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陳靜,2018年,我開始在萬山區高樓坪鄉關莊村任駐村幹部,今年是駐村的第三個年頭。駐村以來,除了偶爾周末時間回家看望父母和丈夫、兒子以外,我其餘大部分時間都是吃住在村,全身心投入村級工作。為此,村民們都開玩笑的喊我「女漢子」,但我卻十分感動,這是對我的一種認可。
陳靜給群眾宣傳扶貧政策
到村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摸排搞調查研究,摸清關莊的家底,找準問題,梳理今年要幹的實事。有時,是村幹部帶領我到某組去了解情況,後來我就獨自一人入戶了解情況。村子裡不少人都知道我是來駐村的,有很多真話實話都願意跟我說,群眾對我的信任就是最大的鼓勵。
陳靜同村主任走訪群眾
駐村一駐就是一個月不回家,現在村裡的現狀就是在家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我通過走家串戶,努力當好「調查員」,摸清家底。我了解到村情民意後,收集了第一手材料,並對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進行梳理,與村幹部一起商量找準問題根源,認真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對策,制定好駐村工作計劃,有的放矢的開展駐村幫扶工作。今年,我通過向區委組織部、區應急管理局匯報駐村工作計劃,爭取到村活動室維修經費5萬元。
陳靜向群眾了解生產生活情況
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是開展駐村工作,幫助村級班子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關鍵所在。到村裡後,我深知黨風政風決定民風,村級班子必須團結,必須要有凝聚力,幹部不團結必然要給當地民風造成很大影響,造成民風不純。為此,我專門抽時間加強與村級班子幾個人進行交心談心,及時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併到群眾中了解一些關於他們的情況,搞好協調,當好溝通員、協調員、潤滑劑。
陳靜向群眾宣傳蘇州就業政策
「只要把群眾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來做,來認真對待,就沒有做不了的事,沒有幹不好的工作。」我一直以這句話來鼓勵自己,駐村工作中,我會更加注重群眾的走訪工作,認認真真的傾聽群眾的呼聲,努力當好「服務員」,更多的為民辦事。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陽
編輯 劉娟利 編審 楊儀 楊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