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失傳千年的書法真跡,曾毀於戰火,如今在日本「起死回生」

2020-12-20 三餘書社

中國書法與日本的書法關係是十分密切的,從歷史上來看,中國書法從中國的漢朝時期就已經開始流入了日本,到了唐代,許多日本的遣唐使進入中國,大量學習中國的文化,這些文化至今還深深影響著日本人。

在眾多的遣唐使當中,有兩個著名的人物,通過這兩個人的傳播,逐步奠定了日本書法的發展軌跡,這兩個人是空海和尚與橘逸勢,他們帶走了大量的唐代和唐代以前的名家書法真跡,並且他獲得了真正的筆法正脈,從而促進了日本書法的發展。

王羲之行草書《遊目帖》復原長卷

在20世紀的時候,大清王朝大廈將傾,許多大量的文物開始外流,其中日本尤其對於中的書畫名作極為感興趣,並在這一時期,大肆搜羅書畫真跡,同時又進一步促進了日本書法的發展。

這流入日本的書法文物當中,有這樣的一件王羲之真跡,此作乃是王羲之寫給在四川做官的朋友的一封信,這封信的內容是:

王羲之行草書《遊目帖》復原長卷

省足下別疏,具彼土山川諸奇,揚雄《蜀都》,左太衝《三都》,殊為不備。悉彼故為多奇,益令其遊目意足也。可得果,當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時示意。遲此期真,以日為歲。想足下鎮彼土,未有動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領、峨眉而旋,實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馳於彼矣。

大意是自己想去四川玩,寫一封問候下四川的朋友。

這封信在上個世紀流入日本之後,在一次戰火當中被損毀,但值得慶幸的是,這件作品有影印本傳世,在10多年前,中國書法界請求恢復此帖面目,並且願意提供幫助,而後在中日雙方的努力之下,這件《遊目帖》被還原成功!

王羲之行草書《遊目帖》復原長卷

還原的過程頗為複雜,首先是還原此作所用底本乃是日本當時影印的最清晰版本,以及還原此作的用紙乃是臺北故宮博物院黃庭堅作品原作的紙張,在紙張的顏色以及墨色和印章甚至於裝裱工藝上,都通過努力和三方合作,終於歷時將近兩年的時間將此作復原出來。

此《遊目帖》已經復原,便引發了書法界的廣泛關注,同時也為後人學習草書,提供了一件絕好的臨摹範本!

王羲之行草書《遊目帖》復原長卷

我們知道王羲之的書法風格是「書中龍象」,既有沉穩之氣,又有多變之姿,是一種「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的狀態。

這樣的書法境界才是一個書法人真正要學習,反倒是一些書法個人風格極為突出的,便不是絕佳的範本!

關於這件《遊目帖》,明代的大儒方孝孺曾經有一段題跋道:

王羲之行草書《遊目帖》復原長卷

「《遊目帖》寓森嚴於縱逸,蓄圓勁於蹈厲,其起止屈折,如天造神運,變化倏忽,莫可端倪,令人驚嘆自失。」

此帖乃是將森嚴的法度蘊含在了縱逸的氣質當中,這是絕高的一種境界,也是每一個書法人所嚮往的書法境界。此帖當中每一個字都極有勁力,筆筆如刀,奇崛而莫測,乃是後人所望塵莫及的高度。

王羲之行草書《遊目帖》復原長卷

如今,我們採用德國進口微噴儀,將超高清掃描的這件王羲之《遊目帖》進行1:1超高清微噴,還原出了跟原作毫無二致的作品,字字與真跡無二。

欲購此王羲之《遊目帖》,請點擊下面惠購:

