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冰箱等將禁用消耗臭氧層物質

2020-12-20 中國網財經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4日電 (記者李禾)為保護臭氧層,減少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排放,生態環境部24日正式發布了《關於禁止生產以一氟二氯乙烷(HCFC-141b)為發泡劑的冰箱冷櫃產品、冷藏貨櫃產品、電熱水器產品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即從2019年1月1日起,任何企業不得使用一氟二氯乙烷為發泡劑來生產冰箱冷櫃、冷藏貨櫃和電熱水器產品。

  北京大學教授胡建信表示,這將有力促進我國相關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提高有關綠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據統計,我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冷藏貨櫃製造國和出口國,2017年我國家用冰箱產量約7330萬臺,家用冷櫃產量約2200萬臺。電熱水器行業處於穩步上升態勢,年均增長率約15%,2017年我國電熱水器總產量約3500萬臺,儲水式熱水器約3255萬臺。可以說,《公告》對電器行業影響巨大。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說:「目前冰箱冷櫃等三個行業均已經掌握了相應的替代技術,完全具備淘汰一氟二氯乙烷作為發泡劑使用的技術能力。《公告》的發布將推動行業企業完成替代生產能力的全面切換,引導行業向更低碳環保的技術方向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焦點

  • 生產冰箱等將禁用消耗臭氧層物質 對電器行業影響巨大
    為保護臭氧層,減少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排放,生態環境部24日正式發布了《關於禁止生產以一氟二氯乙烷(HCFC-141b)為發泡劑的冰箱冷櫃產品、冷藏貨櫃產品、電熱水器產品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即從2019年1月1日起,任何企業不得使用一氟二氯乙烷為發泡劑來生產冰箱冷櫃、冷藏貨櫃和電熱水器產品。
  • 保護臭氧層,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ODS)!
    下一步,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將加強對轄區內含氫氯氟企業的執法檢查,對未按要求向生態環境部申領配額許可和進行備案、未按要求登陸網絡管理平臺錄入信息、以及超配額生產、銷售和使用含氫氯氟烴的,市局 、區 (縣 、市)分局將依照《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相關規定進行查處,查處結果報上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
  • 7月起我國將禁止氟利昂等臭氧層消耗物質的消費
    「2007年7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氟利昂等臭氧層消耗物質(ODS)的消費,提前兩年半履行《蒙特婁議定書》。」國家環保總局相關負責人近日說。    《蒙特婁議定書》是一個對全球環保有重大意義的協定。自從這個呼籲保護臭氧層、淘汰ODS的議定書問世以來,20年裡已有188個國家先後籤署。
  • 新產品將全面禁用氟利昂
    國家環保部部長周生賢近日透露,我國將在2010年1月1日全面禁用氟利昂類物質。到目前為止,中國共淘汰了消耗臭氧層物質約10萬噸的生產量和11萬噸的消費量,佔所有發展中國家的50%。而在今年年底前,我國可完成四類主要消耗臭氧層物質100%淘汰的任務。  有著「地球殺手」稱號的氟利昂,其溫室效應效果是二氧化碳的2000倍。
  • 江西省人民政府 工作動態 全省消耗臭氧層物質(ODS)淘汰管理視頻...
    全省消耗臭氧層物質(ODS)淘汰管理視頻培訓班在昌召開 為落實2019年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紀念大會會議精神,進一步推動全省消耗臭氧層物質(ODS)淘汰管理工作,提升全省生態環境系統ODS管理能力和執法水平。10月16日,省生態環境廳在南昌市舉辦全省消耗臭氧層物質淘汰管理視頻培訓班。
  • 全國首例浙江德清被告人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犯汙染環境罪判刑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發布了中國首例違法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ODS)構成環境汙染罪並判處刑事處罰的案件。湖州市德清明禾保溫材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祁某某因違法使用氟利昂生產被地方法院以環境汙染罪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並處罰金5萬元,企業被判處罰金70萬元。
  • 生態環境部調研組赴我市調研消耗臭氧層物質(ODS)管理和執法工作
    11月17日-18日,生態環境部大氣司一級巡視員李培一行對我市消耗臭氧層物質(ODS)管理和執法工作開展調研。省生態環境廳二級巡視員林才正;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吳舜澤,副市長王良春等參加調研。18日上午,調研組一行來到巨化集團公司,重點考察了氟製冷劑事業部和氟聚合物事業部生產裝置,認真詢問了巨化在ODS管理方面的思路和做法,以及相關技術創新、應用成效、環境效益等情況。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巨化集團公司系統匯報了當前ODS管理工作的總體情況,並就ODS原料用途、HFC-23副產及處置、協同打非等方面提出了有關建議。
  • 冰箱除溼機中常見的製冷劑都有什麼?
    家用除溼機多採用壓縮機式除溼技術  既然是要將空氣降低,那麼製冷劑就是必不可少的。而你了解家中的冰箱或者除溼機採用了什麼製冷劑,這些製冷劑又各自有什麼特點?  氟利昂——臭氧空洞始作俑者  在上個世紀的時候,筆者總是能聽到「氟利昂」這個名詞,很多時候這個名詞都是與冰箱出現在一起。而氟利昂在早起便是家用冰箱的製冷劑。氟利昂通常指代的是「二氟二氯甲烷」,即「R12」,美國杜邦公司在1931年將其商業化,並大量投入生產。
