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重陽節賞菊花,飲菊酒,你要知道哪些知識?

2021-02-16 大懶貓


九九重陽節是入秋之後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我國傳統文化中,將「九」視作為最大陽數,而九月初九,兩個九字相重,因此在這天舉行的各種活動,被人們賦予了各種特殊含義。例如,重陽登高,是為汲取天地陽氣,以趨福避禍;而飲菊酒、插茱萸的風俗,也帶有了期盼健康、長壽的意味。

圖1. 重陽登高。

菊花和茱萸,是在重陽節中扮演十分重要角色的兩類植物,而其中又以菊花為甚。賞菊花、飲菊酒、食菊糕,已經成為了重陽節的標誌性風俗。那麼,菊花究竟是如何與重陽這個節日聯繫在一起的呢?

重陽賞的是什麼「菊」?


都說重陽要賞菊,那麼我們賞的,到底是什麼菊花呢?

如果拋開重陽節不提,那麼我們生活中有太多可賞之「菊」:作為鮮切花的非洲菊和雛菊、庭院栽種的矢車菊和勳章菊,還有可形成大片花海的波斯菊等等,這些美麗花兒的名字中都帶有一個「菊」字。這是因為,它們都屬於菊科大家族。

圖2:各種菊科植物的花。

所有的菊科植物,都具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它們看上去的那朵炫目的「花」,其實是由諸多小花組成的花序。對於菊科植物來說,我們看到每一片「花瓣」,以及每一個「花蕊」,其實都是一朵獨立的小花。只不過,那些看似「花瓣」的小花,花冠特別延長,因此稱為舌狀花,又因為位置在邊緣,又被稱為緣花,而像「花蕊」的小花則花冠小而呈管狀,因此稱為管狀花,因為位置居於中間,所以也被稱為盤花。

圖3:菊科植物花序的結構。

因此用這樣的特徵去判斷,我們身邊的菊花真是太多了,例如我們熟悉的蒲公英、向日葵,以及最近為人們熟知的青蒿、黃花蒿,都是「菊花」(菊科植物)。在這些「菊花」中,有些花序全部由舌狀花組成(如蒲公英),還有一些既有舌狀花,也有管狀花(如向日葵),整個菊科也因此分成了舌狀花亞科和管狀花亞科兩大類。

不過,顯然這些「菊花」並不是我國傳統意義上菊花。重陽節所賞的菊花,只是全世界30000餘種菊科植物中的一員,即管狀花亞科菊屬的菊(Dendranthema morifolium)這一個物種。然而,正是這單單一種,因其長久的歷史和我國人民的喜愛,成為了品種繁多、用途各異的大家族,而又進一步成為了整個菊科的代表。

圖4:國人認識中典型的菊花模樣。

「食」菊長久遠


雖然現在的菊花色彩繽紛,形態各異,但人們最開始對菊花的利用並非是用來欣賞,而更多是拿來食用,以及製作菊花酒。

人們飲用食用菊花的歷史,要遠遠早於賞菊。在屈原的離騷中就寫道:「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可見早在戰國時期人們可能已經有食用菊花的歷史。而到了漢代,以菊花來製作菊花酒,已經成為了相當流行的習俗。記錄西漢時期逸聞軼事的《西京雜記》就記載道:「菊華(「華」通「花」)舒時,並採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華酒」。可見,西漢時期的菊花酒,不單用菊花,並且還要加入菊花的莖葉,這大抵是利用氣味更為濃烈的菊花莖葉,來增加菊花酒的風味。

圖5:菊花酒。

到唐代時,隨著重陽節成為公眾普遍的節日,重陽節與菊花酒,已經成為一對固定的搭配。唐代大詩人李白在《九日登山》中寫道:「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不過此時,莖葉入酒的習慣逐漸減退,更多是單以菊花與大米一同發酵,或直接將菊花浸入酒中,從而讓酒帶有菊花的清香和微黃的顏色。直到今天,菊花酒依然沿用著一千多年前的製作工藝。