王羲之行草書《遊目帖》復原長卷

相關焦點

  • 流失日本的4幅書法作品,一幅是王羲之真跡,如今價值連城!
    大家肯定會想到書聖王羲之,還有楷書鼻祖鍾繇,趙孟等知名的書法家,正是在這些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不僅影響著我國的後世書法愛好者,就連日本這樣的國家也非常的喜歡收藏中國古代的字畫。今天小七就給大家介紹4幅流失日本的古代名家作品,其中一幅那可是王羲之書法真跡,如今價值連城。
  • 王羲之唯一的傳世書法真跡,卻流落日本1300多年,日本卻拒絕歸還
    一天晚上,王羲之深夜在房間裡練習寫字,忽然有個老神仙飄進他的房間,老神仙看到王羲之的字後覺得寫得很好,忍不住讚賞起來,便在王羲之手上寫了一個字,告訴他將來要學到這個字的秘訣,老神仙說完就走了,他給王羲之寫的字就是「永」。7歲時,王羲之跟隨女書法家衛夫人臨摹書法至12歲。
  • 王羲之真跡在遼寧出現,此作一經問世便轟動了書法界
    在唐代,王羲之的墨跡還有很多,在宋代也有不少,唐代的真跡就更多了,但是到了現在,王羲之真跡一件也沒有流傳下來。 直到近年,遼寧省博物館展出了一件號稱「王羲之家族真跡」的法帖,此作一經問世,便轟動了整個書法界! 關於這件法帖,歷史上有明確的記載。
  • 失傳千年的《蘭亭序》真跡,如果被考古出土,能賣10億元嗎?
    歷朝歷代並不缺乏優秀的書法家,但被尊為「書聖」的,卻只有一個,他就是王羲之。王羲之是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七歲就擅長書法,筆力雄勁,入木三分,傳說他把字寫在木板上,讓人按著字跡雕刻,木工發現王羲之的墨跡一直陷到木板裡。
  • 王羲之唯一現世書法真跡:僅僅62字,千年前被日本收藏,視為國寶
    王羲之,站在中國書法史頂峰的人物,《蘭亭序》更是頂峰之作,是公認的「天下第一行書」,沒有之一。《蘭亭序》是王羲之47歲時所作,內容是描述自己和友人會聚蘭亭的之事,內容共計327個字,逸筆天成,而且變化結構、轉換筆法,匠心獨運而又不毫無安排造作的痕跡。
  • 姚政:量子文物藝術品檢測儀大顯神威——王羲之書法真跡橫空出世
    曾持巨資收集歷代名家作品,是南宋著名的書畫鑑賞家。王羲之書法真跡是否存世的爭論不是一年二年、十年八年,而是近千年。不能存世的原因可能有三:其一,「紙壽千年,絹壽八百」說。世俗觀點就是紙張不可能長期保存。有說紙張不能保存1000年,有說怎麼也超不過1500年。啟功先生說,世傳王羲之的書跡有兩類:一是木版或石刻的碑帖;一是唐代蠟紙鉤摹的墨跡本。
  • 王羲之《蘭亭序》真跡出土值多少錢?網友:值10億!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大家都非常的感興趣,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我想大家最喜歡的書法家應該就是書聖王羲之了吧,因為他的代表作《蘭亭序》那可是千年無人超越,而且還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
  • 王羲之唯一書法真跡欣賞,雖62字卻價值連城!日本人視為國寶!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時,大家都會想到自己喜歡的書法家,而在我國古代書法家中最有名的那就是書聖王羲之,他的書法作品《蘭亭序》更是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所以王羲之的書法那在我國是無人能超越的,但是說到王羲之的書法那在我國的書法界是一大遺憾
  • 這才是最接近王羲之真跡的書法!
    這一年是公元353年,大書法家王羲之與他的好朋友一共42個人,在紹興的蘭亭飲酒作樂,席間趁著微醺之際,王羲之揮毫寫了一幅字,這幅字就是享譽書法史上的《蘭亭序》。如今我們看到的「神龍本」《蘭亭序》便是「響搨法」進行雙鉤製作出來的作品,而對臨本有虞世南本,有褚摹蘭亭,還有最為著名的定武本《蘭亭序》。
  • 王羲之書法被賣3個億,論字賣,單個字價值751萬,而且還不是真跡
    導語:王羲之書法被賣3個億,論字賣,單個字價值751萬,而且還不是真跡哈嘍大家好,今天繼續由小編給大家講歷史,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古代出了不少著名的書法家,其中就有柳宗元、王獻之、王羲之、蘇軾等人。這些古代書法家的真跡如果拿出來拍賣,可以說是一字值千金, 而古代書法的拍賣價格不斷創新高,價值過億的作品也不少。其中較為出名的就有王羲之的《蘭亭序》,不過王羲之的真跡在現在世上已經很難找到了,甚至有人說《蘭亭序》早就失傳了,而王羲之的真跡在公認的世上也早就沒有了。如果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現世的話,拿出來拍賣,最少價值幾個億。
