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奔小康 真情暖茶鄉——湖南農業大學支持古丈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2020-12-20 湘西州政府門戶網站

  古丈,是國家級貧困縣,也是湖南省37個連片特困重點縣之一,素有「茶葉之鄉」的美稱。

  長期以來,作為湖南省唯一一所高等農業院校的湖南農業大學,充分利用農業高校獨特的資源優勢,全力支持、扶持古丈茶產業發展,通過協同推進「縣校合作」協作機制,在古丈茶葉基地建設、加工技術、品牌打造和市場拓展等工作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與創新,使古丈縣茶產業的標準化、機械化、規模化建設實現了質的飛躍,他們用自己深深的情、厚厚的愛,有力助推了古丈茶鄉的脫貧攻堅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

  立足人才培養,茶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協作共建教學實踐基地。湖南農業大學與古丈縣在認真打造溪州、牛角山等有機茶生產管理教學實踐基地的基礎上,還打造了竹溪灣、青竹山、杜家坡、梳頭溪等茶旅融合發展教學實踐基地,尤其是近5年來,湖南農業大學先後組織了400餘名師生到古丈縣開展實踐鍛鍊,通過深入實地、建立項目、參與研究、實踐教學等協作方式,使全縣約12000名茶農的專業知識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

  精心組織人才培訓工作。湖南農業大學高度重視古丈縣茶產業人才培訓工作,及時啟動了「古丈茶產業人才精準培養計劃」,協助古丈成立了大湘西茶產業技術骨幹培訓基地。近5年來,古丈縣先後選派200多名農技幹部、茶農、專業大戶和企業加工營銷大戶等,到湖南農業大學參加茶園栽培管理、名優綠茶、紅茶、黑毛茶加工、茶藝師等專題的脫產培訓學習班,為古丈培養了一大批茶產業開發帶頭人和技術人才。

  積極開展送教送技活動。湖南農業大學先後選派了陶棟材、徐超富、魏勇、唐文源、王坤波等一批優秀幹部到古丈縣掛職鍛鍊,同時選派20多名優秀專家、教授,到古丈縣開展「湖南省省派科技特派員」、「三區科技人才」、「湖南省萬名農業科技人員服務現代農業工程」科技服務工作。近5年來,湖南農業大學通過開展「送教到縣」和「送技到村」活動,累計為古丈縣培養茶葉技術骨幹1800餘人,評茶及茶藝人才150餘人。

  依託科技優勢,茶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茶園建設實現跨越發展。湖南農業大學組建了以劉仲華教授為代表的專家團隊,聯合湖南省科技特派員和古丈縣茶葉技術專家等,組成了精準扶貧項目團隊,協同推進茶園基地規模化、有機化、標準化建設,不斷推動茶葉實現分級採摘、分級收購、分級加工、分級銷售,有效地促進了全縣茶葉提質增效。目前,牛角山、梳頭溪、竹溪灣等3個萬畝茶葉精品園和高望山、杜家坡、鐵馬洲等10個千畝茶葉標準園基本建成,全縣綠色有機茶園達4.1萬畝,基地綠色有機化率達27%。

  茶葉企業不斷做大做強。湖南農業大學積極主動牽線搭橋,協助古丈縣引進了福建正山堂、中糧集團、隆平高科、天下武陵等知名企業,建成年生產加工能力3000噸的標準化綠茶生產線8條,年生產加工能力800噸的標準化紅茶生產線5條,年生產加工能力4000噸的標準化黑茶生產線4條。目前,全縣規模茶葉加工企業達40家,年銷售額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15家,年銷售額4000萬元以上的企業5家,5家企業取得自營出口權,6家茶企業獲評「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認定」,8家企業通過有機茶認證、30家企業正處於有機茶認證轉換期。

  產業效益再上新的臺階。結合湖南農業大學專家團隊的指導意見,古丈縣始終堅持以綠色有機發展理念推進茶產業發展。目前,全縣茶園總面積達到15萬畝,可摘採面積9.3萬畝,人均茶園面積位居全省第一,率先實現人均1畝茶目標,茶園平均每畝產值5000元以上,最高畝產達1萬元,古丈也因此被評為「全國茶葉百強縣」和湖南茶葉「千億產業十強縣(市、區)」。尤其是今年來,全縣完成茶葉加工8287噸,實現產值9.3億元,分別增長11.4%和19.9%。

  著力品牌打造 ,茶產業發展實現新突破

  品牌創建實現新的突破。在湖南農業大學技術專家團隊的指導支持下,古丈縣先後成功開發出了湘西紅磚茶、古丈紅茶、古丈黑茶、青龍茶、高純度茶多酚等新產品,變傳統的一季採茶為春、夏、秋三季採茶,促進了產業鏈條延伸,提高產品附加值。同時,積極支持古丈縣加大茶葉品牌的打造工作和申報力度,「古丈毛尖」先後獲得了湖南十大名茶、第八屆國際名茶金獎、中國馳名商標等殊榮,古丈茶品牌美譽度不斷得到提升。