古人偏愛服食菊花,其實是對菊花多種特性的聯想所致。首先,和其他大多數植物,包括很多菊科植物不同,菊花多在深秋時節開放,「我花開時百花殺」,因此給人以傲然之感;而經霜不謝的特性,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堅韌」「長壽」,因此也賦予了菊花以「長壽」的含義。其次,菊花的莖葉及花中存在多種揮發性物質,食用或浸酒飲用,這些物質的特殊香氣會帶給人「神清氣爽」之感,更是讓人認為菊花會擁有「輕身」「健體」之功效。因此在信奉「天人合一」的古代,取食菊花,以期望達到「延年益壽」之功效,也就不足為奇了。

圖6:菊花也是食材用花之一。

從「飲」到「賞」


當然,如果人們只是將菊花用作食材和釀酒的調味劑的話,恐怕也成就不了今天菊花的名氣。而人們開始主動栽種菊花,正是菊花得以變得如此多樣的原因。

歷史上,第一次記載人們主動去栽種菊花的,恐怕就是陶淵明莫屬了。「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栽種菊花,成為了陶淵明淡然隱居,傲骨猶存精神的體現。不過,陶淵明在東籬下栽種菊花,觀賞並非其主要動機,更多的,還是便於採來做酒,不然,為何是「採菊」呢?陶淵明《飲酒》中也明確寫道:「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一觴雖獨盡,杯盡壺自傾。」可見,在酒中上下浮動的菊花,和帶著菊花清香的菊花酒,都讓詩人沉浸在遺世獨立的精神境界當中。

圖7:陶淵明採菊

陶淵明的隱士之風,逐漸成為了文人們所追捧的對象,而在庭院中栽種菊花,也成為了文人和上流階層追捧陶淵明式的生活方式的表現。不過,當菊花逐漸脫離物質化的食用、飲用功能後,必然會引起人們在審美功能上的重視,因此自兩晉之後,菊花逐漸從山野中的「黃花」,演變出了一支專供觀賞用的分支。而經過勞動人民的多年選育,觀賞用的菊花品種也不斷豐富起來。

在李白「笑酌黃花菊」之時,菊花還主要帶著野菊的黃色。而在不到百年之後,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中就記載「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可見在唐朝時,由於重陽賞菊已經成為了上流社會的常見風俗,因此隨著人們對菊花品種的選育,菊花花色也不再限於黃色,白色的菊花品種也已經出現了。

而到了宋代,菊花的花色更加豐富。南宋女詩人朱淑貞《菊花》詩云:「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可見紅色這種在野菊中絕少見到的顏色,在宋代也已經出現。到清代《廣群芳譜》中,已記錄有菊花品種300-400個,歸結為十餘種類別。而近年的統計顯示,我國的菊花品種數多達3000個以上。

圖8:菊花展上多樣的菊花。

如此多菊花品種是如何起源的,是目前花卉研究中一個頗為重要也極為複雜的問題。根據形態學、細胞學和分子學研究顯示,如此多菊花品種的祖先,其祖先應為菊屬中毛華菊、野菊等幾個野生物種,並在不斷的雜交中引入了小紅菊、甘菊等的血統。整個菊花物種的形成和品種的分化,呈現出一個龐大的網狀雜交體系,頻繁的雜交,以及菊花本身控制花序發育基因的突變,使得野菊、毛華菊原本具有的盤花也轉變為了舌狀花,並且具有勺狀、捲曲狀等形態,使得菊花的「花瓣」顯得層次更為豐富、形態也更為瑰麗。

圖9:菊花的祖先之一——野菊。

千百年來,菊花從默默無聞的野花,到為人取食的野菜,再到受人追捧的閬苑仙葩,與重陽節和重陽文化的發展、深化密不可分。菊花的馴化和品種發展,正是表現了人們對健康長壽的企盼和對美的追求,而這也正是重陽節的重要內涵了。

(來源:知道日報)

想了解更多大懶貓懶人用品創意產品智能家居嗎?那就關注「大懶貓」官方微信吧

★方式1:點擊微信右上角的「+」,會出現「添加朋友」,進入「查找公眾號」,輸入」dalanmao888"

★方式2:點擊本文標題下方的藍色字體「大懶貓」直接關注

★方式3: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號外號外

勤勞的大懶貓每天都會發微信啊!每天啊!風雨無阻啊!

