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燒菜加點辣,已成為許多市民百姓的飲食習慣。但有些名不副實的辣椒醬,讓消費者用了以後大呼上當。
辣椒醬有多辣?添加了哪些添加劑?這些信息都將在辣椒醬包裝上標明。日前,辣椒醬國家標準正式定稿,有望在今年年底正式出臺。昨日,記者走訪星城市場發現,市場上銷售的辣椒醬辣度沒有指標可考,也都沒有關於添加劑含量的標註。
瀟湘晨報記者 夏雨 實習生彭麗君 長沙報導
看起來顏色鮮紅實際是添加劑
「有些辣醬看起來顏色鮮紅,賣相蠻好,實際上是加了辣椒油及其他添加劑所致。」高橋農副產品市場的資深經營戶介紹,有的雜牌產品添加辣椒油脂過多,真辣椒很少,這肯定會影響辣醬的辣度和口感。而辣椒油脂實際上是用辣椒提煉的一種物質,並不是辣椒本身。
那麼辣椒油脂實為何物呢?那麼辣椒油脂實為何物呢?它是一種源材料,本身對人體沒有害。它其實辣椒油脂是從辣椒中提純出來的,只需要用一點就可以達到很高的辣度。個別小品牌添加辣醬油脂過多,真辣椒其實很少。
「剁辣椒」不等於「辣椒醬」
在調查發現,市場上有關辣椒製品的名稱也是五花八門。其中有「剁辣椒」或者「辣椒醬」字樣。
對此,有專家表示,其實市面上如此多辣椒製品,很多不是辣椒醬。比如,油辣椒屬於辛辣料調味品,不屬於辣椒醬國家標準的規範範圍。市面上有的商品只是寫著「辣椒王」等字樣,但是由於這些辣椒製品都有「辣」字,很難讓消費者分辨清楚。此次標準規定,所有「辣椒醬」製品要寫明「剁辣椒」或「辣椒醬」。
辣椒醬辣度將分四等級
日前,中國調味品協會已經完成首部辣椒醬國家標準的初稿,預計將在半年後正式出臺。根據定稿,將根據辣椒素的含量,統一將辣椒醬分為輕辣、微辣、中辣、特辣4個等級,企業要以度數的形式標於辣椒醬外包裝上。辣度小於5度的辣椒醬將被視為不合格產品,只能標含有辣味風味,而不能叫辣椒醬。消費者可以根據包裝上的標識選擇自己喜好的「辣度」。
[記者調查]
一瓶辣醬添加劑均在五種以上
「勁辣純剁野山椒醬」、「肉絲豆豉油辣椒」、「蒜蓉剁野山椒醬」……在大潤發、步步高等超市的調味品櫃檯,各式各樣的辣醬還真不少,產地以四川、貴州以及湖南本地居多。一位正在選購的女顧客表示,她買辣醬基本上就看產地和品牌,對配料表看不大明白,也不太關注。至於是否有添加劑,更不清楚。
據省質監局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所總工楊代明介紹,在食品生產中,添加劑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就以一些人常掛在嘴邊的防腐劑山梨酸及山梨酸鉀來講,它們能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防止食物腐敗變質,延長保質期。山梨酸屬於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參與人體的正常代謝,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適量使用對人體是無害的。
而作為辣椒醬市場產品眾多,五花八門。怎樣分辨辣椒醬的好壞呢?楊代明表示,有一個簡單的辨別方法,就是把辣椒醬用水稀釋,靜止一段時間後看有沒有雜質沉澱,沒有沉澱就是質量好的。另外,從感觀上也可以判斷,多加辣椒油的產品味道不怎麼調和,且揮發比較快,放的時間長了風味容易損失,變得更沒辣味。
[相關連結] 幫你看懂辣椒醬添加劑
味精穀氨酸鈉(C5H8NO4Na)
在正常範圍內食用不會對健康有任何損害,但食用過多會使部分人,出現中毒症狀。所以要適量使用,一般以每人每天不超過20克為宜。
檸檬酸
檸檬酸為食用酸類,可增強體內正常代謝,適當的劑量對人體無害。在某些食品中加入檸檬酸後口感好,並可促進食慾,在我國允許果醬、飲料、罐頭和糖果中使用檸檬酸。
甜蜜素
化學名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白色針狀、片狀結晶或結晶狀粉末。無臭。它屬於非營養型合成甜味劑,其甜度為蔗糖的30倍,而價格僅為蔗糖的3倍,而且它不像糖精那樣用量稍多時有苦味,因而作為國際通用的食品添加劑中可用於清涼飲料、果汁、冰激凌、糕點食品及蜜餞等中。
苯甲酸鈉
是用於內服液體藥劑的防腐劑,有防止變質發酸、延長保質期的效果,用量過多會對人體肝臟產生危害,甚至致癌。
山梨酸(鉀)
能有效地抑制黴菌,酵母菌和好氧性細菌的活性,還能防止肉毒桿菌、葡萄球菌、沙門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但對厭氧性芽孢菌與嗜酸乳桿菌等有益微生物幾乎無效,其抑止發育的作用比殺菌作用更強,從而達到有效地延長食品的保存時間,並保持原有食品的風味。其防腐效果是同類產品苯甲酸鈉的5-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