  • 環境部:禁止生產以一氟二氯乙烷為發泡劑的冰箱等產品
    來源:金融界網站為履行《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和《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以下簡稱議定書),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關於禁止生產以一氟二氯乙烷(HCFC-141b)為發泡劑的冰箱冷櫃產品、冷藏貨櫃產品、電熱水器產品的公告》(以下簡稱
  • 冰箱、空調都可能是元兇!河南開展「9·16國際臭氧層保護日」主題...
    格力電器生產車間內,在換班休息時間,環保廳工作人員向職工講解了國家和我省減少消耗臭氧層物質生產、使用、銷售、報廢回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宣傳普及臭氧層空洞對身體健康帶來的危害,倡導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 青島開始在維修空調冰箱中加氟利昂
    從7月1日起,島城將全面淘汰氟裡昂和哈龍兩大消耗臭氧層的物質,保證在含氟家電維修環節杜絕添加氟裡昂。同時,記者從島城多家家電售後維修部門了解到,他們已經開始利用其他製冷物質來替代氟裡昂製冷。
  • 環保總局:7月1日起禁止全氯氟烴(CFCs)物質生產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公告 2007年 第43號  關於禁止全氯氟烴(CFCs)物質生產的公告    為履行《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和《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倫敦修正案),保護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和《中國消耗臭氧層物質逐步淘汰國家方案(修訂稿)》的有關規定,按照我國政府與聯合國多邊基金執委會籤署的《中國化工行業全氯氟烴生產整體淘汰計劃》和《中國全氯氟烴和哈龍加速淘汰計劃》的有關要求,現就全氯氟烴物質(CFCs)生產的淘汰管理工作公告如下:    一、自2007年7月1日起,任何企業不得生產除藥用吸入式氣霧劑用途、原料和豁免用途以外的全氯氟烴
  • 英研究稱臭氧層修復或導致南半球加速變暖
    新華網華盛頓1月26日電 (記者任海軍)在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地球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正在緩慢縮小。然而,一項新研究稱,臭氧層修復也有可能導致南半球加速變暖。  英國利茲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最新的全球浮質模型以及1980年至2000年間的氣象數據後得出上述結論。
  • 【曝光】海南臭氧發生器生產廠商
    海南臭氧發生器生產廠商 臭氧的優點 在處理介質中不形成有害殘留物的自發分解使得臭氧在食品應用中是安全的。 在濃度和時間方面,與非氧化性生物素(氯)相比具有高抗菌活性 與其他消毒方法相比,消毒的接觸時間短 沒有殘留問題,因為它被完全利用並減少 低ppm(低於4 ppm)無危害,有效殺菌 與其他衛生方法相比,無需存儲有害物質紫外線消毒設備。
  • 未來製冷劑將再度回歸到自然物質
    製冷劑的發展歷程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自然物質到人工合成的物質;那麼製冷劑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將再回歸到自然物質。  早期的製冷劑是自然界中容易獲得或製取的物質,如乙醚、氨、CO₂等。但是這些早期的製冷劑最後都因為製冷設備龐大效率較低,所以在後來出現熱力性能較好的氟利昂製冷劑後,最後在20世紀50年代退出常規製冷系統。
  • 如此有害的物質你不可不知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2019重慶生態環境網絡晚會上了解到,這種「憤怒」的原因是ODS對臭氧造成損耗,使得臭氧層遭到了破壞。究竟什麼是ODS呢?ODS是消耗臭氧層物質,源自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人造化學品,這些化學品一旦被排放到大氣中,會嚴重破壞臭氧層,導致太陽紫外線直接穿過大氣層來到地球表面,威脅生物圈、降低人體免疫能力、損害生態系統、影響人類健康。
  • 令人又愛又恨的臭氧
    正是因為這些基本性質,使臭氧在人類的生產與生活中有了日益廣泛的應用,臭氧已經廣泛走進人類的生產與生活。  1856年在法國巴黎第一次有人應用臭氧進行醫院房間消毒,在1905年已有人將臭氧用於水的淨化處理,1909年法國又率先開始將臭氧用於肉類冷凍廠的殺菌保鮮。1995~1997年間,日、法、澳、美等發達國家都已通過立法,正式確認臭氧可以用於食品行業。
  • 南極臭氧洞的發現
    如果臭氧濃度降低,UV-b將對地表生命產生強的破壞作用,因此是關心的重點。圖2、臭氧層垂直分布廓線和臭氧對三個紫外波段的吸收示意圖。圖中黃線表示臭氧隨高度的分布,兩條粉紅色的直線分別表示大氣對流層頂和平流層頂。粉色、綠色和淺藍色條帶分別表示紫外輻射的三個波段。圖片來自NASA。
  • 北極出現648萬km罕見臭氧空洞層,原因非氟利昂
    由此可見,臭氧層對地表生物十分關鍵,若臭氧層缺失,地表生物將完全暴露於紫外線的轟擊下。牽動人心的南極臭氧空洞近幾十年來,南極臭氧層的空洞一直牽動人心。它被認為是排放到大氣中的氟利昂所致。各國多次協商後,最終敲定了《蒙特婁破壞臭氧層物質管制議定書》,用來限制氟利昂的排放。隨後南極臭氧空洞開始降低,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 臭氧洞恢復因氟氯烴排放推遲六年
    這些排放或將推遲南極臭氧洞的恢復,並向大氣中釋放相當於90億公噸(metric tonnes)的CO2。目前認為,其排放水平和變化趨勢仍有許多不確定之處,且此前發現的新增排放並未找到來源。 自1987年《蒙特婁議定書》(以下簡稱議定書)生效後,科學家曾預計南極臭氧洞將於21世紀下半葉早期恢復到1980年損耗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