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農法由日本福岡正信提出,他對於自然農法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執著感,像是被某種力量所號召,堅持讓作物按照其原有的規律進行生長,按他自己的話來說是"作物是長出來的,而不是種出來的"。這一切在外人甚至是自己的父親看來,都有些荒誕不羈,但對於福岡正信來說,這才是生命生長的真諦。
【1】什麼是自然農法
自然農法,即讓作物按照自己本來的樣子生長,不給予任何人為的幹擾,追求無為,按照福岡正信自己話就是「這也不必做,那也不必做」。他一個接一個地否定了人們通常使用的那些農業技術,一個接一個的刪去,弄清真正必不可少的是哪種技術,朝著樂農、惰農的目標走去,最終得到的結論是不必耕田、不用堆肥、不用化肥、不用農藥。他認為想要種植高品質的健全水稻,培養健全的、不需要肥料的肥沃土壤,只要採取不必犁田、能使土壤自然肥沃的方法,那些勞作便沒有了必要。
【2】自然農法理念起源
在福岡正信看來,人們之所以認為給作物進行各種管理都是有必要、有價值或是有效果的,其實是因為人類早已犯下了錯,他們事先創造了條件,使這些事似乎有了價值、有了效果。就像人類需要醫生、需要藥品,也是因為先造成了引發病痛的環境,才使得醫生和醫藥成為必須,而對不生病的人而言,醫學和醫生都是不需要的。
【3】「自然」不等於「放任」
福岡正信曾在父親的約70公畝的柑橘園裡嘗試「無為」的種植方式,對柑橘樹不加修剪,任其自然生長,結果是枝條亂長,病蟲害橫行。思考過後,他認為這不能稱為「自然」,而是「放任」。經過長期的摸索,他培育出了自然型的柑橘樹,病蟲害無需防治,農藥也不必噴灑,更不用修剪枝條。
樹木本來可以按葉序有規則的生長,所有枝葉都能夠平等地享受陽光,枝條和葉子各自發揮其作用。但因人類插手,剪去僅僅一釐米的新芽,枝條與枝條就會互相阻擋,或交叉,或上下重合,或相互糾纏,照不到陽光的部分就會漸漸枯萎,還會發生病蟲害。
【4】自然農法為何無法普及
自然農法,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並不科學,但是有許多大學教授到福岡正信農地裡進行調查之後,都覺得這才是最科學的農法。這種方法其實早在30年前就已經發表在了日本當地的農業雜誌上,從那時起就被充分報導和廣泛介紹,但是在當時,它還只是作為一種特別的農業技術被提及。
雖然自然農法被很多來此考察的專家與學者肯定,但是他們回去之後,沒有一個地方真正實踐過這種方法。從現在的實驗農場或大學的組織機構及研究方法來看,出現這樣的結果也是理所當然的,這些專家對待各種問題都慎之又慎。
對於不耕地、不使用農藥和肥料、不使用農機具的做法,在現在農作物種植模式面前,要遭受非常大的阻力。即使農民有了這種觀念,面對強大的社會壓力,不自信與自我懷疑也會迫使他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