  • 王羲之真跡雖28字,卻是臺北博物館鎮館之寶,地位堪比蘭亭序!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聊起中國的書法文化時,大家都會想到自己喜歡的書法家,而在我國古代書法家中最有名的應該就是王羲之了,他的書法作品得到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歡,特別是《蘭亭序》更是被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千年以來無人超越
  • 王羲之4幅書法作品,有幅真跡珍藏在日本,名氣不輸《蘭亭序》!
    王羲之的大名在中國的書法界非常的有名氣,因為王羲之的《蘭亭序》寫得好,所以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當大家看到上面的這幅《蘭亭序》以後是不是也體會到了王羲之行書筆法的藝術精髓呢?那真的是太漂亮了,這樣的書法作品絕對能稱得上是天下第一行書。
  • 王羲之的名帖,命運多舛,最終毀於原子彈
    特別是在積弱積貧的清末民初,許多文物或流失海外,或下落不明,或毀於一旦。最慘的,恐怕要算王羲之的《遊目帖》。可能很多朋友,對這份書帖比較陌生。它的名氣確實不如書聖王羲之的另一幅作品《蘭亭集序》出名,但《遊目帖》字勢開合、妍美矯捷,足以體現作者在草書上的造詣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它其實是一封給友人的書信,表達了自己對蜀地山水的嚮往。
  • 王羲之書法手札全集(帶釋文)賞析
    王羲之頓首頓首。」帖前引有跋,「臣十代再從伯祖晉右車將軍羲之書」,是王羲之後裔唐武則天時期王方慶所附。王羲之的母親姓衛,衛氏的姐姐就是王羲之曾師從書法的晉代著名書法家衛夫人,《姨母帖》中所哀悼的姨母也就指衛夫人。這篇書法雖為行書,但間雜隸書,是隸行轉向真行的代表書法。
  • 王羲之這幅字流落日本1300多年,字字精彩,將情感與書法完美融合
    王羲之的地位在中國書法史上是無可撼動的,這當然不僅是因為歷代帝王和書法家的推崇,更多的是因為其書法的藝術價值之高。王羲之的書法就好比是汪洋大海,後世的書法家就好比是從這汪洋大海當中流淌出來的涓涓細流,無不以其為宗。
  • 顏真卿72歲楷書真跡,曾被日本人搶走,如今世上只有這一件了!
    如果從中國書法史上選出幾位「英雄人物」的話,那麼顏真卿的確可以名列榜首。他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僅次於王羲之,對於書法界影響力之大,以至於有著「亞聖」的稱謂!公元758年,這一年是唐代的乾元元年,早在3年前,胡人安祿山率兵謀反,於是爆發了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安史之亂」,促進了唐代王朝的衰亡。
  • 為何說王羲之沒有可稱為「代表作」的書法?就連《蘭亭序》也不算
    現如今,就算有人不了解、或者說不練習書法,但他一定知曉王羲之和《蘭亭序》這兩個名字(名詞)。王羲之常被譽為「書聖」,他的書法作品《蘭亭序》也被書法人稱之為「天下行書第一帖」!其人其作品,簡直就是書法人的心中那面永遠飄揚的旗幟!
  • 估價五億,王羲之「真跡」《蘭亭序》現世,專家:五塊錢都不值!
    譽為中國書法歷史上第一神品東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真跡」驚現於世。宣布這個消息的是一個叫文保匯的民間草臺班子,和北京的一家量子科技公司。他們自稱用所謂的什麼量子檢測方法。對一位來自珠三角的藏家提供的祖傳《蘭亭集序》做了所謂的科學年代檢測檢測。
  • 看到顏真卿真跡,日本天皇夫婦分別說了句話
    日本明仁天皇夫婦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參觀「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展覽。(圖片來源:日本《每日新聞》)記者 陳洋中國國寶、顏真卿真跡《祭侄文稿》目前仍在日本東京展出。《每日新聞》消息,日本明仁天皇夫婦20日晚前往東京國立博物館參觀了「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展覽。 據《每日新聞》描述,顏真卿代表作《祭侄文稿》是首次在日本公開展出,因此天皇夫婦在參觀期間,一邊認真聽有關《祭侄文稿》的講解,一邊認真地欣賞顏真卿的書法作品。
  • 李白唯一書法真跡,雖25字卻一字千金!如今成故宮鎮館之寶!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時,大家會想到很多知名的書法家,比如書聖王羲之,他的《蘭亭序》無人超越,還有鍾繇的楷書,那也是非常的經典被很多後世書法愛好者所臨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