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例浙江德清被告人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犯汙染環境罪判刑

2020-12-14 紙上談法

中國首例違法使用ODS涉刑案件宣判 被判處罰金70萬元

每一個環境汙染的實例,都是大自然對人類敲響的警鐘。我國為了保護生態環境,為了維護人類自身和子孫後代的健康,必須積極防治環境汙染。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發布了中國首例違法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ODS)構成環境汙染罪並判處刑事處罰的案件。

湖州市德清明禾保溫材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祁某某因違法使用氟利昂生產被地方法院以環境汙染罪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並處罰金5萬元,企業被判處罰金70萬元。

案件發現經過

2019年6月開始,生態環境部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ODS專項執法行動,派出11個工作組開展專項檢查。浙江工作組在對湖州市德清明禾公司的檢查中,發現企業臺帳的原料入庫單上有異常,在部分手寫的生產配方便條上多次出現CFC-11記錄,該公司2017年通過的環評審批文件上明確其主要利用聚醚多元醇、一氟二氯乙烷發泡劑等原料生產並銷售組合聚醚。

工作組對企業進行排查

案件偵辦過程

生態環境部門對企業生產反應釜內殘留液採樣檢測,組織人員趕赴外地對下遊購買白料的冷櫃、冰櫃生產企業進行追蹤、溯源,同時委託技術單位核算出明禾公司生產過程環境汙染排放量,及企業違法所得。在生產過程中, 3000餘千克三氯一氟甲烷廢氣排放入大氣環境,造成嚴重環境汙染。

企業主祁某某被公安部門控制後,承認了違法使用ODS的行為,交代了購買來源和數量。得到風聲後供應商和企業參與人員逃匿。專案組公安、檢察部門追捕組先後趕赴江蘇省蘇州市、河南省禹州市、山東省臨沂市等地將供應商韓某某等4人全部抓捕歸案。同時企業的兩名銷售人員也成功勸投,整個案件涉案人員全部抓捕歸案。

法院判決

明禾公司違法使用CFC-11生產組合聚醚犯汙染環境罪被判處罰金70萬元,追繳違法所得140餘萬元,公司法定代表人祁某某犯汙染環境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並處罰金5萬元。該案也是中國聚氨酯泡沫行業首起因違法使用ODS被判實刑的案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汙染環境罪是指違反法律規定,造成環境汙染,後果嚴重,依照法律應受到刑事處罰的行為。該罪具體的內容包括違反國家規定,排放有害物質。

我國為保護大氣環境,籤約了《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本案的審判,標誌著我國環境為全球環境保護作出應有的貢獻。

汙染環境給生態系統造成直接的破壞和影響,給人類社會造成間接的危害,有時這種間接的環境效應的危害比當時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難消除。具有全球影響的大氣環境汙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如果不保護環境,人類將面臨著滅亡。