  茶葉市場不斷發展壯大。湖南農業大學與古丈縣精心組織策劃,先後成功舉辦了鬥茶會、茶文化節、茶歌大賽等系列宣傳推廣活動,以及茶葉展銷會和茶文化研討會等茶事活動,幫助古丈建成了武陵山地區唯一一個茶葉專業市場,在長沙、北京、上海等城市建立銷售網點300多個,在國省道沿線開設40多個旅遊接待銷售網點,茶產品出口到歐盟、美國、港澳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全縣茶葉通過電子商務完成交易達2.7億元。

  脫貧攻堅取得新的成果。藉助「縣校合作」協辦機制,古丈全縣6500餘戶茶農與龍頭企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建立了利益聯合體,一大批貧困農民通過入股分紅、勞務報酬,每年至少增收2000元以上。同時,該縣高標準打造竹溪灣、梳頭溪、青竹山、杜家坡等6個茶旅示範基地,直接帶動周邊800多戶貧困戶就業,戶均年增收2500元以上,60%以上農業人口通過從事茶葉開發實現脫貧致富,茶產業已成為古丈最具發展潛力的特色產業,成為古丈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產業。

相關焦點

  • 山海一家親 攜手奔小康
    山海一家親 攜手奔小康 2020-09-07 10:1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何益群向頂天石紅調研指導古丈 農業特色產業建設工作
    1652780何益群向頂天石紅調研指導古丈 農業特色產業建設工作47508湘西時政20團結報xxzdsjzx42020-03-25 何益群向頂天石紅調研指導古丈 農業特色產業建設工作_湘西州政府門戶網站
  • 新化縣領導來我市對接「攜手奔小康」扶貧協作工作 加強溝通協作...
    寧鄉市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閔滔滔 實習記者 鄧昕凌)12月17日,市委書記於新凡會見了來我市對接「攜手奔小康」扶貧協作工作的新化縣委書記朱前明一行。新化縣領導鄧偉、趙譚華、周晉,寧鄉市領導李佑明、蔣君、黃瑤、文平參加座談交流會或現場考察。
  • 古丈:中國農業銀行古丈默戎支行開業迎賓
    中國農業銀行古丈默戎支行開業剪彩現場紅網古丈站12月18日訊(通訊員 章育鑫)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全面脫貧攻堅等工作,給農村經濟的騰飛帶來良好契機。
  • 同講普通話 攜手奔小康
    為了更好推廣普通話,貫徹落實《國家語文文字法》,洪河中學校於9月14日上午升旗儀式中,進行了以「同講普通話,攜手奔小康」為主題的國旗下演講,強調了推廣普通話的重要意義,倡導廣大師生積極說普通話、寫規範漢字。分管教育教學工作的何國忠副校長在學校第23屆推普周活動啟動儀式上,宣講了洪河中學校推普周的相關活動方案。
  • 與愛同行,攜手奔小康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與愛同行,攜手奔小康 2020-10-16 21: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回龍圩法庭:服務「橘鄉」,助推果農奔小康
    回龍圩法庭:服務「橘鄉」,助推果農奔小康 2020-04-15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夫妻開餐館 攜手奔小康
    夫妻開餐館 攜手奔小康新華網新疆頻道夫妻開餐館 攜手奔小康  勞動創造歷史,奮鬥譜寫輝煌。近年來,尼勒克縣喀拉蘇鄉經濟、文化、村容村貌等各方面快速發展,湧現出了一大批默默無聞、敢闖敢幹的勞動精英,他們在各行業都做出了巨大貢獻,展現了「勤勞致富」。尼勒克縣喀拉蘇鄉克什喀拉蘇村的迪娜·奴卡爾別克就是這些令人尊敬的勞動者之一,築起了克什喀拉蘇村的最美風景。
  • 株洲:民企下鄉攜手農民奔小康
    在「萬企幫萬村」工作中,幫扶企業因地施策,把民營企業資本、技術與貧困村土地、勞動力和特色產業等資源結合起來,從種養殖、加工、服務等行業全方位培育、壯大主導產業,帶領群眾增收,助力貧困村出列,貧困戶穩定脫貧。 茶陵縣的湖南萬樟園林集團便是典型之一。
  • 貧困縣來了個「博士團」,古丈茶有了「智囊團」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17日訊(記者 黃京 實習生 陳英 通訊員 莫華 楊亦民 楊毅超) 「山城那個古丈縣茶葉清醇中,別有一種芳馥之氣……」 沈從文在湘西古丈縣小憩時,寫下了這樣的句子。古丈縣的茶不僅是文人筆下的焦點,如今也成為這個貧困縣的支柱產業之一。
  • 後小康社會推進農業農村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與對策
    但總體而言,當前農業農村服務業仍是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短板和弱項,總量不足、結構不優、質量不高、機制不暢、布局不合理等仍是其面臨的突出問題。面對當前複雜嚴峻的全球經濟形勢,統籌推進農村乃至全國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確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並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待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都需要從戰略上重視發展農業農村服務業。
  • 熊嶽鎮:庭院經濟促增收 帶動致富奔小康
