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兢:教孩子識字不如看圖畫書

2020-12-22 中國青年報

    中青在線訊(王娜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潤文) 「很多家長過分強調孩子儘早認字的重要性,將幼兒園階段的孩子送去學習認字、寫字的學習班,不如讓孩子在家裡好好看圖畫童話書。」7月13日,中國分級閱讀長三角論壇隆重開幕,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周兢圍繞「閱讀——悅讀:早期兒童閱讀與讀寫成長之路」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認識兒童的「閱讀腦」

    學前階段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非常重要的關鍵的時候,近年來關於「閱讀腦」的研究,普遍認為學前階段兒童的大腦可能沒有特定的某一個區域是 「閱讀腦」,它不是那種純粹的認字、寫字的運作,而是幾個不同的區域的聯合活動。學齡前兒童的閱讀學習的成長過程中,親情互動的家庭環境是兒童「閱讀腦」發育的重要條件。

    要讓孩子從小閱讀圖畫書,就要由成人和孩子一起閱讀圖畫書,這是目前發現的幫助兒童「閱讀腦」成長的重要條件。因此,優秀的圖畫書,不僅可以給孩子提供良好的語言輸入的信息,也可以給孩子的大腦的發育提供非常好的滋養。

    理解早期兒童的「閱讀眼」

    人人都在強調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為了讓孩子儘快學會閱讀,在學前階段就給他們進行單純的文字教學,真的有意義的嗎?

    漢字是一種圖像的文字,要考慮孩子的閱讀、學習,就必須要幫助孩子經歷的一種從圖像到文字的逐步發展過程。「閱讀眼,就是孩子怎麼樣從完全看圖像逐漸到關注、學習漢字,視覺解析和表現能力的發展過程。」

    「很多家長讓孩子兩歲開始認漢字卡片,是一種徒勞。根據發展規律,孩子並未到達那個階段,倒不如讓孩子五歲以後開始逐步認知,那將會是一個自然而然地在閱讀過程中認字的過程,且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早期閱讀中,與其讓孩子零散的孤立地去認字、不如讓孩子在閱讀圖畫書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形成文字的意識,更重要的是要帶孩子細緻地觀察和讀懂這些圖畫,要讓他們從中發現人物的表情、動作、背景,把它們串聯起來,可以理解童話書的內容。」

    增強早期兒童的「閱讀耳」

    孩子在學前階段形成的口頭語言、從聽覺途徑吸收到的所有的那些口語的形象,都能夠好地去支撐他學習書面語言。相比讓處於學前階段的孩子獨立閱讀,周兢更看好「陪伴聽讀」。除了家長們的「陪伴聽讀」,幼兒園老師帶領孩子一起聽讀且在過程中提問、講評,通過聆聽、講讀、討論都能切實地提升孩子們的「閱讀耳」。

    培育早期兒童的「閱讀手」

    很多小朋友在剛進幼兒園的時候,卻並不知道怎樣翻書。這提醒我們在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同時,也要幫助他們養成好的閱讀習慣。「這是在獲得閱讀眼、閱讀耳、閱讀腦的基礎上幫助他們成為終身學習、終身閱讀的人的基礎之基礎。」

    所以,要把培養兒童的閱讀手放在閱讀教育的第一位,因為孩子不是天生的閱讀者,好的閱讀習慣的養成將使他們受益終生。此外,還需要打造無處不在的「閱讀手」的培育者、培育環境,周兢認為,在早期兒童的閱讀中,採用符合學前階段規律的方式來幫助孩子真正快樂閱讀是最合理的,也是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文化副刊部編輯)