相關焦點

  • 中國首例違法使用ODS刑事案件宣判:被告人判刑十個月
    案件開庭審判 沈麗娜 攝中新網湖州5月1日電(記者 施紫楠 通訊員 王昆明)1日記者獲悉,浙江省德清縣人民法院審結全國首例違法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ODS)構成汙染環境犯罪刑事案件。據悉,消耗臭氧層物質(ODS)被釋放到大氣並上升到平流層,受紫外線照射分解會與臭氧進行反應,致使臭氧層被破壞,造成嚴重環境汙染。中國作為《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的籤約國之一,負有逐步淘汰ODS使用的國際責任。
  • 保護臭氧層,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ODS)!
    釋放消耗臭氧層物質(簡稱「ODS」)到大氣並上升到平流層後,受到紫外線的照射,會分解並與臭氧進行反應,致使臭氧層被破壞,造成嚴重環境汙染。   ⚠️違法使用ODS,使不得!   下一步,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將加強對轄區內含氫氯氟企業的執法檢查,對未按要求向生態環境部申領配額許可和進行備案、未按要求登陸網絡管理平臺錄入信息、以及超配額生產、銷售和使用含氫氯氟烴的,市局 、區 (縣 、市)分局將依照《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相關規定進行查處,查處結果報上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
  • 生態環境部:全國首例違法使用ODS涉刑案件宣判
    生態環境部今日透露,全國首例因違法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ODS)構成環境汙染罪並判處刑事處罰的案件在浙江省湖州市近日宣判。湖州市德清明禾保溫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禾公司」)法定代表人祁某某因違法使用三氯一氟甲烷(CFC-11,俗稱氟利昂)生產組合聚醚,被地方法院以環境汙染罪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
  • 恩施一公司非法生產此物,犯汙染環境罪獲刑
    近日,恩施市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的一起汙染環境案一審宣判,被告人胡某某、石某某犯汙染環境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00元,被告單位L公司(化名)犯汙染環境罪,被判處罰金人民幣50000元。
  • 江西省人民政府 工作動態 全省消耗臭氧層物質(ODS)淘汰管理視頻...
    全省消耗臭氧層物質(ODS)淘汰管理視頻培訓班在昌召開 為落實2019年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紀念大會會議精神,進一步推動全省消耗臭氧層物質(ODS)淘汰管理工作,提升全省生態環境系統ODS管理能力和執法水平。10月16日,省生態環境廳在南昌市舉辦全省消耗臭氧層物質淘汰管理視頻培訓班。
  • 生態環境部調研組赴我市調研消耗臭氧層物質(ODS)管理和執法工作
    11月17日-18日,生態環境部大氣司一級巡視員李培一行對我市消耗臭氧層物質(ODS)管理和執法工作開展調研。省生態環境廳二級巡視員林才正;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吳舜澤,副市長王良春等參加調研。18日上午,調研組一行來到巨化集團公司,重點考察了氟製冷劑事業部和氟聚合物事業部生產裝置,認真詢問了巨化在ODS管理方面的思路和做法,以及相關技術創新、應用成效、環境效益等情況。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巨化集團公司系統匯報了當前ODS管理工作的總體情況,並就ODS原料用途、HFC-23副產及處置、協同打非等方面提出了有關建議。
  • 生產冰箱等將禁用消耗臭氧層物質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4日電 (記者李禾)為保護臭氧層,減少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排放,生態環境部24日正式發布了《關於禁止生產以一氟二氯乙烷(HCFC-141b)為發泡劑的冰箱冷櫃產品、冷藏貨櫃產品、電熱水器產品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即從2019年1月1日起,任何企業不得使用一氟二氯乙烷為發泡劑來生產冰箱冷櫃、冷藏貨櫃和電熱水器產品
  • 7月起我國將禁止氟利昂等臭氧層消耗物質的消費
    「2007年7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氟利昂等臭氧層消耗物質(ODS)的消費,提前兩年半履行《蒙特婁議定書》。」國家環保總局相關負責人近日說。    《蒙特婁議定書》是一個對全球環保有重大意義的協定。自從這個呼籲保護臭氧層、淘汰ODS的議定書問世以來,20年裡已有188個國家先後籤署。
  • 臭氧汙染的危害及防範措施
    臭氧(O)又稱為超氧,是氧氣(O)的同素異形體,在常溫下,它是一種有特殊臭味的淡藍色氣體。在大氣中距離地面20-25公裡的臭氧層,能阻擋吸收紫外線,保護人類健康,近些年全球各國一直致力於減少氟利昂等消耗臭氧層物質 的排放,從而防止大氣層臭氧空洞的擴大。
