是出現了很有意思的現象——當局開始強調一直與拜登團隊有接觸,對美國兩黨採取「持平」態度;對於美國在臺協會(AIT)出現大量挺川普言論,當局稱出自「機器人帳號」;原本挺「川(普)」的當局水軍,開始說「拜登感覺很慈祥,都忍不住想叫他爺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