相關焦點

  • 怎麼教孩子看圖畫書?明白這4點,讓親子閱讀更理性
    作者在書中提到了一個案例,小時候,他的母親經常給他唱搖籃曲和兒歌,在幼兒園和小學的時候也會學習兒歌,可是等到成年以後,留在他記憶裡的仍然是母親教給他的那些兒歌,在學校裡學的完全不記得。顯然是父母念給孩子聽,一個剛識字的孩子讀書的重點是在識字,雖然也能看完,但是很辛苦。如果讀字不能享受,這就喪失了圖畫書的意義,也就無法帶給孩子精神上的成長。因此,讀書不等於識字,識字不代表能理解書中的內容,讀書才是。
  • 怎麼教孩子看圖畫書?搞懂這4點,讓親子閱讀更理性
    作者在書中提到了一個案例,小時候,他的母親經常給他唱搖籃曲和兒歌,在幼兒園和小學的時候也會學習兒歌,可是等到成年以後,留在他記憶裡的仍然是母親教給他的那些兒歌,在學校裡學的完全不記得。他很疑問,並且最終發現,「快樂」與否是問題的關鍵,母親一般都是隨時出於愛的情感會給孩子講故事或者唱兒歌,孩子的心靈是得到了滿足的,所以記憶深刻。
  • 如何幫助低學段的孩子過識字關?
    我們不妨嘗試嘗試以下幾種趣味識字方法。一,看圖識字法先出示與所識的字相關的圖畫,讓孩子認真看圖上畫了什麼東西?有什麼特點?引導孩子把圖片內容說一說,進而指出所學的字,並分析這個字的特點,讓孩子記住這個字。
  • 學前教育:學前如何教孩子認字,教寶寶識字有什麼好的方法?
    作為家長,我們需要給孩子提供一個讀書識字的良好環境,這樣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讓孩子獲得識字敏感。同時我們可以製作識字卡片或者網上訂購。把早期的識字和閱讀結合起來,如果只是認字會讓整個識字過程變得枯燥乏味,容易讓兒童產生厭學情緒,而閱讀更加有趣,可以激起孩子的興趣。
  • 拼音、識字、看圖寫話、書寫、詩歌,幼兒中文啟蒙這篇就夠啦
    今天,靜子老師從識字、拼音、書寫、看圖寫話、詩歌五個方面做幼兒中文啟蒙的一些資源推薦講解。我建議4歲開始學習這時他們有一定邏輯理解能力,詞彙也達到一定量,教他們學習漢字時能和一些已知詞彙建立連結,增加識字樂趣。用什麼工具識字比較好?識字類APP、課程、識字書籍、識字卡都可以。
  • 周兢:早期閱讀不等於早期識字,培養幼兒閱讀習慣有法可依
    作者簡介:周兢,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學前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世界學前教育組織中國委員會執行主席,中國閱讀三十人論壇成員。在此期間,孩子學習語言有兩大任務:一是學習掌握語言的內容和形式,即將語言作為學習的對象來專門學習;二是學習以語言為工具進行交流,這是指孩子運用語言,鍛鍊交際能力。儘管幼兒在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發展口頭語言,但是他們的閱讀學習也應該從此時開始。我們所說的早期閱讀,主要目的是讓孩子通過閱讀有趣的圖畫書,將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對應起來,慢慢親近和熟悉書面語言,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
  • 淺談看圖識字對幼兒教育的重要性
    儘管幼兒尚未正式進入學習掌握文字的時期,但仍然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培養他們對識字的興趣。幼兒時期是孩子學習漢字和語言的重要時期,是培養孩子學習意識的重要階段。但是傳統的識字教學僅停留在教師單純的解釋解讀方面,漢字簡單地被書寫於黑板之上,使學生難免會感到枯燥乏味。而看圖識字教學將文字化為色彩豐富的圖片,學生見到這些圖片,能夠獲得更為直觀的感受,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 想孩子上好小學,4招教你讓孩子快樂識字
    我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稍不留神沒跟上老師的節奏,題目就空了下來。家長B:我家孩子做數學題總喊不會,但是我讀給他聽,再畫一下圖,他就馬上會,但我不可能陪他考試啊。但沒想到,看圖寫話時,狗屁不通,錯漏百出。……說實在話,這些家長的煩惱都是因為孩子的識字能力不強。
  • 26種好方法教孩子識字 老師家長收藏 | 巧手教育
    就是將孩子生活的環境造成文字的環境,如家裡除了家俱物品上貼上字以外,還可貼上幾張圖文並茂的畫或地圖,或詩詞、歌曲、條幅,或放幾本畫冊、小人書等,過一段時間還要適當換一換,在抱著孩子玩時,隨時隨地反覆進行教,並不一定要求一次記住,這是一種薰陶,一回生,二回熟,時間一長,就自然記住了。 4.看圖識字。書店有賣的,自己也可以制。一邊告訴孩子看圖認物,一邊用手指著字念這個圖的符號——「字」。