  • 首例! 新羅區「焚燒電子垃圾」汙染環境這樣判
    9月4日上午,由新羅區檢察院提起的一起焚燒電子垃圾汙染環境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新羅區法院開庭審理。經當庭舉證、質證、辯論,2名被告人均認罪認罰,法庭當庭宣判。廢電路板含有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不科學合理地堆放、保存、處置會對生態環境、公眾安全造成危害。
  • 四川首例汙染大氣案判決依據是什麼?該案審判長來解答
    本報記者 劉春華  全省首例汙染大氣案判決依據是什麼?如何認定被告行為對空氣造成汙染?這個案例給社會什麼樣的警示?記者就此對話了本案審判長、眉山市中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劉鋒。  記者:在我省法院已經判決的破壞環境案中,汙染大氣的案例還沒有過?
  • 首例!龍巖 新羅區「焚燒電子垃圾」汙染環境這樣判
    9月4日上午,由新羅區檢察院提起的一起焚燒電子垃圾汙染環境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新羅區法院開庭審理。經當庭舉證、質證、辯論,2名被告人均認罪認罰,法庭當庭宣判。該案系龍巖市新羅區首例汙染環境的公益訴訟案。
  • 臨武法院審理首例汙染環境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豈容「後花園」變「垃圾場」臨武法院審理首例汙染環境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新湖南客戶端9月11日訊(通訊員 鄧慧花)由於環境優雅,氣候宜人,郴州地區一度被貫以「粵港澳後花園」稱號,就是這樣一個有「天下十八福地」的林邑之城,卻淪為少數不法分子傾倒工業廢渣廢液的
  • 關於汙染環境罪案件的辯護策略分析——從個案說起
    ,但仍將有害廢水排入溝內,檢測結果達到構罪標準,所有在案證據也都圍繞清洗拉鏈及拉頭後的生產廢水排入溝內這一事實,被告人亦供認不諱。過失說是指行為人在實施排放、傾倒或者處置行為時,對於行為所持的心態是故意,但對環境汙染危害結果所持的心態是過失;如果對結果也持故意態度,那麼就不能作為汙染環境罪處理,而一般會作為危害公共安全類犯罪處理。無論是故意說還是過失說,都要求行為人明知汙染後果會發生。然而,即使行為人以不明知作為抗辯理由,司法機關也可以輕易使用推定明知,即「應知」來反駁,甚至使用嚴格責任理論來實現指控目的。
  • 汙染環境罪屬於行為犯而非結果犯
    在理論上,這被認為是環境立法由結果犯向行為犯擴張的表現。2013年最高法、最高檢發布的《關於辦理環境汙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解釋》)為了規範、指引實踐操作,將「嚴重汙染環境」具體化為14種情形。《解釋》的細化規定雖然使汙染環境罪的認定變得清晰,但也引發了理論爭議。
  • 將有毒固廢偷排入運河,十人涉汙染環境罪被浙江桐鄉檢方起訴
    將有毒固廢偷排入運河,十人涉汙染環境罪被浙江桐鄉檢方起訴 澎湃新聞記者 莊岸 2019-08-29 16:52 來源:
  • 全國首例!武寧法院適用民法典當庭宣判被告承擔破壞生態懲罰性賠償...
    生態環境誰破壞誰修復  1月4日,修河流域環境資源法庭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陳某榮、楊某蓮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該案同時也是全國首例創新生態修複方式、委託江西思華生態環境保護基金會管理和監督,使用生態環境修復費的案件。
  • 生產冰箱等將禁用消耗臭氧層物質 對電器行業影響巨大
    為保護臭氧層,減少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排放,生態環境部24日正式發布了《關於禁止生產以一氟二氯乙烷(HCFC-141b)為發泡劑的冰箱冷櫃產品、冷藏貨櫃產品、電熱水器產品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即從2019年1月1日起,任何企業不得使用一氟二氯乙烷為發泡劑來生產冰箱冷櫃、冷藏貨櫃和電熱水器產品。
  • 環保案例丨全國首例!適用《民法典》汙染環境懲罰性賠償條款案件宣判
    //優樂蜂·環保案例分析 /// UNICLE CASES STUDY 1月4日,江西省浮梁縣人民法院環境資源法庭在該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了公益訴訟起訴人浮梁縣人民檢察院與被告浙江海藍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 【環境司法】武漢創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與黃文等人犯汙染環境罪一審刑事判決書
    湖南省宜章縣人民檢察院以湘宜檢公訴刑訴(2017)43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曹盛有、被告單位創盛公司、被告人黃文、被告人曹德威、被告人王某甲、被告人王某某犯汙染環境罪,於2017年4月10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