所以如果你沒收到的話可以自己查看歷史消息啊!,每一天都很精彩!

答應我,任何一天都不要錯過好嗎!

相關焦點

  • 重陽|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重陽來源 農曆九月初九,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登高節,民間還有重九節、茱萸節、菊花節等說法。 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 重陽節習俗:登高望遠賞菊花 佩茱萸闢邪去災
    重陽節習俗:登高望遠賞菊花 佩茱萸闢邪去災 2008年10月07日 11:21 來源:中國網 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 讀王維詩《重陽節憶山東兄弟》,你知道為啥古人要登高要賞菊嗎?
    導語:又是九月九,重陽節難回首,思鄉的人兒,漂流在外頭。重陽節,我國的傳統節日,眾人皆知。尤其是王維的那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說得明白,「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下面就說說九月九日這天,為啥古人要登高?要賞菊?要飲酒?
  •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那些孩子們不得不知的重陽節英語小知識
    重陽節小知識 農曆九月初九就是傳統的重陽節,又稱登高節,民間還有重九節、茱萸節、菊花節等說法。 民俗活動有哪些?
  • 重陽節有哪些你可能不知道的習俗 描寫重陽節習俗的古詩有哪些
    重陽節,這個仿佛黃昏色調、染盡秋意菊香的節日,是祭祖節、是登高節、是敬老節、是菊花節。而這個節日都有哪些習俗活動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祭祖重陽節幾乎是處在年尾時段最後一個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它與除夕、清明、中元,並稱為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由此也可看出重陽節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 重陽節習俗為何有喝菊花酒
    【導語】:重陽節有喝菊花酒的習俗,那麼,你知道重陽節喝菊花酒是什麼原因呢?小編為你來詳細介紹重陽節習俗喝菊花酒的原因 重陽節為什么喝菊花酒?菊花酒是重陽節的一大美食,它的養生功效強,但重陽節為什么喝菊花酒,你了解多少?下面小編為您介紹重陽節喝菊花酒的由來。 重陽節為什么喝菊花酒? 重陽佳節,正值菊花盛開,所以古代曾經把重陽節稱之為「菊花節」。而在重陽節飲菊花酒,也是古代流行過的一種民間風俗。九九與「久久」諧音,與「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這一說法。
  • 「重陽節」知多少,父母和孩子都要知道的小常識,收藏起來吧
    是否了解關於【重陽節】的小知識呢?今天給大家科普一下重陽節小常識,一定要知道喲!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在唐宋詠重陽的詩詞中我們可以可以經常看到它,這些寫到茱萸的詩詞有四種內容:一是佩帶茱萸囊於臂肘;二是插茱萸於發冠;三是飲茱萸酒;四是以茱萸節、茱萸會代替稱重陽節。
  • 重陽節習俗禁忌,不知道的快來看看,小心鬧笑話!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而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賞菊、飲菊花酒:重陽之時,正值菊花盛開時節。相傳賞菊和飲菊花酒的習俗,起源於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詩、酒出名,更以愛菊而聞名天下。
  • 重陽節習俗
    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周禮》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漢代又記有黍糕,可能與今天的糕已差不遠。蓬餌,想必也類似於黍糕之類。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  飲菊酒  菊花,是我國名花,也是長壽名花。
  • 重陽節習俗及演變——烏蘭察布新聞網
    這個重陽登高常用的典故,反映出在東晉時,登高已是重陽日節俗。  「白衣送酒」典故說的是:晉末文人陶淵明(365~427)酷愛菊花,認為「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頹齡」,重陽節這天,既要賞菊,更要暢飲。哪料某年重陽節,陶淵明無酒,只好在菊叢中犯愁,恰好郡刺史遣身著白衣的家丁送酒來,陶淵明接酒就在菊花叢中痛飲,喝得酩酊大醉。  「白衣送酒」是重陽飲菊酒常用的的典故。
