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館赴印度舉辦湖北文物特展

2020-12-18 中國網旅遊中國

印度新德裡當地時間11月13日下午,「禮樂·華章——中國湖北文物特展」在印度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幕,這是中國省級博物館首次在印度舉辦專題文物展。

坐落在印度首都新德裡市中心的印度國家博物館,經連日的緊張籌備和精心布置,迎來了此次文物特展。此次參展的100件(組)展品由中印兩館專家共同選定,其中約五分之一是國家一級文物,以湖北出土青銅器為主。有首次出國展出的葉家山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銅器,有反映商代青銅文明的盤龍城出土的青銅鉞,九連墩墓、曾侯乙墓等重大考古發現也均有展示。其中曾仲遊父壺、曾侯乙鼎簋等多件精美文物,是2018年4月中印兩國領導人在湖北省博物館共同參觀過的展品。這批湖北地區出土的珍貴青銅器,是中國古代青銅器的傑出代表,較為系統地展現了中國古代禮樂文化和青銅藝術的璀璨華章。此外,距今約7000年的大溪文化玉器和一批造型生動的石家河文化玉器,也是首次走出國門參展。

印度國家博物館館長拉格萬吉·辛格感謝湖北帶來的珍貴文物展覽,為印度民眾近距離體驗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提供了難得機會。大學生普拉薩德·尼哈觀展時激動地說,難以置信早在3000年前人類就已經掌握了如此複雜的青銅冶煉和鑄造技術,並創作出這樣精湛動人的器物,讓他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有了全新認識。

來自中國、印度文化和旅遊部門及社會各界700多人參加了開幕式。展覽將持續到2020年1月中旬。

(海冰 別鳴 向芸)