    隨著熊嶽鎮庭院經濟的發展,很多村民都利用閒置的庭院土地種起了苗木、葡萄,辦起了民宿,村民們用勤勞的雙手,創造更加美麗幸福的鄉村,共同致富奔小康。 村上帶動,做這個農家院,我看這個事兒可行,有點兒發展前景。有政府支持,有信心把這事兒做好。 熊嶽鎮溫泉資源歷史悠久,其水溫高、礦物質豐富,一直以來備受全國各地遊客青睞。如何利用好這一自然資源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溫泉村想到了依託溫泉資源發展庭院經濟,鼓勵村民利用好自家庭院建民宿、做旅遊。
  • 攜手農民奔小康海大集團顯擔當
    在全力奔向小康的路上,難點在農村,短板在農村,關鍵也在農村。作為一家根植三農、聚焦農牧的責任企業,海大集團以「創新研發+優質產品+極致服務」,助力農民實現科學養殖、增產增效,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 「海大集團想要基業長青,成為百年老店,就要牢記我們的初心使命,那就是幫助廣大農民增收致富。
  • 跨越山海攜手攻堅奔小康——教育系統對口幫扶最後五十二個國家級...
    站在決勝全面小康、打贏脫貧攻堅戰這一特殊的歷史節點上,教育系統主動對標對表黨中央工作要求,創新扶貧工作體制機制,匯聚澎湃力量,對口幫扶戰貧困,攜手攻堅奔小康,不僅結出了累累碩果,更留下了深厚情誼。  聚焦教育扶貧,助推教育均衡補短板;強化智力扶貧,開好脫貧攻堅藥方子;深化科技扶貧,助力經濟發展拔窮根;聚力產業扶貧,打造農村脫貧新引擎……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部75所直屬高校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統籌人才、學科等方面的優勢資源,精準對接貧困縣實際需求,舉全校之力把先進的理念、人才、技術、經驗等落地到貧困地區,推動各類資金、項目、管理等要素向貧困縣聚集,探索形成了教育扶貧
  • 江蘇吳江區桃源鎮赴木黃開展「攜手奔小康」活動
    「我們今年有5000畝的清脆李將量產,豐產果林每畝能產近4000斤,外銷市場亟待拓展,希望得到你們的幫助……「5月16日上午,吳江區桃源鎮——印江縣木黃鎮「攜手奔小康」座談會上,木黃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安益志提出了幫扶訴求。
  • 山西農業大學校長趙春明:人工智慧教育重塑社會經濟發展脈絡
    校長的使命是明確辦學方向、制定學校發展規劃、建章立制、爭取資源、領導課程改革、激發學習熱情,形成思想,明確任務等等。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34;規劃的收官之年,是眾志成城、全力抗擊新冠疫情取得勝利的一年,是打好教育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是保障&34;規劃順利起航的奠基之年。
  • 通訊:海南黎村苗寨美 鄉親奮力奔小康
    中新網海口1月7日電 題:海南黎村苗寨美 鄉親奮力奔小康記者 張茜翼大山之間,一條條道路連接大山內外,一排排富有民族特色的新房,安住著萬千民眾;農業基地裡,生產的農副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現代化的校園裡,書聲琅琅……這一幅幅美麗的畫卷,記錄著海南各族同胞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軌跡。
  • 錦繡小康|字裡行間系真情
    聽完介紹,習近平一針見血地指出:雖然整村搬遷了,生活改善了,但這還達不到小康水平。他當場在一張白紙上寫下了「自力更生,發展經濟,奮發有為,再創輝煌」十六個字。臨別前,習近平拍了拍鍾晉金的肩膀,鼓勵道:「小夥子,你很年輕,要好好幹,先動起來,奔上小康路。」貼心的話語,是關切,更是激勵。
  • 江蘇小康進程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狀況評析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前提和必要步驟,全面建成小康的進程,必須是可持續發展的和諧共進,內涵的要旨是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基於這種認知,結合江蘇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筆者以小康進程中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問題作為研究內容,從江蘇小康進程實際測度狀況出發,分析小康建設進程中存在問題和制約因素,提出促進江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對策路徑,以供參考。
  • ...奮力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 ——湖南「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
    當前,「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省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勝利在望,「十四五」規劃建議正在修改完善。省委書記許達哲近日在主持召開我省「十四五」規劃建議起草情況匯報會上強調,要堅持把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與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轉化為推動湖南未來發展的具體舉措和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