  • 重陽前後,賞菊正當時!世界上最美的50種菊花,太美了!
    轉眼又一秋, 萬花快凋謝, 又到了賞菊好時節。 菊花,在植物分類學中是菊科、菊屬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 重陽節習俗知多少
    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 九九重陽節祝福語大全 2020最新重陽節微信祝福語暖心句子
    重陽節時有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習俗。1989年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重陽節的祝福語句子,在此祝願所有的老人節日快樂。
  • 2018重陽節曬全家福的心情說說怎麼寫?朋友圈溫馨的重陽寄語精選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重陽節曬全家福的心情說說怎麼寫?朋友圈溫馨的重陽寄語精選 2018年重陽節是10月17日,星期三,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自古就有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賞菊、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衰。
  • 重陽糕怎麼做?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隨後,現代人為了提倡敬老、尊老、愛老等社會風氣,又重陽節定為"老人節"。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1.吃重陽糕  大家都知道中秋節要吃月餅,然而知道重陽節要吃重陽糕的人,卻少之甚少。重陽糕與年糕相比較,前者要小得多。重陽糕是以米粉、豆粉為原料,外加慄子、杏仁等作為餡,製成糕點。後來人們為增加美感,將重陽糕製作成各種顏色的糕點,並在糕點上撒上桂花。
  • 重陽節的風俗是什麼 九月九重陽節傳統習俗有哪些簡短介紹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 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過重陽節?重陽節各地不同風俗習慣大盤點
    由屈原的《離騷》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吃菊花的風俗早在戰國時就已有了。後來,飲菊花酒又被附會上神話色彩,說飲菊花酒可以躲避災難。菊花在秋日冷霜中開放,氣味芬芳。人們認為它是延年益壽的佳品。在菊花含苞待放的時候,人們便將花蕾莖葉一起採摘下來,和黍米一起釀製,等到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陽節的時候才開壇飲用。
  • 重陽節描寫全家福溫馨的句子 2018重陽節曬全家福的說說怎麼寫
    重陽節心花放,拇指輕動簡訊忙,祝您生活喜氣洋洋,事業更加輝煌,心情沐浴陽光,身體健健康康,快樂心中蕩漾,幸福指數高漲,家庭美滿吉祥!1、 喝酒莫忘九月九,賞花莫忘賞菊花,工作莫忘身體康,孝敬莫忘父母看。重陽節到了,別忘了祝福父母身體健康。
  • 重陽節習俗盤點:民間插茱萸闢邪 吃重陽糕點菊燈
    至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當時宮廷、民間同賀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  「其實,重陽節最早起源於古代『避忌』觀念。傳說,那一天如果不離開居住地去山上的話,可能會遇到災害;而避走山上之後,歸家時發現牲畜都已經死去,這就相當於代自己『受過』,後來形成傳統:重陽一定要登高。」民俗專家蕭放解釋道。  王娟認可了這一說法。
  • 九月九,重陽節,是時候了解一些你不知道的菊花知識啦!來看看吧
    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世界四大切花之一,產量居首是日本皇室的國花也是中國很多城市的市花太原、中山、 湘潭、 開封……菊花在秋季開放故為秋的象徵人們常把九月稱「菊月」「九」與「久」同音故菊花也用來象徵長壽或長久九月初九重陽節這天賞菊花、飲菊花酒更有意義中國栽培菊花歷史已有3000多年早期記載見之於《周官》、《埠雅》《禮記·月令篇》寫道「季秋之月,鞠有黃華」說明菊花是秋月開花當時都是野生種,花是黃色的栽培菊花最初是以食用和藥用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