相關焦點

  • 看曾世家文物特展,速來湖北省博物館!
    9月12日,「華章重現——曾世家文物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館開幕,這是湖北省博物館經歷疫情重新恢復開放後第一個大型文物特展。展覽匯集了周王朝重要諸侯國——曾國系列遺址近10年來出土的精美文物,呈現西周早期到戰國中期的曾國青銅文化面貌。
  • 曾世家文物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館開幕
    9月12日,「華章重現——曾世家文物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館開幕。展覽中最引人關注的,是2019年我國政府從日本追索回來「曾伯克父」青銅器群,包括鼎1、甗1、簋1、盨2、壺2、霝1,共計8件珍貴文物。這是我國近年來在國際文物市場成功制止非法交易、實施跨國追索的價值最高的一批回歸文物,也是這批來自湖北的青銅組器追索回國後首次重返故土、在京外展出。專家介紹,曾國是西周早期周王室分封至江漢地區的重要諸侯國,始祖為「南公」,可與齊、晉、魯等大國並列於《史記》中的「世家」,與文獻中的「隨國」為一國兩名。
  • 荊楚文化寶庫——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屬國家一級博物館,是全國八家中央和地方共建的國家級博物館之一,也是湖北省規模最大、藏品最為豐富、科研實力最強的國家級綜合性博物館,成為湖北省和武漢市具有鮮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窗口和地標性建築。
  • 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是湖北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位於江城武漢東湖之濱,主要承擔著全省文物的收藏、保管、保護、陳列展覽及藏品的研究工作。月16日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科學館的基礎上,成立湖北省博物館(籌備處),並與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合署辦公。
  • 這10件珍貴文物被評為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通訊員黃敏)12月13日,歷時一個月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結果揭曉,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10件珍貴文物脫穎而出,當選省博十大
  • 這10件珍貴文物被評為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通訊員黃敏)12月13日,歷時一個月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結果揭曉,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10件珍貴文物脫穎而出,當選省博十大「
  • 湖北武漢「湖北省博物館」、東湖風景區旅遊景點遊記
    一、湖北武漢「湖北省博物館」旅遊景點湖北有兩個最重要的博物館,一個是湖北省博物館,另一個是荊州博物館,它們都是了解荊楚古代文化最理想的地方,先秦是湖北省最重要的歷史時期之一,兩個博物館都收藏了大量的楚國文物。
  • 走進博物館 弘揚愛國情——青山區檢察院幹警參觀湖北省博物館
    走進博物館 弘揚愛國情 ——青山區檢察院幹警參觀湖北省博物館 為了進一步強化全體黨員學習教育,深入學習中國史,激發乾警愛國情懷,2020年12月30日上午,青山區檢察院組織部分黨支部委員赴湖北省博物館參觀學習。
  • 《走進湖北省博物館—帶你感受古楚國的風韻》
    受《國家寶藏》這部節目的薰陶,對歷史文物有了更濃鬱的興趣,在武漢怎能不去一下湖北省博物館呢.湖北省博物館籌建於1953年,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編鐘的音樂會湖北省博物館位於武漢市東湖風景區,館區內綠蔭掩映,綜合陳列館、楚文化館、臨時展覽館等高臺基、寬屋簷、大坡面屋頂的仿古建築三足鼎立,構成一個碩大無朋的"品"字。
  • 共覽湖北省博物館,相約世界郵展荊楚文化日
    湖北省博物館風景戳湖北省博物館現有藏品24萬餘件,國家一級文物近千件。以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為代表的史前陶器,盤龍城和曾侯乙墓為代表的青銅器,春秋中期楚墓到漢墓出土的大量漆器,曾侯乙墓、郭店楚墓、望山楚墓、包山楚墓、雲夢秦墓出土的大量竹簡,梁莊王墓、郢靖王墓出土的藩王文物最具特色,是館藏文物的代表。
  • 湖北省博物館:新時代的傳承之夢
    因為《國家寶藏》,雲夢秦簡等文物成了「明星文物」,也有多位博物館館長、今生故事講述嘉賓成了被觀眾熟悉、敬仰和熱議的「明星人物」。他,是將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和雲夢睡虎地秦簡帶上《國家寶藏》的「明星館長」。他,亦是從事主要研究中國古代青銅文化和楚文化的專業學者。他,就是湖北省博物館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館長——萬全文。
  • 來湖北省博物館看文物「華章重現」
    長江網10月13日訊 10月13日,長江網記者在湖北省博物館看到,通過預約來館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特別是「華章重現——曾世家文物特展」,展出物品是從日本追回的曾國青銅器及近幾年來十大考古新發現出土的文物。各種造型精妙、功能各異的青銅器讓人們仿佛看到曾國的燦爛文化。
  • 國內旅遊:武漢「湖北省博物館」——東湖的璀璨明珠
    國內旅遊:武漢「湖北省博物館」——東湖的璀璨明珠想要了解一個城市的歷史,那麼當地的博物館必然不可錯過。一所博物館內所展示的不僅僅是一件文物,更是活生生的歷史。透過這些展覽品你就可以了解到當時所發生的事情,武漢有著豐厚的歷史,所以我們今天就來到位於武漢的湖北省博物館,來了解一下這個城市的歷史,感受武漢文化的魅力。這座博物館,就在武漢市的東湖風景區內,是一座國家級的博物館,在湖北省內都有著重要地位。省內的許多重要文物都在這裡展示。
  • 頤和園建園270周年文物特展開幕_文化快報_首都之窗_北京市人民...
    9月25日,作為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8項主場活動之一,頤和園建園270周年文物特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揭開大幕。延續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2019年舉辦園說首展的文化脈絡,園說Ⅱ匯集了頤和園及國家圖書館、故宮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等8家文化單位提供的各類文物208件/套、資料品190件/套,展品時間跨度超過2千年,從戰國跨越至近現代,其中近六成的珍貴展品首次「走出大牆」面向公眾展出。
  • 湖北省博物館發布十大「鎮館之寶」 記者對話專家解讀背後的故事
    湖北省博物館被譽為「荊楚文化的殿堂」,館藏文物達24萬多件(套),其中一級文物945件(套),國寶級文物16件(套)。如此豐富的文物瑰寶是荊楚文化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在湖北省博物館三期擴建工程即將竣工之際,開展「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將原來的「四大鎮館之寶」擴容為「十大鎮館之寶」,將更好地發揮文物瑰寶代言荊楚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作用。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解說】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12月13日正式揭曉,除現有的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為「鎮館之寶」。
  • 除了曾侯乙編鐘,湖北省博物館還有多個鎮館之寶,抽時間去看看吧
    湖北省博物館坐落於武漢東湖風景區,始建於1953年,展廳面積13427平方米,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古樂器陳列館。館藏精品中最著名的是戰國早期東周時期文物曾侯乙編鐘,此外還有越王勾踐劍、吳王夫差矛、鄖縣人頭骨化石等。湖北省博物館現有藏品24萬餘件,國家一級文物近千件。
  • 235萬餘人踴躍投票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235萬餘人踴躍投票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2020-12-14 10:23:13來源: 湖北日報  12月13日,歷時一個月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結果揭曉,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出爐 你都見過嗎?
    12月13日,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
  • 到湖北消防博物館探「寶」
    當我們走進消防博物館時,我們在思考什麼?是鑽燧取火的華夏起源,還是悠久厚重的消防文化?今天,讓我們揭開湖北消防博物館的神秘面紗,一起用心去感受,去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