  • 早識字到底好不好?2個「策略」提升孩子識字量,讓孩子愛上識字
    早識字對孩子成長的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影響,越來越多的家長已經加入教孩子識字的大軍之中,越早識字對孩子的成長越有幫助,那麼問題來了,這個早是如何界定的呢?多早算早呢?早識字對孩子的益處良多,那麼家長如何教孩子識字呢?
  • 8歲女生媽媽求助:孩子只看圖畫書怎辦?用橋梁書打通閱讀瓶頸
    本來想培養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女孩子,結果卻事與願違,婷婷根本就不喜歡看那些書,寧願捧著漫畫看一小時也不看媽媽買的那些&34;。婷婷媽媽很困惑,婷婷也不是不愛看書,可就是不看她買的那些經典名著,這是為什麼呢?一個字多,一個圖多,孩子總停留在看圖階段,怎麼辦?婷婷媽很著急。
  • 8歲女生媽媽求助:孩子只看圖畫書怎辦?用合適的書打通閱讀瓶頸
    一個字多,一個圖多,孩子總停留在看圖階段,怎麼辦?婷婷媽很著急。知名高中鎮海中學擁有藏書10萬冊的圖書館,這裡的學霸數不勝數,個個都是愛書的孩子。他們從看圖畫書到大部頭的歷史書,這個過程是一步一步完成的。
  • 奶奶教孩子說話識字,孩子滿口方言,會影響孩子語言能力嗎?
    文|凝媽現在70%左右的家庭都是爺爺奶奶帶孩子,老人們也有一定的學識,或者接受了新的育兒理念。了解教育孩子很重要,不僅承擔起照顧孩子飲食起居的重任,還想多教孩子一些文化知識。但是,問題來了,老人在教育孩子說話識字方面,還有些讓人啼笑皆非。
  • 孩子識字難怎麼辦?試試這幾個方法
    3-6歲是孩子學習文字的最佳期。父母應當抓住這個最高峰和最佳期,讓孩子輕鬆地學會識字閱讀。平時不限時都可以教孩子識字,千萬不要強加於孩子,要積極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 乾貨 分享幾個教孩子識字的好方法買一些硬皮的看圖識字卡,先讓孩子玩卡片到孩子能把圖上的事物都認得之後,就指著漢字告訴孩子圖上的就是這些漢字。
  • 推薦6套識字書 假期在家讓孩子輕鬆學漢字
    為什麼要幼兒園的孩子學識字?我的初衷很簡單,早認字就會早早地自主閱讀,早一點感受閱讀的樂趣。 讓孩子學識字的方法有很多,相信相當大一部分家長會選擇「識字卡片」的方法。
  • 如何提高學齡前兒童的識字量?爸媽掌握這3點就夠了
    關於教寶寶識字這件事上,很多寶媽都感到迷茫,為什麼教寶寶識字這麼困難?明明能用的方法都用了,但是孩子就是學不會。有些字今天學會了,明天考卻又一問三不知。難道是寶寶的智力有問題?又或者是寶寶的記憶力不好?其實都不是,一般3歲的寶寶就具備識字能力了,因為3歲孩子的大腦的發育程度,已經相當於成年人大腦的70%了。
  • 演繹識字-孩子的啟蒙識字神器
    曾有不少爸媽反映:孩子剛上小學一二年級時,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不適應感。孩子認識的字不多,讀課文跟不上其他同學;回到家做作業還是慢慢慢,遇到不會寫的字總要想半天或者直接用拼音替代。  無論是爸媽還是老師教了N遍,照樣轉頭就忘,寫字更是像畫符,卷面一塌糊塗。
  • 大家說丨周兢:培養兒童的獨立閱讀能力,是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的重中之重
    在人們普遍比較重視兒童語言學習和早期閱讀的時候,出現了一些錯誤的認識,例如將早期閱讀和早期識字等同起來,用識字來代替閱讀。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周兢教授認為,兒童是可以從早期閱讀走向全面發展的,必須相信早期閱讀的力量。
  • 如何引導學齡前孩子識字,培養閱讀興趣?可以試試這4個方法
    下午帶著二寶去社區和幾個同齡孩子玩耍,二寶看到地上井蓋上寫著兩個字,對我說:「媽媽,這是『尚』,這是『雨』。」.周圍的幾位寶媽都表示驚訝,學齡前的孩子竟然能夠識字。「你的寶寶怎麼學會識字的?」這位寶媽告訴我,她把單詞寫在黑板上,教孩子閱讀。孩子卻坐不住,不願意識字,喜歡四處玩耍。剛學會的幾個字詞,轉眼間就會忘記。
  • 如何讓孩子大量識字?用這幾個方法,幫娃喚醒識字興趣
    最開始的親子閱讀是家長讀孩子聽,逐漸的家長可以給孩子指出正在讀的字,用指讀的方法悄無聲息的教孩子識字。而且孩子要繼續閱讀就需要繼續識字,越是喜歡閱讀也就越是喜歡識字。家長用親子閱讀的方式教孩子識字像我專門幫孩子找的一套《聰明寶寶識字啟蒙故事書》